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家庭教育的心得報告—母慈子孝 趙良玉 女士、 鍾茂森 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6/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0-02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法師們,老師們,朋友們,大家好!昨天我們向大家匯報到第四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我們講到素質教育在茂森身上是如何體現和落實的,這種素質教育就是我們至聖先師孔子講的《弟子規》。昨天談到茂森在留學美國期間,在暑假裡到美國的北部明尼蘇達州一個旅遊城裡面打工,他在一個大的遊樂園裡賣棉花糖。當時他是在一個封閉的透明的罩子裡面工作,機器在不停的運轉,生產美國小朋友喜歡吃的棉花糖。他們每天工作是十個小時,住在租的房子裡,九個同學住在一起,睡在地上,因為沒有家具。他打工三個月,淨收入有三千美元,給我寄來了一千美元,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的一筆最大的外匯。
他在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給我一封信,這封信使我很感動,我現在與大家一起來分享。「親愛的媽媽:您好!剛剛收到您六月二十三日寄出的信,非常高興。適逢今天打工休息日,便可在住處附近的亭子裡給您回信,屋裡沒有桌椅,不得不出來寫。這是我們公寓旁邊的一個小公園,全部是鬱鬱蔥蔥的綠樹花草,並有許多雜色的鳥和草叢中竄出來的野兔,十分幽靜。在這樣鳥語花香而又氣候宜人的環境中,給遠方的母親寫信,有一種說不出的溫馨愉悅的感覺。對兒子而言,再沒有比和母親交流心得更愉快的了。這一個多月的打工生活,第一個感受是福報來的不容易!我們打工是上下班打卡計時的,每個鐘點都非常的精確,那是每小時收入六點三五美金。第二個感受是時間就是金錢,每個小時已經是明碼實價了,所以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多一點的時間花在能掙錢的工作上,而不肯為集體宿舍貢獻一些勞務。結果是我去義務為大夥洗爐子、洗廁所,去買吸塵器吸地毯等等。」接到兒子的這封信我非常歡喜,因為孩子在艱苦的勞動之後,還能以感恩的心給母親寫信,而且經過十個小時的勞動之後,還能為集體的事情做一點工作,所以我感到很欣慰。孟子說「堯舜之道,在孝悌而已」,而孝悌之道是在生活點點滴滴中落實的。所以《弟子規》它不是光用來讀誦的,而是我們生活的真實的實踐。不僅在順利的環境中要做到《弟子規》,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中,也要做到《弟子規》。
茂森的姥姥是在一九九四年去世的,當時在守孝的期間我們母子就開始吃素,等到紀念這個老人四十九天之後,我們也就一直堅持素食,那個時候茂森是二十一歲,他今年三十四歲,已經堅持了十三年。《弟子規》中說「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我們有這方面的體會,我們母子吃素以來身體都很好,素食有很多好處,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對人的心理有益的,就是我們吃了素食以後,心地會比以前更和善,更有慈悲的感情,它對我們生理的影響是什麼?就是吃素食以後,我們覺得排毒方面會比較好,而且素食跟我們身體一起代謝起來,我們會覺得頭腦比較清醒,我們看到很多吃肉食的人,他是比較容易昏沉的。它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對我們都有好處,所以我們母子就一直堅持吃素。
茂森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寫信給我說,「我每天堅持吃素,每個月的吃用的費用是八十美元,營養豐富,精力充沛」。他每天都吃什麼東西?每天吃米飯,吃西紅柿、紅蘿蔔和捲心菜,捲心菜就是廣東人所說的野菜,圓圓的,野菜,吃這些東西,還有些水果。吃這些東西臉都吃得紅紅的,回來大家都說你在美國吃些什麼東西?他說我每天幾乎都是吃這個,幾乎都沒有什麼改變。後來我們看到醫生寫的這些健身的書才知道,這個野菜對腸胃非常好,就是捲心菜,圓圓的,對腸胃非常好,紅蘿蔔號稱小人參,所以對身體非常好,西紅柿它有美容的作用,而且西紅柿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所以原來他選的這幾樣經常吃的東西對身體確實很好。茂森在給我的信中他還寫到,說「穿衣不講究,心不花俏;飲食不講究,心不貪戀」。《弟子規》說「對飲食,勿揀擇;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所以在美國留學期間也是在實踐《弟子規》。另外在美國留學的生活是比較單調的,每天茂森他的生活基本的動作是三角形運動,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圖書館,每天就是這三角形的活動。