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維的重要性※
正思維以正見為先決條件,有了正見,對事物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有正確的思維。一個人的思想,直接影響到他的語言與行為,反過來講,語言與行為是一個人的思想的具體表現。所以,如果一個人有了正確的思想,他的語言與行為就會是善的,有益的,健康的,反之,他就會是一個不受大家歡迎的人,人人見之遠離的人,甚至會變成一個惡人。一個人的思想就好比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一樣,一位好的國家領導會引導他的人民創造一個祥和、幸福、美好的社會,使國內的人民各盡所能,發揚其長處。如果領導人不好,社會就會混亂。再比如一支軍隊,如果它的領導善於指揮,那麽他的軍隊會戰無不勝,反之,則會軍心散亂,不堪一擊。
因此,《法句經》一開始就講到∶“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用白話來講就是,所有我們的語言與行為,都是以意識為主宰,都是由意識所造作出來的;如果一個人以邪惡的意念講話或做事,苦就會隨之而來,就如車輪總是隨著拉車之獸的足印一樣。反過來,如果一人以清淨之心,也就是不帶有邪惡的心講話或做事時,快樂就會隨之而來,就如一個人的身影永遠不離他的身形一樣。
我們的語言與行為的美好與善惡都是以意識為依據的。而我們的意識變化之快,行走之遠,影響之大,是任何事物無法相比擬的。世界上甚麽東西跑的最快呢?就目前來說,可能宇宙飛船是最快的了。自然界的東西麽最快?光的速度最快,世界上沒有任何其它東西比光再快了。所以科學上用光一年所跑的路來計算宇宙內物體的距離,叫做光年。而我們的思想比光的速度還要快,我們現在試想美國,我們馬上就可以想到,想英國,也可以馬上想到。我們的意念不僅影響到我們的內心世界,而且也影響到我們所生存的外部世界。我們的每一個惡念,都會染污我們的心意,使我們的頭腦不能正常的思考。同時也傷害我們的身體,染污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
我們的思想就比我所住的房子一樣,如果我們不清掃它,反而經常亂丟垃圾,一年之後,房子就會成為一個垃圾場,沒有人再願意進去了。同樣,如果我們的心靈內充滿了不善的意念與思想,如憎恨、貪婪、嫉妒、惡意等等,如我們的心靈就會變的很骯髒,那時就沒有人會與我交往了。因此要想有一個健康的、清淨的身心,健康的清淨的世界,首先我們要淨化人心。只有人們的心清淨了,我們所生存的國度才能清淨,所以唯識宗講,一切唯心造,心淨國度淨。禪宗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今日全世界人們都已認識到,工業化學對水源的污染,空氣的污染,野生動物的捕殺,使世界生態嚴重失去平衡,以致影響到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因此人們起來大聲疾呼,“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於是各種組織應運而生。這些行動的目的與動機都是好的,但是這些做法,是治標而不治本。因為,根據佛教來講,造成現在這現狀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們心意不清淨的原因,如果人們的心意清淨了,我們的這個世界自然也就清淨了。
甚麽是正思維
根據佛教來講,正思維是指以下叁種高尚的思想∶出離五欲、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出離五欲是指出離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苦的思想,這是對個人而言的。無緣大慈是指給與他人快樂的思想,同體大悲是指不傷害他人的思想。這是對他人而言。這叁種高尚的思想,對自己和他人都有益,有益於生起真實的智慧,因此要培養。正思維的反面是∶貪求五欲之樂、心懷惡意和傷害他人的思想。這種思想於己於他都不利,它有礙於真實智慧的生起,因此要消滅。
幻覺是無明,即無知的另一種說法,正見可以消除幻覺即無知。正思維能消除對五欲的貪求與惡意。而正見與正思維又依其它正道為依。
出離五欲
根據佛教來講,有五種思想能障礙我們的智慧,它們是貪求五欲、憎恨、愚癡即無知、功高我慢和疑惑。這五種思想會使我們的意念變的(1)污濁不清,從而不能清楚地考慮問題; (2)消弱我們的智慧。所以當一個人的思想充滿貪慾和憎恨等的時候,他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見到真理,因為他的思想被這些污染所遮蔽,他本有的智慧也失去了。就像天空被烏雲遮蓋了一樣,太陽就顯不出它的光輝。
