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3.07.22 鄭凱榕/綜合報導
日本第23屆參議院選舉21日進行投開票。安倍晉三所帶領的自民黨共贏得65席,重返參議院第一大黨地位。再加上表現穩健的公明黨,執政兩黨超過參院122席的過半席次,確認終結了6年以來由在野黨控制參院的「扭曲國會」局面。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22日報導,第23屆參議院選舉是第2屆安倍晉三內閣成立以來,日本首次的全國性選舉。自民黨共贏得65席,大幅超越改選前的34席,並創現行制度實施以來的最多紀錄。
另外,與自民黨共同組成執政內閣的公明黨,本次改選取得11席,較改選前新增1席。執政兩黨本次改選共計取得76席的絕佳成績。再加上非改選的席次─自民黨50席、公明黨9席,目前自、公兩黨共計在參議院占有135席,取得超過122席的過半席次;同時並超過129席,獲得能主導參院審議的穩定多數地位。
民主黨則從改選前的44席,大幅萎縮至17席,遭遇建黨以來最慘重的失敗。日本維新會、眾人之黨各得8席,所獲議席止於個位數。共產黨則贏得歷屆參院選舉中最多的8個議席,為改選前的2倍以上。社民黨只獲得1席比例代表議席,創建黨以來的最低紀錄。生活之黨和綠之風則未能贏得議席。本次改選,在野黨共計取得45席。再加上非改選的62席,在野黨於參院只占107席。
值得一提的是,無黨籍參選者占3席,其中一位是曾出演電影「大逃殺」、大河劇「新選組」的演員山本太郎。根據中央社東京專電,打著反核招牌的38歲無黨籍男星山本太郎,靠著超過1千名反核志工幫他打選戰。這是山本第2次挑戰全國性的選舉,他在東京的選區屬於激戰區。當選之後他表示,首先就是先擺脫受輻射污染,他要帶頭發起運動。
分析認為,選民對安倍政府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的期待是其獲勝的原因,安倍政府的執政根基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安倍今後將致力於落實經濟增長戰略,並於今秋決定是否按計劃於明年4月實施消費稅增稅。他21日晚在NHK電視台的節目中就經濟政策表示,「必須回應希望能夠真實感受到(經濟復甦)的呼聲。」
另外,關於修改憲法的議題,本次對修憲持積極態度的自民黨、眾人之黨、日本維新會和新黨改革未能達到提案修憲所需的2/3席次,但加上公明黨則可超過2/3。公明黨支持修改憲法加入環境權等新理念,但對修改包括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不擁有宣戰權的憲法第9條和行使集體自衛權則態度謹慎。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數據顯示,本次日本全國投票率為52.61%,在歷屆參院選舉中位列倒數第3。
安倍晉三投票 盼改變扭曲國會
*新頭殼newtalk 2013.07.21 張永安/綜合報導
日本第23屆參院選舉今(21)日舉行投票,這項被認為是首相安倍晉三的期中考,是否能達到改變所謂「扭曲國會」的現狀,亦及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是否能在參眾兩院都佔據多數議席,備受注目。預計最後結果將于22日淩晨揭曉。
共同社報導,根據日本總務省發佈的資料,上午11點全國平均投票率為13.73%,比上次2010年參院選舉同一時刻下跌2.86個百分點。安倍晉三則已完成投票。
日本參院共有242個議席,每三年改選一半,即121個議席(選區議席73個,比例代表議席48個)。此次共有433人參選,其中競爭選區議席者有 271人,競爭比例代表議席者有162人。
自民黨總裁、首相安倍晉三在這次參院選舉中,強調要通過大膽的金融政策、財政撥款以及經濟增長戰略相結合的經濟政策,促使日本經濟走出通貨緊縮。公明黨則呼籲實踐經濟增長戰略所需要的穩定政治環境。
反觀在野黨,民主黨則批評安倍的經濟政策造成物價上漲,眾人之黨和日本維新會主張農業和醫療領域等的管制改革。生活黨和共產黨等則反對提高消費稅稅率和重啟核電站。
李登輝評馬英九外行 安倍晉三聰明
