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燈籠花、吊燈花、浮鉤草、倒掛金鐘
花期:11月到翌年4月
花色:白、粉紅、淡紅、深紅、紫、紫白
吊鐘花是因其花形而得名,其花朵就像一串鈴鐺倒掛在風中而稱之吊鐘花。
吊鐘花屬於柳葉菜科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原本生長於紐澳,大溪地一帶,後經由園藝人士加以推廣成為園藝栽培作物之一。吊鐘花喜歡冷涼的氣候,每年幾乎僅有在農曆春節期前後,才能在花市看見她的倩影
落葉小灌木
莖:吊鐘花依據品種的不同,其株高自數十公分到數十公尺不等。而吊鐘花之枝條柔軟,伸長後具懸垂性。
吊鐘花的葉呈卵形或長卵形,多為對生,然亦有部分為互生或三片輪生。其葉緣具有鋸齒。
吊鐘花的花為兩性花,花朵一般著生於枝條上端的葉腋處,並自葉腋處抽生出細長的花梗,而花梗下垂使整朵花垂若吊鐘,或有人將其形容為小燈籠。花形有單瓣、重瓣之分,每朵花由四枚萼片及四枚或以上之花瓣所組成。而其上具有八枚雄蕊及一枚雌蕊,皆出於花冠之外。花色則包含桃、白、紫、粉紅、淡紅、深紅等色,花期約在初春至初秋之際,約四月至九、十月皆可見。
果實:吊鐘花結漿果。
照片攝於比利時皇宮後花園(手機拍攝)
資料來源:
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90%8A%E9%90%98%E8%8A%B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