這五種障礙是我們思想的五個層面,或者說五方面。但是消除這些障礙,也不是要與甚麽作鬥爭,只要我們能夠不向外貪求,而向內觀察我們的思想,觀察這些惡念是如何升起的,如何反覆生起的,它們是如何戰勝自己的思想的。如果一個人隨波逐流,讓自己思想被貪慾和憎恨所佔據,那麽他就會被貪慾和憎恨所左右,從而會有不道德的行為,做出許多不合常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個人逐漸培養善念,那麽他的惡念就會逐漸消失,頭腦就會清醒。但是這並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我們的意力和努力。
有些人認為貪欲是自然的,因此我們不應壓制它,而應順其自然。而其他人又認為貪欲是不好的,我們應當用強力克服它。但是從深一層的理論來說,貪與恨其實都是一念而已。我們應當不帶任何成見的去觀察它。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看到它所產生的原因。是讓這種思想繼續增長,還是消弱,還是消除全靠自己。
人若能夠少貪求一點五欲之樂,那麽他就會少一分苦惱,因此佛陀教放下放下,少欲知足,知足常樂,就要放下對五欲之樂的貪求,少一點對五欲之樂的貪求,就會少一點煩惱,多一分智慧。
出離就是要放下,放下已有的成見,放下貪求五欲之心,放下種種的煩惱。因為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就是教我們如何獲得,如何獲得各種思想、信息、成見、悔恨、期望、盼望等等。看看書店裡,各種各樣的書籍應有盡有,從如何烹調到如何穿衣,從如何找工作到如何做經理,一應俱全。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廣告,教你如何獲得。再看今天的電視、電影、報紙、雜誌等等,都是在往我們的腦海裡塞東西,最怕的是那些低級無味的東西,如戰爭、暴力、腐敗、流言、色情等等。
如果我們沒有正知正見的話,我們很容易就受到誘惑。看看今天的青少年,由於涉世未深,被外在的東西所誘惑,被電視、電影所影響,於是出現許多的犯罪現象,造成了社會問題。在英國,青少年的犯罪問題已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了。不僅是青少年,成人也很容易被這些外在的誘惑所誤導。如所謂的時裝,它就是在暗示,如果你不穿那種樣子的衣服就不入時,不漂亮。於是有錢的人就每年為了入時而大買衣服,同時也大生煩惱。因為時裝時裝,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時裝也是在不斷的變化。所以追求時裝是永遠也追不上的。
所有這些東西都對我們的思想有影響,我們的思想被這些符號、習俗、看起來似乎是真實的東西所充滿,由此人們產生種種的煩惱,因此人們找會去發,希望把腦海裡這些雜質洗滌乾淨。西方人是到酒吧,喝得一醉方休,把自己藏在內心裡的苦悶與煩惱,借酒的作用而發出來。而許多年青人,就用跳舞或唱歌的形式發出來。我們從電視上看到,西方的年青人跳舞時像發瘋了似的、像發狂似的,為甚麽們會這樣呢?就是為了把自己內心的苦悶與不快發出來,而東方人採取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佛教講的出離,就是要放下所有的這些不必要的東西,把它從我們的腦海裡洗得乾乾淨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把好的善的東西放入大腦,並生起出離之心,也就是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業,對一切東西不生執著之心。
在佛經裡講到出離最後的就是出家,真正的出家並不是一定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思想上的出家。有的人身雖出家,但心未出家;有的人身未出家,但心已出家;有的出家人身居深山,似乎對世界的事一塵不染,但其思想卻充滿五欲;而有的出家人似乎身在塵世,但內心卻清淨無染。釋迦牟尼佛自從成道以後,他在四十五年中,不停為眾生說,從來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但是他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正思維——正確的思想
