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04 09:44:09| 人氣7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真如緣起」到「法界緣起」的進路 ──「一心」觀念的確立**  *黃俊威*--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副教授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真如緣起」到「法界緣起」的進路 ──「一心」觀念的確立** 

               *黃俊威*--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副教授

在中國大乘佛學思想中,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觀」,可以說是最其有中國思惟特色的佛教哲學。〈華嚴經〉中也常吉道:三界虛妄,唯是一心作。這種把一心看作是顯現「法界緣起」的真心觀念,更不禁讓人對佛教的形上學系統,產生一股油然的欽佩之情!然而,一個思想的產生,它絕對不可能是孤立而起或一頓即成的;換言之:佛教的思想發展,也必須要有一段漫長的思想史背景作為蘊釀,最後才會開花結果,枝葉茂盛。因此,從思想史的角度而言:華嚴思想雖然是體系龐雜,牽涉的範閏甚廣,但總有一條思想史的脈絡可循!

而本論文的寫作目的,便是希望能透過「思想史的溯還法」,分別探討「法界緣起」「真如緣起」之間的思想關僚,作為整個「法界緣起」的思想序曲。

事實上,「法界緣起」的思想,主要是以前期的「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乃至「如來藏緣起」作為理論的伏線。因此,研究「法界緣起」的思想史,事實上,就等於在研究「緣起」思想,在不同時期的詮釋史;由於佛教的「緣起」思想,在不同時期當中,就分別有不同的詮釋態度,所以,集合了這不同時期的詮釋內容,便正好構成了整個「緣起」思想的詮釋史。

一、原始佛教「真如緣起說」的端倪

Ⅰ、「緣起」與「真如」

「真如」一詞,梵語是 tathātā,意思是「如是呈現的狀況」。本來,在梵語的表達中,tathātā 實際上只有「如」的意思,而「真」字則是中文附加進去的形容詞,用以表示這「如是呈現的狀況」,是比任何的存在還要真實得多。tathātā 除了可翻成「如」之外,也有人喜歡把它翻成「如如」或「如性」;同時,在初期大乘佛教當中,中觀學派更把 tathātā 視同 śūnyatā ( 空性 )。換言之︰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便成為了另外一種存有論上的「真如說」了。

事實上, 「真如」 ( tathātā ) 一詞,最初只是作為對「緣起法」的「現象式描述」,這便是《雜阿含經》所說的「法不離如;法不異如」。換句話說︰「緣起法」便是如是如是地呈現;而如是如是地呈現的本身,便是「緣起法」的狀況。由此可知︰「緣起法」是離不開「如是如是地呈現」;而「如是如是地呈現」跟「緣起法」,是沒有多大的差別。因此,「緣起法」跟「如是如是地呈現」的關係,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如《雜阿含經》卷十二.第 298 經所說︰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在《雜阿含經》中,「緣起法」被形容為「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不論佛陀有沒有出現於世,此法常在。而且,佛陀更是透過親證這「緣起法」,才能成就正覺。

並為眾生分別演說。由此看來︰「緣起法」就好像是一種宛然客觀的存在定律,任何人都不能發明它,創造它;而只能發現它,親證它而已。因此,把「緣起法」視作一般外在客觀的存在法則來看,已經是相當明顯的事實。

另外,在第 296 經中,更有這樣的一段明顯的記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

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 ( 定 )、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

這一種把「緣生法」比擬為「法住、 法界.... 法住、法空 ( 定 )、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等態度,似乎是意謂著︰在這「緣生法」的背後,還隱約有一個稱為「法界」或「法如」的東西存在,作為支撐整個「緣起」活動的一個更高層次的後設存有論基礎。所謂「法不異如;法不離如」,如此一來,「緣起法」跟「 ( 真 ) 如」之間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了。事實上,這一種觀念的引申發展,也可以作為日後「法界緣起」或「真如緣起」思想的濫觴!

Ⅱ、「真如」與「如實觀」

上文所說的部份,只是單就理論的層面來談「真如」與「緣起」;至於有關如何才能契入這「緣起」的「如」,便要進一步牽涉到修行上的「如實觀」問題。本來,原始佛教的所謂「如實觀」,只不過是在說明如何「如實」地去觀照五蘊的無常、苦、無我、無我所的真相,從而達到厭離解脫的目標。當中的所謂「如」或「如實」,只不過是指五蘊的無常、苦、無我、無我所等存在真相,是如是如是地存在著;而一般的修行者,只要「如實」地去觀照這五蘊的苦、空、無常,便可達到解脫的效果。如《雜阿含經》卷一.第 9 經中,即有如下的記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故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故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在這裡,我們便可以發現到︰透過這「如實觀」所呈現的「( 真) 如」( tathā;如是地、這樣子地 ) ,跟後期大乘佛教所說「恒存實有」的「真如性」 ( tathātā, 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這裏所說的「如」,只不過是指五蘊「無常、苦、無我、無我所」真相的如是地呈現,而修行者只要透過這觀照的心靈,去如是地觀照這五蘊的無常真相,便是「如實觀」;而這五蘊無常真相的本身,便是所謂的「如」。因此,能觀照的心靈狀況是「如實觀」;而被觀照的對象本身,當然也就成為了「真如境」。

由此可見︰早期原始佛教所說「緣起」「如」或「如實觀」,都是泛指五蘊本身的無常真相;修行者只要如是地去觀照,便可以從厭離當中獲得解脫。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這裏的所謂「如」,只是作為五蘊無常真相的「現象描述」;而不是作為存有論上的「本體描述」。然而,問題的癥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如」的觀念,從原先的「現象描述」(如是地,這樣子地)一轉而成為了存有論的「本體描述」(真如性) 呢?

