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今天表示,台灣很快就要進入全面談判的時代,接下來涉外談判會接踵而至。藉由這次台美牛肉談判,既確立政府權威,也向國際證明台灣是能打交道的對象。
蘇起說,現在要重啟牛肉談判不是不可能,但會嚴重影響國際信譽,以後就沒有國家願意跟台灣談判。
政府放寬美國帶骨牛肉、內臟及絞肉進口,引發爭議,蘇起下午舉行記者會,回應外界質疑。
蘇起說,「台灣很快就要進入一個談判的時代」,而且是全面談判,跟美、日、歐盟、東南亞與中國,逐一解決問題。蘇起認為,透過這次簽訂台美牛肉議定書,可以建立台灣政府的權威,談判過程絕對沒有輸到脫褲。
韓國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後,相繼簽署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並納入美國免簽證計畫;台灣放寬美國牛肉進口是否也可比照「韓國模式」?蘇起回應,「我不知道會不會這樣,但這種國際信譽出來,有助於未來跟美國、日本、歐洲談判,並可用這次牛肉談判,確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是可以打交道的對象。
蘇起表示,他20多年前就已放棄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但18年前因罹患癌症,「曾有過一張重大傷病卡,因此非常重視健康」,現在所有放寬美國牛肉進口的措施,政府是以健康、安全為原則,把關是加倍嚴謹。
蘇起表示,馬政府堅持要與美方談判時,美國人反而覺得「我們很強硬」。
■
開放內臟絞肉 蘇起:這刀切得裡外兼顧 * 中央社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今天表示,決定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絞肉及內臟進口,這刀是依照韓國模式所切,裡外兼顧,政府認為百億分之1.5的風險是微乎其微。
政府放寬進口美國牛肉引起爭議,蘇起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說明決策過程。
強調自己敢吃美國牛肉的蘇起表示,放寬美國牛肉進口的決策,是經過17個月分3階段及多項把關措施的集體決策。第1階段是今年5、6月召集衛生專家開會,初步認為放寬進口符合安全。
多數支持開放的專家說,如果一個人從零歲吃到80歲,每天都吃100多公克,吃帶骨牛肉得病的風險是千億分之2.7、吃絞肉的風險是百億分之5.7、吃內臟的風險是百億分之1.5。
蘇起指出,第2階段是以開放為前提,但要決定這一刀是切在帶骨牛肉,還是內臟、絞肉,最後決定「韓國模式」,也就是開放帶骨牛肉、內臟與絞肉進口。
蘇起說,「刀切在那裡是我們自己的決定,想說韓國歷經椎心刺骨之痛,這個標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可以裡外兼顧,對內確保民眾健康安全,對外又可跟美國人交涉。
他指出,第3階段是從今年6月至10月,行政院衛生署、經濟部、農業委員會代表認真與美方坐下來談,「國家安全會議並沒有上桌,也沒有視訊」。之後雙方政府達成協議,並同時要求源頭管理,用一道道關卡確立安全,包括台灣駐美獸醫隨時赴美國屠宰場檢查,並有美國政府的獸醫駐場,屠殺前後都要檢查確認是否為30月齡以下的牛隻。
他強調,政府要求與美方簽訂台美議定書,以中英文的20條條文,規範雙方義務。比韓國更周延的是,台美議定書在前言第二段要求美國輸台牛肉須符合台灣現有動物檢疫及食品衛生法規,如此一來,美國牛肉的安全是用美國政府的信用背書。
被問到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內臟與絞肉是否有風險,他說,「假如你覺得百億分之1.5是危險,就是危險,如果覺得不危險,就不危險。這是每個人主觀判斷,政府是認為風險應該是微乎其微,但尊重每個消費者自主選擇」。
至於馬總統任內還可不可能再進一步開放?蘇起說,他不預期會有別的變化。
蘇起認為,現在美國怎麼看待台灣民間的自主作法不重要,因為再好的朋友,健康還是要靠自己。至於進口180天後是否會考慮全面開放美國牛肉?蘇起表示,議定書第20條規範的是「協議執行180天後檢討執行情形」,並未表明要往哪個方向走。
■
台海十年作戰官 張榮豐:江陳會勝負已定
* 楊舒媚/專題報導 2008/6/10
兩岸將於六月十一日會面,對於中斷十年之後再啟的正式會談,曾在李登輝總統時代操持兩岸密使、辜汪會談、台海飛彈危機的「十八套」劇本、兩國論……等,等同是李登輝時代兩岸議題的作戰官、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認為,這次兩岸交手,「勝負已定」。
