選擇了一條不太有名的古道,搭配一段大家都沒空的時間。自從離開了白石駐在所之後,一直到大鹿林道東線之前,我不曾遇過任何人。
Day1
選擇A進B出的路線,自行騎(開)車並不是理想的方式,況且我的摩托車在當兵時被偷了。一個人包車也太貴了,唯一的選擇只有搭便車。於是早上從清華大學搭最早班的公車到竹東下公館,再轉客運到那羅部落。搭便車的經驗並不是第一次,不過這次卻特別不順利,明明是星期六,上山度假的車子也不少,但是至少10輛車子經過卻不願意停下來載我一程。也許我一個人背著大背包的樣子像極了歹徒吧,而背包裡就藏了一把刀了,搞不好還藏了一個人。幸好最後還是有人願意載一個「歹徒」,不然從那羅到養老,我看走上兩天都到不了吧。
如今所指的佐藤古道,是從白石到檜山中間的這一段,北臨霞喀羅古道,南經根本古道接大陸林道東支線,因此無論從那邊進入,都需要借道其它古道,先步行一段路才能正式接上佐藤古道。兩年不見的霞喀羅古道依舊,雖有林務局整修過,不過大抵維持住原貌,只是多了些路標及預定的解說牌——這是好的;有些路段原本已相當好走,又被整修到可以行駛搬運車的寬度,則略顯不必要,也許是為了施工出入的方便吧。
一路走到白石吊橋,也許遇到一隊人馬,也許沒有,記憶已經淡薄了。一樣的黃杉、一樣的溪水、一樣的大冠鷲。在吊橋上恣意享用一個小時的陽光,這是我最喜歡這條古道的地方。之後之字形陡上到稜線上的白石駐在所,裡面的牆壁又顯得更單薄了,總是有缺乏公德心的登山客喜歡把牆板拆了當柴燒。
繞過駐在所的廚房,南邊有條不太明顯的路徑,自此正式進入佐藤古道的範圍,兩年多前的5月我曾沿此走過一小段,莫約一小時的路程,有條山澗切穿古道,流量尚稱穩定,旁邊有塊小平台,獵人在這邊用帆布搭了一小塊可供2-3人休憩的地方,還算乾淨,沒有大多數獵寮所具有的氣味。這就是今晚歇息的地點了。兩年後,帆布依舊完好,顯然獵人一直持續地利用這個地方,省去了自己搭帳棚的功夫。
獨行的一個小小缺點是,為求輕便,爐頭和鍋具都會縮減,因此烹理食物比較不便。因為天數不長,為求簡便,只打算用麵條 + 調理包來打理晚餐,早餐用沖泡包、午餐和行動糧合併用乾糧解決。
獨行時,我比較喜歡白日的時光,到了晚上就比較無聊(但並不可怕),有時候會隨意記些文字,但通常早早就睡了。
Day2
第二天早上,一如往常,在賴床的倦意中醒來,伸手去找打火機,它卻不在應該待的位置上——通常是爐頭的袋子裡。我以為我還在昏睡,可能昨晚擺到其他位置了吧,於是再翻開裝食物的袋子、裝衣服的袋子、睡袋、大背包、營地周圍……大約有一小時的時間,我一邊極力回憶昨晚把打火機把到哪裡,一邊搜尋所有可能和不可能的角落,直到所有的角落都找了兩次甚或三次以上,終於宣告放棄,我的打火機離「營地」出走了。(難道昨晚有山羌來舔走了嗎?媽媽沒教你玩火是很危險的。)
確定打火機失蹤之後,我必須做一個重要的決定,而且沒人商量——要繼續前進或撤退?
撤退,半天就可以到有人煙的地方,順利的話當天就可以回到新竹。但這條路線已經期待很久了,即使在找不到人同行的狀況下還是自己來了,等下次再找機會來不知道將是何時。前進,至少要兩天才會到觀霧,意味著接下來兩天我只有生冷的食物可吃。
不知是幸或不幸,我帶的是調理包和罐頭,所以我選擇了繼續前進。吃冷食就吃冷食,沒什麼大不了的!
