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15 02:55:05| 人氣6,84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一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 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 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 掌恭敬。以偈讚曰。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炎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 以偈問曰。

 云何淨其念  云何念增長
 云何見癡惑  云何惑增長
 何故剎土化  相及諸外道
 云何無受欲  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何等禪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願為解說
 緣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異說  云何為增長
 云何無色定  及以滅正受
 云何為想滅  何因從定覺
 云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云何現分別  云何生諸地
 破三有者誰  何處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勝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勝為我說
 云何名為藏  云何意及識
 云何生與滅  云何見已還
 云何為種姓  非種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與非我義
 云何無眾生  云何世俗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

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

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

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

竟通達。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

佛神力。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曰。

************************

如果依照我所聽到的,我闡述給你們聽,就是這個樣子,佛

教傳到斯里蘭卡(楞伽山)的時候。眾善男信女以鮮花(華

來供奉佛的寶相,來莊嚴佛教。與大比丘僧(修行者,佈道

者),及大菩薩眾俱(不計一切代價為人服務,捨身為人,

不企求回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捨棄其他信仰來歸依佛

教)異佛(異教徒)剎(寺廟)來。不管以前信什麼教,婆

羅門教、印度教、基督教、道教都好,一心來拜佛,就等於

皈依佛教了,是諸菩薩摩訶薩(既然信仰佛教,實行佛教,

你就是捨己為人的菩薩)。無量(不可思量)心而想、想而

做、做而得果),三昧(正確的觀念,然後要去實行,實行

之後就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自在之力(自己決定正確的事

情那股衝勁)神(你的正確想法)通(教化他人)遊(自由

自在)戲(作給人看)大慧菩薩(智慧必須放在第一)摩訶

薩(稱讚)而為上首。一切諸佛(眾位覺道者或覺法者)手

灌其頂(頂:悟性、會從手去了解到人生道理,大拇指:我

、食指:智慧、中指:自我、無名指:慾望、小指:謙卑,

蓮花指代表的意思,拇指壓下自我(中指),同時壓下無名

指(慾望),剩下食指(智慧)小指(謙卑)。自心現境界

善解其義(自心已經到達這個境界,了解所有的意思)。種

種眾生(每一個物種,鳥類、魚類、昆蟲、動物、植物)。

種種心色(萬般的想法,沒有一定的定法,眾生該做什麼,

就去做什麼,草食類吃草、食肉類吃肉,昆蟲撿剩下食物,

像是清道夫,大自然的定律輪迴,從食物鏈最高點,一直到

渺小的細菌在分解,變成養分,這就是佛、就是宇宙,也就

是輪迴,例如牛吃草,牠的糞便又變成糞龜蟲的黃金一樣,

變成孩子的嬰兒床,孩子吃的東西,孩子的糞便,又變成草

的養分,然後牛又吃草…這即便是輪迴,簡單吧,不要迷信

-要了解人生的真意義,求神拜佛不如求己,不要迷信-

道濟留)。

無量度門隨類普現(一切的法門隨著種種想法而浮現,什麼

生物該站在什麼地方,就站在什麼位置,來維持地球上的平

衡)。於五(無)法自性識二種無我(每種生物完全沒有第

二種想法,就是生存而已,例:人看糞龜蟲是清道夫,但牠

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為了生存而已)。究竟通達(最終的

道理,真正的原理,宇宙唯一的法則就是萬變法則,不變的

法則是因為本身就瞬息萬變,因為每人看法不一,蜜蜂有蜜

蜂的看法,花有花的看法,人有人的看法,一樣一件事情站

在每個角度上看都不一樣,就是不變的法則,但是眾生作的

事情都不變,就是為了生存,最後一切還是歸於無,就是究

竟通達的意思)。爾時大慧菩薩(代表智慧之心思)與摩帝

薩(代表謙卑之心思)。俱遊一切諸佛剎土(以智慧跟謙卑

遍覽所有宗教的教義跟對宇宙觀的看法)。承佛神力(以自

心的智慧跟謙卑,去尊重其他所有宗教的教義(對宇宙觀、

對人世、對教條必須要去尊重)。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合掌恭敬(代表自性覺悟,尊敬他人的教法、想法、作法

而體諒,這地方(代表動形詞,就是譬喻以動作來形容恭敬

尊重的形容詞,其實並沒有這樣作,而是他的心有這個想法

)以上所形容的就是恭敬、尊重他人萬物的意思)。以偈讚

曰(以下面的詩句來加強我所說的這部分)。


(小可慢點再翻,以下待續)

