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4 12:14:49| 人氣94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市場觀察》台灣的工作品質下降又最難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前有家公司發表就業展望報告,說台灣是亞太地區聘僱需求最弱的國家,報紙標題說亞太地區以台灣頭路最難找。工作好不好找人人情況甚至定義都不同,本文限於篇幅不加討論。但這項調查的方法和相關人士的解釋可以做為很多對統計數字錯誤解讀的範例。

這項報告調查一四九三個企業主,其中20%說要增加招募,9%說要裁員,兩比例相減得到的11%被稱為就業展望值,我國這項指標較低,所以被認為頭路難找。然這項指標並沒有考慮增加和減少雇用的廠商分別要增減多少人,於是一家增加一百人的廠商抵不過兩家各減少一人的廠商,可見這種指標很粗糙而不可靠。

以這次發表的指標為例,我國數值由去年的14降到今年的11,雖為亞太各國最低,但中國只有12,是亞太各國次低,且是由去年24降下來。若這指標可靠,而台灣就業被說成寒冬來了,中國豈非變崩盤?但媒體和參加發表會的蕭萬長前院長及許士軍教授並沒對中國情勢提出警告。

由於忽略各廠商增減雇用之規模的大小,也未包含新設立之廠商,因此在企業普遍成長的國家不管成長快慢,這種指標都會較高。但在結構轉變較大,發展較為動態的國家,不斷有產業和廠商新出現或萎縮消失,這項指標就可能較低。

相對於這種簡單調查,調查範圍廣又深入的勞工統計顯示我國就業持續增加,失業率也不高,整體就業情勢不差,但結構轉變甚快,能力未能配合的人確實可能較難找工作。許士軍教授說台灣MBA的起薪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是大環境不好。然而台灣薪資平均約美國的40%,MBA若落後特別多,MBA的教育不符合迫切需求可能更是主因。

蕭萬長前院長雖然注意到結構變化,但他卻未能由此指出指標不當,反而認為增加員工的產業包括連鎖批發和支援服務業,表示部份工時和派遣工作不斷增加,所以台灣就業市場的品質在惡化。但他這種推論跳得太快,這類彈性工作方式以前確實有可能較缺保障,但近年相關法令已有補強,最近政府更大幅提高時薪制的最低工資,因此這類就業在職場的品質應已比蕭院長主政時改善。

有些勞工確實因找不到全職工作才投入這類就業,但這類就業方式也可創造更高的生活品質與效率。例如學生可以只短時間工作而兼顧學業;婦女可只在子女在學校時上班而不放棄對小孩的照顧;專業人才可由派遣業在不同時間派到不同企業工作,而使專才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企業可以有更具彈性而有效率的營業時間及人員安排。由此可見國人運用統計指標時應考慮更多因素,才不會發生誤導。


* 陳博志(作者為台灣智庫董事長)

台長: 台北光點

阿福
這種竹篙到菜刀的報導.想也知道是哪些媒體在做誤導.
2007-10-15 17:52:13
版主回應
這些執筆的人,不說謊話會失業
2007-10-15 21:08:01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