張榮豐說,談判是有SOP(標準作業程序)的,以知名的哈佛商學院談判程序來看,台灣這次,「全都違背了!」
● 台灣違反談判勝利方程式
張榮豐指,談判不是「賣笑」,不是只要讓步(表達善意)就好,「你以為人家要一百元,後來只要了八十元,你就叫大獲全勝嗎?」
張榮豐說,談判第一個概念是「雙方認知價值的交換」,這是在搞清楚雙方爭執的議題是什麼;第二步是找出談判以外的最佳替代方案,亦即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然後是找出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即雙方可協議空間。
翻成白話文是這樣的。假如一個蘋果,對你是一百分,對我是五十分,這就是「認知價值」的差異。假如這時候要就此進行交換,我方有「BATNA,最佳替代方案」時,表示我方在談判之外「至少」另有所得,那就有改善自己談判地位的空間;不過對方也可能有「最佳替代方案」,於此就產生了ZOPA,雙方可協議空間。
因為這樣,我會有一、二、三個議題要談,對方也會有一、二、三個議題要談,但「你的議題不見得是我要的」,這就是為什麼過去辜汪會談前,要先進行很多次的「程序性磋商」,這個階段的功能在雙方得把要談的議題先「喬」出來。張榮豐說,這步驟其實最重要,因為「議題設定就決定了雙方的得失。」
可是,這一次談判,「議題都是別人在訂啊,自己要什麼根本不清楚,輸贏已定!」張榮豐舉例,比方說一次談判裡,貨運包機佔四十分、客運包機佔三十分、大陸觀光客來台佔三十分,結果貨運包機人家連談都不跟我們談,「不是馬上就掉四十分了嗎!」
而且,台灣一副「沒關係、沒關係,你只要跟我談就好」的模樣,底牌盡現。通常是替代方案愈多、談判能力愈強,台灣只急著要跟人家談,沒準備最佳替代方案,下場如何?
● 江丙坤有道德風險問題
張榮豐並指出,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江丙坤有「道德風險」,因為他的兒子江俊德在對岸經商。張榮豐說,當自己的利益牽涉其中時,會產生「資訊不對稱」與「出賣」的疑慮,他說,「海陸大戰就是這樣來的。」
他又舉例,例如主權與經濟利益原來加起來是一百分,可是有人在裡面偷加了一塊,叫做「歷史定位」,得分十分。但總分只有一百分呀,那可能會從主權裡面偷減十分,張榮豐說,這時候就會出現「出賣」的質疑,「這就是為什麼當自己的利益牽涉其中時,是不能代表談判的」,因為,「不知道你會不會自劃一塊啊!」
張榮豐又指,台灣方面還犯了另一個錯誤,即「指定日期」。他指,即便有時間壓力也不能讓對方知道,「沒有耐性會讓你陷入談判困境的」,張榮豐說:「指定日期在談判上造成的損失,連數學都可以證明出來,幾乎就是『穩死的』。」
還有,談判者常常藉口自己「授權有限」,以「把自己的讓步鎖死」,可是,張榮豐問:「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聲稱自己是『全權代表』?」
與中國長期交手,張榮豐說,中國的談判策略,就是先設定有利於己的議題與原則,然後壓迫對方接受,「前面定了,後面(台灣)就輸輸去啦!」然後,張榮豐說,假如談判破裂的話,他們就把責任推給對方,「可是奇怪咧,我們現在是自己往自己身上攬!」
張榮豐另分析,辜汪會與此次江陳會性質上是不一樣的,他指出,辜汪會沒那麼複雜,其實只是兩岸於一九四九年長期對立後,終於要見上一面,很多是「耍動作」、「營造氣氛」的,但江陳會不一樣,因為馬英九是真的放,所以是「硬碰硬」。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張榮豐這個「內行人」,看著台灣此次議題設定全都牽就對方、自設日期底限、看不出最佳替代方案……,可以說,談判專業上「不該違反的都違反了」。因此,對於台灣代表團能否「實質」贏得裡子,張榮豐說:「我不看好!」
■ 無正直領導!談判打群架 政府像街友
* 記者鄒景雯/專訪 2009/11/2
政府決定開放美國牛內臟、絞肉進口引起國人譁然,與中國的ECFA洽簽,同樣因決策不透明備受外界批評,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受訪指出,任何國際談判都是屬於雙重的賽局,若不做好國內溝通,終將失去民意,甚至迫使協議無法履行。政府無法以國會或民意做為談判的後盾,自棄民主國家的優勢,是最愚蠢的。
他同時強調,國安會為了推卸責任強調對美談判為「集體決策」,已把政府糟蹋成有如龍山寺的街友。如果沒有好的指揮系統,再加上沒有正直的領導風格,而用打群架的方式去談判,ECFA的結果已可想而知。
記者問: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說「台灣將面對全面談判時代的來臨」,從談判專業的角度,你認為馬政府上台後在整個涉外事務工作中犯了哪些錯誤?
