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7 00:44:07| 人氣83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一點點聯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周的三天連假裡,我看完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本書是過去一年內,我看完兩本超過五百頁以上的小說之二,第一本是哈金的「自由生活」。

對於自己在目前的狀態下,仍能看完兩本五百頁的小說,頗感自豪。當然,為了心愛的作家持續點耐心,加上每天陶侃搬磚、背著上下班的體力,算不了甚麼。重要的是,開卷有益,開心愛作家的書更是掩卷興嘆啊。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竟」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思考了兩三天。這也是對村上又愛又怕之處,愛的是他的瑣碎、深沉與迂迴,怕的同樣是瑣碎、深沉與迂迴。而世界末日這本書的迴旋堪稱村上最大的迷宮,繞出來後,我想得先休息一陣子看點別的書好了。

我不想剖析太多關於這個故事或這本書,無論是結構、意義或者象徵等等,講得多、剖析得多,同時流失得也越多。唯一我想記錄的是,這本書與卡夫卡的變形記簡直太像了。都是處理一個人被置換到另個扭曲情境下的狀態,發生甚麼事情、人物的反應、思緒、態度等等,也都是突顯人最後的選擇是多麼的關鍵。不同的是兩者的情緒不同,鋪陳不同,卡夫卡寫實,村上超寫實;卡夫卡給予我們豁然開朗、存在的勇氣,村上給予我們選擇後的現實,給予我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微美淒涼。

不能說誰比較好,而是一種情境,兩種解讀,也代表兩個人的世界觀。

我記得大學二年級我看完變形記,那是一個尋常的夜晚,因為室友在睡覺,我只能開著檯燈看書。那是一個一天的故事(卡夫卡用了經典的手法:一天的故事),可是在一天之內攤開了人性、情境、扭曲、殘酷等等現實。我永遠忘不掉主人翁的家人拿蘋果砸他的那一幕,但蘋果竟然留在他的背上,直到腐爛,沒有人幫他拿下來,因為大家都怕接觸他,就任由蘋果在他背上腐爛,而他的生命也逐漸熄滅。

原本極悲哀的主人翁,最後想到如果自己的死可以換回家人的平靜與妹妹的學業,他轉念間就坦然起來。那種人生向度的開展對於年輕的我來說,是極大的衝擊,差不多是卡夫卡用榔頭在我心裡用力搥下去那種感受吧。記得在那個黑黑的房間裡,我哭得很慘,因為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扭曲的情境,以及人性的超脫(transcend),淋漓盡致。

至於世界末日這本書,則是個非常深沉的潭了。看完我簡直當晚沒辦法睡覺,一直不停的想要從迷宮中裡面鑽出來,同時又不停地眷戀著書裡大量而精準的文字敘述和情境,睡眠極差啊。但不得不說,世界末日可是更貼近了我們尋常人的現代生活,其實大家都是不重要的小人物,大家都是只想過單純日子的凡夫,只是根本無法擺脫生活的扭曲與世界的變形,一切都超乎我們想像與掌握,很多事情的發生根本不是出於自由意志,而是被無端添加的。

所以剩下的只有,到底選擇甚麼樣的方式和態度繼續生存下去?是完美而無心的活著?是殘缺而悲喜交集的活著?還是孤獨而封閉、自舔傷口的活著?這些永恆而無解的習題啊,將不停的在有形無形的生活面向上交錯出現。

今天在東區跟好友吃鬆餅聊天的時候又聊起了村上春樹。好友跟我說,他在與前男友交往的時候,把所有的村上春樹都看完了,現在卻幾乎都忘光了。他的感受是,好像在「無病呻吟」。我笑笑沒說話,這也是種感受,而也可以接納且理解。

但對我來說,或者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本書,當真是不可承受之輕啊。

PS:最近我希望文章不要寫太長,也不要寫得太精細。不要太長的原因是,我想記重點就好了,其他的殘想/響留在心裡即可;不要太精細的原因是,寫得太多,訴諸文字的文本意義,其實流失得更多,which is, more is less. 當然也是文字功力仍要加強,一次到位這種絕技目前不會發生在本人身上,因此與其越解釋越不清楚,倒不如記重點即可。我估算一下,目前我手大約只寫了三分之一的我心和我腦。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836)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book |
此分類下一篇:村上春樹耶路撒冷文學講演說全文
此分類上一篇: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writing

Mingus
1/3 而已? 可見你的腦容量有多大, 其中又有多少光怪陸離的歧路思想?

More is less, 不留白有時會失焦。
Less is more, 適度留白是好的。

Words won`t convey clarity when you struggle too hard for clarity.
2009-05-08 22:35:23
Shane
儘管早已猜想到村上筆下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會是各自獨立的「虛構」與「近乎現實」的兩個世界,正如我在1994年1月12日讀完「聽風的歌」順手寫下的筆記,然而「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門檻高多了,讀完宛如跑了42公里的馬拉松。
看似不相關的兩個故事,「我」卻都遇見了迴紋針與圖書館員。「我」與影子的分離,源頭是否來自R. Strauss「沒有影子的女人」?不管如何,色調氛圍是近似的。初始吹不成調的Danny Boy,古龍水味道,在最後竟然發展成為結局的重要指標。這又像是莫札特最後一首交響曲終樂章的鋪陳,其實早在第一號交響曲的頭樂章就準備好了,怎&quot厲害&quot二字了得!!
對我來說,這本小說的結構之複雜更勝於華格納的指環。指環兩百多個主題動機,我可以清楚地跟劇中人作連結,而且興味十足;然而,村上的兩個世界卻讓我吃足了苦頭,屢屢迷了路徑。書中偶爾出現一些現實生活中熟悉的音樂家,例如卡沙都許、福特萬格勒,適度緩和了低彌的挫折感(這是村上的拿手好戲)。喔!!有幾句話我背起來了,「疲倦或許可以支配身體,但心卻必須自己掌握好」,「性慾累積到一定量以上時,頭腦就會喪失清晰度。」還有,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食慾、失意、列寧格勒」,久違親密且誠實的分享與討論,全書中唯一的一道陽光。
5月11日,在墾丁開往高雄的中南客運上,我讀完了最後一段「鳥」,突然好想找個人說話。過了一會到了左營高鐵站,遇見一個大學生模樣的男子,用手提CD播放著Procol Harum很棒的歌「更淺的蒼白陰影」(A Whiter Shade of Pale),開頭是一段巴哈的清唱劇。於是發了一通簡訊給朋友中唯一讀村上的那位---”終於讀完迷惑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墾丁的豔陽也壟罩著一股冰冷的無力感”。然後,簡訊像是2001太空漫遊中發送給外星人的「藍色多瑙河」,無聲無息消失在未知的銀河中。
上了高鐵,不覺中嘴角揚起一絲微笑的感傷,然後就這樣沉沉地睡去,直到抵達台北被服務員給叫醒,獨自一人搭著每天必搭的橘線捷運,悄悄回歸現實生活中。
我很清楚,我還沒讀懂這兩個世界,一個無底的深潭。
2009-05-13 23:27: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