*師父跟我閒聊的題外話,不關本經

佛菩薩的真義:佛是覺法者,菩薩是捨身為人者,求佛拜菩

薩就是希望他人替你犧牲,然後得到他人的功德,拜佛拜菩

薩要有正確的觀念,尊敬祂們的想法、尊敬祂們的作為,而

不是求別人替你犧牲,求別人替你考一百分,而是要求自己

做正確的想法以及作法,例如覺法者考一百分,那一百分絕

對不是你的,難道你要別人替你犧牲,你忍心嗎?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一段)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炎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


想法、宗教立場皆是一個名稱,不要用你的宗教立場、宗教

想法來看對或錯,不管你站在什麼宗教立場只要幫助別人,

就是好的,基督教也有慈悲心、佛教也有慈悲心,不要用你

的觀點來區分彼此、宗教人都是應該幫助人的,我們的目標

就是要幫助人、幫助弱者而讓世界更好,遠離一切你對他人

判斷的想法,平常交集不好、對你不好,甚至打你、罵你、

傷害你,不管他是什麼為人,只要他發生事情,還是需要幫

忙他,秉持著一顆無私的心,世間的演變永遠都像一場夢一

樣,從歷史觀點來看,印度教跟耆那教(婆羅門教)不一樣

,不管你之前信什麼教都是為人而好,只要幫助弱勢團體就

是好的,所有宗教最主要都還是為人而好

智:所有宗教也是人的觀念問題,宗教教導你的觀念、哲學

,興這個慈悲心,這樣就好了,就算不信宗教,或是無神論

者,有這個心其實這樣就對了

例:路邊小攤位賣口香糖的老婆婆都已八、九十歲了,結果

路邊經過的小學生、國中生、或高中生還對著她吐口水、辱

罵,你會感覺到不捨嗎?不區分彼此、宗教、國家或立場而

有感同身受的心,這就是智不得有無

不要用你知道的智慧跟想法去區分六道、宗教開始在想這些

東西的時候,其實都回歸到自己身上會有一種無名火(悔恨),

不要讓這些區分的想法成為無法彌補的自心的遺憾

例:討厭的人溺水,你明明能救卻眼睜睜的看著他溺死,認

為他這個人最好溺死結果以後卻悔恨這件事情,別預設、區

分彼此的立場

例:你又不是我家人,我何必救你,我救你有錢拿嗎?別作

這種觀念,不區分、種族、血緣、目的,只要看見需要幫忙

的人,不作任何區分,就會生慈悲心,當一切眾生都不再輪

迴的時候,就不需要真理去超渡他們,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真

理了,就已經沒有天堂、地獄之分,如果沒有天堂、地獄之

分,所有一切的物種、六道眾遠離因果關係,不管之前沒作

什麼、有作什麼都已經超脫天堂、地獄之分,釋迦牟尼佛所

說的輪迴觀念就已經可以停止了,所有的想法、看法、說法

、作法也就都幻滅掉了,既然超脫了,遠離任何的想法

例:既然都已成為佛了,還會生起輪迴的想法嗎?心跟身都

超脫輪迴了,法既為空、如夢幻泡影,還取任何法作什麼呢

?一切都很清淨,不再輪迴了。


**(這段話才是重點)**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從歷史觀點來看,印度教跟耆那教(婆羅門教)不一樣,不

管你之前信什麼教都是為人而好,只要幫助弱勢團體就是好

的,所有宗教最主要都還是為人而好

智:所有宗教也是人的觀念問題,宗教教導你的觀念、哲學

,興這個慈悲心,這樣就好了,就算不信宗教,或是無神論

者,有這個心其實這樣就對了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二段)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這時候有智慧、而通達無私的人。讚嘆佛教的精神而樂於實

踐佛教的教義,將所知道正確的道理,教化他人,把悟到的

智慧、正確的想法、作法,智慧跟無私的精神傳達到大眾的

達到內心的想法、內心的覺醒之中

*我名為大慧

既然天人合一,宇宙的真義,通曉真理為大慧

我:宇宙的真理、人的悟性,合稱為我

*通達於大乘

把我,天人合一的我,所領悟到的,教導於其他人

大乘:大條的船,一起成佛,通達、教導,讓人理解

通達:所以引經據典,搭配文字、圖片,就是要提出各個解

釋讓人能夠更清楚的理解

*今以百八義

百解、了解、明瞭八正道

*八義,就是佛教所說的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仰諮尊中上

遵循八正道、中庸之道

*世間解之士

而為上世間了解正確道理的人

*聞彼所說偈

聽佛經說的一切、翻譯

*觀察一切眾

將經所說的意義,對照人世間一切六道眾生

*告諸佛子言

告訴所有的佛教徒,解開你們的疑惑

*汝等諸佛子

你們這些信持佛教的教徒

*今皆恣所問

現今這個場合,你們大眾所聽聞、信仰這個佛教,你們可以

自由發揮禪那,作你們所作的思考,而不去刻意的約束自己

,前提要作正確的思考方向

今:在現下的時空、現下的道場

*我當為汝說

個人的內心、配合佛教的教義,天人合一是為我,了解宇宙

的真理,再去體悟,反省自心體悟到的,也是反諸本性,回

歸自我

天:自然循環的道理

人:回歸自我的本性、本身的悟性

我:個人的內心

*自覺之境界

對照佛所說的經典,就是自覺之境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三段)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