張榮豐:談判是一個系統工程的概念,而且談判永遠只是手段,為的是達成一個目標。談判新手常犯的錯誤就是把談判當成目標,為談判而談判。專業談判實際上分成三個階段來做,第一個是準備階段,第二個是程序性磋商,最後是上桌的實質談判。首先,就準備階段來說,當雙方都有談判需求之際,就要先設定自己的談判目標,在此有六個步驟必須先完成。
第一步,必須分析目標的可行性、合理性。在這次與美國的牛肉談判中,美國出口到台灣的牛肉金額並不大,所以想用牛肉去推動TIFA、軍購、免簽證這麼大的東西,基本上不可行。簡單的說,好像拿玻璃去換鑽石。因此在這回談判中看不到政府的目標是什麼,說不好聽,只是接受對方的勒索而已。
第二步,為了進一步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談哪幾個議題?在這裡很關鍵的是,千萬不要去談對手所設定、而且是對自己的目標有重大傷害的議題,否則你再會談也會輸掉。例如,議題是談牛肉內臟開放的數量多寡,並照著美國的要求去談,最後只會是多開放與少開放之別,你並沒有換得什麼東西。
第三,每個議題會有哪些選項?以開放牛肉這個議題來講,選項就有,二十或三十月齡以下、肉塊、帶骨牛肉、牛內臟、高危險部位等。
第四,每個選項對我方的影響?這必須透過對專家及利害關係人的深度訪談以及民調,來確定每一個選項對我方的影響,以便排列談判讓步順序及底線。同時也根據這個做出與利害關係人及民眾的溝通計畫。
第五,要創造談判以外的最佳替代方案,英文是BATNA。去談判一般要準備兩套計畫,一個是與對方談判的計畫,一個是可以同樣達成目標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若愈強,你的談判地位就會愈好,籌碼就會愈多,這點經常被忽略。例如你要到中經院應徵,如果先拿到台經院給你六萬元薪資的職位,這就是你的BATNA,因此你與中經院談判就可用此提高在中經院的薪資。
還有一個叫「保留價值」,就是你雖然沒有取得台經院的位子,但你知道在台北市生活最低是三萬五,否則無法立足,這三萬五就是保留價值。
那如何設定「談判底線」:BATNA和保留價值哪個高,那個就是你的談判底線。對弱國來講,即使較沒BATNA,也有保留價值,像這次牛肉事件,政府說沒籌碼,但人民健康就是保留價值。基於這點必須禁止內臟等高危險部位進來,這個談判底線你可以用立法院通過決議、衛生署制定進口管制或檢疫辦法等方法把它鎖住,否則很容易就會被逼退,這次看起來政府都沒有做。
例如二○○二年與美國的稻米談判,美國曾逼迫我們將稻米配額由十四萬噸提高到二十一萬噸,後來沒有達成,因為我們就運用立法院決議把底線鎖死。
第六,做完這些評估後,必須用同樣的這些步驟去評估對手。通常會設立談判的資訊組,去搜集對手的資訊。通過以上六個步驟所產生的各種資訊,更專業的談判人員會再利用談判模板「template」,來模擬談判的情境、可能的結果,以及我方的策略。
進入程序性磋商這個階段,主要的工作有,透過實際交手收集資訊、修正準備階段的談判策略、安排有利達成我方目標的議程。
最後進入實際談判時,其實工作很簡單,當結果符合我方目標時,就簽訂協議,否則就不惜破局、重新安排下一輪談判。
● 江丙坤代表 道德風險高
問:你強調溝通與民意的重要,但是馬政府卻專注於「保密」的必要,牛肉與ECFA事前都諱莫如深,一個成功的談判該如何看待這兩個矛盾的概念?
