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3 09:46:30| 人氣3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第四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集) 2006/12/13  
台灣中壢善果林淨土寺  檔名:52
 
       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早上提到了要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首先自己要對人生無怨,接著才能演出讓人家不怨的人生。自己假如對人生都很多埋怨,這種態度走下來,一定是大家互相抱怨。人為什麼會有怨?我們要從源頭來解決問題。自己為什麼對人生會有怨?第一個,不明白道理。早上我們已經提到佛陀給我們的教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天某人跟我們過不去,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在前世曾經傷害過他,所以冤冤相報。當我們明白了這個真相,那是之前我們自己先傷害別人,絕對不能再讓這個冤冤相報繼續下去。而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也很有可能很多人過去生對不起我們,我們要不要再去跟他們計較?要不要?那樣的人生多苦!所以人家欠我們的,統統不用了,統統不計較了,那真的是當下身心都很輕安。

  所以這個真相,歷史故事當中就很多真實的例子。像悟達國師,他的前世就是漢朝的袁盎,晁錯那時候是一個御史大夫,但是他被陷害致死,陷害他的是袁盎。結果這麼一陷害,晁錯的靈魂就這樣跟著袁盎十世,就為了報這個仇。十世之後,袁盎變成了悟達國師,還當到國師。皇帝賜給他一個沉香寶座,他得到這個寶座,他又為一個國的國師,就起了傲慢心。這時候晁錯的鬼魂就附到了他的腳上,就變成了一個人面瘡,怎麼治都治不好。這個故事我們聽了以後,要不要跟人家結怨?絕對不要跟人家結怨。

  因為之前悟達國師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了一位老人病得很嚴重,身體也是很骯髒污穢,悟達國師竭盡全力去把他救回來,又把他照顧好。這位老者就對著悟達國師說:你以後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來找我。而這位老人家就是在佛陀時代的迦諾迦尊者。悟達國師看到這人面瘡沒有辦法解決,自己的生命都堪憂,他想起這個老者曾經說的,可以去找他解決。他就去找到了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才把這個原因告訴他:你們就是十世前,在漢朝初年,他是晁錯,你是袁盎,你們結下這個冤仇,你看他跟了你十世。當我們聽到這個晁錯的鬼魂跟了十世來,我們是會覺得他很恐怖?還是覺得我們實在太對不起他?這很值得我們思考。不是覺得他恐怖,而是你看我們一個陷害他的念頭,害他含恨十世。你看我們有時候恨一個人恨一天都快不行了,有沒有?居然我們自己做錯了事,害得人家十世都在那裡痛苦,這我們太不應該了。

  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有提到一段真相,我們看了也是很有領會。「若惡業有體相者」,我們所做的惡業假如有體積,比方說今天我們跟人家結個惡緣,就好像一顆沙子一樣。一顆沙子有沒有體積?有,你看一整包土它就是一個明顯的體積。假如我們做一件壞事是一顆沙子,那我們從無始劫以來所做的惡事有多少?多到整個宇宙都裝不下。我們聽到這裡,不是突然想說,那我的冤親債主很多,不是,要深深懺悔自己過去實在做太多對不起人的事。這個角度就差很多,一個是真正能懺悔,真正能替人著想;一個還是自私自利,還在那裡:都別來、都別來。

  曾經就有一個人跟他的朋友講:你後面有跟個冤親債主。其實這種話都很不恰當,講話一定是對對方有幫助才講。講那個話讓人家更緊張,那叫自作聰明,還深怕別人不知道我們功力很強,還要炫耀一下:我看得到,你後面有個人。那都是非常不當的。只要說出來的話會讓人家難受的,這個話不講;唯有能利益人的話才講。不然少說些話才不傷氣,話講太多都吃不胖,像我都吃不胖。所以少說些話養自己的元氣,有什麼不好?

