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家庭教育的心得報告—母慈子孝 趙良玉 女士、 鍾茂森 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6/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0-02
《弟子規》說「有餘力,則學文」,就是現在大家的學習都活躍起來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說「以書養德,開卷有益」。我們注意到最近汕頭市宣傳部帶頭舉辦了「家庭讀書會論壇」,很新穎,我們以前也很少聽到。他標出來的題目是「書香伴我行」,家庭讀書論壇,提出什麼口號?「以書為友,以知識為友,打造書香家庭」。就是你家裡要提倡學習,而且學習什麼東西?這個論壇會上都指導要學習那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方面的討論。這些環境給我們造成一個「有餘力,則學文」的很好的氣氛。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以上向大家匯報的,家庭對一個孩子的種種的素質培訓,包括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七個方面。《弟子規》是對一個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素質培訓的一個最好的、最優秀的一個教材,這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遺產,所以大家要特別重視。
我們第四個方面的問題就匯報到這裡,下面向大家匯報第五個內容,就是家庭教育為龍頭,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聖哲教育的兼收並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接受這四種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聖哲的教育。在茂森身上是怎麼體現這四種教育?現在向大家匯報一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而且是永久的課堂,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也是孩子永久的老師。我們可以想到,即使父母不在了,孩子看到父母的照片,也還會想起父母的教導,所以他是永遠的老師。新中國解放以後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叫老舍先生,他是我國很有名的現代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的作品可能很多朋友們都看過,《駱駝祥子》、《茶館》這些都是享有盛名的,而且都拍成電影。老舍先生他的青年時代是很苦的,他一歲半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五個孩子,生活很艱難。他母親是靠給人家洗衣服和縫補衣服來掙錢維持家裡的生活。所以老舍他從小就能發奮圖強,他後來當上了大學教授,後來也成為著名的文學家。老舍先生他在回憶自己所受的教育中,有一段非常語重心長的話,我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老舍先生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幾百位的老師,其中有的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先生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勤勞簡樸、很誠懇的善良的中國婦女,而且是一位很堅強的母親,她把這些優良的品質傳給了老舍先生,所以使老舍事業上獲得了成功,他成為人民文學家。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是根本、是龍頭,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而聖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提升。
茂森在高中畢業那一年,是一九九一年,他高中畢業,他給我的生日賀卡中這樣寫到:「親愛的媽媽,祝您生日快樂!當我穿著媽媽給我的瀟灑的衣褲時,當我戴上媽媽送給我的手錶時,當我接受媽媽給予我的一切一切時,我感受到母愛的撫慰,母愛的潤澤。當母親幾年前就為我醞釀高考時,當母親給我定下全班奪魁而今實現時,當母親一次次對我講授做人的道理時,當母親教我去惡揚善、決策人生時,我感受到母愛深層的涵義,母愛的昇華!在我眼中,母親不僅是兒子的保護神,還是兒子的嚮導,如果說兒子是大風大浪的人生海洋中一隻小船,那麼母親便是這船上的舵手。」在座的母親們聽一聽,我們肩負著什麼樣的使命?我們是孩子的嚮導和舵手。孔子三歲失去了父親,如果沒有賢良的孔母,哪裡有至聖先師孔夫子?孟子是四歲喪父,如果沒有孟母三遷和斷機教子,哪有亞聖孟夫子?
