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26 08:15:09| 人氣1,6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月二十五日的Stephen Kovacevich的鋼琴獨奏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剛結束一個階段的事務,昨晚去聽科瓦賽維奇(Stephen Kovacevich)的鋼琴獨奏會。

曲目:
Beethoven
Bagatelle四首
31號鋼琴奏鳴曲,op110

Schubert
21號鋼琴奏鳴曲,D960

安可曲:兩首短曲加一首巴哈組曲


昨天的音樂會聽得一頭霧水。

從我個人的角度,我覺得昨天的音樂會真的無聊,像聽一個老人重複說著過往事蹟,不顧孫子反應之下喃喃自語,孫子都快睡著了還在喃喃自語。我試著反芻一下究竟為什麼會無聊,大概有幾個理由:

1. 科瓦賽維奇的觸鍵太輕。輕到幾乎沒有手指的觸感。這一點有可能是個人喜好--就像針灸要有針感,我偏愛手感明顯的觸鍵,昨天科瓦賽維奇的觸鍵超輕;加上他彈史坦威--史坦威具有非常敏感又柔軟的琴音,加上彈得就輕,聽來簡直沒有觸感。well,你也可以說他的觸鍵非常細膩,我的定義所謂「觸鍵細膩」和彈得很輕是天差地別,昨天是彈得很輕不是觸鍵細膩,細膩有質地的密度,音符與音符間有某種黏又不太黏的緊張感,而輕並沒有。

他真的彈得很輕,我覺得有點刻意,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彈得輕的確會讓音色呈現些許透明感,也很容易傳達出小確幸的感受,這用在昨天第一手Bagatelle的短曲相對適合,用在110和960這類神秘且具有深度的曲目,失之於淺。

2. 整體的旋律性和節奏感很平。昨天的貝多芬31號鋼琴奏鳴曲op110,我邊聽邊懷疑自己的耳朵,這是我所熟悉的110?用比較客觀的說法是很舒伯特,不貝多芬;用我的話講就是簡直淡出鳥了,太平了!三個(還是四個?)樂章之間沒有明顯的情緒轉折,也說不出是哪門子鋼琴家的個人風格,well你可以說這是甚麼淡泊啦,我聽是很絮聒、反覆地喃喃自語。

3. 我真是不想談960。我聽完輕淡如水的110後,原本還有點小期待960,聽了真是覺得不如回家聽CD:非常標準如課本的960;我還真沒聽過一個這麼標準好像只把譜上的音樂彈出來的960。

我的手機號碼裡面扣掉固定的區碼、系統商的指定數字外,剩下的號碼就是D960,這是當時某任前男友幫我挑的電話號碼,意思就是D960,我當下也很欣然接受,畢竟如果你要我選「珍愛一生十大曲目」,鐵定有這一首;曾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每個上午起床後就是聽D960。用D960開場的早晨充滿著冬日早晨、積雪大地的寧靜與廣大,用這樣的感受開始一天,我感覺是相對容易的--就算當天有個甚麼恐怖的會議或老闆等著你。

昨天的960真的是.....繼續地淡出鳥來。淡沒有關係,可是你不能淡到簡直像是平到把譜轉錄成聲音這樣,我不知道別人聽了覺得怎樣,個人聽來毫無神秘寧靜可言,更別談有深度的自我思索,毫無層次感可言。我不知道少了這種質感和層次感,960還剩下甚麼?

昨晚不只無聊並且還非常錯亂。

一場淡出鳥來的鋼琴獨奏會,竟然還爆得出如雷掌聲,還有人起立鼓掌!
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場平庸的獨奏會,和一場優異的獨奏會,反應會是一模一樣的?我完全錯亂。

前幾天才跟朋友提起,我其實並不喜歡安可曲,我也不喜歡鼓掌。真正讓我打從心裡想用力鼓掌的演出非常有限,多數鼓掌的用意都是感謝您的辛勞、時間和努力,讓我消磨一個夜晚,當然更不可能喜歡用鼓掌壓榨鋼琴家加送幾碟小菜;鼓掌很累人的,彈琴也很累人,既然如此,為何要彼此折磨呢?