對於這一個問題,恐怕必須要從部派的對「緣起」觀念的轉變開始探究,才能進一步獲解決問題的真相。

二、部派佛教「緣起無為說」的發展

承接上文所說︰「如」的觀念,最初只是作為描述「緣起法」如是地呈現的狀態,所謂「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因此,在原則上,它應該純粹是屬於「現象式描述」;而不是作為存有論的「本體式描述」。然而,倘若我們嘗試從「十二支」的角度去觀察「緣起法」的話,我們便會同時發現到︰「緣起」除了可作為說明世間輪迴現象的流轉因果外 ( 緣生 ── 有為法 );同時,更可作為解釋出世間法的還滅因果 ( 緣滅 ── 無為法 )。因此,把「緣起法」視作跨越「有為法」和「無為法」之間的兩重性格,便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這一種趨勢,發展至部派時代,「緣起法」作為出世間法、還滅因果的部份,便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在大眾部所成立的「九種無為說」思想中,竟然將「緣起法」和「八正道」,都歸攝到出世間法的範疇,這便是大眾部「九種無為說」中所說的「緣起支性」和「聖道支性」。而屬於上座部系統的化地部,更進而直接將「緣起法」和「八正道」,視之為「緣起真如」和「道支真如」。如此一來︰把「緣起法」推向「無為法」中的「真如說」,更是到達了呼之欲出的境地!

Ⅰ、大眾部的「九種無為說」

大眾部對於有關出世間法的範疇分類,大概可區分為九種,這便是大眾部的所謂「九種無為說」,如《異部宗輪論》所說︰

無為法 ( asaṁkṛta ) 有九種︰

(一) 擇滅 ( pratisaṁkhyā-nirodha );
(二) 非擇滅 ( apratisaṁkhyā-nirodha );
(三) 虛空 ( ākāśa );
(四) 空無邊處 ( ākāśānantyāyatana ) ;
(五) 識無邊處 ( vijñānāntyayatana );
(六) 無所有處 ( ākiñcanyāyatana );
(七) 非想非非想 ( naivasañjñā-anāsañjñāyatana );
(八) 緣起支性 ( 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tva );
(九) 聖道支性 ( arya-mārga-aṅgatva )。

在這裡,大眾部把第八的「緣起支性」 ( 緣起法 ) 和第九的「聖道支性」 ( 八正道 ),都視之為出世間的「無為法」。這一種傾向,很有可能跟它們特別側重「緣起法」還滅因果的超越性部份有關。事實上,站在原始佛教的立場而言︰透過觀察「緣起法」和「八正道」,的確是可以成就出世間法的涅槃解脫。因此,把「緣起法」視作超然的客觀存在,也是相當自然的現象。

Ⅱ、化地部的「九種無為說」

而化地部所提倡的「九種無為說」,雖然,在內容方面,有些部份是跟大眾部不盡相同,但依舊是把「緣起」看成是「無為法」的一種,稱為「緣起真如」,其內容如下︰

無為法有九種︰

擇滅 ( pratisaṅkhya-nirodha )
非擇滅 ( apratisaṅkhya-nirodha )
虛空 ( ākāśa )
不動 ( ānejya )
善法真如 ( kuśala-dharma-tathatā )
不善法真如 ( akuśala-dharma-tathatā )
無記法真如 ( avyākṛta-dharma-tathatā )
道支真如 ( mārga-aṅga-tathatā )
緣起真如 ( pratītya-samutpāda-tathatā )

在這「九種無為說」當中,大眾部把「緣起」稱之為「緣起支性」( 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tva ), 而化地部則把它稱為「緣起真如」( pratītya-samutpāda-tathatā )。如此一來,「緣起法」於是便成為了「無為法」的一種。如《雜阿含經》卷十二.第 298 經所云︰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事實上,這一種試圖把「緣起法」看作是「非造作性」「法界常住」的存在,已經隱約地將「緣起法」視為一種出世超然存在的傾向 ── 無為法。因此,就在這種情況下,從「緣起說」的思想進一步過渡到「真如說」,實在也是相當自然的發展。事實上,化地部的「緣起真如」觀念,對於後來的大乘經論,如《解深密經》、《大乘莊嚴論》、《佛地論》等的「真如說」,都具有相當深遠意義的影響。

三、大乘佛教的「真如緣起說」

從「真如緣起說」的立場來說︰在大乘佛教的三大系統當中,皆有其自身獨自發展的「真如緣起說」。例如︰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思想,從某一些意義來說,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性空系統的「真如緣起說」。

而唯識學派從「依他起性」的角度,去說明阿賴耶識種子的染、淨轉依等關係的建立,也可以說是一種瑜伽系統的「真如緣起說」。事實上,透過「染依他起」所開展的「偏計所執性」,也可以作為「流轉真如」或「染污真如」的說明;而透過「淨依他起」所開展的「圓成實性」,也可以作為「清淨真如」的說明。

同時,站在真常系統的「如來藏緣起說」,則更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真如緣起說」。如《大乘起信論》所強調的「一心開二門」, 便是進一步把這「一心」 (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視作能夠生起宇宙萬物的「真如心」,而一切的世間的染、淨因果,皆以此「一心」作為基礎!

