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城南舊事 ◎凌明玉
已故去的作家林海音,文壇人稱「林先生」,原籍苗栗,生於日本,長於北平,在台灣生根有成。林海音原是記者,後來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期間,不但提昇了文藝副刊的素質,進而創辦了「純文學出版社」,發掘並鼓勵許多年輕作家,寫下了個人的出版傳奇。
除卻繁忙編務,林海音還擁有一支健筆創作不歇,創作三十餘年,著有《城南舊事》、《冬青樹》、《曉雲》、《綠藻與鹹蛋》等書。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出版後,不但廣受台灣書迷喜愛,於彼岸也擁有可觀的讀者群。
《城南舊事》描寫的是民國12年起,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中,七歲的小女孩英子一家和她週遭所發生的人事,整部作品即隨著英子的成長與她眼中的成人世界不停的改變著。此書收錄了〈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落了〉六篇章,全書不僅人物、空間和故事都有連貫性,另收錄了台大齊邦媛教授的序文〈超越悲歡的童年〉剖析作者此書的寫作架構。
齊邦媛教授於序文中指出:「作者將英子眼中的城南風光均勻地穿插在敘述之間,給書一種詩意。讀後的整體印象中,好似那座城和那個時代扮演著比人物更重的角色。」
一語道破地,民國49年出版的《城南舊事》書寫著北京城南風光,當時兩岸尚未開放聯繫,台灣讀者是隔著一層朦朧面紗來看北京的城南。而這本書也讓讀者跟著英子好奇的眼睛看著駱駝隊,跟著媽媽一起去騾馬市,穿過魏染胡同、西草廠再轉進椿樹胡同;隨著宋媽背後的英子又走過了菜市口、胡同口,在井窩子旁看見妞兒,然後在惠安館遇到秀貞和「小桂子」…。
除了北京城舊時景緻,齊邦媛教授也表示,透過林海音擅寫動作和聲音的筆觸,將童年瑣事刻劃得極為動人。「有這樣的核心,這些童年的舊事可以移植到其他非特定的時空裡,成為許多人的特定回憶了。」或許因此,《城南舊事》平凡質樸的拼湊起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每個人在書中都在尋找遺忘於時間罅隙的友情、親情以及成長的甜蜜與傷痛。
而英子的角色或許有幾分林海音幼時記憶投射,作者於《城南舊事》的後記中即寫道:「讀者們別問我是真是假,我只要讀者分享我一點緬懷童年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不是都是這樣的愚騃而神聖嗎?」作者語焉迷濛,但讀者卻滿足了透過孩子的眼睛所望見的純粹,瘋子不再是世俗所界定的瘋,當然壞人也不純然皆壞得徹底。當英子感覺到「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們這才發現小小的英子已懂得人世愁苦,因為父親的逝去,英子的純真童年也結束了。
《城南舊事》有幾項非常紀錄,值得一書,如:因為爾雅出版社的發行人隱地先生對此書愛不釋手,因而創下爾雅與純文學出版社「雙線發行」的文壇美事。而格林文化於民國89年更出版了《城南舊事》三本一套的繪本版,圖畫優雅而富含詩意,由中國極具代表性的彩畫家關維興所繪,並收錄有「純正」京片子的說書錄音帶;讓小小讀者自然地走進城南聆聽英子的故事,也藉由圖畫和說書來感受全然不同於現代小朋友的童年生活。中文大學出版社於民國91年也出版了英漢對照版,將《城南舊事》推向另一個語言的國度。
林海音於後記中曾說:「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離我遠去了。」
然而文學作品經由書寫留下的感動,北京的胡同弄巷雖已拆遷消失,時光荏
苒不聞駝鈴再響,斯人斯事已逝,但英子鮮活的形象卻始終留存在我們心中迴旋不去。
1.《城南舊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小說人物是哪一個?
2.英子與父親之間的情感,如果讓你寫下和爸爸的互動,你會如何表達?
3.你能詳細描述,童年時某位長輩的言行處世或特異獨行,對你產生的影響嗎?
4.如果你想紀錄自己的童年生活,你最想寫下的是什麼?
※本文已由聯經出版社結集出版《最愛小說100》一書
※圖片來源為《城南舊事》一書封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