昨天最後同樣上演台灣觀眾最厲害的老梗,又開始起立鼓掌最後壓榨鋼琴家的安可曲。無可厚非啦,但是有必要鼓掌鼓到那種程度嗎?昨晚真的不是一場動人的演出啊~~~~是怎樣~~~~那麼多人在睡覺,我懷疑有人打了呼,還能爆發出那麼大聲的bravo,我不禁懷疑起主辦單位難道有安排樁腳嗎?

因為之前聽一場免費音樂會坐三樓左側,效果不錯,我昨晚刻意坐在這裡,把二樓前排的高貴聽眾看得很清楚。一排中間有個我懷疑是樁腳的人喊得特別用力大聲、還做筆記;八排的知名鋼琴家最後也起立鼓掌,喔,還好我從沒聽過你的演出;十排的當紅樂評家也起立鼓掌,還是起立鼓掌的前三名,喔,還好我也沒看太多你的評論。

最後全場三分之二起立鼓掌,我錯亂到無以復加,是否哪位好心人告訴我昨晚音樂會到底哪一點值得起立鼓掌?
還是起立鼓掌的標準已經隨著石油價格被調低而忘記昭告全世界?

(當天晚上聽著聽著又不禁想到李希特。

我其實一點也不希望在演奏會現場同時想到李希特,代表了舞台上這位鋼琴家,其實沒有跳脫前人的範圍,予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這並不公平,我了解,不過也說不上來為什麼總有此種不自覺得比較浮現。

還是得強調一下,我並沒有非常著迷李希特,並不是他的鐵粉,他很多詮釋都讓我覺得過於強烈、壓迫而無法動人,可是在這麼些年聽音樂的過程中,在音樂會不禁比較起他的錄音的時刻裡,我打從心裡認定他是非常令人尊敬的音樂家,具備了崇高的人格和藝術堅持;如果聽古典音樂有個限制,只能選一個鋼琴家聽,我一定選李希特,因為他在專業上兼具了高度、廣度、深度、變化性和個人特質,更難得的是在他的演奏生涯中,聽得出成長和累積;精神上則是寬大、堅持、認真、紀律,他扮演好每一個舞台上的腳色,無論他是紅花或綠葉,無論他合奏的是不是朋友。

講白一點,可能有人會因此吐槽我,it's all fine,科瓦塞維奇當晚老態畢露,因為細節處明顯缺乏自制力;我並不是指責他,這極有可能是自然的殘酷,也並非他所願。以後絕對要慎選七十歲以上的老齡鋼琴家演奏會,目前聽來唯一不用考慮的是波里尼。

讓我想到李希特也是這一點,這位鋼琴家從一而終,展現出的自制力和一致性(當然他晚年的960真的很慢~~~也已可能是自然的殘酷,也有可能是陷入老人家的終日喃喃自語中),無論專業或生活上,我真的很敬佩。或許因為如此,他的音樂沒有邊界,聽李希特的鋼琴,從不覺得那是一個終點,永遠開啟了未來的可能,下一次不會跟這次重複。)

我覺得演奏家最可貴的是對於誠實的堅持,對自己和對外人都一樣,這應該甚至是一種信念。他對於自己的藝術詮釋有對自己的誠實,而身為聽眾也該誠實地回饋給他我們內心真正、甚至嚴格的感受--當然前提必須是有認真聽。所以真的不能對誰的反應都一樣,如果我們對於聽古典音樂這樣的喜好,有一點自覺意識,有一點驕傲,有一點信念,有一點珍惜的話,對於演奏者的回饋就該慎重且誠實,否則他們會迷失。

許多音樂會的聽眾,最後鼓掌都不是基於演奏或音樂的理由:為了要凹安可曲,為了面子--別人站起來我也要站,覺得對方很努力,覺得鋼琴家很老還能彈一兩個小時、好厲害等等諸多理由,不覺得這簡直是侮辱了演奏者的專業身分嗎?

說得這麼慷慨激昂,我也是很chicken,因為還是在現場等著被凹的安可曲,沒有毅然決然地起身離開,然後一再地印證安可曲並沒有比較厲害的真實性,想想自己的決斷力也沒甚麼太大進步。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1,6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music |
此分類下一篇:經典俄羅斯鋼琴學派重現--Alexei Volodin獨奏會(04/30/2015)
此分類上一篇:Before & After: 西貝流士五號交響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