所以《弟子規》上所說的「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在這種清淨的生活當中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我們現在總結起來,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七不」,哪七不?就是不看電視電影、不逛商場、不談戀愛、不留長頭髮、不穿奇裝異服、不亂花錢、不亂交朋友,做到這七不。其實做了這七不以後,當然有些人頭髮長或穿衣服這個應該是沒有限制的,只不過茂森能夠自己這樣不留長頭髮、不穿奇裝異服,身心就保持不會那麼躁動。所以他這個七不,我們給他總結,都覺得你這七不堅持得很好,以後也應該這樣堅持。所以在《弟子規》所說的「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能堅持七不的話,這方面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美國留學的期間,他能夠堅持保持清淨的生活,而專心的學習,這是《弟子規》所說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非常珍惜留學的生活。所以在他一九九七年碩士畢業的時候,他的全部成績都是優秀,全部成績是A,所以他榮獲了學校特別的獎金五百美元。他把這個特別的獎金馬上給我寄來了二百美元,讓我分享他快樂的成果。
安住在這種清淨和專心的學習生活,茂森他也提前博士畢業了,他以四年的時間完成了碩士和博士的學業。在一九九九年他寫信告訴我說他已經順利完成全部的學業,而且一次通過了金融博士資格的考試。在美國金融博士的資格考試,是從早到晚歷時八個小時左右,中間只有吃一個麵包。這種考試是對人頭腦、身體素質、你的學識和你的修養的一個全面考核。許多人因為身體堅持不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有的人他因為學習準備不夠,有的人他的素質不夠,因為他比較慌恐,所以都不能一次通過這種博士資格的考試。茂森他比較幸運,他一次就通過了。可是我們知道,幸運是來自平時的努力和積累。
鍾博士:「我好比是一棵小樹,我的背後有一個園丁,這個園丁就是我的偉大的母親。無論母親是在我的身邊還是不在身邊,母親的關懷時時都伴隨著我。」母親在給我的一個生日賀卡中,她是這樣寫到的,「茂森兒,我的祝福將伴隨你走遍天涯海角,我的心願將附麗於你清淨光明的一生。」在我博士畢業的前一年,當時我二十五歲,我接到母親給我一個非常特殊的生日賀卡,在這個賀卡裡面有我從小到大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照片,母親的祝福也極富有禪味。我現在想把這個賀卡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大家從照片上面可以看到,最上面的是我母親的相片,下來是十月懷胎,再下面是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到我念中山大學,然後到美國去讀碩士、博士的這些照片。我媽媽的生日賀詞是這樣寫到,「茂森兒:祝賀你二十五歲生日,回頭看看自己的腳印,你反省了什麼?你又領悟了什麼?寄語茂森兒,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完成人格,成就佛道,慈心精進,住真實慧,在生活中解脫,在社會中奉獻。」下面右下角的照片是母親跟我在長城的留影,這也象徵著我們共同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的攀登。
趙老師:《弟子規》在素質的教育中有句話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茂森當時在美國留學的期間,曾兩次義務的去獻血。當時美國的醫院是很希望能夠得到這些健康青年的鮮血,因為搶救病人會用到。當時茂森就很歡喜的應徵獻血,以此與美國人民結緣了,讓美國人的血管裡也流著我們中國青年的鮮血。當時的茂森還是一個窮書生,但是中國的青年是有熱血和有愛心的,所以我們覺得中國人不窮。當茂森打電話告訴我說他獻血的事情,我很嘉許孩子的這種奉獻精神,只要孩子願意為大眾服務,我做母親的一定全力支持。我們做母親的要呵護孩子的一切善念,要隨喜讚歎孩子的一切善行。這樣做是不是吃虧?這樣做不是吃虧。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從自己的角度來說,你為大眾奉獻,你的精神道德會昇華,你的心量會開闊起來,這種的收益是沒法用數字,也沒法用物質來衡量的,這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說的。如果從他人的角度來說,你的奉獻會使別人可以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所以說你為大眾奉獻,就是自利利他,所以我們做母親的要呵護孩子為大眾奉獻的精神。
