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 2/20
「經濟學人資訊社」資深經濟學家杜新志今天警告,受到全球經濟衰退加上電子產品需求銳減雙重打擊,今年台灣經濟將負成長9%,到年底失業人數將超過100萬人。
杜新志(Kil Dosanjh)說,2009年無疑將是台灣歷來經濟表現最糟的一年,預估2010年下半年情況可以趨於穩定。
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布最新全球經濟預測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將持續以驚人的速度惡化,預估今年全球經濟將負成長0.8%,並將美國今年經濟下修到負成長2.5%,歐元區負成長2.9%,日本負成長5.5%,亞洲地區則成長1.7%。
杜新志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14日他原本預估今年台灣經濟負成長6.5%,但在行政院主計處18日公布去年第4季經濟負成長8.36%,全年經濟成長率0.12%後,他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下修到負9%。
杜新志說,台灣政府提高公共建設是正確的方向,但公共投資增加的金額不足以抵銷私人投資減少,及外銷出口萎縮造成的損失,預估2010年台灣經濟將零成長或負成長2%,明年下半年經濟可望回穩。
他進一步表示,歷經這一波經濟蕭條重創,台灣的經濟規模如果要回復到2008年的水準,樂觀預估要等到2013年。換言之,未來5年台灣民眾要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
曾多次訪問台灣的杜新志警告,台灣失業人數將因為經濟惡化而增加,預估到今年底失業率將增加到10%,失業人數將達約110萬人,明年失業率預估跌到7%左右。
這位亞洲經濟專家表示,和其它同樣高度倚賴外銷出口的亞洲國家相比,台灣的情況並不是最糟,南韓今年經濟可能負成長10%,是表現最差的亞洲國家,新加坡預估負成長7.5%。
杜新志分析,台灣經濟不振主要面臨兩大挑戰:全球經濟衰弱,加上市場對電子商品的需求銳減,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外銷出口的主市場美國,即使進口需求提高,台灣不見得受惠,因為進口商品可能是原油、食品、汽車等產品,台灣經濟的復甦除了需要靠全球經濟反彈,還要美國、歐洲等西方市場消費者開始購買電子產品。
經濟學人資訊社預估明年全球經濟將反彈成長2.2%,杜新志說,明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經濟將逐漸回穩,但不會出現V型反彈,而是U型走勢。
另外,有關美國、英國等政府推動的經濟振興方案,杜新志指出,方案極力防止經營不善的企業倒閉,減少失業人數增加,這些作法和日本1990年代前一波長期經濟衰退時,日本政府處理的方法如出一轍,如果不「改弦易轍」,將延長經濟陣痛期,復甦之路也將更漫長。
他認為,政府處理金融風暴的適當方法就是「汰弱留強」,重新整頓,否則一再用國庫紓困,未來兩年西方國家恐怕落入債台高築,失業人數大增,國力積弱不振的窘況。
■ 英國元月新車製造跌58.7% 經濟衰退恐達10年
* 中央社 2/20
英國汽車製造商及交易商協會今天公布報告指出,元月份新車生產量較去年同期大跌58.7%;中央銀行副總裁警告,英國面臨嚴重危機,經濟衰退可能長達10年不起。
汽車製造商及交易商協會(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 SMMT)指出,受到市場需求急速萎縮,多家汽車製造商減產或關廠,元月份新車生產量共達6萬1404輛,去年12月新車生產量年跌幅為47.5%。
SMMT執行長艾略特(Paul Everitt)指出,元月份新車生產量大跌顯示,業者亟需政府儘速提供協助,除了元月份公布的23億英鎊紓困方案,還需要協助業者取得資金與信用貸款。
央行副總裁柴夫(John Gieve)昨晚公開演講指出,英國經濟面臨高度風險,可能步上日本後塵,長達10年衰退不起。
不過柴夫也認為,目前英國的基本利率已大跌調降到1%,經濟長時間低迷的情勢有可能扭轉。
英國經濟已陷入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汽車製造商為因應景氣嚴冬,紛紛裁員或暫時關廠。
寶馬(BMW)最近宣布裁減850名英國廠外聘員工,並縮短工廠營運時間,日產汽車(Nissan)裁減1200名員工,豪華汽車製造商班特萊(Bentley)裁員10%,福特汽車裁員850人,捷豹和路華(Jaguar Land Rover)則裁員450人。顯示汽車業景氣十分蕭條。
倫敦《金融時報》預估,經濟衰退造成英國政府國庫收入大減,預估未來3年政府的負債將增加到1兆2000億英鎊,約占全國收入的80%,較財政部一年前的預估值增加一倍。
■ 美商週:財經危機 紐約失血華盛頓得利
* 中央社 2/21
華爾街金融機構的問題重創紐約經濟,而華盛頓卻受惠於政府擴大開支以振興經濟的方案。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指出,財經危機令紐約失血,華盛頓卻得利。
商業週刊引述穆迪財經網站Moody’s Economy.com的預測指出,2008年中到2010年中,紐約市的經濟預期將萎縮4.2%,而華盛頓的經濟卻可能有2.5%的成長。
金融風暴中,華爾街金融機構的瘦身、整併、甚至倒閉造成大批白領階級失業,也嚴重影響到紐約市的稅收。紐約市政府官員表示,經濟不景氣造成的失業問題不只在金融業,估計這一波經濟衰退,紐約市至少會流失6萬5000項工作。
商業週刊的報導指出,經濟衰退使得美國大多數都會區的經濟成長都不樂觀,而政府擴大開支以振興經濟的方案對於華盛頓最為有利,因為政府及民間機構都需要許多包括律師、會計師、工程師及各類專業顧問人才。
根據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報告,在全美都會區當中,華盛頓地區的高科技及需要高學歷背景的工作比例高於其他的都會區。