八正道中的正思維,是一種正確的思想,不但能夠促進自性的覺悟,又能夠令他人覺悟的思考力。如果每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都有正確的見解,豎立正確的人生觀,則人類的思想,也就趨向於純正而統一,不會再發生邪思亂想,反而心心念念,都是思維正理。故在小乘說:正思維是一種令人拋棄邪念,止息妄念,集中意志,思維真理,增長正智,謀求斷惑證真的自覺。若在大乘佛教言:正思維,則是一種追求真理,自覺覺他的思考力。
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時,面對著沒有真理,沒有自由,而且階級極端不平等的王朝,所以時刻都在思考,應該怎樣進行,然後可以喚醒人性的覺悟,實現人間自由平等的理念。因為仁慈的太子,深知道真正為了拯救群眾的革命,不是策動戰爭,作流血的犧牲,而是應該以真理為武器,以道德為力量,避免增加人民的痛苦。因此,毅然拋棄王宮的享受,實行出家修道,追求真理,冀圖以真理的武器,來推翻當時階級的不平等,實現理想中不流血的革命。 終於,悉達多太子成功了,當他覺悟成佛時,真的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以真理為武器,以慈悲為力量,來為群眾的自由平等而革命的聖哲;同時,也創立了以平等、自由、慈悲、和平為中心思想的佛教。
佛所倡導的平等,不止是階級平等,種族平等,男女平等,經濟平等,因果報應也平等,乃至覺悟成佛都平等。結果,在平等的濃厚氣氛中,溶化了人間種族的歧視,衝破了貴族與賤種的界限,取消了當時印度四姓階級的不平等;既促進了人類互愛互助的精神,也奠下了人類共存共榮的和平基礎。
佛所推動的自由,不限於生活上、思想上、信仰上、言論上、行動上、以及經濟上的自由,還鼓勵人追求精神與生命的自由,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解除生死的痛苦,擺脫煩惱的束縛,獲得真理生命究竟的自由。 佛教所實行的慈悲,不但要慈悲愛護自已的子女與他人的子女,愛護自己的家與他人的家,愛護自己的國與他人的國,愛護所有不同種族的人類與敵人,甚至愛護人類以外的一切生物;平等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平等給與一切眾生的快樂。
佛所主張的和平,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貧富與貴賤,都要和平相處,共存共榮。不可以攻擊他人,侵犯他人,即使被他人攻擊與惱害,也要容忍、寬恕,不思報復;希望給予他人道德的感化,人格的懾服。所以,佛教的歷史是和平的,佛教徒在二千多年的悠長歲月中,不知道遭受多少次外來的欺侮,與外界的攻擊,總是本著慈悲寬恕,容忍犧牲的精神來化解,避免正面的衝突,止息了流血的戰爭。
如果全人類都能夠向佛陀學習,學習佛陀慈悲博愛、容忍寬恕的精神,學習佛陀自由平等、和平共處的思想;那麼,何止可以改善人們思想的偏差與邪惡,止息人類思想的衝突與鬥爭,還可以發現平等的真理,獲得真我的生命。
二乘聖人,能夠深入思維考察由正見所理解的人生真諦,增長正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結果,斷煩惱,了生死,進入偏空涅槃,獲得真理生命的自由與解脫。大乘菩薩們,也是由於正見了解諸佛所證平等的真理,進而思維修學諸佛所說的無量道法,實行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冀圖達到「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的願望。所以正思維,不僅可以改善一般人邪惡的思想,亦是學佛人自覺覺他,了生死,證涅槃,成佛道的主要橋樑。
可惜不修學佛法的人,每因見解不正,導致思想分歧與衝突,而演變成思想的鬥爭。我們展開人類史一看,每一頁都是充滿鬥爭的血和淚。為甚麼?因為人類的思想,一直都不能統一,一直都是為了思想的不同而鬥爭;直至近代,又何嘗不是因為人類思想各走極端,加上利害的衝突而鬥爭呢!所以,我們必須找尋一種理念崇高,而又能夠適應時代的思想,來澄清今日人類思想的混亂。八正道中的正思維,應該是現代人類思想的響導,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實行正思維,思維平等的真理,思維如何去自救救人,思維如何去為社會謀幸福,為世界謀和平,那麼,一定可以納人類思想於正軌,取消人類思想的鬥爭。