茂森在美國讀博士研究生的時候,他發現學校金融系裡面沒有設立研究生從事學術活動的經費。比如說這些研究生要跟隨導師到外面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所有的費用,包括交通、旅差費、住宿費和會務的費,都要由學生自己來負擔,老師是由學校負擔,學生要自己來負擔。當時茂森就寫了一個報告,要求學校在這個方面立項,就是要給研究生的學術活動要撥給一定的基金。他自己也向學校表示說,我參加工作以後我願意每年為這個項目捐款,並且希望學校能早日立項。茂森博士畢業以後,他很順利的到了美國的德州大學工作,當第一次領工資的時候,他立即匯款給母校。《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當他的母校商學院金融系的系主任安德森教授接到這一千美元的時候,他對我們中國學生的這分愛心非常的讚歎,對茂森這種履行諾言的精神他都豎起了大拇指。這件事情就促進了學校對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活動基金立項,後來畢業的這些研究生就可以享受到這種待遇,但是茂森當時他沒有享受到,都是自己出經費的,以後的學生們都享受到這種待遇。而且連續五年,茂森每年都為學校這個基金會寄一千美元,這種是對學生、對研究工作的一個支持。這種由己推人的這分愛心,實際上還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教的,因為孔老夫子教仁。這個「仁」字大家來看看,這個仁字是含有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關心自己就關心別人。在《論語》中有記載說,孔子的學生樊遲向老師孔子提問,他說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所以仁就是愛人,就是《弟子規》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這是《弟子規》培養我們的一個基本的素質。
下來我們看一看《弟子規》說的「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就是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老師,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是非常注意茂森的這些老師,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他的老師,從班主任到級組長的老師,一直到各科的老師,一直到校長,實際上他在每一間學校裡的所有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到校長,我都非常熟悉。我在這些老師當中,每次開家長會從來沒有缺席,我很願意和這些老師交談。我在交談中可以聽取老師對茂森的優點和缺點的評價,另外我也會發現老師的氣質,這個老師的素質,這個老師對學生的責任心,還有這個老師他各方面待人接物的態度。我發現好的老師,我一定以後會帶孩子登門去拜訪這位老師,我願意孩子能夠經常感受這些優秀老師,感受他們的這些良好的東西。
當時茂森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讀國際金融專業的時候,他們的院長叫王屏山先生,他是一位教育家,我時常會帶孩子到他家裡面去做客。這個王院長一談起教育那是滔滔不絕,他沒有疲厭,對老師怎麼樣的要求,對學生怎麼期望,還有自己的教學計畫等等,我們都垂耳恭聽,因為我很喜歡和老師做這種坦誠的交談。而茂森那時候還比較年輕,也比較小,他只在旁邊聽,但是他可以感受到這些教育家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對年輕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薰陶。
除了在學校裡我們去親近這些有道德、有學問的老師之外,在校外我也注意幫助孩子尋找這些優秀的老師。我記得我有一次參加一個報告會,這個報告會邀請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位社會方面學的教授做報告,他是講英文,擔任翻譯的是廣州外語學院的一位陳老師。當時我坐在下面聽,我發現這位陳老師的英語翻譯真是非常好,他翻譯的準確、快速,而且非常文雅。我心裡就想,如果我的兒子能得到這樣老師的指導,一定英語學習會很好。所以當這個報告會完了以後,我就走到這位陳老師的面前,讚歎他的出色的英語翻譯,然後我就很勇敢的向他表達了我一個母親的希望,我很希望這位陳老師能指導一下我的孩子。我邀請他到我家裡做客,我說如果你星期天能到我家裡來的話,不僅我的兒子,還有我所有親友們的孩子,都願意聽聽你講怎麼樣學好英語。也許我的勇敢使他覺得很感動,所以他答應了我的請求。這位陳老師的素質也很不凡,就是他很有愛心,而且也很有願意指導別人的這種熱情。到了星期天我們果然把他請到了,雖然我和這位陳老師是很冒昧,也是第一次見面我提出要求,沒想到能得以實現。我親友們的孩子們也都來了,在我們家裡等於形成了一個學習座談會,陳老師就給大家談怎麼學習英語。在以後,我的孩子和其他親友們的孩子遇到英語學習的問題也常會去請教他。後來我聽說這位陳老師已經做到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副校長。所以這些都是優秀的老師,我們無論是在校外還是校內,發現這些老師,能給自己孩子請來指導,對孩子的學習提高都很有幫助。