*蘋果日報 2013年02月20日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力推日圓貶值,以終結通縮等經濟金融政策,和前總統李登輝前年9月會見安倍的談話內容,有部份重疊之處,傳出安倍的經濟政策採用李登輝的部份意見,使安倍的支持度創下新高。
根據最新一期《壹週刊》報導,今年1月24日,曾任安倍內閣防衛大臣的久間章生低調訪台會見李登輝,李還特別寫下親筆函,要久間轉交給安倍,提醒日圓貶值不可能一次到位,不要衝得太快,同時頻頻向友人說,「馬英九外行,安倍一點就通」,台灣做不到,日本卻做到了。
三大理由 印證這場選舉重要性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3.07.22
日本這次參議院選舉雖然僅改選半數席次,重要性卻不亞於一場大選,華爾街日報分析有以下三個原因。
.掃除政治僵局
日本長時間陷入政治癱瘓,很大原因是從1989年迄今沒有一黨在參眾兩院掌握過半席次,導致重大決策屢屢遭「扭曲國會」推遲,好幾任首相因而下台。
.人民賦予安倍更大權力
這場選舉結果形同為「安倍經濟學」投下一張重要的信任票,也讓安倍在幾個高度爭議的議題--如提高消費稅--有更多施展空間。
.為修憲鋪路
安倍顧慮到輿論觀感一直擱置修憲計畫,各界關注他會否利用民氣推動修憲,他曾提議改變修憲門檻、提高軍事地位等。安倍政府近來在區域安全的姿態愈來愈強硬,如11年來首度提高國防預算。
參院壓倒性大勝 安倍完全執政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一如選前預期,日本自民黨在二十一日舉行投開票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議席也有所成長,選前為參院最大黨的民主黨則出現空前慘敗,當選議席不到改選議席的一半,為該黨成立以來獲得最少議席的一場選舉。自民黨大勝證明安倍晉三內閣的經濟政策受到選民支持與期待,今後自民黨在眾參兩院都掌握絕對多數的情況下,政策的推進將更為加速,但修憲、參拜靖國神社等敏感議題也可能引發中國和南韓等鄰國緊張。
終結扭曲國會 日7年來首個穩定政府
日本參院共有兩百四十二席,每三年改選半數,議員任期六年,此次應改選議席為一百二十一席,其中自民黨應改選三十四席,投票結果大幅增加為六十四席;公明黨應改選九席,獲得十席,加上非改選部分席次,已超過一百三十席,取得過半。民主黨改選四十四席,結果只上了不到二十席,其他各黨的表現分別是日本維新會七席、大眾黨八席、共產黨七席。
選舉結果顯示,聯合執政的自公兩黨在新參院的總席次遠超過半數,不但解除選前在野黨席次多於執政黨的「扭曲」現象,自公聯盟也將全面掌控所有十七個參院委員會委員長人事,安倍內閣的政策運作勢必更加順暢,也將終結近年來的政治僵局,使日本出現二○○六年小泉純一郎卸任以來第一個穩定政府。
自民黨在選戰中最主要的訴求,就是「解除扭曲參院現象,讓政策順利推進」。在大勢底定後,安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表示,選戰結果顯示經濟政策受到大多數選民的支持與期待,日本經濟已逐漸復甦,就業、工資、消費、投資情況都逐漸好轉,選民希望看到能「做決定」的政治、安定的政治,以及在此環境下推動經濟政策,今後在安定的政治環境下,自民黨將加速推進經濟政策,讓一般家庭對經濟成果更「有感」。
民主黨恐分裂 甚至解體或更換黨名
民主黨黨魁海江田萬里在選後承認敗北,並指出原因是「民主黨執政的三年半讓國民失望」,他願對選舉結果「承擔全部責任」。政治觀察家認為,民主黨有進一步分裂的可能,最後解體或更換黨名。
維新會籲小黨整合 制衡暴走自民黨
日本維新會共同黨魁橋下徹則說,自民黨一黨獨大未必是國民之福,他認為日本有必要整合一股能與自民黨抗衡的勢力,做為防止自民黨「暴走」的煞車系統。
安倍稱參拜英靈「是應該的」