所以我們想一想,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作風是帶出來的,好成績是幫出來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母親的責任非常重大。所以古德說「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在家庭的教育方面,除了我們在前面提到一些基礎的教育和素質的教育之外,在生活的細節和關鍵處,我們做母親的都要把握好。什麼叫做把握關鍵處?就是讓孩子知道應該怎麼樣做人,應該具有哪些的品德,做人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古八德就是我們做人的原則,這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請茂森給大家講講你學習八德的情況。
鍾博士:下面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八德,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第一個德是孝,是德之本也,這是道德的根本。在五倫關係當中,父子有親是它的根源。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情的關係這是天性,所以兒女孝順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真正能夠善待父母這是孝心,把這種孝心擴展到社會就能夠真正去愛人,去服務人民。第二個德是悌,古人講的「德之序也」,這是講順序,長幼有序。就是在家裡面對待兄長、對待長輩,我們要恭敬、要禮讓,對待比自己小的要友愛,這是悌。把悌的精神擴大,就能夠真正尊重師長,尊重自己工作上的領導,能夠團結同事。第三德是忠,忠誠,這個忠,古人講是「德之正也」。要正,誰去正?自己要正,因為自己正了才能夠教化別人,所謂「惟正己可以化人」。我們說對國家、對人民盡忠,就是盡心盡力的去做,盡己就叫忠。忠跟孝它是一體的,真正有孝心的人他才能忠於國家和人民,所以忠心是來源於孝心。第四德是信,古人講是「德之固也,誠也」,這是讓道德能夠得到鞏固,能夠以真誠去待人,這就是講信用,「民無信則不立」,所以信用、信譽,尤其在現在社會非常重要。
第五是禮,禮是「德之範也」,這是一種軌範,一種要遵守的這些規矩、這些禮節,包括我們的法律、我們的制度,這統統都需要遵守。第六是義,義是「德之宜也」,宜就是應該做的。應該做的我們去做,不應該做的就不做,這就叫義。五倫關係中講到「君臣有義」,這是在社會裡,上級領導和下級的部屬之間要懂得互相的尊敬,互相的愛護,下級忠於長上,長上對下級仁愛,這都是屬於義。擴大於社會生活要懂得見利思義,見到有利的東西,有利益了,要知道這個利益應不應該獲取,如果不應該獲取的,那麼我們就不能夠去貪圖。第七是廉,廉是「德之節也」,這個節是指氣節,氣節要清高,品行要廉潔,這是廉,在工作上,這是說要廉潔奉公,要守法。第八個德是指恥,恥是「德之基也」,這個基就有地基的意思,這是講羞恥心,就是自己做了錯事慚愧、羞恥,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上面所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這七個方面,假如做得不好,這是引以為恥。在社會上不違法、不亂紀,諸惡莫作,這些都屬於恥的範疇。
現在中國的領導人胡錦濤主席提出「八榮八恥」,這八榮八恥實際上這種榮辱觀也是古八德的一個現代化,我們簡單的來做一個對照。這個八榮八恥,你看第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是指八德裡的忠;第二「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這是講孝,把孝心擴展到人民;第三「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這是指信;第四「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講恥;第五「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這是講悌;第六「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這是講信和義;第七「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這是指廉和恥;第八「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是指廉和恥。