為了論述上的方便,我們僅將大乘三系的「真如緣起說」,逐一加以分析說明如下。

Ⅰ、中觀學派的「真如說」── 緣起性空

中觀學派所主張的「緣起性空」思想,其實正是一種典型的「真如說」。承如《雜阿含經》卷十二.第 298 經所云︰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由於「緣起法」並非佛陀所創造、也不是別人所能創造,因此,它宛然自有、超然本具的特性,已經是相當明顯的事實了。就在這一種情況下,中觀學派則認為︰這一種宛然的存在特性,應該是一種「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的如是存在狀態,而這一種存在狀態,便是中觀學派所說的「緣起性空」,事實上,這一種「緣起性空」的宛然存在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空性真如」。如《中論》卷四〈觀四諦品〉所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 ( 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末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由此看來︰這一種「緣起」的宛然存在狀態;也就是「無自性.空」的宛然存在狀態。而這一種「無自性.空」的宛然的存在狀態,也就是「假名有」的宛然存在狀態。事實上,這也正是中觀學派所說的「真如觀」。因此,「無自性.空」的真實義,也正可作為一切法得以成立的「存有論基礎」( ontological-basis )。如《中論》所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

總括以上所說︰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其實也正好是一種「性空真如」的存有論說明。而代表了早期華嚴開宗思想的杜順禪師,在他的有名著作《法界觀門》中,便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無相教,來說明「空色無礙」的「法界緣起」思想。

Ⅱ、唯識學派的「真如說」── 依他起性

唯識學派的所謂「真如」,其實就是指依他種子而生起的唯識性。如《唯識三十頌》所說︰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由此可見︰「真如」其實正是指一切法的最高存在方式,這便是唯識家所說的「諸法勝義」。事實上,由於是那一種的存在方式,都離不開「真如」;換言之︰不同的存在方式,說穿了,也只不過是「真如」的不同呈現方式而已。因此,不論事物的呈現方式為何,最後,還是可以把它回歸到「真如」本身,當然,這一個「真如」的本身,在唯識家的立場來說,便是「依他起性」。有關唯識或瑜伽系統的「真如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要算是《解深密經》和世親的《攝大乘論釋》所說的「真如十相」或「法界十相」。以下我們便開始逐一加以討論。

a.《解深密經》的「七種真如說」

《解深密經》的所謂「七種真如」( sapta-vidha-tathatā ),分別是指︰

流轉真如 ( pravṛtti-tathatā );
相真如 ( lakṣaṇa-tathatā );
了別真如 ( vijñāpti-tathatā );
安立真如 ( saṁniveśa-tathatā );
邪行真如 ( mithyā-pratipatti-tathatā );
清淨真如 ( śuddha-tathatā );以及
正行真如 ( samyak-pratipatti-tathatā )等七種。

誠如《解深密經》卷三所說︰

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

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人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

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

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

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

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在這裡, 《解深密經》試圖把「流轉真如」 ( 輪迴 )、「安立真如」 ( 苦 ) 和「邪行真如」 ( 集 ),視之為一種輪迴現象的「染污」緣起。換言之︰這一種以流轉輪迴現象來作為染污性真如的做法,正相當於化地部所說的「緣起真如」,或大眾部所說的「緣起支性」。

至於「相真如」和「了別真如」,便是要闡明事物的存在性,就是透過「人無我、法無我」所彰顯的「唯識性」( vijñāna-matratva ) 的存在。事實上,這一種對存在性的規定,也可以說是整個唯識學派所共同主張的「存有論命題」( ontological thesis )。

而所謂的「清淨真如」 ( 滅 ),便是指三乘 ( 聲聞、緣覺、佛 ) 所共證的解脫境界,是平等一致的;這也正是一般佛教所指的︰「三乘同坐解脫床」的意義。

最後的所謂「正行真如」 ( 道 ), 便是在說明「八正道」的實踐內容。這也正相當於化地部所說的「道支真如」,或大眾部所說的「聖道支性」。

事實上,這裏所說的「真如」,並非單純是指輪迴流轉現象的本身;而是在進一步指出︰雖然萬物皆在流轉變化當中,然而其平等一味的「真如性」,卻是永恒不變、永不消失。 所謂「真如即是諸法實性、無顛倒性」,這便是諸法宛然本具、不生不滅的「如如性」或「真如性」。這一種觀念,跟《大乘起信論》所說的「覺心」或「覺性」,都非常類似。

b.《攝大乘論釋》中的「真如法界說」

在真諦所譯、世親註釋的《攝大乘論釋》中,竟首次將「真如」 ( tathatā ) 和「法界」 ( dharma-dhātu ) 一詞連用, 而成為了所謂「真如法界」 ( tathatā-dharma-dhātu ) 的新觀念。而且,在世親的解釋中,更進一步說明了「真如」才是這一個能彰顯「法界十相」的本體,這一種觀念,正相當於亞理斯多德在本體論中所說的「不動的動者」( unmovable mover ),誠如論中所說︰

論曰︰何者能顯「法界十相」?

釋曰︰此問欲顯「真如」有十功德相。此十功德能生十正行,及十不共果,以顯法界體。十功德是顯法界之本故!

