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5-08 00:18:15| 人氣1,8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耳順之年的總結──《毛姆文學課》讀後

1938年,64歲的毛姆出版《毛姆文學課》,原文書名為「總結」(《The Summing Up》),當時人的壽命大約六十多歲,也因此引發毛姆著書總結的動機。總結的主題包括:「閱讀與寫作」、「舞臺風景」、「職業作家」、「人性觀察與哲學筆記」,以及「生活雜談」。

毛姆自稱是個差勁的讀者,閱讀速度很慢,也不擅長跳著看,甚至面對糟糕、令人厭煩的書,也很難不把它讀完。沒從頭讀到尾的書,屈指可數,也很少有讀過兩遍的書。(參閱頁59)我的閱讀模式如出一轍,對於「一本書沒必要從頭看到尾」的主張,依然停留在理論認知層次跟少數閱讀實驗,尚未形成閱讀習慣。

毛姆表示,「緊扣要點」跟「能刪則刪」是創作戲劇的兩大原則,前者的關鍵在「引導觀眾的興趣」,後者強調簡潔的重要性,因為觀眾看過太多作品,反應都很快,也更沒耐心。一言以蔽之,戲劇的創作方式取決於如何滿足觀眾。(參閱頁86~88)時隔85年,毛姆的建議依然適用,而在網路串流媒體的環境下,戲劇更加大量且多元,推播到觀眾眼前也更加容易,現今觀眾的反應之快跟耐心之缺乏,恐怕十倍、百倍於毛姆時代。

毛姆主張,流行的戲劇獲得成功,並非是因為低俗膚淺,而是因為它們擁有必要的戲劇價值,能以特殊的吸引力抓住觀眾。(參閱頁96)這點我舉雙手贊成,戲劇的製作成本高,從舞台劇到電視,從電視到電影無一例外,必須仰賴觀眾支撐舞台劇跟電影的觀眾化身為票房,電視的觀眾則換算成收視率,否則無以為繼。

對毛姆的寫作影響最大的,是莫泊桑的小說和短篇故事,其文風清晰直率,具有戲劇性。(參閱頁121~122)散文大家王鼎鈞也曾受其影響,稱道莫泊桑能轉換語言的功能──分析有抒情的作用,記述有論說的作用,王鼎鈞說黎烈文的譯筆最傳神,或許該說是跟黎先生學到莫泊桑的技巧。

毛姆強調,作家不是複製真實人物,而是擷取元素、特徵,來建構符合劇情的人物,使故事更完整。(參閱頁152)我想起《等一個人咖啡》裡的阿拓,從現實人生走進虛構的故事中,再從虛構的故事走進讀者的心中,產生真切的感受。

毛姆認為,真實的人生會因為衝動而行事,生活計畫最大的缺點是將太多的心力放在未來,而人生計畫的缺點就在扼殺自發性。(參閱頁176~177)確實如此,少了說走就走的率性與餘裕,人生怎麼會有趣?

毛姆表示,他沒有傳授知識的渴望,如果對方錯了,他也不認為有必要提出糾正。他說,如果你保持冷靜,就能從乏味的人身上學到很多樂趣。(參閱頁276)看破而不說破,除了智慧,還要些許修養才做得到吧!

毛姆很喜歡一個東方國王尋求智慧的故事,該故事出自法朗士的《文學生活》,他想找這樣一本一次性回答所有困惑他問題的書(參閱頁204~205),我想起王鼎鈞寫過一篇〈生命的意義〉,故事情節似乎是改寫自前者,但寓意截然不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比較看看。

圖: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n Somerset Maugham著,孫戈譯,《毛姆文學課》。台北:時報,20223月初版一刷

台長: 無名
人氣(1,809) | 回應(0)| 推薦 (2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閱讀,是一種刺激 |
此分類下一篇:歷史是怎樣寫成的?
此分類上一篇:持續前進吧──《化城》讀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