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5 21:57:56| 人氣2,1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修行→見道→見道位 ☆☆☆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修行→見道見道位 ☆☆☆

見道(梵語:darśana-mārga),又稱見諦道、見諦,佛教術語,為修行位階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以無漏智來觀察四聖諦之後得到的成果,經由修行順決擇分而成。見道,修道與無學道,為進入涅槃的三個位階;見道位之後,就進入修道位,相當於四向四果中從須陀洹果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即無學位。瑜伽行派則以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無學道合稱。

見道位就是大乘見道。初地菩薩位。 唯識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1.資糧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40個階位。積累修行的資糧。

2.加行位:就是四加行,為大乘見道,加力修行。

3.修道位:就是十地位。為成佛而修道。

華嚴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 、善慧地、法雲地 。

4.究竟位就是佛果位,就是妙覺位。

按《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與智慧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修學。

見道的方法,是現觀四聖諦,斷見所斷隨眠煩惱;根據修行者本身的狀況,可分為隨信行與隨法行二者,離凡夫地,入「正性離生」,或稱入「正性決定」,尚未得須陀洹果。若未得須陀洹而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見道時要斷除的煩惱,也稱為見惑。

說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論》,將人分為凡夫和對應四沙門果的七聖者,凡夫可有三種善根:順福分、順解脫分和順決擇分。順決擇分中有四法:煖、頂、忍、世第一法,有關學說是《發智論》最重要的理論貢獻之一。 

從世第一法,入苦法智忍,就名為入「正性離生」,八智八忍的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為見道位,特稱見道十五心,而第十六心屬修道位,亦有異說「十六心皆是見道」。對於次第證者而言,「見道位」就是預流向,而預流果,一來向、果,不還向、果,阿羅漢向,這六個階位稱為「修道位」。見道位與修道位屬於有學位,最後阿羅漢果屬於無學位。  對凡夫位之超越證者而言,以世俗道修有漏之六行觀,已斷除修惑之一部份,故隨其斷惑程度,可於第十六心證得預流果、一來果或不還果之一。修道,則指以上之果位乃至阿羅漢向之間之階段。 

漢傳佛教傳統判教理論,總結一切有部學說,在其七聖位之前立七賢位,依次為合稱「三賢位」(外凡位)的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及合稱「四加行位」(內凡位)的煖法等四善根;也稱七加行,即是進入聖位之前的加行位。  

見道,三道之一。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義,學人進取之道路也。積三賢四善根之加行而生於世第一法無間之無漏真智也。

又大乘之菩薩於初僧祇之終,終四善根之加行,而頓斷分別起之煩惱所智二障,謂之見道。

於其時之無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

1.苦法智忍,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也。

2.苦法智,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3.集法智忍,斷欲界集諦下見惑之智也。

4.集法智,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5.滅法智忍,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也。

6.滅法智,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7.道法智忍,斷欲界道諦下見惑之智也。

8.道法智,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9.苦類智忍,斷上二界苦諦下見惑之智也。

10.苦類智,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11.集類智忍,斷上二界集諦下見惑之智也。

12.集類智,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13.滅類智忍,斷上二界滅諦下見惑之智也。

14.滅類智,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15.道類智忍,斷上二界道諦下見惑之智也。

16.道類智,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

*

*(忍者忍許之義,為信忍真理不起惑之位,故以之為斷道。

智者決定之義,為離惑已,正決定理之位,故以之為證道。

欲界謂為法者,以此為現前所見之法故也。

上二界謂為欲者,以其為欲界比類之法故也。)*

*

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為見道,最後道類智之一心攝於修道也。又小乘之成實宗,不別觀四諦之行相,唯以空觀無量剎那相續斷三界之見惑,是名無相行,為見道也。若依大乘法相宗,則斷證之真見道,立為一心,此十六心為真見道已後之相見道。

俱舍論二十三曰:「見道者,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未見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

