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07 06:17:46| 人氣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經濟/正面迎擊 台灣半導體業終須一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社論..期待馬習會為兩岸撐出更開闊的空間
.聯合報黑白集.馬習晚餐喝什麼酒
.經濟日報社論.正面迎擊 台灣半導體業終須一戰
.聯晚午後熱評.落難千金仍可絕處逢生
.聯合報社論..期待馬習會為兩岸撐出更開闊的空間
.聯合報黑白集.馬習晚餐喝什麼酒
.經濟日報社論.正面迎擊 台灣半導體業終須一戰
.聯晚午後熱評.落難千金仍可絕處逢生







 

2015-11-07 02:29:5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聯電及力晶等半導體公司近來都積極展開在大陸的12吋晶圓廠投資計畫,兩岸半導體界人士交流也日益頻繁,絡繹於途。半導體成為台灣科技業最後一批大舉登陸的產業,台灣如何迎接這場兩岸科技業的終極一戰,又如何在競爭之餘也維持領先優勢,將是科技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過去,台灣在因應兩岸的產業競爭策略上,不論傳統產業的紡織、鋼鐵、石化,到科技業的LED、面板或半導體,往往都先從驕傲輕忽開始,等到大陸企業追上後,又以消極防堵策略取代。因此,每次在大陸急需引進海外技術時,台灣往往因擔心技術外流而限制企業赴陸投資,讓企業在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失去最佳先機,此外,政府嚴格禁止陸企來台投資參股,也大大阻礙企業對外開展合作結盟關係。

從最近幾則新聞,就可看出事態之嚴重。例如當年台灣限制面板業赴大陸投資,大陸只能積極培養自家面板廠,如今京東方的電視面板產量已超越友達,整體產能也將在三年內躍居世界第一。

此外,今年3月大陸武岳峰資本收購美商矽成公司,矽成原為台灣留美學人創辦的公司,在台灣也有數百名員工,但因受限於中資企業不能在台灣有IC設計業的研發人員,只好被迫將部分人員切割賣給聯發科。至於大陸江蘇長電合併新加坡新科金朋,位於台灣的台星科也不能在收購範圍,幸好新加坡國營淡馬錫出手承接,才免於收攤的命運。

對照國際大廠應對中國市場的方式,就與台灣截然不同。例如英特爾、三星及海力士等半導體廠,很早就進軍中國投資晶圓廠,其中英特爾在大連的廠房,近來已決定加碼55億美元生產NAND Flash,另外三星在西安,以及海力士在無錫,也都斥鉅資投入最先進記憶體廠房,這些大廠直接搶進中國這個一級戰區,也顯示其擁有自信且不畏困難。此外,面對中國本地企業崛起時,一流大廠高通及英特爾也選擇「打不過就加入」的策略。去年高通被中國處以高達300億元的反壟斷罰款後,決定與中芯、華為等企業一起參與半導體研發計畫;至於英特爾在中國行動晶片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也決定以15億美元投資參股紫光二成股份。

過去,台灣限制企業赴大陸投資,但台灣不去,世界各國的人才與技術都去了,而且即使企業被限制不能去,但對岸展開挖角攻勢,一樣把技術帶過去,面板及LED都是如此。政府的防堵政策難以見效,採取堅壁清野的方式,最後讓企業綁手綁腳,反而只是堵住自己的出路。

對台灣半導體業來說,此刻已是正面迎戰的最後關頭。在台灣還有領先優勢的項目,千萬不要畏戰,因為實力是最好的憑藉;至於若確認自己打不過,就趕緊務實地出售、退出,或選擇加入成為中國企業與產業鏈的一員,這是台灣科技業無法逃避的一戰,只有趕快面對並做選擇,才不致於在領先優勢不再時,讓台灣產業無立錐之地。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札根最深的行業,累積40年來的人才、技術與產業鏈實力,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超越,國人不需太過擔憂,但即使如此,產業變化的速度很快,台灣不能有須臾的閃失,仍必須加強併購與聯盟,取得世界一流人才與技術,尤其更應積極與大陸新崛起的產業勢力做整合,借力使力,才能繼續維持領先優勢。

此外,政府既然已意識到半導體產業優勢是國安問題,作法上自然不應再保守消極,應有更積極進取的作法,最下策就是不斷強調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的競爭關係,但又無法跨出台灣去接受世界的挑戰,這恐怕才是台灣最需憂慮之處。




 

聯合/馬習晚餐喝什麼酒

2015-11-07 02:29: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舉世矚目下,馬習會今日登場。