在這裡,世親已經把「真如」看作是︰唯一能呈現整個宇宙法界種種差別現象的最終本體。而這種種的差別現象,便可歸納為「十功德相」;而由這「十功德相」,便可更進一步產生「十正行」,以及十種不同的結果 ( 十不共果 ) ,這便是宇宙法界的全體內容。

接著,我們所要探研的,便是有關「十功德相」的問題。這裡的所謂「十功德相」,分別是指︰

遍滿義 ( 普遍性 )︰
這是指由人無我、法無我所呈現的存在方式 ( 真如 ),是普遍存在於「法界」的任何地方。
最勝義 ( 絕對性 )︰
除了人無我、法無我的存在方式外,沒有比這個更高的存在方式,因此,實際上,這兩種無我的存在方式,才是唯一、絕對、最高的存在方式。
勝流義 ( 衍生性 ) ︰
從絕對性的最高存在中所流出的法,佛是佛法。
無攝義 ( 非執性 )︰
這是指「真如」的不可執著性, 透過「三輪體空」的體證而表現出來。
相續不異義 ( 主體性 )︰
這是指諸佛菩薩是以「真如」所顯的「法身」為體,隨緣示現,以「應、化身」救渡眾生。因此,其「主體性」是恒常不變,這也就是所謂的「法身一如」了。
無染、淨義 ( 超然性 )︰
這是指「真如」本身「不垢不淨」的超然性。
無別義 ( 共同性 ) ︰
佛教法門雖然有千萬別,但解脫目標的「共同性」,卻是始終如一的。
不增、減義 ( 寂然性 )︰
當八地菩薩成道時,便會見一切法,道成時不增;惑滅時不減。
定自在依止、土自在依止、智自在依止︰
這是指依菩薩的願力所成就的所有相、所有國土、四無礙智,皆悉圓滿展現。
業自在依止、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
這是「十地」的最高境界,能通達如來一切祕密法藏,利益眾生。

事實上,這「十功德相」,是分別配合「十地」的層次而逐一展開的。

例如,就有關第一相的「遍滿義」 ( 普遍性 ) 而言︰它正是指「真如」的絕對普遍性,是無處不遍滿的,所謂「真如法界,於一切法中,遍滿無餘」。換句話說︰「真如」是普遍於一切法中,無處不在。然而,如何才能親證到這一種「真如」的遍滿性呢﹖這便要進一步牽涉到「人無我、法無我」的證得問題。如釋中所說︰事實上,這「十功德相」,是分別配合「十地」的層次而逐一展開的。

先問十功德相。

論曰︰於初地,由一切遍滿義,應知法界。

釋曰︰真如法界,於一切法中,遍滿無餘。何以故?

諸法中,無有一法非無我故。人、法二執所起分別,覆藏法界,一切遍滿義。由此障故,願行位人,不得入初地;若除此障,即見真如遍滿義,人、法二執,永得清淨。由觀此義,得入初地。

由此可知︰透過「人無我」的證入,便可以破除「煩惱障」;透過「法無我」的證入,便可以破除「所知障」。因此,從「人、法二無我」的證入,便可以破除煩惱、所知的二重障,得「人、法二無我」的如實觀,親證「法界遍滿義」的真如境,進入「初地」。誠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法界遍滿功德,得通達一切障空義,得一切障滅果。

至於第二相的「最勝義」 ( 絕對性 ),主要是在彰顯「人、法二無我」的存在狀態,正是全體法界的真正存在狀態 ( 真如 )。 而這一種存在狀態,也正是所有存在狀態中,最透徹、最終極的存在表現,這便是「真如法界」透過「人、法二無我」所呈現的「最勝義」,是「存有論」中的最高表現形式。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人、法二無我的存在方式,也正是一切事物的最終極的存在表現。如釋中所說︰

論曰︰於二地,由最勝義。

釋曰︰人、法二空攝一切法,盡是遍滿義;此義於一切法中最勝清淨。由觀此義,得入二地。

因此,所謂的「最勝義」,也正是要彰顯「人、法二空 ( 無我 )」的最高存在狀態,是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因為,除了這兩種存在方式外,再也找不到更高的存在方式。能夠如此觀察人、法二無我的「最勝義」,便可進入「二地」。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法界最勝功德,得於一切眾生最勝、無等菩提果。

而且,倘若我們對人、法無我的「遍滿義」和「最勝義」能如實觀照,這樣便可獲得「無分別智」;再由「無分別智」中衍生出「無分別後智」,生起「大悲心」;從而開始創立佛教,救渡眾生,結集成三藏十二部經典。事實上,這些佛教經典,都是透過佛陀的「大悲心」所衍生流出。因此,菩薩為了要得到這些最勝之法,更不惜犧牲性命,如六度萬行,一切難行之行,都能任勞任怨,毫無怨言,這便是「勝流義」 ( 衍生性 ) 的真諦。事實上,這「勝義流」的證入,也正是整個「菩薩行」的實踐過程。

如釋中所說︰

論曰︰於三地,由勝流義。

釋曰︰真如於一切法中最勝。由真如起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真如所流,此智於諸智中最勝。因此智流出無分別後智所生大悲,此大悲於一切定中最勝。因此大悲,如來欲安立正法,救渡眾生,說大乘十二部經。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於一切說中最勝。菩薩為得此法,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由觀此法,得入三地。

由此可知︰「勝流義」也正是指這「真如」所衍生出來的正法,其實都是「大悲心」的流露。因此,倘若能體會到這「勝流義」,便可進入「三地」。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法界勝流文句功德,得無邊法音,及能滿一切眾生意欲果。何以故?