世間的禪定,是以五戒十善為基礎,基礎堅固,再進修四禪八定;結果,可以遠離欲界的苦粗障,得生四禪或四空天,享受上界的淨妙樂。要視其禪定境界的淺深,決定其所生天界的層次;或生色界的四禪天,或生無色界的四空天,享受天福,受用如意自在;但天福享盡,仍然漏落六道,輪迴生死,故名有漏定。出世間的禪定,必須要以具足戒為基礎,進修九次第定,經歷觀、練、薰、修等不同的層次,最後於世第一位,引生無漏智慧,斷盡見思煩惱,解脫生死,超越三界,不再漏落六道輪迴,故名無漏定。
無論是修習世間的有漏定,或是修習出世間的無漏定,都要以正見、正思維、正念為先導,以戒行精嚴為基礎;定境現前時,更要分別明了,不可曲解,不可執著,否則,必墮落魔道,淪為魔鬼眷屬,詳如楞嚴經中所說的五十重陰魔。
佛在世時,有一位無聞比丘,雖然精進修習禪定,可惜不肯多聞佛法,缺乏智慧,進入初禪境界,以為已證初果。繼續漸次增進,進入四禪境界,以為是證得四果;自此引為滿足,不再求上進。及其臨命終時,四禪天中陰身現前,將生四禪天,便起邪見,認為既然已證四果,仍然未能解脫生死,然則佛說:不生不滅的涅槃,豈不是妄語騙人?僅此一念謗法、謗佛的邪見,即入無間地獄,求升反墮,非常可惜。所以,我們修習禪定,必須解行并進,還要嚴持佛戒;憑藉戒定慧的力量,始可以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獲得真理的生命。
※無緣大慈※
無緣大慈是希望所有的眾生,無論是親人還是非親人,朋友還是敵人,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人還是動物,無有限制,都得到善益與幸福,施與他們快樂。這是一種非常純潔的而高尚的思想。無緣大慈所對製的就是惡意。這裡我們需要弄明白的一點是,慈與我們所說的愛是不同的,有許多人錯把慈當作愛來談,其實是錯誤的。
無緣大慈的一個特點就是,對所有眾生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前面所講的出離五欲,就是要放下對五欲的貪求,無緣大慈是無求的友誼。可見出離五慾和無緣大慈是相輔相成的。在佛經裡有許多經典是講慈悲的,但最常見的就是《慈悲經》。它的大體內容如下∶
“求健康幸福與無上涅槃者,應當正直、文雅,能接受忠告,無有驕慢。
少欲知足,生活儉,有責任心,自我節制,戒除貪心與分別。
不做智者所厭惡之事,願一切眾生幸福安全,心意平靜。
願一切眾生,能動者,不動者,體大者,體小者,身長者,體短者,有形者,無形者,遠者,近者,已生者,未生者幸福健康。(不動者是指樹木等一切植物。可見這裡不僅是動物,就連植物也抱括進來了。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佛教無緣大慈的高尚之處。)
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不欺騙,不輕慢他人,即使在生氣時也不詛咒他人。
如母親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愛護自己的唯一的孩子一樣,讓我們對所有眾生生起無緣大慈。
讓我們對十方世界生起無緣大慈,無有障礙,無有憎恨,無有敵意。
讓我們在六時中,行住坐臥中,都生起無緣大慈。這才是高尚的行為。
非邪見者,放棄貪欲,有德有智慧,如此不受生。”
施與慈悲,而無求無欲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執,執著這是我,這是我的,這是我所有。因此佛教教人放下放下,就是要放下我執,放下貪心。少一點我執,少一點貪心,就會多一分慈悲,多一分仁愛。
無緣大慈與愛的不同
佛教講的無緣大慈是既不帶貪著,也不求回報的,只講施與,不論價值。這與普通人所講的愛有所不同。我們平時所講的愛,有貪著的心裡,有求回報的心裡。你愛一件物品,你就想佔有它,如果得不到,那你就會生起煩惱,並因之而受苦。你愛對方,如果對方沒有反映,那麽你就會失望。而佛教的慈悲只講對所人的慈悲而不求回報,所以沒有貪著。這時你的心是平靜的,只有以平靜的心情來看待一切事物,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看到事物的真相,看到事物的本來面,這就是智慧。如果你以貪著的心或憎恨的心去看事物,就像帶著有色眼鏡看事物一對,帶紅色的眼鏡看事物時,你所看到的事物全是帶紅的,帶著綠色的眼鏡看事物時,所看到的事物都帶有綠色。如果你喜歡一個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他優點,而忽略了他的缺點,常言道:情人眼裡出西施。反過來,如果你恨一個人,你所看的是全是他的缺點,而忽略了優點,這時你所看到的就不全面了。
這一點佛陀早在《法句經》中指出∶“從貪愛生,從貪愛生怖,離貪愛無,何處有恐怖?”