  那一個朋友就很困擾:有過去生跟我結怨的人來跟著我了,怎麼辦?他就來找我。我就跟他講:你當初到文化中心來做什麼?他說:為往聖繼絕學。我說:對!你看你心量這麼大,不是就為了要來幫助眾生嗎?結果現在有一個眾生很願意跟著你每天讀經,跟著你每天學習,然後你還叫人家趕快走,真不慈悲,你那個慈悲是假的。我們要去拉個人來學習都拉不動,人家主動跑來了,你還要把人家趕走,你那個慈悲是假的。你看他主動來了多好,每天陪著他讀經、念佛。我們還在那裡「眾生無邊誓願度」,結果一個眾生自己來了,老老實實跟著你學,然後你說:你走開,你走開。所以有時候要想想,自己的心跟做出來的行為到底差多少?

  但是我們也是從歷史上的故事感受到,絕對不能跟人結惡緣,那是沒完沒了的事情。我們有了這一分明白,了解了這個真相,所有跟我們衝突的人,我們都起慚愧心,都是我前世跟他結怨,這一世他才會這麼對我。而且當他這麼對我的時候,他同時又造業、又墮落,所以我們害人不淺。很多這些事例,包含感情問題,都可能是前世背叛了對方,這一世他才來破壞我們的家庭。而當他破壞我們家庭,事實上那都是墮三惡道的罪業。所以人也不要報仇,報了仇以後,自己又萬劫不復,真是太得不償失。所以我們今天,人家有欠我們,就別跟他計較;我們有欠人,歡歡喜喜去受,把這個債都還完,叫無債一身輕。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而且看到的都是我造成人家對我這樣,我首先要真誠愛護他,就把這一段緣就轉成法緣,沒有對立,沒有衝突。這是第一個,要先明白真相,才能夠化掉這個人與人的埋怨。

  第二個,人之埋怨就是不了解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其實沒有人能夠讓我們痛苦的。我們早上也提到,「能知足者,天不能貧」。因為我們有時候埋怨,都把責任往外推,埋怨東,埋怨西;其實人生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要有這分擔當才對。「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自己就不會覺得很匱乏。其實說實在的,人當不知足的時候,那很多抱怨就出來。明明老板已經很照顧我們了,但是因為我們太貪婪,就常常抱怨老板。因為貪心,父母把他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都分給了我們,然後我們還貪得無厭在那抱怨分得太少。人這個貪念、不知足,那真的是個無底洞。

  而且當人不知足的時候,就已經變成欲望的奴隸。你看現代最常在那裡喊著:我要自由。什麼是自由?難道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叫自由?我們所做的一切有沒有已經影響到身旁愛護我們的人?甚至都讓他們提心吊膽?那哪叫自由?那是把自己的放縱建立在別人的痛苦當中,尤其是建立在自己的至親當中。三更半夜不回家,我很自由,讓父母在家裡提心吊膽,那個哪是自由?那個根本就是不成熟,不孝!不能體諒愛護我們人的心。所以真正的自由是不會做這些習性、欲望的奴隸,這真正自由人。今天有什麼吃什麼,不會計較;有什麼穿什麼,不會挑剔。假如挑剔,這一件穿了幾次,又去買新的,一買都是一件衣服要二萬、三萬塊錢。確實你看她買那些衣服,她先生的一個月薪水才五萬、八萬塊錢,當她看上一件衣服,她在那裡對她先生講:買了、買了;然後先生在旁邊:不要、不要,別買!你看這都是欲望止不住,把自己認為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而說實在話,她有沒有快樂?她哪有快樂!穿著那件衣服走到辦公室去,就恨不得每個人都看到她。當然她要有快樂!人家不看她,她還得跑到人家面前轉三圈。轉了三圈之後,剛好同事也沒看出什麼,她說:你不覺得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嗎?那個同事很老實,看了半天:沒有!她不只快樂不起來,還氣得半死:你沒看到我今天穿這衣服很漂亮嗎?很漂亮,很漂亮!人家還要應付應付我們。接著說:你猜多少錢?結果他一猜:兩百塊!我兩萬塊、三萬塊,你猜兩百塊。其實說實在的也不能怪人家,假如我們氣質不夠,兩萬塊穿下來都變兩百塊;假如氣質很好,兩百塊都變成兩萬塊。你看在這種虛榮之下,不管我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都絕對沒有快樂可言。每天就是那個面子在跟人家比較,患得患失。然後買了這些昂貴的東西,自己也好,先生也好,家裡人也好,又得拼命的去賺錢,真的都變成欲望的奴隸。