此法音無邊、無倒故。

從「人、法二無我」的證入,便可體會到真如的「遍滿義」、「最勝義」和「勝流義」,由此而萌生「大悲心」。然而,如何才能圓滿地實踐「菩薩行」,在渡化眾生的過程中,不為外在客塵所沾染,從而保持菩薩原來的清淨性,這便要進一步牽涉到「三輪體空」的問題。

因此,假如菩薩能親證「三輪體空」,體會到「自」 (作者 ── 主體 )、「他」 ( 受者 ── 對象 )、「法」 ( 作業 ── 行為本身 ) 三者皆不可得的道理,這樣,便不會對外塵對象產生執著心,不生法執、法愛,從「三輪體空」中獲得解脫。如釋中所說︰

論曰︰於四地,由無攝義。

釋曰︰於最勝真如,及真如所流法,菩薩於中,見無攝義。謂此法非我所攝、非他所攝。

何以故?自、他及法三義,不可得故。

譬如北鳩婁越 ( Uttara-kuruya;北拘盧洲 ) 人,於外塵不生自、他攝想;菩薩於法界亦爾故,法愛不得生。由觀此義,得入 四地。

這裡的所謂「非我所攝、非他所攝」,正好是原始佛教「無我、無我所」的最佳說明,這也正是所謂「去我執、離我所」的實踐方法。所不同的是︰原始佛教是以此來達到厭離輪迴的解脫目的,而大乘佛教則將之應用到「菩薩行」的實踐工夫,其目的是要達到「無人、我二相」的「無相解脫」。因此,這裡的所謂「自、他及法三義,不可得故」,便正好是「三輪體空」的最佳說明。事實上,這也正是「真如」「無攝義」 ( 非執性 ) 的根本要旨,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法界無攝功德,得如所應一切眾生利益事果。

由於菩薩能透過「三輪體空」的證入,不沾染外在的法愛,因此,若單從表面上看︰諸佛菩薩好像是跟眾生一同輪迴生死。如此一來,諸佛菩薩的輪迴跟眾生的輪迴之間,到底又有何種差別呢?

倘若要討論這一個問題,便必須要進一步從「主體性」的差別方面著眼。事實上,若是單從現象上觀察︰眾生與佛,都是在六道中輪迴,但其「主體性」部份,則顯然是各有差別。因為眾生的輪迴,是受制於染污分別、業力所感的「輪迴主體」;而諸佛菩薩的輪迴,卻是真如清淨性、願力所顯的「成佛主體」。因此,嚴格地說︰諸佛菩薩的輪迴,只有輪迴之相;而無輪迴之實。所以,應該稱作「示現」。誠如部派佛教時代的《異部宗輪論》所說︰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 ( kalala;凝滑位)、頞部曇 ( arbuda;皰位 )、閉尸 ( pesi;軟骨位 ) 、鍵南 ( ghana;堅肉位 ) 為自體。

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脇生。

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

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

由此可知︰眾生的輪迴,是業力所感的「業感緣起」;而菩薩的示現輪迴,則是「大悲心」所感召的隨緣示現。因此,眾生的「主體性」,是業力所感的「輪迴主體」;而菩薩的「主體性」,則是真如所顯 ( 法身 )、 願力所召 ( 報身 ) 而又隨緣示現 ( 化身 ) 的「真如法身」。如釋中說︰

論曰︰於五地,由相續不異義。

釋曰︰此法雖復無攝,三世諸佛,於中相續不異不如;眼等諸根,色等諸塵,及六道眾生,相續有異。

何以故?

如此等法,分別所作用故,相續有異;三世諸佛,真如所顯故,相續不異。若觀此義,得入五地。

因此,按釋中所說︰眾生的「輪迴主體」,是分別作用所產生的「虛妄分別性」 ( 偏計所執性 )。 同時,由於眾生的執受作用而造成的「隔陰之迷」,更使得眾生在每一次的輪迴過程中,都執著不同記憶的「自我意識」為自已的「輪迴主體」,這便是「相續有異」。而菩薩的示現六道,則是真如體的彰顯 ( 法身 ) ,隨緣示現 ( 化身 ), 所以,輪迴只不過是「化身」的隨緣作用;而「法身」卻是恒住不變,這便是「相續不異」。若能明白個中道理,便可證入「五地」,獲得「法身」,這便是最高存在的「成佛主體」。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法界相續不異功德,得與三世諸佛無差別法身果。

由於「法身」是「真如所顯」,所以並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差別,故能恒存不滅,相續不異。同時,若針對未來而言,它同樣也是不會退轉的,因為「真如」本身就是恒常清淨的 ( 不垢 ); 若針對過去、現在而言︰也不能說它沒有清淨, 因為它從來也不曾被染污過 ( 不淨 ),這便是「真如本體」的「不垢不淨」。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說明「真如」本身的無染性和無淨性的超然意味。誠如釋中所說︰

論曰︰於六地,由無染、淨義。

釋曰︰三世諸佛,於此法中,雖復相續不異,此法於未來佛無染,以本性淨故;於過去、現在佛無淨,以本性無染故。由觀此義,得入六地。

因此,倘若我們能證得這「不垢不淨」的真如性,便可進一步清淨整個法界的一切眾生,證入「六地」。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十二緣生真如無染、淨功德,得自相續清淨、及能清淨一切眾生染濁果。