用白話講就是,從貪愛而生起傷與悲哀,從貪愛而生起恐怖與害怕,若遠離貪愛,那裡還有傷與恐怖。
施與人慈悲是好的,是應當鼓勵的事,但是慈悲也不要亂慈悲,這樣會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為有一些人看到別人和善真誠,他就利用你的真誠,從而達到他自己的私慾。學佛的人應當注意,因為如果你允許這些自私的人利用你的慈悲而不阻止,這只能助長他的貪心,增加邪惡,給社會帶來禍患。所以《經集》中講∶“有人為自己的利益而倍半服務他人,真誠的朋友真是少,因為凡人只想自己的利益,所以要像西牛那樣自在的生活吧。”
修無緣大慈的目的
修無緣大慈的目的是了去除我們的憎恨,因為憎恨是一種最不好的意念,它有礙於人的身心健康。從現代心理學上來講,當一個人生氣時,他的身心都會有變化。首先心跳加快,然後血液中會產生一種毒素,流遍全身。很明顯的感覺就是,上火,口鼻乾燥。所以古語講,生氣使人衰老。增一支部經中講∶“當人生氣時,他會變得醜陋,他的內心苦楚。憎恨遮蔽他的思想,所以他分不清是非。生氣的人不能理解他人的勸解,因為他的思想被憎恨遮蔽,就像盲人一樣。”4 當一個人生氣時,他可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殺生,某殺他所憎恨的那個人或動物。這是憎恨的所帶來的最大的害處。所以經中常講,一念憎恨起,百萬障門開。修無緣大慈是一種最好的去除憎恨的方式,是憎恨的最好的解毒藥。
無緣大慈的十一種善益
根據增支部的一個經中講,修無緣大慈的人有十一種善益。
(1)睡覺安然,心無礙。因為修無緣大慈的人內心清淨,無有害人之心,所以非常安然。正是: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
(2)醒來時亦安然,因為睡覺時,心裡清靜,醒來時心裡也清靜。
(3)睡覺時無惡夢。古語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修無緣大慈之人,心中清淨,所以無惡夢。
(4)人所敬愛。
(5)動物以及其它有情敬重。佛在世時,佛的堂弟提波達多想害,於是當佛陀與阿難陀來到時,他便放開一頭瘋了大象去害佛,阿難陀不知所錯,但佛非常平靜,此時佛陀發出慈心,以慈心攝授了瘋大象了,大象向佛陀拜。
(6)諸神保護。
(7)火、毒品以及其它器不能傷害。經中講,一個獵人看到一頭母牛正在給自己的小牛餵奶,於是他拿起弓箭對著母牛就射,心想一下可以得到兩個,但是當箭快要到母牛身邊時就掉到了地上。為甚麽呢?因為這時,母牛正在給小牛餵奶,心中充滿了慈愛,這種大慈之心,在母牛和小牛身邊形成了一種保護屏,所以當箭射來時,箭不能傷害母牛和小牛。
(8)意念容集中,因為心情平靜,無任何干擾。
(9)慈祥和諧,膚色宜人。人的外表和心裡有密切的關係,心裡如果和善的話,面上也慈祥。
(10)去世時安祥而逝,因為修無緣大慈,善業無量,自然去逝時可得善終。
(11)死後上升梵天。這是修無緣大慈的善業果報。
如何修習無緣大慈
根據佛教來講,如果我們專心的話,我們會有心靈感應,換句話說,意念會傳導,從而傳到我們所想的目標。人們平常說有他心通,他心通有四種∶
(1)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我們可以了解他在想甚麽。
(2)通過與某人的交往和我們的經驗,我們可以了解他在某一時會想甚麽。因為通過與某人的長期交往,我們已經知道,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他會有某種行動。