趙老師:茂森在去年他在全國各地、也在世界各地來講「明道德,知榮辱」這個報告,去年在北京演講的時候,在各個大學,北京大學、財經大學、科技大學等大學都非常受歡迎。當時北京中央黨校也很感興趣,因為胡主席提出的八榮八恥,他以從孝道做基礎來開解講解八榮八恥,所以北京中央黨校特別監製錄像,然後在全國各地的黨校做為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的資料。另外是以做人的道德為內容的他演講的《幸福成功的根基》的這個報告,在去年南京演講的時候,由中國婦聯兒童德育中心錄製,做為全國一千個德育課室的學習教材。我們剛才說,家庭教育,做母親的要把握這個關鍵處,就是要教孩子怎麼做人,做人就是要教孩子要學習古八德,學習現在胡主席提出的八榮八恥。怎麼樣把握生活的細節?實際上教育無小事,我們要特別提醒年輕的母親,讓孩子要學會做家務,和自己料理生活的事情,不要給孩子安排太多的關於技藝、才藝方面的學習,譬如像書法、繪畫、鋼琴、武術、舞蹈等這些。有的小朋友他被父母安排一個禮拜有幾種這種學習的才藝班,變得小朋友都比大人還忙,而且小朋友都比總經理還忙。所以說我們要注意,要呵護孩子他在成長過程中,不要把孩子變成一個學習的機器,讓孩子有時間來參與日常的生活,來參與勞動。
茂森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下班回來,開門的時候,小茂森向我鞠了一個躬,然後伸出一隻手說:「媽媽,請。」我一看桌子上擺好了飯菜,上面有炒蛋、炒青菜,飯也煮得很好。這是茂森在他小學四年級第一次主動做好了飯菜來孝敬父母,所以我非常歡喜,而且印象也很深。平時我們經常讓茂森參加家庭的勞動,比如掃地、倒垃圾,到附近的雜貨店裡買醬油、醋,另外就是洗菜、摘菜,這些工作都讓孩子學習。實際上一個孩子他學會做家務他的頭腦會變得聰明。放寒暑假的時候我們會帶孩子到他鄉下的爺爺奶奶那裡去參加農活,參加農業勞動,起碼讓孩子看一看稻子是怎麼長出來的,蔬菜是怎麼長出來的,和農村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一玩。現在你問小朋友們說米是怎麼來的?他說超市。所以難怪古人要感嘆「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現在小朋友都不知道盤中飧是從哪裡來的。所以童年的茂森,我們經常會帶他到農村去,他喜歡光著腳,兩隻腳踏在泥土上。現在醫生說腳要接觸泥土才能排出身上的正電,所以勞動是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另外茂森也會爬樹,他很會爬樹,還在小河裡游泳,讓孩子在自然界裡玩耍。我從來沒給孩子買過任何玩具,茂森從小到大我沒有給他買過玩具,我覺得廣闊的天地就是他玩耍的地方。
茂森的自立精神比較強,因為他從三歲起到六歲,我都把他送到一個幼兒園裡全托,這是廣州市第一幼兒園,是一間非常優秀的幼稚園。這個幼兒園裡的設備也比較好,有游泳池、有園林,而且每一個班都配有一個老師和一個阿姨。當時他在這個幼兒園裡,我送去的第一周,他三歲,回來後我發現,孩子過集體的生活進步大。回來以後,睡覺前把自己的衣服全部都疊好,鞋也擺得非常整齊,我看到非常高興,然後他自己就安靜的上床睡覺。他在這個幼兒園裡被訓練過三年,到六歲出來才讀小學。每到週末我要接孩子去,我們母子是步行回家,當時我們回家要穿過廣州市的一座公園,叫做越秀公園。從這個公園的南門走到北門要經過一個山,越秀公園是廣州市唯一的有山的公園。走過這個山的路程大概要四十到四十五分鐘左右,當時他是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我讓他自己背著書包,書包裡有很多東西,衣服、毛巾什麼的,鼓鼓的,他自己背著走。公園裡有一個老太太,她看到我們這樣走,就對我說,她說:「妳怎麼讓小孩子背書包,妳大人要幫他拿著。」我只好微笑把書包接過來,等這個老太太走遠了,我又把書包交給孩子背。孩子從小要鍛鍊。
