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2 21:04:26| 人氣1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出汗識健康 部位區病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入夏天氣,漸入炎熱,身體常有動便覺大汗淋漓,這是天氣所然。但是,有些人即使在空調房中,或坐著靜止不動,或看電視、視頻,操作電腦,依然大汗淋漓,這不正常現象,需要值得警惕。

人愛出汗,提醒可要注意出汗部位啊!是頭部愛出汗,還是手腳愛出汗呢?是腋下愛出汗,還是胸部愛出汗呢?是白天愛出汗,還是晚上睡著愛出汗呢?

出汗部位不同,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出汗,是種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人能自然出汗,這有利於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免疫系統健康。如果不出汗,皮膚就不會呼吸,會造成人體代謝系統紊亂,讓皮膚自然排毒功能轉讓腎肝。當然,並不是所有出汗都是好的。因為要區別正常出汗還是異常出汗,這正透露出你的健康信息與秘密呢!

 

一、愛出汗,出汗多,咋回事

天氣炎熱,勞作的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中醫認為:身體勞作,運動出汗,不僅通經活絡,活動全身肌肉,人體器官協調,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而且,具有可以擴張周圍小血管,改善微循環系統,調節體溫與神經功能,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排毒功能,讓內邪及時隨汗液排出。因為,正常的出汗,有利於身體健康。然而,異常出汗就得提高警惕。如,糖尿病人出汗異常,可能是發生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因此,中醫提醒大家,當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引發出汗的現象,主要有自汗、盜汗、絕汗、頭汗、偏汗及冷汗等六種出汗現象。將在本博文上作些說明。

 

二、汗何處,細觀察,要對症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當天氣溫度太高或勞作,人體會周身出汗。有時卻不是,只在精神緊張或痛覺刺激時,手心、腳心出汗,或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臉上冒汗。這裡說的是,要細觀察愛出汗的部位,因為不同部位,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與肝陽上亢引起有關。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如果頭面部多汗,特別在暴飲暴食後出現,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不妨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吃點幫助助消化藥物。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

孩子睡眠時,出現輕微頭汗,屬正常現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實、煩躁不安、易驚嚇、頭髮稀少等表現,要及時診治。

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中醫認為,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而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肺氣不足,主要與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有關。不妨試試,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建議最好上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要從飲食、運動入手,輔以藥物治療;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增強體質,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常熬夜,破壞正常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與不足,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不要使用塑料製品用具,避免環境激素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如果腋下愛出汗。因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若經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若不是,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心窩、胸口多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癥狀。  

6、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手心腳心多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因此,手心出汗,不是表示身體好。若手心持續性或間隔性發熱、出汗,很有可能得了慢性腎盂腎炎。特別是女性步入更年期,較輕易出現午後潮熱,五心(手心、足心、心胸口)煩熱的功能癥狀。手足心汗出,是常見汗證的一種。

如果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乾燥等,多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若多汗伴隨口乾、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好。

 

 

三、辨時間,看出汗,識健康

我們說除了常見出汗部位,如手心出汗、手腳出汗、腋下愛出汗等,判斷疾病外,還可以通過出汗時間,來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

1、白天愛出汗

白天出汗過多。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2、睡覺愛出汗

晚上睡覺出汗。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四、細分類,明汗象,助健康

氣溫讓體內新陳代謝加快,排汗散熱,是身體正常本能反應,稱之為生理性排汗。而異常的病理性出汗,則反應出身體健康的各種異常狀況,應留心提防,儘早調理。

白天不活動,安靜坐著也出汗,動則汗流不止,稱為「自汗」;而在晚上睡覺時不自覺地出汗不止,醒來時則自行停止出汗,則稱為「盜汗」。這是最常見的兩種汗出異常。不論自汗、盜汗,都屬於病理性出汗,須辨別陰陽虛實。一般來講,汗證以虛證多見,但因肝火、濕熱等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 

中醫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

按照中醫學理論,邪熱鬱蒸、肝火偏亢或陰虛火旺,肺衛不固、營衛不和,迫津外泄,都有可能導致病理性汗證。中醫就具體癥狀言,不同人,有不同證候,更有虛實夾雜者,確定所病為何,再以飲食調理,或辨證治療。古雲,「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泄。

下面將中醫常見的汗稱六種分別說明,辨證四型分別說明:

1、中醫就汗稱六種。

①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

②.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癥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③絕汗。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④頭汗。出汗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

⑤偏汗。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

⑥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1、中醫就汗證歸四型:

①肺衛不固型。素體虛弱,病後體虛,或久咳傷肺,肺氣不足,表衛不固,腠理開泄而致自汗。
②營衛不和型。表虛之人,感受風邪,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致自汗。
③陰虛火旺型。煩勞過度,邪熱傷陰,虛火內生,陰津被擾,不能自藏而外泄做汗。 
④邪熱鬱蒸型。情志不舒,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體濕熱偏盛等,導致肝火或濕熱內盛,邪熱鬱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肥人多痰濕,痰濕困脾,脾運失司,脾氣虛弱,氣不攝津,遂汗出不止。故肥胖人群輕易出汗,而病理性出汗則在肥胖症患者中較為多見。

總而言之,無論是手出汗、手腳愛出汗、還是腋下容易出汗,出汗多但出汗正常,並不代表身體出現狀況。當您了解了出汗多是怎麼回事後,應該正確認識出汗多現象。另外,當汗液有異味或出汗部位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查看是否有疾病存在的徵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九牧林
 

本文网址:http://tw.aboluowang.com/life/2012/0629/251713.html

台長: 鄭老師(修理人)
人氣(1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資訊 |
此分類下一篇:男人尿液紅色不一定是血尿
此分類上一篇:從指甲看疾病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