(3)通過意念的傳導,我們可以了解他人的思想。因為當一個人生氣時所,與他高興時所有的心靈感應是不同的。但這一種比前兩種要難。
(4)我們可直接看到他人的思想,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他心通。這種他心通只有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人才會有。
根據第叁種來講,通過意念的傳導,我們可以知道他人的思想。這也是我們修習無緣大慈的方法,首先向有情,然後向世界的一方。佛陀曾作了一個比喻,當我們扔一小石子到水池中時,水波會慢慢地擴散到水池邊。但是如果石子太小,水波會在擴散到一半時而消失。水波擴散的遠近,要看石子的大小與輕重。同樣,我們的意念傳導的遠與近,要看我們的意念的強弱。佛說∶“比丘,向有情修習施與無緣大慈,然後向世界的一方,上方下方...... 。”
修習無緣大慈的最高境界是,人我同一,人我無分別。這時“我”的概念已消失在整體中,我就是你,你就是我。這就是為什麽,地藏菩薩能發出那樣大的悲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觀世音菩薩能夠尋聲救苦,就像慈母救度自己的獨子一樣。這都是由於他們修習無緣大慈到了最高的境界。
修習無緣大慈要一步一步進行
首先你要選擇,第一步向誰修習無緣大慈。對於初脩大慈的人,以下有五種人不能選擇,(1)不愛的人,(2)最好的朋友,(3)不認識的人,(4)敵人,(5)已去世的人。因為如果你選擇了這幾種人,你的意念會受到干擾。比如,你首先向你的敵人修無緣大慈,那麽你的思想會充滿憎恨,而不是慈愛。因此初學者不能選擇這五種人。第二,一位比丘或男士不能選擇一位女士作為修習對象,同樣女士不能選擇男士作為修習對象。這一點在經中作了特別強調。因為這樣會生起貪愛。
在《清淨道論》中,佛音說,我們應當首先向自己修無緣大慈,因為自己也是眾生的一員,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也談不上愛他人了。然後把這種無緣大慈擴展到其他人。父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先要報父母恩。其次是從你的親人一直擴展到普通人,最後才是你的敵人。
向自己的敵人修習無緣大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清淨道論》中講了許多方法。首先想他的好的品德,想你與他曾有過的交往。他一定很壞,但是他也有長處。想佛陀是如何在因地中,也就是過去世修菩薩六度萬行時,如何向的敵人修習無緣大慈的。如果你還對他有憎恨,你就要想,你的敵人所有的組成部分,也就是五蘊,與你自己的是完全一樣的,因你與你的敵人沒有兩樣。
最後,你會看到,你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一如,無緣大慈,無有分別。
向所有眾生修習無緣大慈
根據《慈悲經》,佛陀把眾生分成以下幾類:
(1)能動的與不動的。能動的是指,人、動物、以及其它可以活動的生物。不動的是指,樹木、青草等所有的植物。根據經中講,人等動物具有六根,而樹木等植物是只有一根的生命,因此它們也是生命。所以在律中有定,比丘不得隨意傷害樹木等植物。這一條戒只是對出家人而言,在家居士不抱括在內。