他跟我步行,跟我游泳,跟我早起晨運,所以身體很健康。在中學時代和大學時代他都是學校籃球隊的運動員、跳高運動員,而且是游泳運動員。他的游泳,蛙泳、仰泳、自由泳,還有蝶泳,都非常出色。在中山大學讀書的時候他是學校的游泳代表隊,曾經為學校在廣州市大學生比賽中幾次獲獎,因此學校(中山大學)發給他一千五百人民幣的體育獎金。當時他在讀大學的時候,一千五百塊錢人民幣是一筆錢,當時人的工資都在幾百塊錢以內,所以獎給他體育獎金一千五百元已經是讓大家很羨慕的。茂森跟著我做這種生活的安排、勞動、鍛鍊,所以他養成了晨運的習慣,就是現在也是,每天早晨能堅持早上運動。所以我們做母親的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你一生的資本。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也從來不問孩子喜歡吃什麼東西,我做什麼飯菜孩子就吃什麼。所以在整個讀書期間,我們也沒有給孩子買什麼名牌的衣服,也沒有買什麼名牌的運動鞋,這個都沒有,我給他什麼衣服,他就穿什麼衣服,給他吃什麼東西,他就吃什麼東西。現在我們看到有些家庭,把獨生兒女養成了一個小皇帝和小公主,全家都圍著這個孩子,孩子的享受已經超過了父母,超過了老人,而且全家都以孩子的愛好取捨來決定,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中國人的童年是惜福,珍惜,惜福,青年、中年是修福,到老年才享福。所以我們不能給孩子太多的這種生活的待遇,孩子在生活上能刻苦,他在學習上就能刻苦,他在事業上就有毅力能取得成就。
我也從不用物質刺激的方法來鼓勵孩子拿高分數,但是我有一個方法來鞭策他進步,我很注意他班裡面哪些同學最優秀,這些優秀的同學我問他是哪一位,他告訴我以後,我就把他請到家裡面來。請他到家裡來什麼?請他到家裡來吃飯,而且把我親友們的孩子也都召集來,開一個學習座談會,讓這位優秀的同學介紹一下他是怎麼樣學習的,有的來介紹怎麼樣學習英語,有的來介紹學習數學,有的介紹怎麼學習語文。這些優秀者被請到家裡來是備受恭敬,我是親自準備食品、茶水、午飯來招待他,而且還有一個氛圍,還有很多朋友、青年都圍著他。他介紹了以後,茂森沒過多久就超過了這個同學。以後茂森比同年班的都已經超越了,一個個的超越了,然後到比他高年級的優秀同學我也讓他請到家裡來,我們家長和這些朋友們一起跟他談天,然後學習人家的長處。因為這個優秀者被請到家裡來以後,茂森也就重視了,他看到人家優秀是受到尊敬的,所以他自己也就自立自強。《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所以不需要用物質刺激,也不需要用重賞,「重賞之下有勇夫」,不適合家庭裡面。你要鼓勵孩子上進,只有讓他看到優秀者,他就會超越。我覺得有些家長他許諾給孩子說,你好好學習,你這次拿了一百分,我就給你一個多大的紅包,我就給你買什麼名牌的東西,我覺得這樣做千萬不可以,因為這樣做你是用物質的刺激來污染孩子的心靈。學習好是應該的,學生的本分就是學習。所以《弟子規》說「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所以我們不可以用物質這些名利來誘惑青年,誘惑自己的孩子,他以後只知道為這個而學習,所以我們應該讓他懂得怎麼樣自立、怎麼樣自強,怎麼學習人家優秀的東西,所以做母親要善於引導孩子自立自強。
另外家庭教育還要培養孩子外出獨立辦事的能力。茂森在高三畢業之後,在等待高考放榜,在這段時間他沒有事情幹,我正好在這個時候收到一份會議通知,這個通知會議是到杭州去參加一個全國高級公共關係和管理藝術的研討會。當時我工作忙,不能去,而我們單位也抽不出別人去,我就想這個會議通知不能浪費,我就把它交給了茂森,我說你自費去參加開會,你不是平常說:「媽媽,要給我鍛鍊的機會嗎?」這個機會現在來了,就派你出差到杭州開會。當時茂森聽到這個都愣住了,以後他也就馬上就明白了,投入準備行李,自己到火車站買票。我對他說,我說這次會議是全國專家、教授、學者都來參加這個大會的,這個會是非常有規格的,你去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做好筆記,向這些專家、教授們學習,你回來之後要向我們傳達會議的精神,我到時候會把全部的親友們都請來聽你的匯報。
當時茂森接受了這個工作以後,他也很振作,因為他要出差。高中畢業以來,他從來沒有自己獨立出過遠門,這次一個人要出遠門了。我囑咐他,叮嚀他說,你到杭州的時候,這個火車到杭州的時間是夜裡,你要及時下車,如果你睡過了站那就麻煩了,你要和列車員聯繫。我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然後我對他說你就去鍛鍊,回來向我們匯報。過了七、八天以後,茂森就平安的回來了,他很歡喜的向我們講述他到了杭州和上海的這些活動的內容,以及和這些專家、教授、學者們的交流,他說大會上他是最年輕的一個代表。當時我就禮拜天把所有的親友們都召集到我家裡來,然後請茂森做會議傳達。當時他的筆記做得很認真,而且傳達的也非常好,這些親友們,就是包括和他同齡的這些孩子們,以及孩子們的家長,都聽得很歡喜。我在一邊觀察,我覺得我這個兒子將來可以做教授,我發現他的氣質可以到高等院校去教書,所以當下我就立了一個心願,我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教授,我要做教授的母親。我覺得這是我更重要的事業,母親培養孩子是更重要的事業。