  曾經我們聽到在大陸有人買了一間房子,至於那個房子多少錢暫且不論,那個房子每年要花的管理維修費是二十萬人民幣,維護這個住宅就要二十萬人民幣,換做台幣八十萬左右。我們在那裡想,這個人年輕的時候沒有時間住,因為都在還貸款,買那麼貴的房子,都在還錢;老了以後沒能力住,等他年紀大了,想住的時候,他賺錢的能力衰下來了,那麼昂貴的管理費用又付不起。所以年輕的時候沒時間住,買了那個房子最後給誰住?給他的僕人住。自己拼命在外面打拼。所以說實在的話,到底誰有福氣?看不準。是他的僕人最有福氣,每天在那裡無憂無慮的享受,住大房子。他很可能一個月去住個一、兩天,還住得不踏實,腦子還在那裡要怎麼賺錢,在那裡繞!所以贏得的是一個虛榮,而虛榮只會讓自己時時活在患得患失的痛苦當中而已。

  在伊斯蘭教當中有一個故事記載,有一個修行人,有一個阿訇,他在洞穴裡面長期的修學,也修得很好。剛好國王去打獵,國王的衛兵就在尋找獵物,就找到了阿訇的洞穴裡面去。然後就很不恭敬的對著這修道人說,你有沒有看到某個獵物從這裡跑過去?這個阿訇就對他們講:你們講話太傲慢,你們不應該這樣對人講話。接著這兩個衛兵就說:我們可是國王的衛兵,為什麼不能這樣對你講話?然後這個阿訇就說:你們國王又有什麼了不起,國王只是我奴隸的奴隸而已。結果這士兵聽了很生氣,你居然敢這麼說我的國王,就趕快回去稟報國王。

  其實這國王一聽,馬上寶刀就抽出來,就衝過來。諸位老師,這個國王現在是不是奴隸?是不是?他自己不知道,他變成什麼奴隸?變成他壞脾氣的奴隸,完全控制不了,劍就抽出來了。到了這個修道人面前,他說:你今天不給我個交代,我就殺了你。這個阿訇不疾不徐的對著國王講:國王,我是修道之人,我已經把我的貪瞋痴慢的習氣調伏,所以它們已經變成我的奴隸;而你每一天都活在貪瞋痴慢,都活在欲望財色名食睡當中,所以你是欲望的奴隸!我是欲望的主人,欲望是我的奴隸,而你是欲望的奴隸,所以我說你是我奴隸的奴隸。諸位朋友,我們常常說你看我很有錢,我很有地位,但我們很可能是人家奴隸的奴隸。

  結果這個國王聽到這番話,很有善根,馬上就跪下來拜這個修道人為師。其實這些當大官的,古往今來當大官的人,都是有大福之人,過去都是修道人,他才有感得這麼大的福分。所以當我們看到很多人在那裡弄權的時候,也要了解到,其實他們都很有善根。我們不要跟他一般見識,更重要的,我們要把孝道、把仁愛心、把品德演給他看,把他的善根給喚醒。絕對不跟他起衝突,那這樣解決不了問題。當下這個國王說:我國王不幹了,你們自己回去!選誰當國王,我也不管。放下了,不願再做欲望的奴隸。