報導指出,華爾街的待遇一向優渥,所以金融業佔紐約市經濟產值高達32%。金融業的蕭條重創紐約市的經濟。紐約市政府官員指出,即使在政府紓困下金融業能重整再出發,華爾街將很難回復以往的規模。
華爾街被裁員的金融專業人才要找工作,華盛頓可能會有不少機會。不過,政府部門的待遇遠不如華爾街金融機構的薪資加紅利,例如在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擔任銀行審查員的工作,年薪最高只有18萬美元。
商業週刊指出,華盛頓民間機構及企業的工作機會也不少,雖然一般對於華盛頓的印象多半是政府部門。
■ 投顧:中國經濟難獨強 投資聚焦基礎建設
* 中央社 2/20
新加坡商大華銀投顧表示,細究中國公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以及人民幣新增貸款流向,反應出受到政策加持的基礎建設公司受惠最大,未來中國投資焦點仍需鎖定基礎建設。
大華銀投顧指出,在全球一片衰退聲中,近期中國公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人民幣貸款年增率不跌反增,主要原因在於中國4兆人民幣的經濟振興計畫已逐漸發酵,配合中國政府要求銀行增加放款,中國企業流動性已獲得改善。
中國經濟好轉的現象能否持續?大華銀投顧認為,仍需視美國經濟何時能脫離衰退陰霾,一旦美國經濟復甦能較預期來得快,中國經濟可望緊跟美國之後復甦。
不過,2月17日起連續2天,中國股市出現大跌,顯示上檔壓力已逐漸浮現,因此建議短期對中國股市暫時觀望,等修正觸底後,再逢低承接有利多政策加持的基礎建設型股票基金。
■ 展望降至負向》惠譽:中國房價還會跌
*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台北報導 02.21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昨(20)日表示,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展望「負向」,近11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業績下滑18%,未來房價還會再降。
惠譽指出,受到失業率上升、經濟放緩影響,中國房市欲振乏力,惠譽最新預測,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6%,增長不如以往,拖累房市表現。
惠譽表示,去年中國房市低迷,從2007年第四季以來,市場就呈現疲軟,近期也難以改善。開發商急於拋售庫存物件,好償還債務,給房價、利潤帶來壓力。
惠譽預測,今年至明年上半年,中國房屋供給量上升,但需求薄弱,裸房(內部沒裝修的房子)充斥,房價會進一步滑落,房屋建商備受衝擊。
惠譽對中國房市整體給予負面展望,惠譽認為,房地產開發商的風險上升,一些規模小的、效益較差的恐被迫出局,建商的信用環境非常惡劣。
惠譽表示,從2007年第四季以來,土地儲備情況並未增加,表示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新地產的供應至少會保持在最低水準,不會惡化。
惠譽說,目前中國城市人口比例僅占全部人口的40%不到,但政府計畫在2020年,要讓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新興消費者會有大量的換房需求,房市可獲一定支撐。
■ 國外經濟專家:中國消費正走弱
*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 02.17
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表示,1月份中國儲蓄數據說明,中國支出提供最有力支撐的消費也正在走弱。
1月份中國新增貸款增長一倍,說明中國官方積極放寬貨幣政策的舉措正在顯現成效,但存款增長速度比貸款更快。
中國元月銀行新增居民儲蓄存款人民幣1.53兆元,相當於2008年全年新增儲蓄額的三分之一,較2008年同期的人民幣1,684億元增加八倍。
穆迪(Moody’s)旗下Economy.com的分析師Sherman Chan表示,銀行存款激增對中國經濟而言不是一個好現象。Chan表示,如果中國的銀行存款增速不放緩,中國刺激內需、降低對出口的高度依賴,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努力將很難成功。尤其中國面臨風險遠大於多數人的估計,不是中國拯救世界,而是世界拯救中國。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中國1月份新增貸款達人民幣1兆6200億元,年增率高出100%,加上春節期間銷售表現佳,讓不少經濟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在去年第4季開始的大幅度下滑可能正在結束,中國可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第1個走出經濟低迷的國家。
但是摩根史丹利亞洲部門負責人羅奇認為,去年第4季中國經濟下滑的程度應該比官方公佈的數據大得多。
羅奇說,以中國為出口中心的亞洲主要商品供應國為例,台灣12月份對中國的出口銳減56%,日本對中國出口下降35%,韓國也是同樣。中國出口機器停轉,亞洲其它國家疲軟的程度更嚴重。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在今年實現8%的經濟成長目標極其困難,中國經濟今年的成長速度只能夠達到6%。
羅奇對中國政府在擴大醫療保險、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社會保險等方面所採取的措施,是否能夠對擴大內需產生預期的效果也表示懷疑。
他說,中國的消費文化非常不發達。民眾習慣把錢存起來,這直接影響到消費的成長。在消費難成長的情況下,政府的基建投資就格外重要;但基建投資只能暫時推動成長,難以改變消費不足的問題。在消費走強前,中國經濟反彈都是短期、臨時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