尋找這些優秀的老師,接近善知識,除了在校內校外,我的眼光也移向了社會和宗教。在一九九0年我父親去世以後,為了能夠緩解我母親的悲哀,所以我就陪著老母到廣州的光孝寺去散散心。這是我一生第一次走進寺院,我第一次正式走進寺院就是廣州光孝寺,而第一個遇到正式的出家人就是這個寺院的方丈本煥老和尚。我後來才知道,本煥老和尚了不起,他是全國著名的高僧,他今年已經一百零一歲,還健在。本煥老和尚他非常安和的氣質,使我和母親這種悲傷的心都緩和了很多。正巧他們開飯,十一點鐘開飯,又留我和母親吃了一頓素食。我們覺得寺院很好,素食也很開胃,以後我就帶茂森到寺院裡見這個老和尚,我讓在讀大學的,他剛上大學,在讀大學的孩子跟老和尚交談,看看一個清心寡欲而又德高望重的出家人他是怎麼樣生活的。茂森那時候也很喜歡提很多問題向本煥老和尚請教,而且還在寺院裡可以吃素食。後來不久我在光孝寺裡就遇到了淨空老法師,我看到一位光彩照人的出家法師的形象,心裡非常敬佩,就馬上打電話叫茂森從中山大學趕過來,說這裡來了一位法師,你趕快來見一見。我們當時都拜見了淨空老法師,但是當時的人很多,可能法師也沒注意到我們,在這匆匆見面之後,也不能夠多談。老法師在光孝寺逗留的時間也很短,這樣就算我們見了一面。
但是以後幸運的是什麼?茂森出國留學以後,他所在的美國這所大學離淨空老法師的達拉斯淨宗學院非常近,於是孩子在他放假的日子和休息的日子就可以到道場裡去走動。我告訴孩子,你要常到佛門裡走動,學習什麼?學習清淨、自律。所以茂森就利用自己的假期就到達拉斯淨宗學會做義工,在那裡幫助洗廁所,幫助倒垃圾,而且參加護生放生的活動,吃素食,特別是恭聽淨空老法師講經說法。後來我們慢慢的才知道佛經裡的學問可大了,宇宙是怎麼樣形成的,人的一生為什麼有的幸福、有的悲慘,為什麼有的人富貴、有的人窮困,這些等等問題,居然在佛經裡都有答案。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佛經原來裡面含有智慧,而佛教是一種教育。
佛教是在公元六十七年,從印度正式傳入中國的,當時正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他原來是印度的一位王子,有一次他出城門,到四個城門就看見了生老病死的四種現象,因此就有感悟,知道生老病死苦是人人都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他最後決定出家修道,就離開了自己的眷屬,出家苦修,最後證道,我們說他成佛了。所謂成佛就是把煩惱都斷盡了,徹悟心源,讓自己本心當中的圓滿的大智慧全部顯發出來。所以他的教育,就是佛教,他是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後教化眾生的教育。佛教到底教我們什麼?佛所教的是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們自己,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佛教它是一種覺悟的教育,覺悟什麼?內覺我們自己本身,外覺宇宙環境。只有真正覺悟了,才能夠支配我們的人生和宇宙,我們說這是得大自在,獲得大的解脫了,如果不覺悟,就會被人生、宇宙所支配所束縛,就不能夠得到自在,因此人人都應該來接受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教育綱領是什麼?這個教育綱領可以說是含在「釋迦牟尼」這個佛的名號當中,釋迦是含有仁愛和慈悲的意思,這是講佛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拔除眾生的痛苦,牟尼是含有寂默清淨的意思,佛在因地上修行,他回光返照,把自己的煩惱全部斷除乾淨,讓自己自性當中的智慧圓滿的顯發出來。所以佛教是仁愛、慈悲、智慧的教育,它是聖哲的教育。如果說我們來給佛教下一個定義,古大德用這麼一句話,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定義的頭兩條,「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說我們一切的惡事,包括這些違法亂紀的,這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都不要幹,我們所做的要利國利民,要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兩條,我們的社會就和諧,我們的世界就和諧,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自淨其意」,這是說我們自己要清淨身口意三業。要知道一切法是心想生,我們希望世界能夠和諧,社會能夠安定,從哪裡做起?去年中國召開的世界首屆佛教論壇,主題就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所謂「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所以自淨其意是和諧的根本。
佛法裡面修行的方法很多,都可以幫助我們自淨其意,譬如說參禪打坐,或者是讀經,或者是念佛,這些都是幫助淨化我們的內心。佛教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恢復本有的圓滿的大智慧,因為有了大智慧,智慧圓滿,我們人生宇宙的一切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就能夠得大自在。所以新中國第一任的佛教學會會長圓瑛法師曾經講過一句話,說「欲無煩惱,須學佛,只有因緣,莫羨人」。就是我們希望沒有煩惱,能夠自在,必須要來學佛,學佛就是學智慧,真正了解因緣果報,就不會羨慕人家,更不會去嫉妒別人,自己真正懂得「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所以,這是學佛的好處。佛教的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它的至善圓滿是體現在三世的教化。你看孔子他的教育是一生的教育,而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過去、現在、未來,講的是三世的教育,所以更圓滿,講的是立體的人生。