  當人不做欲望奴隸,能知足者,身心輕安。所以「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但很微妙的事情是當我們人生都知足了、都無求了,你什麼都不求,往往就能時時為人付出。什麼都不求,就不自私自利,就會替人著想,整個自己的專注力都看到別人需要,不為自己求。結果很微妙的現象出現,當我們不為自己求,都真誠的對人付出,那感來的是「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真正一個人不為自己求,他什麼都能得到。今天我們假如覺得這個沒得到,那個沒得到,最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先付出那一分無私,才感不得人生的圓滿。這是我們講到的「能知足者,天不能貧」。

  「能無求者,天不能賤」。一個人賤,絕對不是說他所領的薪水很少,不會的。今天不管哪一個行業,只要他盡心盡力做,都是服務社會,都會讓人肅然起敬。往往會讓人瞧不起的,比方透過工作浪費公帑,或者貪污腐敗;或者當老師的人沒有盡心教孩子,還賺取額外一些不當的金錢;或者當醫生的,沒有以救人為使命。你看這幾個行業都是很尊貴的,但是他假如不盡本分,會讓人瞧不起,那才是真的賤。當醫生的人還常常收紅包,那讓人看了都覺得很低賤!所以能敦倫盡分,能盡忠職守,那才是高貴;絕對不是你所有的權力有多高,那是世俗的看法。

  我曾經給學生念「朱子治家格言」,很有意思,孩子念了這篇文章,我們也都還沒有跟他解釋,他念到其中兩句就念得特別大聲,特別瞧不起這種現象。哪兩句?叫「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其實用《弟子規》就是「勿諂富」。見富貴,見到有錢的人就很有禮貌在那裡巴結,這種人最可恥,最讓人瞧不起。你看孩子他念到這個就很振奮,「最可恥」。下一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看到別人比較窮困就擺得很驕傲不可一世的樣子,「賤莫甚」,「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反而讓人家覺得他沒有人格,一點那種寬容的心、那種體諒別人的心都沒有。所以這就是「勿諂富,勿驕貧」,會讓人家瞧不起的就是這種巴結諂媚。其實不只在財富當中巴結諂媚會讓人家瞧不起,甚至於是「勿厭故,勿喜新」,看到美色就忘了夫妻的道義,那個最讓人家瞧不起。不只是在財富當中不可以諂媚,包含權位,那都不能諂媚,都會讓人家瞧不起。

  所以我們人生會幹出讓人家瞧不起,讓人家覺得低賤的事,不能怪別人,那要怪自己,是自己做錯了。很多人說:那我交到壞朋友,他害的!這種說法對不對?錯。萬法因緣所生,所有的人他在我們生命當中只是一個緣而已,而真正的因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今天縱使旁邊有壞的朋友,只要我們沒有貪心,沒有不好的存心,這個緣也沒有辦法影響我們。有沒有哪一個人身旁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心術都很正的?那不可能,一定多少會有一些良莠不齊的接觸的人。為什麼我們沒有受他不好的影響?因為我們自己能做得了主。

  我們曾經也聽過,那個自己的孩子一、二十歲被抓到警察局去了,然後警察局通知她的時候,母親還在那裡:不可能是我兒子,他不可能幹出這種事來。你看現在的父母到底了不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孩子在幹什麼?忙著都忘了關懷孩子,孩子都幹出滔天大罪還不知道。結果後來到了警察局裡一看,還真的是自己的兒子,突然又轉成另外一句話,本來是說不是我兒子,馬上轉成:都是被那些壞朋友帶壞的。你看一句話就推得一乾二淨。孩子假如成長過程,我們把做人處世的正確態度教給他,這壞朋友也起不了作用。假如我們把《弟子規》真的紮在孩子的心田裡面,他很清楚是非善惡,什麼樣的朋友能交,什麼樣的朋友應該敬而遠之,他就有標準可以依循。所以孩子教不好不能怪別人。