張:任何國際談判都是屬於雙重的賽局,一方面要與對手談判,一方面要與國內溝通,這一點,不論是牛肉談判或是ECFA,政府都非常缺乏。民意為什麼重要?例如這次牛肉的案子,不管馬總統或蘇起事後做了多少辯解,但是你看到媒體民調有七十二%無法接受這個談判結果,這都說明一個事實,政府已經脫離民意了。長達十七個月磋商的過程,他完全沒有與民意、尤其是國會溝通,也沒有與消費者保護團體、醫界等利害關係人溝通。因此,即便他有百般說詞,最後民意很簡單,就是總統支持度掉了十四個百分點。而所謂最嚴格標準也不是事實,日本規定二十個月以下牛肉才可進口,政府並沒有比照日本。
秘密談判確實有其價值,一般而言在公開談判的門檻太高時,這時就會使用秘密談判來開局。例如兩個國家公開喊價會喊很高,宣稱你先撤兵才有談判可能,這些條件公開收回又有困難。
但是,許多文獻告訴我們,過度依賴秘密談判的後遺症就是激化其國內的衝突、談判團隊內部分裂,而最後失去民意的支持,甚至迫使協議無法履行。
談判中另一個最容易出問題的是資訊不對稱所引起的「道德風險」問題。談判代表在第一線,談判者比委託者獲得的訊息還要多,他利用這種資訊優勢來謀取個人的利益。這問題在談判中時常出現,因此國際談判一般很忌諱談判者與對手有密不可分的利益,特別是利益有很多不透明之處。
我無意針對個人,以江董事長而言,他過去很努力在為台商奔走,我認為他做為台商代言人是非常稱職,可是進一步成為我們的海基會董事長或是談判代表,就越過了界線,尤其又到處推銷ECFA,就更容易引起道德風險的疑慮。
又如他過去是華聚董事長,未來兩岸談技術規格的認證問題,勢必要委辦民間,屆時華聚是否出來承攬的?這會引起國人很大的疑慮。
此外,談判最忌諱的是自我設定時限,因為這會使談判條件迅速惡化。例如你去買房子,尚未成交就公告諸親友十二月三十日一定要搬進去,建商聽到了,他只要等到那天你自然就不得不接受他的條件。政府不管是去年的三通、現在的ECFA,總是為自己定一個時限,這是完全違反談判的專業。
問:這次牛肉談判,蘇起稱是「集體決策」,你怎麼看?
張:談判是一個團隊作戰的工作,嚴密的指揮系統跟作業程序就很重要。這個指揮系統中,包括決策者、主談者、資訊蒐集組、策略擬定組、後勤支援組。各部會依其業務執掌納入以上編組,既有明確的分工,又需充分的合作。其中決策者就是拍板定案的人,因此講什麼「集體決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不專業的說法。為了推卸責任,把政府糟蹋成散兵游勇,或是龍山寺的街友,值得嗎?
馬總統上任以來,幾次重大的危機,外界都可以看到國安會的影子,但該負責時又推得一乾二淨,最後讓一兩個政務官出來當替死鬼、犧牲品。例如歐鴻鍊、夏立言,這一次又差點是楊志良。這種缺乏正直(integrity)的領導風格,政務官是不可能將其生涯交給高層指揮,人民也無法託付國政。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領導道德問題,馬總統如果不正視此點,將導致不可收拾的信任危機。
● 提升競爭力 才是最重要
問:以談判的專業角度,你怎麼看待政府對ECFA的談判準備?
