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高鐵公司執行長歐晉德接受自由時報記者藍祖蔚專訪,他樂觀表示國內重大公共建設可讓年輕人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及美麗,例如國人進入捷運系統都很懂禮貌守規矩,系統運作也很棒(記者方賓照攝)
* 記者藍祖蔚/專訪
■ 前言
台灣高鐵從二○○七年一月五日開始營運,短短一年以來,已經對國內其他交通事業產生強烈衝擊,台灣高鐵儼然已是台灣國內運輸的新生巨人。
一年多前接掌台灣高鐵CEO的歐晉德則是高鐵順利運轉的精神指標,土木工程學者出身的歐晉德擔任過國道新建工程局局長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副市長,他以工程師實事求是性格帶領高鐵員工上緊發條,以專業表現甩脫外界看衰質疑,這位一直致力台灣公共工程建設的工程師稱台灣高鐵是他此生的最後任務,卻也對高鐵帶動的台灣明日發展契機充滿樂觀期待,他有信心台灣高鐵終將成為「台灣的驕傲」。
■ 接駁與轉乘 攀顛峰關鍵
藍問:高鐵營運一年以來,已經大幅改變了台灣西部走廊的交通態勢,你怎麼看高鐵的優勢和未來性?
歐答:在高油價年代,發展能夠兼顧環境生態維護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眾運輸其實應是政府施政的主軸。台灣能源缺乏,從國家發展規劃的觀點來看,高鐵絕對是台灣繼十大建設後,過去十年來最重要的公共建設,因為高鐵是貫穿南北的交通主軸,在節省能源、降低空氣污染等方面都符合未來發展需求,高速運輸和高乘載的能力更成為三百到五百公里中長距離運輸的利器,這正是全球先進國家都競相發展高鐵的原因。
問:你日前宣稱,今年最大的目標是要吸引國道上開車的族群轉來搭乘高鐵,如何來落實這個目標?
答:關鍵在於接駁和轉乘。高速公路提供了民眾「出門到戶」(Door to door)的便利;大眾運輸則得靠綿密的接駁網路,才能吸引民眾,以台北市為例,鐵路、捷運和接駁公車組成的交通網路,再搭配人行道和自行車道,方便性和可及性倍增,自然就讓市民少開車多搭大眾運輸工具了。搭高鐵北上到台北的民眾最能感受這種接駁和轉乘便利,但是要南下的旅客,可能會因為接駁網路不夠便利,所以還在猶豫要不要開車。
高鐵優勢在中長程旅運,但是到站後的接駁和轉乘系統也得發揮功能,才更有吸引力,例如旅客從台中烏日站出來就可以轉乘台鐵,三、四分鐘就有鐵路班車可以立刻轉進到台中市或彰化市中心,出了車站又有公車可以馬上接駁到達市區其他重要集散點,一旦接駁方便,時間節省,民眾搭乘高鐵的意願就高,人數多了,這些都市區間捷運網路也相對受益,國家競爭力就會提升,創造多贏結果。
■ 不利家族遊 考慮打折扣
問:高鐵去年實施的「自由座」措施備受歡迎,直接刺激高鐵乘坐率的成長,有人肯定「自由座」的方便性,有人則認為八折票價才合理,未來,高鐵票價是不是還有降價空間?
答:我們實施八折票自由座,其實是想促銷「高鐵初體驗」的理念,調查問卷也顯示八折票價並不是吸引乘客的主因,自由座制度的方便性才是。有了自由座,民眾就不必事先訂票,可以到了車站才買票上車,甚至嫌座位不理想,也可以加價補票換到指定座位車廂,這種彈性及便利性最讓旅客動心。至於八折票措施到二月底截止後,三月一日會調整票價,原則上是打九折。
問:高鐵設定客群及票價政策似乎一直以商務人士為主,如果一家四口搭高鐵往返南北,車資動輒就要上萬元,負擔遠比開車高,高鐵有沒有考慮家庭團體票,或是來回票?
答:確實,我們也注意到這個現象。高速公路平均每輛次的乘客人數是一點八人,高鐵票價就是根據這個數字計算出來的,但我相信未來大家對時間的敏感度一定越來越高,沒有人願意耗費六小時在旅遊的路途上,搭乘高鐵只要兩小時,可以多出四小時來旅遊,不也是另一種誘因嗎?當然,為了降低家庭出遊的負擔,今後我們會規劃推出以六人為單位的家庭團體票。
至於民眾會訂來回票,主要是怕回程沒有位子,如果高鐵班次夠多,隨時都買得到票,何必要先訂票?民眾反而會想要隨時搭乘的自由度。所以目前高鐵還不考慮實施多樣化票價制度,以免造成民眾困擾。
■ 票務不理想 持續改進中
問:很多乘客花錢坐高鐵買到了時間,但有人更在意花錢買到的服務,台灣高鐵標榜前衛高科技,卻在售票取票系統上給人落伍混亂印象,你們如何改進呢?
答:很慚愧,當初的票務系統構想要做得很完整,從持票人刷票進入車站,所有資訊在每個關卡都會顯現出來,卻因為結構太複雜,使得原本前衛先進的系統,也變得運作緩慢了起來。
最關鍵的癥結在於一開始誤以為台灣民眾電腦使用率高,會有六成民眾利用自動購票機買票,四成民眾才到櫃台買票,事實上卻是八成民眾習慣排隊購票,只有兩成民眾會使用自動購票機,窗口數不夠,櫃台前自然就大排長龍;至於網上刷卡的銀行授信方式不一,敬老票得符合政府規定,證件不齊就不能賣,都是造成民怨的原因。
目前,機器使用率已達三成八,也增加了十幾個售票窗口,如今排隊時間很少超過十五分鐘了,先訂好票付完款的民眾利用售票機取票,大約只要一分鐘就可順利取票,未來我們也計畫加開訂票乘客直接取票的窗口、推出語音訂票系統和超商付款等措施,但是營運初期造成的等候印象到現在一直無法洗刷改變,高鐵沒有藉口,不能推託,必須承受。
■ 有缺失就改 絕不找理由
問:高鐵從動工到試車,外界一直擔心行車安全,通車之後的零事故及高準點率有效消弭了外界的疑慮,執行長如何形容高鐵這一年的表現,以及自己這一年來的心情?
答:我越來越有信心。我看到公司的成長,合作默契亦在提高,最重要的是高鐵穩健發展中的行車表現與結果,提升了不少民眾的滿意度,年輕人替我們打氣,老年人認為實踐了夢想,從歐洲回台的旅客也誇我們的效能表現比歐洲高鐵好,但是我們知道台灣高鐵是全新系統,而且只有單線營運,沒有理由做不好。以我三十多年的工程經驗來看,台灣高鐵的系統性能絕對是可以拍胸脯的,雖然難免遇到水土不服的現象,但是我要求高鐵人遇到缺失時,先不要找理由多辯解,而是去想能否短時間內改善,如果一時不易改善,就把苦吞進肚中,再來努力。
其實,公共建設都是百年大計,從設計、動工到完成運作至少二十年,主事者如果目光如豆,只想著眼前的利益,二十年時間流逝後就跟不上時代的脈動和需求了。重要公共建設可讓年輕人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及美麗,例如國人進入捷運系統都很懂禮貌守規矩,系統運作也很棒,看到台灣人的表現,大家都會覺得台灣還真不錯,只要認真以赴,肯謙虛學習,謹慎邁開步伐,絕對可以做得很好,台灣高鐵的努力目標就是希望成為台灣的驕傲,而且我相信離目標不遠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