  自己人生做錯了事情,染上了財色名食睡,結果一失足成千古恨,也都不能怪人。歷史上唐朝唐玄宗,你看還沒遇到楊貴妃以前,開元盛世,歷史上留名,唐朝有出現兩個盛世,貞觀盛世跟開元盛世。結果你看遇到楊貴妃,從開元盛世變成什麼?變成安史之亂,差點就把唐朝給亡掉。今天我們很冷靜,唐朝被誰亡的?漢朝被誰亡的?我們可能直覺會說,比方被某一個人篡,比方說漢朝是被曹操給滅了。其實說實在的,曹操也只是一個緣而已。假如漢朝末年的這些皇帝能夠還是依循他祖宗的教誨,不會這樣驕奢淫逸,他這個國也不會滅。

  所以一個國、一個家會被滅,絕對不是別人害的,那個因還在自己的身上。所以這都是理智的態度。明白了這些道理就不會亂怨恨他人;人生還會有怨恨他人,那是道理沒搞清楚。因為我們也曾經遇過很多夫妻不和,然後就說:都是那個女人害的,都是她把我先生給騙走的。其實「家火不燒,野火不起」,你家裡沒先內亂起來,人家有機可乘嗎?一定是夫妻自己不互相信任,慢慢那個裂縫愈來愈大,才會召感來這樣的緣。所以人生應該有一個態度,要負最大的責任。

  我們舉的這個歷史的故事,唐玄宗的事情,我曾經到一個警校去演講,那有三百多個警官,我說:安史之亂誰要負最大的責任?突然有一句話講得很大聲:楊貴妃。這都是沒搞清楚,不明理,哪是楊貴妃?楊貴妃是個緣,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唐玄宗好色。楊貴妃假如在堯舜那個時候出現,很可能會被派去洗馬桶,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因為這些聖哲人他的那種智慧可以看得很深遠,他知道這些欲望一出現,這個國會滅掉。像大禹,有人送他酒,其他的外邦送他酒,他嘗了一下就說:這個東西馬上拿去毀掉。他說這個東西假如流傳下去,往後因為這個東西亡國的,不知道會有多少?你看他馬上就能洞察到。

  所以大禹曾經給他的子孫一段話,「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牆,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大禹就交代這幾個壞習性不可以做。「內作色荒」,那就是淫亂;對外常常都出去打獵、玩耍,這叫「玩物喪志,玩人喪德」;「甘酒」,喜歡喝酒,喜歡聽靡靡之音;然後又喜歡蓋大房子,雕梁畫棟。只要有上面其中哪一條,絕對喪身亡家。我們很冷靜看一下,歷史上亡國的國君,這裡面有幾條?每一條都有,能不亡嗎?

  我們再冷靜看看,我們的下一代有幾條?「外作禽荒」,玩物喪志,他們打電動玩具,打到根本都不回家,那都是外作禽荒。「甘酒嗜音」,染上了這些喝酒的習慣,然後你看現在聽的都是什麼音樂?靡靡之音,孩子每天在那裡聽都愈來愈消沈。「峻宇彫牆」,這衣服、住的享用都要最好的。其實假如這些習氣都在我們下一代身上已經出現,要很謹慎,那都是警訊,家道必敗!

  這些聖哲人都很有警覺的,我們可不能說:是他們沒有遇到楊貴妃,不然他們也受不了。那常常都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不能怪楊貴妃。楊貴妃假如出現在其他聖王時代,她就不可能把國家給弄垮。所以要怪就怪唐玄宗好色。但是我們再細細去想,好色是因為他缺乏了什麼,所以才抵不過這個好色?還是孝心不夠。當他還在那裡沈淪的時候,他假如還能想起祖宗、父母,他當場就懂得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很多的家長都在那裡擔心,現在社會誘惑這麼多,我的孩子現在才十二、三歲,他以後怎麼辦?甚至還埋怨這社會不好,所以人煩惱、埋怨不完。社會再怎麼亂,只要我們的家風、家道很好,依然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你看范仲淹的子孫已經一千多年了,他曾經經過多少亂世,但是歷史上,他卻沒有出一個子孫敗壞他的家風。人家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要從這裡去立志、去學習。只要他真正了解「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他不願意自己做錯事連累了父母,連累了整個家族,敗壞了家風。他有這分心,很多人生的誘惑就不可能障礙得了他,誘惑得了他。所以這個因還在要給孩子真正的孝心,真正的浩然正氣紮在他的心田裡。