至於修憲問題,安倍表示,應深入討論。對於是否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只說參拜為國犧牲者的英靈「是應該的」,但因為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所以不事先表態。不過,中國官方媒體連日大篇幅報導日本參院選舉,更質疑安倍是否因此在修憲問題上成為脫韁野馬。中國關切的議題包括安倍主張修憲將自衛隊改為國防軍,以及對釣魚台等主權爭端抱持強硬等態度是否進一步強化等,甚至警告倘若安倍在修憲問題上「一意孤行」,將喪失民意基礎,危及政權穩定。
勝選解碼/安倍經濟學 日人投肯定票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去年底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率領自民黨在眾議院選戰中囊括三分之二以上席次的日相安倍,二十一日又在參議院改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解除選前參院朝小野大的扭曲現象,自民黨自此進入完全執政局面。
二○○六年九月第一次組閣的安倍,○七年夏天也碰到參院改選,結果自民黨大敗,當年九月安倍黯然下台。參院朝小野大,其實「禍首」也是安倍,這次大翻身對安倍或自民黨而言,都有重大意義:自民黨不僅奪回政權,且在眾參兩院都擁有絕對多數,回鍋安倍也為六年前失策扳回一城。
三箭經濟 讓日人有感
日本民眾一般認為,自民黨在去年底眾院選舉中大勝的原因,是「執政的民主黨太爛」,以及安倍的個人魅力。而這次自民黨再度大勝,原因還是「民主黨太爛」。民主黨黨魁海江田萬里也坦承,「民主黨執政的三年半讓選民太失望了」。
其實,自民黨橫掃千軍最重要的原因,是安倍的經濟政策奏效,不僅日股大漲,日圓也因貶值三十%,以外銷為主的日企獲利大增,赴日外國觀光客也多了三十%,不論外銷廠商或國內店家,無不歡迎安倍內閣的「三箭經濟政策」,這是直接影響選民投票的原動力,多數選民都想讓自民黨繼續贏下去,自民黨不贏也很難。
在野黨兵敗如山倒也其來有自。民主黨等在野黨在選戰一直攻擊自民黨經濟政策「沒有讓國民獲得實感」,特別是民主黨打出「調整工資」、「加強教育」等都是理論型口號,比不上日圓貶值讓廠商「現賺」的魅力。
此外,在野各黨缺乏橫向整合,日本維新會黨魁橋下徹選後感想是,「在野黨不團結,無法對抗自民黨」。事實上,各黨理念不同,團結只是嘴上說說,尤其泡沫經濟破滅二十年,始終無法重振雄風的日本,「麵包」成為日選民最渴望的東西。
日銀總裁黑田重申寬鬆 日圓將續貶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2013.07.22
在安倍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院拿到過半席次後,加上上周末20國集團(G20)對日本銀行(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採取包容態度,目前國內外的氛圍都有利於日圓繼續貶值。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重申,將繼續推動急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安倍在國內贏得參院選舉,黑田在國外也獲得20國集團(G20)肯定,讓各國加深理解日銀寬鬆政策。
G20財金首長20日結束為期兩天在莫斯科的會議後,黑田在記者會上說:「對日銀質化和量化寬鬆的理解已加深。」「儘管尚需時日達到通膨2%的目標,貨幣寬鬆已穩定達成提振經濟的目標。」
黑田帶領日銀實施多面向的寬鬆措施才過三個月,在G20會上顯得自信滿滿,深信他為日本經濟走對了方向,這也顯示日銀寬鬆政策不會改變。
他還表示,他在G20不厭其煩解釋日銀的政策,這也迥異於他4月和5月的態度。當時他為消除各國懷疑日銀政策是為促貶日圓的疑慮,備感壓力。
黑田表示,日銀政策「已深獲理解」,「所以我不必多加解釋」,「反而我覺得這樣的理解更進一步加深了」。
這或許代表國際間更加支持日銀,對日銀是可喜的現象。聯準會 (Fed)前一陣子一直替日銀政策辯護,說明日銀終結通縮適當之舉。
如今,換黑田來替聯準會說話。他說:「美國經濟既然穩定復甦,終要縮減貨幣政策,這是自然適當的。」
G20討論聯準會縮減寬鬆措施對新興經濟體可能的影響時,財務省大臣麻生太郎則表示,日本可從中協助緩和全球經濟低迷的情形。