張:現在根據談判步驟,來檢視政府的ECFA談判:首先,在目標方面,我方提出的避免邊緣化、國際接軌、規範兩岸經貿秩序,不是流於空泛,就是一廂情願。較接近的真相是,一些產業想在中國取得超前WTO的待遇。反觀中國提出,比照WTO待遇消除我對中國在經貿、投資上的歧視,比較務實。馬總統信誓旦旦,不會開放中國農產品、勞工來台,是否做得到呢?即使第一年不開放,那第二、第三年呢?要談ECFA,從目標就必須深思熟慮,而不是用宣傳的手法來定目標。
其次,有關談判議題方面,由於ECFA目標不具體,所以議題不是依我方需要量身訂做。而是抄襲香港CEPA、東協加一,或其他FTA的拼裝車。但我們和香港、東協產業的結構完全不同,這是最大可議之處。
第三,有關各議題下的選項,目前缺乏對產業、專家的深度訪談,以及對民眾的民調。所以無法評估不同選項,對我經濟、民眾生活的影響。因此對談判的讓步順序、底線,以至整個談判策略都難以制定。
第四,在BATNA方面,對台灣而言,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是最基本的BATNA。但目前僅靠MOU、ECFA…等消息面來繁榮股市、支撐經濟都是捨本逐末。其他政府可強化我方BATNA的方式,尚有善用WTO爭端解決機制、以堆積木方式,和美、日、歐盟等進行有實無名的FTA項目之合作。
第五,在評估保留價值、設定底線、以及國內溝通方面,由於目前都是政府以文宣材料,片面餵食民眾,還不准打嗝,也不許吐出來。這是粗暴的文宣手段,而不是溝通。溝通是傾聽民眾的訴求,再提出配套措施,以釋民眾疑慮。目前的作法是無法以國會或民意做為談判的後盾。這種放棄民主國家談判優勢的作法,是最愚蠢的。
第六,在了解中國ECFA的談判資訊方面,由於從陳總統時代以來,政府的委託研究偏重台商、兩岸關係,而忽略中國經濟基礎研究,所以要準確了解中國ECFA策略,恐怕不易。但反觀中國對台研究的深入,密集訪台、利用各種研討會蒐集資訊,並且以「個人名義」試圖預設議題的用心,兩岸高下立判。
最後我必須指出,目前政府公開強調ECFA明年春天非簽不可,這種自我設定時限的作法,將在談判教科書上留下一個經典的負面教材。正確的作法應是,在內部要求政府團隊簽訂ECFA的決心,但公開宣稱沒有時間表,不過現在已經太遲了。此外,如果沒有好的指揮系統、分工,再加上沒有正直的領導風格,而用打群架的方式去談判,結果可想而知。
■
歐盟免簽證待遇 可望明上半年達成
* 中央社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譚諾克今天指出,最快明年初歐盟可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對此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邱仲仁說,若一切順利,台灣可望明年上半年4至6月間獲歐盟免簽證優惠。
譚諾克(Charles Tannock)上午在國立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演講,主題為「台灣與歐盟:在變動世界中具有價值之持續夥伴關係」。譚諾克演講中指出,他目前正推動歐盟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最快可在明年初達成目標。
對此邱仲仁表示,理論上台灣可望於明年上半年4月至6月間獲得歐盟免簽證待遇。
邱仲仁說,歐盟給予台灣免簽證優惠須經正常法律程序,10月底提案通過修訂歐盟免簽證法規後,才能送交理事會與歐洲議會。他指出,里斯本條約通過後,歐盟執委會有較大變動,審查過程與法律程序會有些延遲。
譚諾克在演講中指出,歐洲國家與台灣是貿易重要夥伴。歐盟雖和中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但和台灣的非正式外交友好程度絕不因此減少。
他讚賞總統馬英九以務實主義為優先的外交政策。他說,相信台灣人民充分瞭解國際政治現實,他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
譚諾克表示,台灣和歐洲國家共享諸多普世價值,例如自由市場、言論自由、尊重民主與人權以及媒體發展蓬勃等。他指出,雖然中國已日漸壯大為世界上最繁榮經濟體之一,但國際間仍對中國小心翼翼。
他也期盼,台灣民主價值可逐漸對中國帶來正面影響,並使中國瞭解台灣與歐洲國家對民主人權的重視不能退讓。
他說,里斯本條約通過後,歐洲議會對台灣政策方向不會有重大變革,而里斯本條約也不會對歐洲議會與台灣關係有劇烈影響。
譚諾克帶領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一行於25日至30日訪台,友台小組今年6月完成改選,此行為譚諾克首度訪台。