事實上,一切三藏十二部經典,雖然皆有八萬四千無量法門,談有說空,內容各不相同;然而,其目的皆是指向同一目標,那就是「解脫」。因此,縱然法門無量有別;但解脫的目標,卻始終是一致無別的。如釋中所說︰

論曰︰於七地,由種種法,無別義。

釋曰︰十二部經,所顯法門,由種種義,成立有異。由一味修行、一味通達、一味至得故,不見有異。由觀此義,得入七地。

佛教經典,縱然是浩如煙海,但只要始終如一地去實踐、修行,最後定可通往涅槃解脫之道。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種種法無別功德,得一切相滅,恒住無相果。

因此,倘若能體察解脫涅槃的「無別義」,便可恆住於涅槃的無相果位,進入「七地」,並以種種威神之力,變化自在,這便是涅槃的「不增、減義」,也可以說是它的「寂然性」。如釋中所言︰

論曰︰於八地,由不增、減義。

釋曰︰菩薩見一切法道,成時不增;或滅時無減。如此智,是相自在及土自在依止。

相自在者,如所欲求相以自在故,即得現前。

土自在者,若菩薩起分別願,願此土皆成頗梨柯 ( puṇḍarīka;即蓮花 ) 等,以自在力故,如其願即成。

初自在為成熟佛法;後自在為成熟眾生。

此二自在,由不增、減智得成,即以不增、減智為依止。

由觀此義,得入八地。

在這裡,菩薩透過對涅槃的證得,便可親見一切法的「不增不減性」,所謂「成時不增、滅時不減」,這便是「涅槃智」或「不增、減智」證得。同時,透過這種「涅槃智」的證得,更可作為生起「相自在」和「土自在」的必要性基礎 ( 依止 ) 。所謂「相自在」( Lakṣaṇa-īśvara ),便是指菩薩所欲祈求的所有現象,皆可如願現前 ( 化身 )。 至於「土自在」, 其實就是指「國土自在」( bhūmi-īśvara ) , 它是依菩薩所發的願力,如其所願而實現的國土 ( 報身 )。 因此,「相自在」主要是為了成就佛法,相當於華嚴經所說的「上迴向」;而「土自在」,則是為了成就眾生,這正相當於華嚴經所說的「下迴向」。誠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不增、減功德,得共諸佛平等威德智慧業果。

事實上,這一種「相自在」和「土自在」的成就,正是「如來業」的實現,也就是「圓滿報身」或「應身」的具體展現,如此便可進入「八地」。

至於「九地」的境界, 則是以「定自在」 ( 相自在 )、「土自在」、「智自在」作為基礎。有關「定自在」和「土自在」的內容,前面已經提到,今不用多說了。現在我們要說的是有關「智自在」的問題,所謂「智自在」,主要是顯現為「四無礙智」,並且以「無分別智」作為基礎。如釋中所云︰

論曰︰於九地,由定自在依止義;由土自在依止義;由智自在依止義。

釋曰︰初二依止義,如前釋。

智自在者,四無礙解所顯名智,此智以無分別後智為體。何以故?

遍一切法門,悉無倒故。由得此智故,成大法師,能令無窮大千世界眾生,此自在以無分別智為依止。由得此自在故,入九地。

又釋︰通達法界為智自在依止故,得四無礙解。由觀此義,得入九地。

因此,倘若能通達前面所說的「相、土、智」等三種自在依止,便可得到「四無礙解」,從而證入「九地」;而且,倘若能證得「相、土、智、業」的四種自在,更可獲得法 、報 ( 應 )、化的三身。如釋中所說︰

若通達四種自在依止功德,得三身果;

若通達無分別依止,得法身果;

若通達土及智自在依止,得應身果。

由此應身,於大集中,得共眾生,受法樂果。

若通達業依止,得化身果。因於此果,能作無量眾生無邊利益果。

順著「九地」的修持,最後便可進入「十地」的「業自在依止」,以及「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義」,從而廣作利益眾生工作,成就一切如來祕密法藏。如釋所說︰

論曰︰於十地,由業自在依止義。

由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義,應知法界。

釋曰︰通達法界,為作眾生利益事。若得諸佛三業,及陀羅尼門、三摩提門,則能通達如來一切祕密法 藏,得入十地。

又釋︰通達法界為業自在依止;通達法界為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由此通達,為化度十方眾生,得三身、三業故,名業自在。由得陀羅尼門、三摩提門,如來一切祕密法藏,如意通達故,名自在。此三自在並以「真如」為依止。由觀此義,得入十地。

總括而言︰以上這「法界十相」,皆是以「真如」本身作為依止。換言之︰「真如」的體性,雖然三世一如,恒住自性;但從這「真如」的體性所彰顯的現象,卻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從菩薩的初發心到成佛的階段,皆是不離「真如」或「法界」。就在這種情況下,「真如緣起」或「法界緣起」的彰顯,正可圓滿地說明每一位眾生的流轉輪迴,以及還滅解脫,也是不能離開這「真如緣起」或「法界緣起」。由此可知,「真如」或「法界」的觀念,至此已經可以作為一切法、一切相的代名詞了。

c. 《大乘起信論》中的「真如說」── 一心開二門

《大乘起信論》在這裏所彰顯的「真如說」,其實正是「一心真如」的說明。換言之,也就是以「一心開二門」的「真如說」。事實上,這一個「一心」,在眾生來說,就是「眾生心」;而在佛的立場來說,則是「真如心」。然而,不管「眾生心」也好,「真如心」也好,其體是平等一味,無有差別,而只有迷悟之不同屬性而已。如論所說︰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法」;二者、「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

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義體故;

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在《大乘起信論》中,已經正式提及有關「心真如」和「心生滅」的兩個觀念。因此,這裏是以「心真如」為本體;而以「心生滅」為作用,事實上,這一個「一心」,就是「如來藏心」。所以,倘若是從存在事物 ( 法 ) 上來分析的話,則可區分為本體和作用;然而,若就義理 ( 義 ) 上來分析的話,則可區分為體大、相大、用大。雖然,性質上縱使是千差萬別,但皆可說是這一心的不同顯現。如論中所說︰

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云何為二?