花旗集團經濟師飯塚尚己說:「二十年的停滯後,日本很難得終於可以很自豪地在國際會議上高談闊論經濟了。」
李登輝給安倍晉三的一封親筆信
*撰文/李登輝.譯/李晶瑩
通貨緊縮 全因欠缺政治領導力
曾任安倍內閣防衛大臣的久間章生,一月下旬低調訪台會見前總統李登輝。李登輝特別寫下親筆函,要久間轉交給安倍,聲援安倍所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此篇收錄在李登輝所著的《最高領導者的條件》日文版中。
其實我早就建議日本要脫離長達數十年的經濟苦境,應該採用大膽的金融政策,諸如設定通膨目標,而且同時實施大規模財政舉動來強化經濟。也就是藉由現在被稱之為「安倍經濟學(三枝箭)」的一連串政策,我的建議正要被實現著。這也是我對安倍總理領導能力注目的理由。
一切肇因日圓急升降低生產成本有其極限所謂「遺失二十年之久」的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究竟在哪裡呢?那要追溯到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PlazaAccord)。一直以來都是一美元兌換約二五○日圓的匯率,到一九八七年底急升到近一二○日圓。
因日圓漲,於是無法在國內運作的日本企業資金和技術,就流向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雖然這些東南亞諸國因此而受惠,但對日本卻造成重大負擔。之後的日本企業持續拚命降低成本製造生產,但也瀕臨了極限。
到後來在日本有人提出「通貨緊縮的原因是人口減少」,但這看法是對問題的誤解。經濟成長基於國內投資、輸出、國內消費、技術革新四個要因,但是對日本來說最重要的是輸出問題。
沒有資源的日本,只能靠從國外大量輸入原物料,製造成新的東西,再大量輸出海外,促使經濟發展。這點台灣也是一樣。但是日本因日圓高漲而無法擴大輸出。我一直以來重複建議,日本為了打破這個困境,唯有讓匯率大幅度下降。
日本有很多大學、很多經濟學者,但除了耶魯大學名譽教授濱田宏一以外,主張日圓貶值的貨幣寬鬆政策者極為稀少。各媒體對這樣的「新方法」也沒有做功課。
泡沫經濟經過二十年,如果照著景氣循環來看,日本應該早就陷入最底部,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這就是經濟學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失效,也就是表示市場的調整要脫離停滯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才需要祭出政策。
忌諱鄰國態度裹足不前 擺脫美中束縛日本才能脫困
即使如此,日本因考量國際關係,所以一直對貨幣寬鬆(日圓貶值)政策視為禁忌。雖然有人提出日圓貶值(貨幣寬鬆)政策將使其他國家失業增加、鄰近國家貧窮化的批判,但我並不同意這個看法。因為輸出擴大帶動國內景氣恢復,然後藉由生產能力更新,輸入也會大幅增加才對。
以前的日本領導者都對鄰近的中國、韓國或美國的批判戒慎恐懼,不敢對貨幣寬鬆政策踏出一步,連日銀也抱持無關緊要的態度。關於日本這樣的狀態,我在二○○三年二月出版的〈爭論.デフレを超える〉(爭論.超越通貨緊縮)論文指出了以下的看法。
「通貨緊縮不單只是經濟問題,也是日本的政治領導能力問題。日本若不脫離對美國的依賴與對中國精神上的隸屬,就無法脫離目前的困境。日本在國際社會經濟上的自立、精神上的自立,才是擺脫通貨緊縮的最大關鍵。」
掌舵一國經濟不可或缺的是強大的領導能力。看來安倍總理有著那樣的能力,並且做出了金融政策和大膽的國內投資行動。以往日本基於「發行國債過高」、「已經沒有錢了」的理由,對於大型公共事業投資的批評聲浪非常強烈。但是安倍不畏批評,承諾實施未來十年二百兆日圓規模的「國土強韌基本法案」。
反之,無法給予好評的是野田前首相的消費增稅案。那個政策將會增加長年的通貨緊縮,讓日本三一一地震災民痛苦,也更加虐待老百姓。那是因為日本領導者的決策錯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