茂森接近淨空老法師,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做媽媽的發現,這孩子的胸襟開闊起來了,心地也愈加善良,而且智慧也愈加增長。佛教的內容非常多,我在後面還會介紹它對我們家裡所發生的影響。但是它的根本,佛教根本的基礎是十善業道,這十善業道實質是給我們十種美德。這十種美德是什麼?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這十種美德,茂森也是在逐漸的培養和學習。在留學期間,茂森很希望把自己在美國在老法師座下聽到的這些好的東西都能帶回給大陸的親人,當時達拉斯淨宗學會他們的設備更新,用了新的設備,以後就剩下一些設備就不用了,其中有一部機器,就是錄音帶的複製機,那還比較古老,那個時候是錄音帶,一拖三的。當時茂森在暑假探親回來的時候,就把這部機器背回到廣州。當時他背回廣州的時候,因為很重,所以所有的東西都沒有拿,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有帶一件,就背這部機器。而且到了香港還配了電壓的轉換器,然後把這部機就送給廣州市佛教協會,當時廣州市佛教協會的會長雲峰法師正式接洽了這件事情。這是孩子學佛以後,自己得利益,也希望大家都得利益,所以把這部機器都背回來了,希望能複製更多講經說法的帶子。所以《弟子規》的素質教育中提到,「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是真實的感受。
《弟子規》能幫助我們完善自我,親近佛教這些善知識,又能幫助我們不僅完善自我,而且還能夠追求無我。完善自我是我們要成佛必須要這樣做的。追求無我,我這次回到廣州以後,到汕頭參觀了汕頭大學,他們的口號有提出來,就是要建立自我和追求無我,這是李嘉誠提出來的。李嘉誠對汕頭大學的捐助功勞很大,他給學生提出什麼?就是建立自我和追求無我,無我就是把自己放下。所以茂森他背了一部機器回來,自己什麼東西也不能帶,這也是一種小小的試嘗。所以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做這種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一種試嘗,這時候你就感到這個無我方面就開始邁進了一步。
《弟子規》在素質教育中最後提到「有餘力,則學文」。茂森在讀中學的時候,初三畢業這個暑假時間比較長而且比較輕鬆。他放暑假的時候,我就指著家裡的書櫃對他說,你把這些書全部都整理一下,你挑出幾本書好好的在暑假裡看一看。後來他把書整理了以後,挑出了一本什麼書?我都感到很驚訝,他挑出一本《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記》。這是一套書,這本書對儒家的四書五經和老子的《道德經》,道教方面的書籍都有詳細的介紹。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在這裡我們請茂森把當時自己學到的一些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儒道兩家的思想。
儒家的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沒有儒家思想就沒有中國文化。儒家思想能不能夠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可以用《漢書》裡這麼一句話來把它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漢書》上說,「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簡簡單單的這一句話,就把儒家的內容概括出來。這裡講了有四個關鍵詞,第一個是「六經」,第二是「仁義」,第三是「堯舜文武」,第四是「仲尼」,可以說是儒家的四個基本要素。所謂六經就是儒家的《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和《樂經》,其中《樂經》已經失傳,只剩下五經。到了宋朝的時候,朱熹從儒家的這些著作裡面又選出了《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編成一部《四書集註》,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四書五經。在中國,儒家思想被帝王做為正統的一個文化思想,一直從漢朝延續到清朝的末期。
