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教育界服務的大妹,曾在電話中極力推薦韓劇──順風婦產科。當時我從劇名揣測,內容會否和「白色巨塔」的情節類似?也是以揭露醫學界爾虞我詐,或爭權奪利的黑暗面為主,進而彰顯生命的尊嚴與光輝的另一面。
沒想到,等我抽空看了一集,才驚覺它壓根兒就是一齣幽默的家庭喜劇片。全劇以「順風婦產科」院長一家人為主軸,描述家人的日常相處,以及與鄰居朋友互動時的人際處理。每一集幾乎都可自成一個小單元或主題,導演巧妙運用寫實生活細節,讓周遭的小人物各個鮮活了起來。
全劇將人性裡的小自私、小貪婪,以及人前人後虛偽、造假的一面,毫不掩飾的以戲謔揶揄的手法融入日常的生活裡。劇中沒有一個是完美的典範人物,光是那些人性上的小瑕疵,就讓人在放懷大笑之餘,隱約窺見周遭所處環境。
印象最深刻的一集是:描述全家上上下下,如何趕在開學前夕,通力合作幫美月完成尚未完成的暑假作業。例如:要美月站在客廳牆上掛的畫作前,拍張可愛的照片,好跟藝文老師交代暑假期間,家長曾帶著孩子參觀過美術展;另外,再匆匆跑到自家前院栽種的綠色植物旁,拍張全家幸福出遊的甜蜜照。更爆笑的是,自然老師指定的採集活動,開學後每位學生必繳的昆蟲標本,則是火速從文具店搶購來的。
整齣戲的劇情走向,就像「暑假作業」劇末裡的橋段,開學當天一大早,文具店老闆在顧客買不到昆蟲標本時,不斷對著焦急萬分的家長說:「真是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這幾天買昆蟲標本的人,會突然多了起來?」
所謂的暑假作業,本來就可以包括親子共同完成的部分。只是往往礙於現實因素,讓這項作業的美意,成了一齣心照不宣的荒謬劇。這樣的劇情,讓我想起自己也曾在國中時期偷懶,把暑假的海邊日記,一字不漏的直接拿來抄在寒假作業上。沒想到開學當天,被細心驗收寒假作業的許義男組長當場糗了一下:
「劉菁芬,過年期間,天氣冷得要死,妳還去海邊玩水啊?真是勇敢。」面對教學組長的幽默,害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巴不得瞬間從老師面前消失。
沒想到有一次私下跟同事聊到此事,她竟然笑著回我說:
「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小時候我媽還直接幫我寫過暑假作業呢!」
「我爸更誇張,還幫我弟隱瞞教官,關於蹺課跑去西門町看電影的事。甚至還打電話跟他說『下回想蹺課,記得先讓老爸知道,免得穿幫』。」
談到寒暑假作業,相信跟我年紀相當的人應該都還有印象。早期的寒暑假作業,不過是購自外面廠商設計的各式「測驗卷總和」,外加用來修練心性的大小楷練習簿兩本。
想想,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多了。寒暑假作業幾乎都是經過各校老師精心設計過的,內容取材多元不說,就連完成的方式也比以前活潑有趣許多;可以是閱讀,可以是運動,可以是參觀或家事,也可以是田野或市場調查,甚至是一個小小的獨立研究。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改變最少的要算是學生完成這項指定作業的習性──通常剛發下時,由於新鮮感作祟,興致高昂下可以一日連寫好幾回,接下來進入「高原期」,出現頁碼停滯的現象,直到開學前夕,才驚覺事態嚴重,因此可以熬夜一日連趕好幾回。要不,就是乾脆動用周邊一切所有可用的人力資源,把尚未完成的部份草草解決。
這樣的劇情,讓我想起孩子小時候,我們全家必看的一部日本卡通──櫻桃小丸子。因為這部卡通也是以「櫻桃小丸子」一家人為主軸,幽默的描述三代同堂的日常相處,以及小學校園裡師生或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或許我和先生都在教育界服務的關係,對於劇中一群和班上小朋友年紀相仿的卡通人物,以及不時顯露的純真童語,感觸特深。
只要是人,因應人事物的態度,通常不會偏離人性太遠。我喜歡這樣的戲劇,遠超過正面的說教片,總覺得日常生活已經夠緊張了,無須拿虛構的典範人物壓縮自己,因為這會讓人越發的貶抑,甚至扭曲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記得小時候母親跟我說過一則關於「屠夫斬秦檜」的故事。內容大意如下:
炎熱的午後,一位屠夫為了解悶,於是坐在樹下看著歷史小說──岳飛與秦檜。沒想到看到岳飛的愚忠和秦檜的奸詐時,越看心裡火越大。因此,憤而把書一扔,跑到附近的戲院去看戲。不料,當天台上演的正是秦檜羅織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押入獄中嚴苛審問的劇碼。屠夫盛怒之下,立即衝回家裡拿出屠刀,上台一刀把飾演秦檜的演員給宰了。
後來,屠夫被送進牢裡。沒想到,經審判後竟然獲判無罪,只因屠夫說出事發的起因,並為自己提出一項非常有利的證據:原來他看書看到走火入魔,先前所看的歷史小說裡,凡是出現「秦檜」這兩個字,一律被他狠狠挖空,一口吞進肚子裡。
顯然,故事想傳達的訊息是:屠夫對秦檜的罪行恨之入骨,誅之不過是代天行道而已,因此殺人有理。
我不知道母親這故事打哪兒聽來的?但我知道,這口耳相傳用來伸張正義的虛構故事,絕非我母親憑空捏造。不過,仔細一想,這故事當真有許多值得現代人去深思的地方。就像日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當年宋太宗用來誡諭官吏的十六字箴言,因扁案而被檢察官感性的當庭拿來當典範,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感慨。
當年宋太宗鑒於歷史教訓,親書《誡諭辭》裡的「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頒賜州縣,令州縣刻石立於衙署大堂前甬路間,稱之為「戒石銘」,以便儆醒在朝為官者,需時時以廉潔自律,克已愛民。而今讀來簡直反諷到極點。只是當年又有誰敢質疑高高在上的宋太宗,背地裡是否也正享用著民脂民膏呢?
通常越是專制獨裁的政權,越喜歡樹立典範要底下的百姓來學習。遠的不說,毛匪的《毛語錄》,蔣匪的《大中至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典範一經模塑,看似是非分明,忠奸、黑白二分,看似高揭教育大旗,其實是反教育、反民主。若上位者硬要拿人性達不到事來當誡律,虛偽、造假、敷衍、塞責、謊言、跳票就會應運而生。這種例子,放眼當今政壇或教育界,包括你我,俯拾皆是。只是大家似乎早已習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得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陰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