高考放榜了,茂森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願,就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國際金融貿易專業。當時國際金融貿易專業是高考分數段最高的一個專業,那時候他十八歲,考上大學了,他給我寫了一個感恩卡,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親愛的媽媽,回首往事,您多年的培養,才使我能在這嶺南第一學府中山大學讀書,使我在中大最好的專業深造。在感恩之際,我想用一句話表達我感恩之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個感恩卡的後面附了一首詩,這首詩是我們中國現代詩人的一個作品,這首詩寫得很短,但是非常有味道,它的題目是:母親的愛。「母親的愛: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我們的歡樂,是母親臉上的微笑,我們的痛苦,是母親眼裡深深的憂傷;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母親心靈的廣場」。
做為家庭教育的文化生活,我們有時會召集親友們的孩子一起開座談會,請來優秀的同學和老師為大家做介紹,另外我們還有很多旅遊活動,此外就是孝親悅親的活動。登名山大川,以飽覽祖國壯麗的山河,開拓眼界和胸懷,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操,這是我們每一個孩子,也是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嚮往的。有時我會帶著茂森一起去旅遊,有時我工作忙,就把孩子托給親友的家裡,讓茂森和親友的孩子們一塊兒去旅遊。有一次茂森跟他的舅父一家去旅遊,那個時候他才十三歲。我覺得讓孩子離開一下父母,孩子會變得更懂事。十三歲的茂森跟他舅父一家去旅遊,他離開家以後,在旅途上給我們主動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在我們的家庭的文化箱中一直保留著。現在把這封短信讀一讀,讓我們看一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他離家以後是怎麼樣感受生活的。「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已經五天沒有見到你們了,你們身體好嗎?現在我們一行已安全到達眉山了,請你們不用掛念!我們乘廣州快車到西安,參觀了一些名勝古蹟,如鐘樓、大雁塔等等,使我們仰觀宇宙之大。我們在西安的旅社裡住了一夜,第二天便乘上由西安到成都的直達快車,在火車上熬了一夜。到達成都後,我們吃了成都有名的張鴨子、賴湯圓等小吃,使我們俯察品類之盛。下午八點多到達眉山了,想起來,我們從廣州到眉山,在火車上的情況是愈來愈艱苦。從廣州到西安是臥鋪,從西安到成都是座鋪,從成都到眉山是站著的。我們來到眉山,準備到三蘇公園、樂山大佛、峨嵋山等旅遊勝地遊覽。總而言之,我們的旅遊生活一定會過得非常愉快的!祝你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你們的兒子茂森。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五號」。
我們從這封信裡可以看出,第一孩子離家以後是很懷念父母的,對父母的眷戀之情躍然紙上,因為他是在旅途中主動給我們寫信的。第二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在遇到艱苦環境的時候他沒有抱怨,因為他的旅途是愈來愈艱苦,開始是火車的臥鋪,後來是座鋪,最後是站著,然後才到達旅遊的終點,孩子他沒有叫苦,而是高高興興的面對生活,我們培養孩子就是要有這種素質。第三我們看到孩子他隨順別人的家庭,隨順這些表兄弟姐妹一塊兒去旅遊,他能夠和人家和睦的相處。據他舅父反映說,茂森跟他們一路上旅遊都表現得很好,他自律性很強,而且很會照顧好自己,並且我的哥哥(就是他的舅父)說,他總是歡歡喜喜的。所以我們培養孩子,無論是你在父母身邊,還是離開父母,遇到無論是艱苦的,還是順利的環境,都要歡歡喜喜。所以對孩子我有個體會,有時讓他離開父母,放手讓他鍛鍊一下,他成熟得會更快,而且他會更珍惜父母的愛。