  所以我們提到的是人生應該為自己負最大的責任。換在楊貴妃的角度來看,你看她跟唐明皇談情說愛,她清不清楚唐明皇是真愛還是假愛?楊貴妃最後的下場也是被活埋,那誰造成的?那也不能怪別人,她自己造成的,她跟的這個男人到最後要江山不要美人。當初還跟她說:「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所以沒有孝心的人,他花言巧語再怎麼樣,你都不能相信他。楊貴妃應該看到的是,你看他國政都不治理,他都不念他父母的教誨,不念祖宗的教誨,這樣的男人不能跟,跟到最後就會很淒慘。

  所以這個故事,好幾個角度都值得我們反省,不能只想到唐玄宗。現在有很多女人的命運走得跟楊貴妃差不多。所以後面的讀書人就寫了一首詩留給大家就這個事情多多的思考,寫道,「空憶長生殿上盟」。我差點想不起來,人想不起來的時候要更鎮定,你如果在這裡緊張,整個思緒就亂,這時候要相信一定會記得起來。「空憶長生殿上盟」,那個「長生殿上盟」就是在天願為比翼鳥。「江山情重美人輕」,江山跟美人一比起來,還是要江山。「華清池水馬嵬土」,華清池水,那是唐玄宗建給楊貴妃洗澡的;馬嵬土,就是軍隊走到馬嵬坡的時候,軍隊不走了:今天楊貴妃不死,我們不走了。「華清池水馬嵬土」,統統誰幹的?唐玄宗幹的。「洗玉埋香總一人」,讓她洗澡,或是把她活埋了,不都是同一個人,那他還是真愛嗎?

  當楊貴妃要被活埋的時候,唐玄宗一句話都沒講。假如這時候他說:是我自己錯了,誰都沒錯,要罰罰我。他這種氣概出來,相不相信唐朝的命運會更好?會把這正知正見傳到全天下去,那個皇帝開悟了,其他人都會開悟,那很可能楊貴妃的命運也會變。當然歷史沒有辦法重寫。但是我們從這個歷史當中要有省思,沒有孝心,絕對沒有真情存在。所以「能無求者,天不能賤」。所有的誘惑是因為我們有貪著,才會落得不好的下場。所以責任不能推給任何人。

  接著又說「能忍辱者,天不能禍」。我們能按捺得下壞脾氣,人家給我們挑釁都不會起作用,也不會起衝突,那禍就化掉了。早上也提到,我一個長輩他的同事都非常嫉妒他,到處說他的壞話,他不生氣,不跟他計較。假如跟他計較,剛好在辦公室裡面兩個人吵起來,那會讓人家看笑話,很可能也會有禍臨頭。所以忍得住,沒有什麼禍。甚至於當我們能忍得住脾氣,他到處講我們的不好,講到最後人家會覺得這個人真沒修養,人家都不跟他計較,他還一直講。後來他的這個同事遇到了一個問題,然後因為他嫉妒心太重,得罪了太多人,請誰幫忙都不肯。後來他就來找我這個長輩,因為這個長輩也很有才華,找他的時候,他非常樂意的幫助他。結果幫助完之後,當事人非常感動:我這樣長期毀謗你,你不只沒有跟我計較,還幫助我。後來就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而且後來也了解到,原來我這個長輩是學佛、學聖教的,更對聖教生起信心。