■
創新高 南韓前9月經常收支順差逾300億美元
* 中央社
至今年9月底為止,南韓經常收支連續8個月呈現順差,累計前9個月順差達322.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同時,資本收支凈流入達72.4億美元,也創下有史以來第二高紀錄。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據具有中央銀行功能的「韓國銀行」今天公佈的「9月份國際收支動向」數據顯示,9月份經常收支順差達42億美元,比8月份增加22.9億美元。截至9月底為止,經常收支累計呈現順差322.2億美元。
韓國銀行的資料顯示,南韓經常收支自今年2 月以來,已連續8個月呈現順差,今年3月還創下66.5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經常收支順差在今年6月至8月曾經呈現遞減趨勢,分別為54.3億美元、43.6億美元和19.1億美元,9月份則轉為增長趨勢。
據分析,南韓經常收支順差規模擴大,得利於汽車、半導體晶片等主力商品的出口增加,商品收支順差大幅增加。商品收支順差從8月份的33.3億美元,擴大到9月份的54.5億美元。
另外,服務收支逆差規模從8月的17.9億美元,減少到9月的16.3億美元。
■
遠見民調:馬不得民心 信任度續下滑 * 自由時報訊
根據《遠見》民調中心發布的最新「台灣民心指數調查」顯示,十月份總統馬英九的信任指數較上個月下滑1.3點,行政院長吳敦義的信任指數則上升2.2點,達51.4,已連續兩個月高於總統馬英九。
● 馬僅46.5 連續兩個月不如吳揆
遠見民調指出,十月台灣民心指數調查結果為42.5,較上月下滑1.1點;其中政治信心指數48.4,較上月下跌2.7點;經濟信心指數為36.5,微升0.4點。
本月執政信任指數則顯示,馬英九的信任指數為46.5;行政院長吳敦義信任指數為51.4;國民黨信任指數為42.1。與上月相比,馬的信任指數下滑1.3點,國民黨的指數也下跌3.9點,僅閣揆上升2.2點,達51.4的正面評價。
吳敦義上任以來的信任指數已連續兩個月高於馬英九,同時也是二○○七年四月迄今,歷經蘇貞昌、張俊雄、劉兆玄後,閣揆信任指數首次上升至「尚得民心」的正面評價區間。
遠見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表示,自去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馬總統與前任閣揆劉兆玄的信任指數值幾乎漲跌同向、甚至走勢平行。對照之下,本月執政信任指數反映出民眾對府院黨的信任評價已有所區隔、甚至易位。尤其是馬執政一年後,信任指數值持續陷在「有失民心」的泥淖中,無法脫身。
● 蔡英文上升2.6點 創一年來新高
至於在野黨方面,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本月信任指數上升2.6點至46.1,民進黨信任指數上升4.5點,達39.3,但仍持續處於「有失民心」的負面評價區間。不過,蔡英文信任指數已達一年以來的最高點。
戴立安分析,本月民進黨信任指數的上揚,主要是中立與泛綠民眾的不信任比率降低所致,又國民黨張碩文、李乙廷、江連福接連因賄選被判當選無效,對國民黨整體形象造成衝擊,間接促使民眾對民進黨產生期望監督的投射心理。
這項調查是遠見雜誌民意調查中心在十月十四至十六日晚間進行,以隨機跳號抽樣及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方式,成功完訪1,006位台灣廿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賴水準時,抽樣誤差理論值為正負3.1%。
■
保育有成 灰面鵟鷹過境再創新高 * 中央社
今年過境墾丁的灰面鵟鷹數量4萬9600隻,再創20年來新高。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技士蔡乙榮表示,保育有成是灰面鵟鷹過境數量屢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長期觀察並統計灰面鵟鷹過境墾丁的蔡乙榮,對於今年灰面鵟鷹過境數量再創新高,並不驚訝,他說,從民國86年後,灰面鵟鷹過境墾丁的數量,就逐年穩定地成長。
蔡乙榮指出,這是墾管處在民國73年成立後,持續保育灰面鵟鷹的成果。
墾管處在78年開始進行灰面鵟鷹過境數量的統計,一直到86年,每年過境的鵟鷹約在1萬隻左右;87年後,每年以3000隻以上的數量持續增加。
去年灰面鵟鷹過境創下4萬3000隻後,蔡乙榮就知道,今年鵟鷹如果在遷徙中沒有遇到颱風,會再創新高。