在家裡、在學校裡,你讓孩子讀有字的書,放他出去旅遊,要讓他讀社會的無字的書,有字、無字的這兩本書,都是對孩子同樣的重要。所以司馬遷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我們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但是這個家庭教育,不單是母親對孩子和孩子對母親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要把眼光更多的投向老人,要進行孝親悅親的活動。茂森他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四位老人,老人的身上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素質,老人的一舉一動,一句叮嚀的話語,對孩子都是非常有益的提醒。所以我們年輕的父母要把眼光更多的看到老人的優點,要讚歎老人的優點。每次我們帶孩子和老人接觸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把他的注意力放在老人的優點方面,就會跟老人學習那些優秀的東西。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說「老人已經過時了,老人已經現在都落後了」,我們不能這樣講,我們應該把老人所有的優點都學到。而且我們可以發現,如果經常接觸老人的孩子,他的性格是比較好的,性格比較平和,接觸老人的孩子性格是非常的開朗,而且他懂得人情世故和熱愛生活,不會孤僻。
我們帶孩子到鄉下看他的爺爺奶奶,雖然他的爺爺奶奶沒有什麼文化,是農民,但是我們讚歎老人艱苦樸素的精神,讚歎老人生活的知識,跟老人學習農活,帶茂森到他的外公外婆那裡,讚歎老人他們的文化素質(他們是在高等院校教書),讚歎老人他們的歷史知識,學習他們教育的經驗。而且每次帶孩子去看老人實際上都是一種生活的教育,比如說帶孩子去看老人,要張羅買些禮物,而且要給孩子穿上整潔的衣服,特別是要教孩子,你見到老人以後應該怎麼樣說話,應該給老人獻上什麼樣的節目,讓孩子記住老人的生日,這樣見到老人以後,幾代同堂,起碼三代在一起,就會非常的融洽。由於這些孝親和悅親的活動,使茂森從小就養成了尊敬老人的習慣。
在我的父親八十大壽的時候,茂森十七歲,他寫了一首「老人頌」獻給我的父親,這首頌詞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老人頌!公公八十歲大壽抒懷。我們慈愛的老人已度過八十個春秋,他們走過了艱難的歷程,承受過風雨的洗禮,苦難漂白了他們的頭髮,風霜在額頭上刻下痕跡。然而,他們並沒有躺在過去的成績上,卻時時為孩子們端上可口的飯菜,仍然冒著傾盆大雨,來到即將投考高中的孫兒家中,為他們進行決策和參謀。雖然老態龍鍾拄著拐杖,但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他們不需要我們在身旁侍奉,反而時時催我們自新,激我們奮進。老人!您是一部珍貴的文獻,生理上的衰老,有如模糊的字跡,但深刻的內涵卻無法抹去。老人!您是為後生指明方向的航燈,引導我們避開礁石,勇往直前。老人!您是家庭成員的紐帶,維繫親情的和諧友愛。我們要對老人尊敬和珍愛,不但是舔犢之情,而且是對老一輩一生辛苦的感念,是愛心、道義感的體現。基督教的先知摩西說過:『誰若使老人痛苦流淚,我就讓大地震顫』。今天,我們應該用最好的成績供養老人歡喜,讓老人笑口常開,健康長壽!外孫,茂森敬上」。茂森確實能使老人笑口常開,雖然他的公公姥姥現在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爺爺奶奶還健在,所以他工作以後,茂森就在廣州市給他的爺爺奶奶買了一套房子,把兩位老人從農村接出來頤養天年。所以這兩位老人,他的爺爺和奶奶,這是他們的照片,看到茂森總是笑口盈盈,由衷的歡喜。