(2) 根據身體的大小,眾生分成五類∶身長的,如大海內的鯨魚;體大的,如大象和大樹等;身體中等的,如人和普通的動物;微小生物,如蚊蟲和微生物。在佛經裡講,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所以佛陀早己知到有微生物的存在。最後一種是強狀的,如獅子老虎等。
(3)可見的和不可見的,可見的是指有形的,不可見的是指,神鬼等。
(4)離我們遠的和近的,這個最容易理解。
(5)已生者和未生者,已生者是指現在和過去的生命,未生者指是未來的生命。
從上面的分類,我們就可以看出,佛教修習無緣大慈是無有限制的。因此佛陀講,如果一個人能修習無緣大慈一分鐘,他所獲得的功德也是無邊的,勝過他百年所做的一切功德。佛陀把修習無緣大慈所得的功德比作天上的月亮,其它功德比成星星,因為我們常人所看到的天上最大的星星就是月亮。
佛陀是修習無緣大慈的最好的例證,佛陀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大慈大悲。在佛陀的一生當中,就是對他的反對者,佛陀也從來沒有生過或表現出憎恨的心裡。佛在世時有一些其它教派的人反對佛陀和他的教法,但佛陀從來也沒有把他們看作是敵人,從而進行攻擊、毀謗。及使在辨論中,佛陀也是心平氣和地與他的對手討論,不會有任何的憎恨。有一次,一位喜歡辨論的人,在與佛陀辨論完了之後,講到∶“真偉大、真了不起,喬達摩能夠在辨論中言詞一致,受到猛烈的言詞的攻擊時,也會面不變色,和言平靜。真是一位聖人,阿羅漢,成等正覺者。”
即使遇到粗野無禮的冒犯和言詞激勵的指責,佛陀也從沒有生過氣。佛陀總是以微笑對待。《法句經》中有這樣一故事。有一次當佛陀住在王舍城時,一個人對佛陀心懷不滿,他約了一些人,在佛陀進入王舍城乞食時,辱罵佛陀。阿難陀聽到後,心中很不好受,於是對佛陀講∶“世尊,這些人在辱罵我們,讓我到其它的地方吧。”佛陀問到∶“阿難陀,到哪裡去?”“世尊,讓我們到另外一個城市吧。”“阿難陀,如果在另外一個城市,也遇到同樣的情形,如何辦?”“我在另往其它的地方。”“阿難陀,我們不應這樣,當諍吵生起的時候,我們應當等到諍吵息滅以後,再另往它方。就像大像在戰場上,能夠承受弓箭的射擊一樣,如來能承受辱罵。”
修習無緣大慈到甚麽程度呢?佛陀曾講到∶“比丘啊!如有匪徒,來侵於我,殺害於我,若有男子,心生憎恨,便非如來弟子。如此比丘,應脩大慈。 心意清淨,遠離惡言,慈心永住,無有憎恨。施與慈悲,匪徒亦爾,遍及世間,慈悲無量。”
佛陀曾告誡他的弟子,“比丘,如果有人以惡言罵我,我的教法以及僧伽,你們不應當心生敵意,或有惡意。如果你們心生不快或憎恨,那將有礙修行。同時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攻擊是對還是錯。你們應當解釋清楚不真實之處,澄清事實。'由於這樣的原因,這是不真實的,由於那的原因,那是錯誤的,我們沒有你說的這些。'”
因此佛陀說∶“於此世界中,非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佛陀以無緣大慈的力量攝受了許多當時不可教化的人。如安姑利(Angulimala)匪徒,阿拉卡(Alavaka)魔羅,一頭醉像等等。
所以一位蘭的僧人曾說,憎恨制約人心,慈愛使人輕鬆;憎恨使人陌生,慈愛使人無慮;憎恨使人懊悔,慈愛帶來和平;憎恨使人焦慮,慈愛使人平靜;憎恨使人分離,慈愛使人團結;憎恨使人化,慈愛使人柔和;憎恨使人受阻,慈愛得到幫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