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此義云何?

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實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在這裡,「一心開二門」的理論,於是便正式確立。所謂「一心開二門」,便是指︰依止這「一心」,而開展出「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兩種,而這二門的關係,更是相即不離,如濤波依水一般,密不可分。

事實上,「心真如門」就是指全體法界的大總相,也就是所謂的「一真法界」所表現的宇宙全體現象。換言之︰「真如緣起」也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法界緣起」。然而,「真如緣起」始終是側重於「真如」的衍生義,例如,「真如」的用大,是「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這些都是「真如」的衍生義,或者是「一心開二門」的衍生開展。 然而, 倘未能有效說明事物與真如理之間的無礙性 ( 理事無礙 ), 以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無礙性 ( 事事無礙 ),仍至「一多相即」「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的圓融無礙境界。有關這一部份的理論發聲,也正是整個「法界緣起」所要處理的具體內容。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真如緣起」其實正是「法界緣起」的理論泉源;而「法界緣起」卻又成為了「真如緣起」的理論完成。兩者的關係,實在是密不可分。

既然「真如」又是如此的「既內在又超越」,它既可作為全體法界的大總相 ( 超越 ),同時又能衍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 ( 內在 ), 像如此「既內在又超越」的「真如」,那當然是不可言詮、離言語相、離文字相、離一切相了。然而,對於作為凡夫眾生的我們來說,到底又該如何才能證入呢?

事實上,證入這「真如」的方法無他,那就是以「離文字相、離一切相」的方式證入,這便是所謂的「隨順證入」 。如論所說︰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為念,名為得入。

同時,若進一步就「真如」的絕對義和衍生義來說,更可細分為「如實空」和「如實不空」兩種。所謂「如實空」,主要是就「真如」超越面的絕對義而說;而「如實不空」,則是就「真如」內在面的衍生義而說。如論中所云︰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A〕、非無相〔-B〕、非非有相〔--A〕、非非無相〔-B〕、 非有無俱相〔- ( AB )〕;非一相非異相〔-P-Q〕、非非一相非非異相〔--P--Q〕、非一異俱相〔- ( PQ )〕,乃至總說。

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

因此,這裡所謂的「如實空」,正是指「真如」的本來清淨狀態,世間任何的語言文字都無法加以描述,這正是就它絕對超越義的消極面而言;至於「如實不空」,則是就它內在衍生義的積極面而言,指出它能具足一切出世間法的無漏性功德。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如實空」,也是專就不生不滅的真如體而言;而「如實不空」,則是專就生滅作用的真如相而言。由此可見,這裏所說的「空」,已經跟中觀 學派的使用定義,完全不同。

總括以上所說︰《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思想,的確是「真如緣起」理論的登峰造極!透過「真如緣起」的理論架構,一切有關「緣起」、「法界」、「一心」的觀念,在這裏都可以獲得一個理論上的支撐點,同時,它更可進一步匯通到《華嚴經》所說「三界虛妄、唯是一心作」的經證。由此可知︰佛教思想中「真如說」,主要是起源於原始佛教「緣起說」中所說的︰「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 ( 定 )、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等思想啟發,從而發展成部派時代,大眾部的「緣起支性」,或化地部的「緣起真如」理論。就在這種情況下,「緣起法」 ( 法 ) 跟「 緣起的存在狀態 」 ( 法如 ) ,於是便被正式劃上等號 ( 緣起=如 )。

到了大乘時代, 由於中觀學派把「緣起的存在狀態」 ( 法如 ), 正式定義為 「性空」、「假名」、「中道」, 如此一來,「緣起性空」的觀念,於是便成為了另外一形式的「真如說」 ( 法如=性空 ), 這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性空真如說」。

接著,《解深密經》的「七種真如說」提出以後,「真如」於是便正式成為了一切流轉輪迴,以及還滅解脫的成立基礎 ( 所依止 ),這便是所謂「依他起性的真如說」。到了世親的《攝大乘論釋》,透過對「真如」十功德相的說明,於是「真如十相」、「法界十相」跟「菩薩十地」之間的關係,便幾乎相等了 ( 真如=法界;十相=十地 )。 就在這種情況下,從菩薩的初發心,到成佛為止的修行活動,也都離不開「真如」或「法界」了。這一個觀念,發展至《大乘起信論》,更以「一心」的來作為「一法界的大總相」,如此一來︰「一心」、「真如」、「法界」、「緣起」、「性空」、「依他起」、「十地」、「十相」等觀念,幾乎都在為了「真如」的同義詞,所以,「真如緣起」也就可以變相地說成是「法界緣起」或「一心緣起」了。