節目表上預定的最後一個項目,是馬習共進晚餐。共同進餐,在任何禮俗中,都是友善的表徵。一、預估,一天會程下來,雙方應當有了可以共進晚餐的友善氛圍。二、預計,共進晚餐可以增添一天會程的友善氛圍。

大家好奇,這餐飯誰作東埋單?答案是:Go Dutch。各付各的,平攤費用,維持了此會「對等/尊嚴」的精神。無主從之別,無賓主之分。

若是習近平請客,馬英九會被指「吃人嘴軟」。若是馬付錢,習會被指「自我矮化」。如今各自付帳,有人認是太過計較小節,但也不妨看成兩岸難題顯現的一種節制的幽默。

各自買單,喝誰的酒呢?馬總統將帶去他自台北市長任內開始代言的「馬祖老酒」,紅糖薑絲,加溫至攝氏四十至五十度,穿過喉頭有如絲緞。截稿前,尚不知習主席所備何酒,大概是茅台吧,沁辣的辛香使血液激動。如此,菜錢各付,酒則各為主人,互為客人。多喝幾杯吧,不必計算喝了幾杯溫潤的「馬酒」,喝了幾杯辛冽的「習釀」。

最重要的是,白天的馬習會不能違反預期,否則雙方談完一肚子不高興,如何上桌歡飲?馬習二人要有足夠的「智/仁/勇」,第一杯為建立人類文明典範而乾,第二杯為兩岸雙贏共生而乾,第三杯為替兩岸人民創造共同救贖而乾。

西方有「最後晚餐」的故事,那是一個背叛的場景;但馬習的「第一次晚餐」,應是真誠和解與共創救贖的場景。倘若因此建立了「兩岸領導人會談平台制度化」,以後兩岸領導人將會有無數次餐宴,何不在杯觥交錯間為建立「心靈契合」多乾幾杯?

※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




 

聯合/期待馬習會為兩岸撐出更開闊的空間

2015-11-07 02:29: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馬習會」今天登場,兩岸領導人在兩岸分裂六十六年後首度會面,受到全球矚目。這次會面,主要是馬、習二人都具有足夠的氣度與自信,因深恐兩岸和平交流發生倒退,因而願意攜手鞏固此一形勢。也因此,兩人除了握手言歡釋放善意,會中若能達成若干實質進展,將更能為兩岸撐出穩定、開闊的空間。

無可置疑,外界對於「馬習會」的看法,多數抱持著樂觀期待的態度。即使是民進黨,在最初聽聞消息的錯愕中,因為覺得「被突襲」而發表了連篇制式反應的謾罵、質疑和陰謀論;但隨著情勢明朗,民進黨的態度隨即修正轉趨收斂,提出審慎看待的觀點,聲稱「不會上街抗議」。包括蔡英文都發表了對「蔡習會」的三前提,表示不排斥與習近平會面,這是值得欣喜的變化。

這些變化,顯示「馬習會」雖尚未召開,已發揮了連串的良性作用。例如:其一,民進黨已意識到其「逢中必反」的模式必須修正,動輒譴責執政黨「賣台」的操作必須轉彎,否則只會自曝其短;其二,台灣民眾則充分認知「馬習會」是國家層次的作為,而非政黨的片面操作,更不是選舉策略;其三,馬總統說明此會緣由時,強調這是以兩岸領導人會晤的「常態化」為宗旨,除了開創先例,也要供後任沿用;為台灣搭建和平之橋、創建制度的善意,讓民進黨無從反駁或抹黑。

有人質疑,為什麼「馬習會」早不開、晚不開,非要選在距離明年大選僅剩兩個多月之際舉行?這樣的問題,恐怕是「唯選舉至上論」的台式民主才會有的疑問。兩岸討論「馬習會」將近三年,卻一直未能如我方所願在APEC的場合進行;直至上月十四日的「夏張會」,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重提此議,雙方緊鑼密鼓經廿多日磋商,敲定在新加坡會面,這顯示兩岸協商聯繫積極有效且充滿善意。

試問,上月中才重新發動的「馬習會」,如果此刻不舉行,其後越來越接近選舉,還有什麼適當時機?何況,如果明年元月果真政黨輪替,馬總統雖尚有四個月任期,但屆時新總統已經產生,「兩岸領導人」要由誰與誰會面勢必更加糾葛。因此,從「影響選舉」的角度去質疑馬習會時程,根本難以成立。何況,民進黨不斷要求政府施政不應有「空窗期」,此刻卻又質疑馬習會時機不佳,顯然自相矛盾。