到檜山駐在所的路相當好走,以一條不常有人行走的古道來說,路況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好,僅在少數地方有些不礙事的倒木。在越過古道越稜點(檜山駐在所北邊的佐藤山—石鹿大山稜線)之前的一片溪谷裡,發現了一小片棣慕華鳳仙花,應該跟琬瑜所看到的是同一片吧,這是雪霸園區以外的第二個點。快到檜山前,開始簌簌地下起雨來,且雨勢很快地變大了。檜山是一個有三層駁坎的地方,隨意找個地方扎營,旋即鑽進帳棚裡,再放一塊雨布接水,很快地水就把一個10升的水袋裝了半滿。今晚更無聊了,連晚餐都不用煮,當然也沒辦法取暖。隨意開了一包調理包,吃完就睡了。夜裡,雨勢停歇了,是夏日山區典型的午後陣雨。透過林梢似乎還依稀看得到星光。
Day3
第一次發現,早上醒來沒有熱水喝,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情。冷水只能喝一口停一口,收帳棚、打包也格外無力。不過今天就可以下山了,然後我就可以忘記這一切,準備下一趟的行程——期待了兩年的北坑溪古道,一定要多帶些備用的打火機。開始行走之後,身體慢慢熱了起來就好多了,只是剛起床那段時間比較痛苦,如果克服賴床的痛苦指數是3的話,沒有熱水可喝差不多有7吧。(如果以上兩點再加上下雨就有10了。)
檜山駐在所相當漂亮,北邊自高處來迎的是佐藤古道,站在佐藤古道上,就可以看見自低處蜿蜒而來的根本古道,往南邊拖曳而去,本體的三層駁坎以及兩條古道三個方向的駁坎都保存得相當良好,可惜我今天只想快快回到「文明」的地方。離開了檜山駐在所之後,還有一段時間才會通過越稜點(檜山—樂山稜線),今天的路比較不好走,除了古道不明顯,還有一片崩壁,花了好些時間才通過。
大約在中午之後不久過了越稜點,路跡又變得比較明顯,於是順著路徑,應該不久就可以接上大鹿林道東支線了吧。聽說這裡有經常有藍腹鷳出沒,不知道我是否有機會遇到呢?
下午三點,我還在古道上,但是芒草越來越長,越來越難鑽行。拿出地圖,唉,我想我錯過了一個下切點了吧,繼續走下去是不會有結果的。偏偏這時下起了雨來,只好就地扎營,雨勢剛好夠裝滿晚上的飲用水,晚餐仍舊是冷冷的調理包 + 罐頭。
Day4
今天一定是最後一天了,無論如何要衝出去!我不要再在早上喝冷水,在晚上吃冷冷的調理包了!但是往回走到下切點要花一個小時,地圖上看來似乎可以直接下切,那就衝吧!
這應該是我的登山生涯中,做過最蠢的決定(之一)了,中級山裡沒有開過的路徑怎麼可能好走,藤蔓、灌叢、倒木是免不了的,三不五時還來個陡坡。唉,太久沒走中級山了,都忘了山是長什麼樣子,幾乎是把探勘級的路線應用在一般的古道上。心裡暗自嘀咕以後千萬別再幹這種蠢事了。
終於在中午前接上一條「大路」,周圍都是柳杉。沒錯!這就是讓我多等了一天的東支線!終於可以下山了!東支線人車稀少,東線上也幾無車子,就這樣踢了13公里的林道,但其實我很希望有人願意載我一程的…不要聽信什麼「爬山的人喜歡/習慣走路」,那就像「拔下獅子的鬃毛,禿掉的頭髮就會長出來」一樣無稽!
不過還是沒有車子,就這樣一路到了觀霧。我頭上有鬃毛嗎?大家看到我好像看到動物園的獅子跑出來一樣感到奇怪。天公很配合,往竹東走沒多久又開始下起雨來,背著大背包,全身又濕淋淋,看起來應該比「歹徒」更可怕吧。好在走了「兩公里」後,終於有好心人願意停車載我這個髒鬼,而且還送我到竹東的客運總站坐車。3 + 1天的佐藤古道行,就在冷冷的雨中結束了。
對了,還沒撿到佐藤山哩。還有,要記得多帶備用的打火機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