Ⅲ、如來藏系統的「真如說」── 如來藏緣起

在公元三世紀的中葉,一些宣說「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大乘經典,終於在印度流行起來。它們企圖從眾生相續不斷的現象背後,點出有一個不滅的「如來藏」,由此而導引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結論。事實上,如來藏是梵語 tathāgata-garbha 的義譯,這是指在眾生本身,即恒存著本來清淨的如來胚胎,作為未來成佛的基因。因此,「如來藏」也就是指如來在胎藏中;也可以說是眾生潛能地存在的如來。這一個「如來藏」,對每一位眾生來說︰都是潛能地本來具足,只不過是現在尚未付諸實現而已。

這一種從「如來法身不滅」的思想,而理解出眾生本有的如來體性。代表這一時期的經典,主要是以《增一阿含經》、《央掘魔羅經》、《大方等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勝髟曼髟曼經》、《不增不減經》、《大法鼓經》、《大集經》、《無上依經》等為代表。

首先,有關「如來藏」一語的最早起源,大概可直接追溯到原始佛教的經典《增一阿含經》卷二的序品所說︰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

這裡的所謂「如來形」「如來體」,原先可能是用來指涉佛的法身功德,皆如金剛一般,永恒不滅。這一種從「法身」的不滅,進而演變成眾生皆有一個不滅的「如來藏」,也是相當可能的。例如,在《大方等如來藏經》中,便是從眾生本有「如來智」、「如來眼」和「如來身」的大前提下,進而肯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如經上所說︰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痴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這裡所說的「如來身」,跟《增一阿含經》所說的「如來形」「如來體」,其意思都是相通的。同時,在這裏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看出︰「如來藏」其實就是「我」的異名 ( 如來藏=我;tathāqgata garbha = ātman )。所謂「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正是「如來藏我」的最佳寫照。而且,在《大般涅槃經》卷七中,更把「如來藏」、「佛性」、「我 」,看作是相同的概念,如︰

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因此,「如來藏」除了等同於「我」之外,還等同於「佛性」 ( 如來藏=我=佛性;tathāgata garbha = ātman= BuddhatvaBuddha gotra)。 同時,在經中接著更以「常、樂、我、淨」的四種德性,來說明這一個「如來藏」,例如︰

『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 我者名為如來,...... 常者如來法身,...... 樂者即是涅槃,...... 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

《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四德, 主要是依如來 ( 佛 )、法身、涅槃、正法而安立。如此一來,「如來藏」除了等同於「我」、「佛性」之外,它還等同於「法身」、「涅槃」、「正法」。在《勝髟曼髟曼經》中,更進一步把「如來藏」跟「法界」、「法身」、「出世間法」、「自性清淨心」 等觀念,統統劃成等號。例如︰

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

而且,在《不增不減經》中,更把「眾生界」、「如來藏」、「法身」的觀念,都把它歸到甚深義的第一義諦。例如︰

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因此,就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義諦」、「眾生界」、「如來藏」、「法身」這四個概念,在這裏已經是把它看成是異名而同實的東西。經中接著更依「眾生界」的觀點,來進一步說明如來藏的三種涵義,例如︰

眾生界中,示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

何謂三法?

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 ( 過去︰不空 );

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不清淨法 ( 現在︰空 );

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 未來︰平等 )。

在這裡,「眾生界」所說的三法,其實也正是「如來藏」跟「真如」,在過去、現在、未來所彰顯的三種狀態。由此看來︰過去的「如來藏」,是跟「真如」相應的清淨法體,這也正是「如來藏」的不空義;而現在的「如來藏」,則是跟「真如」不相應的不清淨法體;而未來的「如來藏」,則是跟「真如」染、淨平等的恒存法體。事實上,這三種「如來藏」的存在狀態,只不過是表示「真如」染、淨的三個面相而已。如經中所說︰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者。

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

舍利弗!我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淨心。

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

此本際來離脫、不相應煩惱所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

舍利弗!我依此煩惱所纏不相應、不思議法界,為眾生故,說為︰說為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淨心、不可思議法。

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

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

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說名眾生。

所以者何?

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等異名。以是義故,我依彼法,說名眾生。

按此而論︰過去的「如來藏」,其實就是「自性清淨心」,它就是跟「真如」相應的清淨法體。而現在的「如來藏」,則是跟「真如」不相應,以及被煩惱所纏的不清淨法體。所謂「心性本淨,客塵所染,說為不淨」。

事實上,它正是指眾生當下輪迴現象的實際狀況,雖然,眾生是在客塵煩惱中流轉,然而,心性依然還是本來清淨的,只要把外在的客塵除掉,即可返回本來面目,而佛菩薩的菩提智,便是在去除客塵,返回「本性清淨」。因此,現在的眾生,雖然是陷溺於生死輪迴當中,然而,眾生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卻絲毫沒有改變其清淨的本質。所以,眾生的染著輪迴,其實都只是暫時的現象而已,只要把這些客塵的染污現象徹底解除即可。

綜合以上所說,未來的眾生,必然是朝向徹底解脫的清淨法界,而一切的客塵染污,都必將回歸於清淨法界,從而更消融於清淨的「真如法界」當中,這便是「如來藏」的染、淨清融,能、所雙泯的絕對境界。由此觀之︰「如來藏緣起」在未來際所開展的清淨法界,也正好為「法界緣起」的世界觀開展,提供了一條直通式的思想樞紐。換句話說︰「真如緣起」思想的發展頂峰,正好成為了「法界緣起」形上學進入的真正契機!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