蔡乙榮說,除了台灣的保育因素外,境外也有可能因為獵捕減少,或棲息地破壞減少等因素,使鵟鷹增加。但從86年以來數量穩定成長,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保育有成、加強查緝獵捕是很重要的因素。
他說,灰面鵟鷹的過境路線在東亞,目前在灰面鵟鷹的調查上,台灣做得最好,但對於台灣以外的灰面鵟鷹相關資料,並未有文獻報告。
■
台北交九轉運站噪音改善措施 居民質疑成效 * 中央社
台北交九轉運站啟用至今,附近住戶頻頻抱怨噪音、空污問題。負責營運的萬達通公司今天召開說明會,表示明年3月前將完成改善措施,但遭居民批評閃避責任,質疑改善成效。
交九啟用至今,頻遭周遭華陰街住戶抱怨噪音過大、空污嚴重,居民上週並赴市議會向台北市長郝龍斌陳情。對此,萬達通公司委託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規劃噪音改善工程,並於今天召開說明會。
根據改善計畫書,轉運站2到4樓北側車道轉彎處以及上坡坡道的格柵鏤空處,將裝設隔音板,以吸收巴士爬坡產生的噪音,至於平面路段除隔音板外,還將裝設消音及活動隔音百葉。
萬達通表示,11月將進行招標,工期約3個月,預計明年3月驗收完成。
不過居民質疑,隔音板非密閉式,改善成效恐不彰,且說明會隻字未提空污方案,萬達通明顯在閃避責任。對此,萬達通說,將會再請教空污專家。
此外,居民表示,每逢傍晚排班計程車即占據華陰街,一路綿延到中山北路,影響居民進出動線,且司機群聚、抽煙,擔心治安會有問題。萬達通表示,計程車排班將於11月25日配合購物商場開幕改至地下樓層,居民同意通融到期限,但若仍未改善不排除封街。
■
全運會明落幕 胡志強:全力爭取2017東亞運 * 中央社
正在台中市舉行的全國運動會在明天閉幕,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看到中市女籃隊成功3連霸後說,台中市將全力爭取2017東亞運舉辦權,讓中市成為國際運動城市。
從24日起展開的全運會,將於29日閉幕,身為地主的胡志強,多次前往比賽現場為選手加油打氣,下午還到國立台中體育學院體育館觀看女籃冠亞軍比賽,為台中市女籃隊加油。在中市女籃順利3連霸成功後,胡志強忍不住說出,會全力爭取2017年東亞運的舉辦權。
隨著全運會即將落幕,胡志強表示,今年的全運會,雖然台中市代表隊成績沒有預期的好,但整體台灣選手的表現都有提升,成績連連破紀錄。但他看了多場比賽後,仍然覺得熱度還不夠,希望中央未來能多多重視全運會,也讓全運會能更受到國人的關心。
在看到中市女籃隊贏得金牌後,胡志強指出,市府正與台灣體育學院聯手,共同爭取2017年東亞運的舉辦權,預計1年內 可以得知結果。
他強調,如果能爭取到東亞運舉辦權,在未來8年內,台中市將能增加多項全新體育設施,明年台中市還將興建 3處運動中心,籃球場、網球場、國際標準游泳池都在規劃之列,將有助打造台中市成為國際運動城市。
■
大都會歌劇院追加預算 中市府盼議會支持 * 中央社
台中市大都會歌劇院工程費3次追加預算,加上工期延長,今天在台中市議會聯席會中受到議員關切。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表示,歷史性建築物總會遭遇困難,盼議員多支持。
台中市議會今天召開聯席會審查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新市政中心特別預算第3次追加(減)預算案。大都會歌劇院的工程費,因物價波動已3度追加,引起許多市議員關切,經議員討論後,最後通過追加減預算案。
市府表示,由於大都會歌劇院施工難度及複雜性較高,從原先預計的37個月工期修正為45個月,依照營建材料市場行情重新訪價及進行相關材料單價調整。
市政府指出,提報追加工程經費,預計增加新台幣7億9093萬8000元(含中央補助款4億3862萬4000元),而預算執行期限則由民國98年12月31日延長至102年12月31日。
多位市議員對大都會歌劇院第3次追加預算及延長工期表達關切,議員楊正中指出,因物價上漲而追加預算,應有明細讓大家了解。
還有議員認為,結構設計部分雖委由國外專業團隊負責,仍不應照單全收,市府方面也要有專業人士,議員賴頤年建議,市府應成立監督小組。
議員陳淑華表示,市府相關單位應仔細思考大都會歌劇院蓋好後,成就是否能和澳洲雪梨歌劇院並駕齊驅?102年是否能如期完工?
蕭家旗表示,歷史性的建築物一開始總是會遇到許多困難,這項工程非常具挑戰性,找來國外專業設計團隊負責結構設計,市府會盡全力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希望議員們多給予祝福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