頂禮佛足合掌恭敬。 以偈問曰。

云何淨其念  云何念增長

云何見癡惑  云何惑增長

何故剎土化  相及諸外道

云何無受欲  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何等禪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願為解說

緣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


大智慧的信眾繼承佛的思考方向,理解佛的思考模式,頂禮

佛祖,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把自己所學習到的想法、看法作給論文呈給老師看,為什麼

說要淨我心中的這個想法,為什麼說這個清靜想法要說給別

人聽,一傳十、十傳百,傳達給大眾理解,為何我說正確的

想法別人不想聽、或是不接受,我還是會感到生氣,是我說

的不好,還是他很愚昧?所有的疑問都出現了,訴說正確的

道理給他人聽,對方聽不聽就是他個人的想法了,只要堅持

對的理念就好了,為什麼把斯里蘭卡變成一個佛教國家,對

照其他的宗教,為什麼不接受他們的教義,既然信了佛教,

還會接受其他宗教給你的稱號嗎?(神父、牧師)為什麼要

稱為比丘、比丘尼或佛教徒,所以信了佛教,把佛教當成唯

一的宗教,那解脫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難道信了佛教還會

解脫到其他宗教的教義的境界嗎?

例:任何一個人只要信了任何一個教派,當然就會從這個教

派的教義而受綑綁,那當然也是從這個教義解脫,得到心靈

上的滿足,進而解脫,從小到大,內心的一種度滅,從小度

滅到大度滅,從個人的度滅到眾生的度滅,為什麼從個人(點)

到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線),到所有地球圈的六道眾生,包刮昆

蟲、鳥獸(面),我的心願就是替他們解說,一種是用說法解開

他們的癡念,說法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言、兌(說),就是說

了以後去實現,緣(我要說,你要聽,就是一個緣,我要說

你不聽,也是個緣,是無緣,是個因果的關係),為什麼斯

蘭卡要廣建佛寺,為什麼要把佛教認定為國教呢?


*度滅:

度化他們到西方國土,滅卻他們的罪業

*三乘:

小乘(度己,滅掉自己的罪業)

中乘(度身邊週遭、血緣關係的人,滅掉他們的罪業)

大乘(度大眾,包刮六道眾生,滅掉他們的罪業)



*諾亞方舟(英語:Noah's Ark)的故事,

對照佛教的大乘是一樣的意思,一個是精神化,

另一個是實體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BA%E4%BA%9A%E6%96%B9%E8%88%9F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四段)