在我的母親八十二歲壽辰的時候,那是一九九二年,茂森十九歲,他給我母親的賀詞這樣寫到,「親愛的姥姥,生日快樂!與其把您比作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如把您比作一棵大榕樹,無私的把兒孫們蔭護。且不說您含辛茹苦把兒女培育成材,如今第三代人成長過程中,哪一段沒有您的言傳身教?老泰山啊,您似北斗拱照,使我們和諧、團結、進步!真誠祝福您,老泰山,松鶴延年!」在家庭的這個團聚的會上,茂森他是做為外孫來獻詞,還有嫡孫、嫡孫女,還有許多其他的外孫,都不甘落後,所以都爭相獻詞、獻詩、獻文,孩子們之間踴躍的敬老,形成我們家族一個傳統的風氣。在我們家族的文化箱裡,這種資料非常多。回顧茂森三十四年的生活歷程,慶幸的是茂森不是電視機帶大的孩子,也不是保姆帶大的孩子,也不是老人帶大的孩子,而是母親帶大的孩子,是中國傳統文化帶大的孩子。
茂森的童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當時文化大革命所形成的斷層還沒有完全恢復。我們自己很多在文化方面許多優秀的節目、優秀的傳統的東西還沒有完全的出來,而當時電視機都已經普及了,當時打開電視就很多海外的這些帶有色情暴力的片子走進了家庭的生活,所以打開電視會看到拳打腳踢,會看到那些談情說愛的鏡頭,這些是對孩子的污染。所以當時我們就關閉了電視,大人、孩子都不看。所以我們家裡在很長的一段階段,基本是茂森在整個小學、中學時代以及大學時代,我們都沒有怎麼看電視。當時我心中有一種信念,以後中華民族這些優秀的人物會出現在舞台上的。果然後來我們得到了一部「孔子」電視劇,十六集的,我們母子都非常歡喜,後來連續都看了兩遍。
現在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許多優秀的節目都層出不窮。前不久在中央電視台晚上黃金時間,中央一台播放了幾個非常優秀的電視劇,一個是「恰同學少年」,這是介紹毛澤東學生時代的故事,毛澤東在學生時代是表現得非常優秀的。這部影片「恰同學少年」,回答了兩個問題,我覺得一個是告訴你怎樣做學生,一個是告訴你怎麼樣做老師。另外還有一個很好的電視劇叫「溫暖」,溫暖它是以廣州一個律師他把腎獻給他的母親,他母親得了尿毒症,獻給他的母親,以這個真實的事跡為背景,寫出了這個劇本。整個劇本我看過了,我覺得非常精彩,它把孝子在生活中的那些感人、平凡和偉大的地方都描寫出來,而且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兒女,應該怎麼樣處理夫妻關係,應該怎麼處理兄弟姐妹的關係,應該怎麼處理父子、母子的關係。所以看了「溫暖」這個片子等於上了一堂倫理道德課。
另外還有一個優秀的電視劇叫「貞觀長歌」,這是展現了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時代的一段故事。我們知道唐太宗是中國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他是一個英明而仁義的皇帝,當時文臣武將都擁戴著他,形成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歷史時期,叫「貞觀之治」。這個影片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做領導,如何接受領導,告訴我們如何是君仁臣忠,這樣才能夠振興民族,才能使國家安定和人民安樂。另外還有一個電視劇叫「鑒真東渡」,這個電視劇介紹了一位我國歷史上的鑒真大和尚到日本去,把文化和佛法帶給了日本,同時也回答了一個問題,出家人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樣以戒為師,應該怎麼樣學習經典、普度眾生,才能贏得社會和人民的尊重。這些電視劇,無論從內容和形式都非常生動,而且演員也表現得非常生動,所以我們家長應該讓孩子看這些優秀的電視劇。所以我覺得我們做母親的應該有識別能力、有取捨能力,我們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現在孩子們受電視的污染可太嚴重,所以我們要介紹一批優秀的給孩子,要介紹香花給孩子,讓孩子識別毒草,放棄毒草。所以母親的愛好和母親的素質就很重要,這會影響孩子,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我不迷戀電視,所以孩子沒有看電視的習慣,這件事情是茂森在一生成長的最得力處。所以我們願意在這裡提醒年輕的母親,你自己要有節制,要會選擇給孩子安排電視節目。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明天再繼續為大家介紹如何接受四種教育,這四種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聖哲的教育。今天我們暫時匯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