事實上,僅僅兩岸領導人在分裂六十六年後首次會晤一事,即已充滿象徵意義,是向兩岸十幾億人民作出和平承諾的宣示。但我們認為,「馬習會」的企圖當不止於如此;雙方除了握手、排排坐之類的儀式之外,應該還有更重要的訊息向兩岸人民傳達。例如,雙方領導人代表兩岸民眾互釋善意,幾句語重心長的呼籲,不需長篇大論,也能打動人。再如,對於台灣正在爭取參與的RCEP和亞投行,習近平若親口表示歡迎,也將有極大助益。甚至,未來兩岸領導人的會晤可不再局限於「第三地」,而可在兩岸或其他國際場合舉行,或者重申九二共識及一中各表之延伸,也都有助於撐開兩岸和平交流的空間,避免兩岸既有的交流協商成果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在南海與中國炫武角力的美國,此次對於「馬習會」卻抱持力挺的態度,表示樂觀其成。美方一方面擔心台灣向大陸傾斜,另方面也知道習近平的國際戰略布局需要爭取台灣的支持,而華府仍然歡迎「馬習會」之召開,這並不是歐巴馬向習近平屈膝或厚愛馬英九,而是認為馬習會有助兩岸和平的鞏固,更有利於「後馬英九時代」台海現狀的維持。說透澈些,就是有助於蔡英文一旦當選後的台海穩定,這是大局著眼。

換言之,只要「馬習會」能夯實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道路,即使蔡英文坐天,台灣何愁地動山搖。進一步言,只要綠營不刻意去挖掉兩岸和平現狀所繫的政治基礎,蔡英文還可以善用馬習會所搭建的兩岸高層對話平台,進行其兩岸協商。連獨派大老林濁水也認為,馬習會撐出的兩岸相對寬鬆空間,不論未來蔡習會不會,都使蔡英文面對比較緩和的兩岸關係,這並非壞事。

調整角度,轉換思維,就能產生不同的視野與高度,就能創造新的機會;「馬習會」的作用正是如此。在歷史翻頁之前,兩岸關係走到了重要的轉捩點;此刻,更不應囿於一時一人一黨的利益思考,而影響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我們期待馬習會能為兩岸開創更廣闊的天空,也呼籲蔡英文不要畫地自限。




 

聯晚/落難千金仍可絕處逢生

2015-11-06 15:06:59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2011年,台股三千金宏達電、大立光、F-TPK(宸鴻)紅極一時,不過4年光景,除了大立光,宏達電、F-TPK股價就已經腰斬再腰斬,「千金」落難到「百元俱樂部」。2015年對它們來說,都是轉折年;在這個轉折處,F-TPK、宏達電面臨了不同境遇。

F-TPK痛下決心認列所有不具競爭力的事業虧損,F-TPK第3季每股虧損55.15元,創下上市公司每股虧損數字的歷史新紀錄。原本是重大的利空消息,但卻因為宣示一次打掉資產減損,明年營運可望正向發展,竟絕處逢生,反獲外資券商力挺,讓F-TPK股價開低走高,昨日以漲停價101元收盤,是股市最大的驚奇。

宏達電同樣也痛下決心重整內部營運,但市場看到的宏達電,未來似乎仍很迷茫。

F-TPK是零組件廠,宏達電是品牌廠,兩家企業雖不能直接比較,但卻可探討,「誰在困境中率先找到了目標?」

F-TPK去年營運低迷,但立下「重新奪回蘋果訂單」的目標;此後,F-TPK就為搶下蘋果Force Touch(觸控感測)訂單夙夜匪懈;就在iPhone 6S推出後,F-TPK第三季本業也有好成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F-TPK第三季獲利功臣就是蘋果,光是蘋果訂單,就讓F-TPK第3季營益率從第2季的-4.7%轉正為3.4%,創六季以來新高。

F-TPK找對了方向,更決定忍痛瘦身,把不具競爭力的虧損事業一次認列完畢,即便明年科技產業需求看來仍然低迷,但精簡瘦身之後的F-TPK,將以一身輕裝來面對未來逆風。

落難千金模樣雖狼狽窘迫,但只要找對方向、痛下決心跟錯誤說再見,未來雖不見得一帆風順,但或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機會;期盼這些營運高層能找對方向,或許脫離痛苦谷底的日子就在不遠的前方。




台長: 股台
人氣(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社論 |
此分類下一篇:經濟/「馬習會」為台灣經濟發展創造機遇
此分類上一篇:經濟/馬習會 要談出台灣的出路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