云何俱異說  云何為增長

云何無色定  及以滅正受

云何為想滅  何因從定覺

云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云何現分別  云何生諸地

破三有者誰  何處身云何


***************


*云何俱異說

為什麼說,要分彼此的宗教立場以及教條的說法、以及教派

的宗旨

*云何為增長

為什麼說慢慢成長一個教派,從一個人(點)開始,到斯里

卡傳達佛教時,一個人同時教導五十人(線),這五十人每

個人又去教導五個人,再慢慢的成為(面),而這兩百五十

又會去教導下一代(體系),慢慢的增長講法、說法,所謂

真義,就是教派成立的過程,不管哪一個教派都是一樣的

原點。

*云何無色定

為什麼說沒有人想出來形式上的規則、法條、教條,自然而

然的發展,如果有約束,就不會有這麼多宗派的發展了

例:佛教的禪宗、淨土宗、天台宗、密宗

例:基督教的義大利教廷(梵諦岡)天主教、英國國教(基督教

的分派),俄羅斯(東正教,也是基督教的分派)宗教從一個點

、線、面、體這樣子的形成,分門別派

*及以滅正受

不管哪個宗教傳到什麼地方,都不要以本身的原點、觀念去

限制任何一個宗教門派的發展,每個教門都會隨著時間、環

境、人文而去改變,來附和這個社會

*云何為想滅

為什麼說你為了歧異點,而去阻擾每個教派的發展

*何因從定覺

不要站在宗教的原點來限制教門的派別去發展,不要以派門

來區分彼此是魔還是佛,因為原點都一樣

*云何所作生

為什麼說你要作如此的思想去產生差別之心

*進去及持身

先入為主的觀念,排斥他人的想法,把以上兩種偏執的觀念

帶到你身心的信仰,開始排斥其他的宗門

*身:身心的信仰

*云何現分別

為什麼說表現彼此的差別之心

*云何生諸地

為什麼說宗教傳到每個地方所產生的教派都不同

例:佛教:禪宗、天台宗、淨土宗、密宗

因為每個地方的風土民情都不同,所以產生的模式對於宗教

的解釋也不一樣

*破三有者誰

破除這個思想上的迷障,有誰才是正確的

*三:就是山,是個屏障也是障礙,形意辭

*何處身云何

每個角度、族群、立場都不一樣,處在什麼地方,就以什麼

地方去談宗教,例如在英國談的就是英國國教,看生在什麼

地方,所學的就是什麼宗教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五段)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勝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勝為我說

云何名為藏  云何意及識

云何生與滅  云何見已還

云何為種姓  非種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與非我義

云何無眾生  云何世俗說


*************


*往生何所至

往生:輪迴。沒辦法用意念去主導下一輩子的生命形態,完

全是由業力所造成的,因果關係

*云何最勝子

子:你。你既然這一生身為人,你就可以理解哲學、宗教道

理,學習而去實踐,有所想(會反省、會思考、會體悟),

保護居住的生態、去愛護其他的物種、去教導其他的人,這

就是優於其他物種的原因

*何因得神通

學的、經歷的、體悟的,而去通徹了解,然後知道這輩子為

人,該作何作,該為何為,人文道理,要去實踐、要去理解

而不違逆

*及自在三昧

及自在:乃自己所得。

三昧(一切有想、無所想、無非非所想)

有想:自己本身的受、想、形、識、慾(五識)

無所想:色空、身空、法空、性空

無非非所想: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價值觀,

來看待世上所有的人、事、物

*云何三昧心

為什麼要去禪定、去學習三昧,也就是禪那(禪定、三定)

三定:定心(不昧輪迴)、

   定意(不昧因果)、

   定果(無量三昧者),

*最勝為我說

最勝:指有所想、會思考、會反省的人,單指人

我輩:肯學習、肯反省、肯實踐

(既然說佛教,當然是指同為佛教徒)

惟有信佛教的佛教徒才能學習到的、體會到的人生道理、

真義

*云何名為藏

為什麼說要去學習佛教的經典,藏:三藏寶典

律藏:最基本的道理

經藏:學習的方法

論藏:變成自己所得的說法,論述給別人聽

因為時間、空間、人文的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想法也都不同

,再變成更多的說法

*云何意及識

為什麼說要去相信、學習這個佛教,而去認識它、

理解它、進去推廣它

*云何生與滅

為什麼說我要選擇以佛的思想為中心點,來了解我人生的真

諦,而拋棄從前的迷思

生滅:一念生、一念滅,既然生善念,惡念就滅掉了既然生

惡念,善念就滅掉了。

*云何見已還

為什麼解釋為把所學習到的想法、道理、體悟,還諸本心、

回歸自性

見:認知

還:還諸本心、回歸自性

*云何為種姓

既然懂這個道理,為什麼又要去區別種(物種、六道)、姓(國

家立場、包括文化、歷史、背景)的道理

*非種及心量

把所有物種(六道)、國家立場、包括文化、歷史、背景,

成自我的感受,進而去體諒別人的立場,而去異己求同

*云何建立相

又為什麼要產生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站在我的角度在看,我認為、我覺得,以我為中心

人相:他人的看法、角度,他認為、他覺得,類似此種之意

眾生相:種族、團體、國家來區分彼此

壽者相:除了以上三相之外,加上時間、空間的因素,所謂

緣。例:會想和誰結婚、結緣、長輩想要孫子…等。

*及與非我義

對照以上四相不區分彼此、眾生,不要以狹隘的觀念

來解釋任何一個立場

非:不區分彼此

我:眾生

義:宇宙真理(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萬變)

*云何無眾生

既然無眾生,沒有眾生的差別,眾生都是自己在度化自己,

沒有誰在度化誰,誰都不是至高點,從眾生看到自己的本相

,又從自己的本相看到眾生,因為眾生給你啟示,讓你得到

完滿的成佛果,而又度滅眾生,是眾生度化你,還是你度化

眾生?

*云何世俗說

對照佛教的輪迴觀念,就很容易懂了,也就是互相彼此去了

解、道理,佛陀從眾生中得到了真理,再度化眾生,並沒有

確切的起源,也是宇宙的道理,唯一不變的就是萬變




台長: CARESS.C果子

儷馨
請問翻譯文有出書嗎?
手機看不了
2018-10-18 12:37: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