第二個要素是「仁義」,仁義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兩個中心、核心。《孟子》這篇文章講了,「仁,人心也;義,人路也」,這是教導人心要存仁厚、存仁慈,做起事來要按照道理,按照方法循義。「堯舜文武」,這是第三個要素,這是講的古代的四位皇帝,他們都是聖王,可以說歷代帝王所遵從的典範。堯和舜他們是上古時代的兩位天子。堯舜之道是什麼?孝悌而已,孟子說的。所以真正能把孝悌的心從自己的一家擴展到天下,以孝治天下,這就能夠做到世界和諧。所以儒家所推崇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都是要從我們自己來做起。自己修身從哪裡做起?從行孝做起。文武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這兩位聖王他們制定了完善的典章制度和禮樂的教化,可以說這是社會制度的典範。孔子非常推崇文武,文王、武王、周公。
下來介紹的是「仲尼」,仲尼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子,他姓孔名丘,是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出生,卒於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是魯國人。當時是春秋時代,魯國就是我們現在的山東境內。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據說儒家的六經,就是剛才我們介紹的六經,都是孔子親手刪定的。在孔子之前,這幾千年的文化,因為有了孔子,就得以流傳,在孔子之後,幾千年的文化,因為有了孔子,得以開啟。所以人們讚歎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又說「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說孔子的道德跟天地能夠相齊,他的教化貫穿著古今,他親手刪定和整理了六經,把教化垂訓於萬世。所以歷史學家司馬遷是這樣讚歎孔子,說「可謂至聖矣」,所以我們說的至聖先師就是司馬遷的話。孔子的言行都記錄在《論語》這部書裡,《論語》也被譽為是華夏的聖經。這以上就是《漢書》裡對儒家的基本內容做了一個簡單的概括。六經、仁義、堯舜文武和仲尼,這四個要素好比是儒家這棵大樹的四個樹幹,根在哪裡?儒家的根就在《弟子規》,因為《弟子規》講的就是做人的根本德行。如果說儒家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流,那道家的思想可以說是滲透在中華文化之中的潛意識。儒家入世的精神很強,道家出世的特點很濃。道家思想是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尤其是以老子的《道德經》舉世聞名。
今年四月我還應邀參加了中國在西安舉辦的首屆國際道德經論壇。《道德經》的精神,或者說道家的精神,如果是一言以蔽之,是什麼?那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個自然不是我們普通所說的自然界,或者是自然科學那個自然,這裡說的自然是一種本然的狀態,它沒有辦法用語言和思惟可以達得到,要不可思、不可議,這樣子才能夠證入這種本然的狀態。所以道家提出「無為而治」,對國家要無為而治。無為也不是說什麼都不做,一天到晚無所事事,不是,這個無為而治就是教人要順應自然而為。如果說《道德經》我們抽取這兩句話來簡單的講出它是在講什麼內容,可以用《道德經》的上篇「道篇」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下篇「德篇」最後一句,「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咱們來體會一下《道德經》的內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講宇宙的本體,這本體沒有辦法說得出來,我們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鼻子聞不到,身體觸摸不到,語言沒有辦法表達,連思惟都沒有辦法能夠接觸到,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你能說出來的,已經不是真實,這跟佛家所講的自性、法性是一個東西。
既然說「道可道,非常道」,我們沒有辦法去思惟想像這個道,是不是沒有辦法見道?如果說要見道,我們要從德那裡見。看聖人他們的作為,就是把這個道應用到他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說下篇講的德,德篇裡面:「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最後一句,這是講,你看聖人如何把這個道體現出來?那就是為而不爭。為就是非常努力、非常認真,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但是他不爭,不爭什麼?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就是剛才我媽媽講的,到了追求到無我的狀態。要做到為而不爭一般人非常難做到,我們從哪裡入手?要從《太上感應篇》來入手,道家的根在《太上感應篇》,剛剛講儒家的根在《弟子規》。《太上感應篇》是講因果報應,講自然感應之理。所以真正能夠深信因果,真正能夠明瞭自然感應的道理,那你就不爭了,你就真正了解「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就能夠漸漸接觸,入了為而不爭、道法自然的這種狀態,這才有可能進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