  所以我們要幫佛臉上貼金,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能真正把佛陀的教誨演出來,讓一切的人對正法生起信心,那是最實質的給佛菩薩臉上貼金;而不是買幾片金片貼上去而已。修行人重實質,不能重形式!我們今天點了幾個光明燈,哪裡光明?不放下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我們心地的光明怎麼出來?我們自己心地光明都透不出來,分別執著都放不下,又怎麼去點亮別人的心光?所以佛門這些統統都是表法的,聖賢教誨這些禮儀也都是表法的,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學。所以別人不可能給我們禍,自己會給自己禍。

  「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誰障礙了我、誰障礙了我,這是錯誤的想法。能完全活在當下的人不會有被困的感覺。這提到了,我們假如能時時把一切的境界、一切人事物當自己的老師,那也沒有埋怨。這就是「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其實這段話我們就了解到,一切的境界都在幫助我們放下貪瞋痴,一切的境界都在成就我們,都是我們的老師。真正會修的人,看一切人皆是菩薩、皆是老師;只有一個人是學生,就是自己。其實這也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蘊含的一個修學的重點。不管遇到的是好緣、壞緣,統統在提醒我們,我們還有貪沒有去除,我們還有瞋沒有去除,我們還有痴沒有去除,我們還有傲慢沒有去除。

  剛剛我們做了實驗,你看我們的無量的智慧、福分、德能被什麼遮住了?就是被執著分別妄想,就是被貪瞋痴慢,一層一層把我們如來的智慧給包起來。所以誰提醒我們,我們還有這些塵埃染著,誰提醒我們?一切的人提醒我們。我們怎麼可以不感謝他?他在幫我們早一點智慧、德能、福分現前,不然我們修了半天,還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他們一出現就提醒我們。諸位老師,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馬上很生氣,那是你人生的大貴人,他讓我們別空過,我還有這麼嚴重的習氣,趕快去除掉。

  我記得我那時候在海口講了有半年的時間。有一個朋友這半年來都來聽課,然後每一次聽完,他就跑到前面來跟我講:蔡老師,你講得真好。結果半年以後,他上來還是跟我講:蔡老師,你講得真好。我突然覺得很對不起他,浪費了他半年的歲月。假如我們講的他有受用,他上來就不會講這種話,他一定會說:你上次告訴我說應該要反求諸己,不能先責怪別人,我回去很受用;我回去之後,脾氣變小了,好像家庭氣氛都比較好。這才是他有受用。他半年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當評分員,看蔡老師講得怎麼樣,他自己沒受用。我們浪費了他半年的歲月,很不好意思。反而誰會對他最有幫助?就是他遇到了誰,馬上知道要去貪心,要去傲慢心、去壞脾氣,那樣的人就是他的貴人。

  所以諸位老師,誰是我們的貴人?最能讓我們馬上發現我們習氣的人,那就是我們的貴人。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不只不會埋怨他們,還會感謝他們,就是你們出現,才讓我知道要趕快對治這些習氣,不然我的智慧都出不來,我的福分都出不來。所以就在一切境界當中學習,在一切境界當中放下貪瞋痴慢、懷疑的心。所以我們有了這樣的心境,真的往後的日子是什麼日子?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個我們要懂得如何去轉,這樣就會活在統統是同參道友,別人都是我們老師的這種感恩的世界裡面。這是我們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怨的一些原因。

  再來,人之所以會怨是求不得苦。為什麼會求不得?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人生什麼都求得到,但是要如理如法去求。我們今天希望家裡的人能轉變,人事環境能轉變,我們就要很清楚要怎麼去才能真正讓家裡的人都能跟我們和睦相處。所以所要依循的,如理如法在哪裡?要正己化人,自然就求得到。要改變全世界以前,首先要先改變我們自己。人找到這裡了,就懂得誠意、正心、修身,身修自然而後家齊、國治、天下平,水到渠成。好,我們明天再來談如何正己化人。謝謝大家。-184-04

 

台長: 自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