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27 11:59:35| 人氣2,27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至少我很喜歡

因為你不只一次的問我:

「你不是比較喜歡高瘦的女生嗎?」

讓我想起曾經收過的一封題為《有智慧的媽媽對小孩說的話》轉寄郵件,原文稍作改寫如下:

 

由於假日的關係,上了公車後看到座位幾乎已坐滿,突然發現還有個博愛座,心想不管了,先坐下,如需讓位再說!

當車子靠站再啟動後,我看到前面有位身懷六甲的婦人,手裡還牽個年約三、四歲的小女孩。趕緊起身讓座,那婦人連連道謝後入座。

一路上,小女孩一直望著我,當時,我還以為是我因為長得白白胖胖的,看起來還滿「古錐」的,這小女孩一定是想要跟我玩。

就在我正得意的猛對她點頭時,小女孩突然問她媽媽:「媽媽,為什麼這個阿姨長得好胖喔?跟嘟嘟一樣!」

歐買軋!我當時愣住了,同時也發現不知有幾十對眼睛看著我,真恨不得能挖個洞鑽下去。

結果,小女孩的媽媽,給了一個我出乎意料的回答。她對孩子說:

「妹妹,妳喜不喜歡花?」

「很喜歡啊!」小女孩開心的回答。

「那妳能不能告訴媽媽,花有幾種顏色?」

「花有白色的,還有黃色、紅色、粉紅色…。」只見小女孩連忙將手指頭伸出來,算給她媽媽聽。

「那妳喜歡大朵的,還是小朵的?」

「都喜歡。」

「人也是一樣啊!有胖胖的,有瘦瘦的,只要是好人,妳是不是也和媽媽一樣都喜歡?」

小女孩天真無邪的望著我,然後對我說:「阿姨,妳是好人,我喜歡妳!」

此時,我內心的感動有如波濤洶湧般,這位孩子的媽不但替我解了圍,也給小女孩一個正確的觀念。

不久,婦人帶著她的小孩起身下車了,我沒來得及說謝謝,但我心中將永遠無法忘懷,這位有智慧的媽媽對她小孩說的那段話。

試想過去的一些經驗,一般的媽媽可能有哪幾種:

一是自掃門前雪型:

「妹妹,不可以這樣說阿姨喔!」然後就不理人了。

這是最壞的示範。

二是機會教育型:

「妹妹,不可以這樣說阿姨〈或大姊姊〉喔!快跟阿姨說對不起。」

雖然教導了孩子,卻再一次傷了別人的心。

三是代罪羔羊型:

媽媽親自說「對不起、對不起!小孩子不懂事,有口無心。」

沒有教到孩子,似乎意指小孩口無遮攔,卻說出真實的一面。

也許大家還有不同的際遇,但似乎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重點是妹妹言語傷了人之後,媽媽還當了加重二次傷害的幫凶!

文中媽媽用巧妙的比喻,不但化解危機,免除當事人的尷尬。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學到不要以貌取人。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胖,想要減肥。我希望你是為了健康〈例如維持標準體重〉,為了自己想減而減〈例如瘦點會讓自己更開心更有自信〉,千萬不要為了怕被別人嫌胖或怕沒人要而減肥。

要知道,具體有形的總是會變化,再好的身材都會衰老。真正能長久不移的是抽象無形的本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本質,例如善良、上進、樂觀、幽默、包容等等。

要知道,人跟花一樣,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要是所有的人統一外型,像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那多無趣啊!

 

即使你不高,即使你有點肉,只要你心存良善,是個好人,一定會有人喜歡!

至少我很喜歡!

台長: 無名
人氣(2,276) | 回應(2)|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愛情,真教人牽掛 |
此分類下一篇:愛情掃墓節
此分類上一篇:愛吹貓的風哭了

.
請問 這是一篇告白的文章嗎
感覺蘊藏著些浪慢的味道

"即使你不高,即使你有點肉,只要你心存良善,是個好人,一定會有人喜歡!
至少我很喜歡!"

這句 真棒 ~
2010-04-08 23:02:48
版主回應
^^
不是ㄟ,這是一篇「勵志」的文章。
2010-04-15 12:46:27
.
不同人對同樣的有形或無形的東西,當然也包括文字,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甚或同樣的人也可能隨時間.地點或心情的轉變,對完全一樣的東西產生不同的解讀

吾淺見~
文中之小故事以及
"要知道,具體有形的總是會變化~那多無趣啊!"
均屬勵志之內容
(尤其是小故事,吾認為此為父母教育小孩十分正向的方法)

但儘管它包含有勵志內容
吾仍被文章中 ~
"因為你不只一次的問我:「你不是比較喜歡高瘦的女生嗎?」"
"我希望你是為了健康〈例如維持標準體重〉,為了自己想減而減〈例如瘦點會讓自己更開心更有自信〉,千萬不要為了怕被別人嫌胖或怕沒人要而減肥。"
"即使你不高,即使你有點肉,只要你心存良善,是個好人,一定會有人喜歡!
至少我很喜歡!"
的字句,所感動

如同
<就像賴著妳>中
即使楊果不漂亮,不聰明,身材不為人稱羨
但她的善良,真心,寬容
就是讓項羽平不自禁地對喜歡她
默默守在她的身邊...

如同
這樣的故事 感動

以上,僅吾個人對此文一些小小看法
2010-04-18 01:28:41
版主回應
^^
「不同人對同樣的有形或無形的東西,當然也包括文字,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甚或同樣的人也可能隨時間.地點或心情的轉變,對完全一樣的東西產生不同的解讀」,我非常同意您的論點。

的確,文學作品因歧義而有了彼此討論的意義、各自詮釋的樂趣、以及豐富多樣的生命力!

謝謝您進一步的分享與回饋,讓我知道您所感動的原因,也讓我獲得用抒情的手法包裝勵志內容的成功經驗。
再一次謝謝!
有空常來報台逛逛喔^^
2010-04-18 12:12: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