大乘義章十七本曰:「入聖之初,於四真諦推求明白名為見道。(中略)若依成實,入無相位名為見道。故彼論言,信法人,入見諦道,名無相行。世第一後須陀果前,空觀無間名無相行。若依毘曇,苦忍已去十五心頃,名為見道。(中略)十六中前十五心,是須陀向,判為見道。末後一心是須陀果,見道不收。」

又曰:「依成實宗見道之中有無量心,故彼文言,以無量心斷諸煩惱中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說見道中有無量心,相續斷惑,破阿毘曇定說八忍。言非九者,說修道中有無量心,破阿毗曇於一一地定九無礙(即九解脫)。彼宗觀有,有局別見易明故。何故成實說無量心?彼宗教空,空無分限,見難分故。」(己上小乘)

唯識論九曰:「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見理故亦名見道。」

唯識述記十本曰:「見道者,唯在初地初入地心。」

犢子部

《異部宗輪論》記載犢子部宗義:「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

犢子部說「世第一法」後而入見道,立十二心見道說,即四諦各有三心,每一諦皆具有法智、法忍、類智三心,於十二心為預流向。第十三心住果,或說此為道類智第二念相續心,或說為總觀四諦心,從此進入預流果,故第十三心以後為「修道位」。 

婆藪跋摩的《四諦論》引用犢子部「忍、名、相、世第一法」之說,並稱:四念處觀是「發行位」。「發行位」之後是「決了位」,其中四正勤名忍位,四如意足是名位,五根名相位,五力名第一法位,此四通攝屬「決了位」,在見道之前。八聖道為見(道)位。七覺分是修(道)位。 

經量部

經量部《成實論》認為,八智八忍的十六心,不名得道,立滅三心得道說。 

經量部論師室利邏多上座,立聖定忍八心見道,出入於說一切有部,及大眾、分別說部,自成一說。 

大眾部及分別論者

相對於說一切有部等所立「漸現觀」,大眾部和分別論者立「頓現觀」。大眾部立「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化地部立「於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赤銅鍱部立「一剎那一智分別四諦」。 

大眾部認為「第八地中亦得久住」,其住預流向的時間可長於說一切有部所說十五心。說一切有部學說,在見道時,「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而入「正性離生」,大眾部和分別論者某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等,在見道之前,立相似相續之「世第一法」為「種性地法」。南傳上座部《清淨道論》在緊鄰見道位之前立「種姓智」。 

窺基按「現觀智諦現觀」頓斷見所斷煩惱,來解釋大眾部的頓現觀,並將其與緊隨其後的「現觀邊智諦現觀」,合稱四心觀。 

南傳上座部

南傳上座部《清淨道論》,立七清淨之說,即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  在談論定學的「心清淨」,蒐羅了十遍處、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心、食厭想、界分別、四無色定,一共四十種業處。此階段相當於說一切有部的「三賢位」中最初位的五停心觀。 

從「見清淨」到「智見清淨」,覺音尊者分為十六觀智,當到達越過第十一智「行捨智」的階段,以滅為所緣,一旦「道智」生起,就能於同一剎那現觀四諦,進入「智見清淨」的位階。 

《清淨道論》認為在「行道智見清淨」之前是屬於「異生位」,而見道位、修道位是在「智見清淨」;而有談到七清淨的北傳論典(如《成實論》、《瑜伽師地論》)則認為戒清淨與心清淨是位於「異生位」、見清淨、度疑清淨與道非道清淨是「見道位」,而行道智見清淨、和智見清淨則為「修道位」。 

學術研究

印順法師認為,說一切有系諸部,說見諦要從見苦諦開始,所以是「見苦得道」;大眾部及上座部系分別說部各派,都說一心見道,屬於「見滅得道」,與大乘佛教的「無生法忍」血脈相通。

《大智度論》記載,聲聞性地為四加行,菩薩有共十地,在此基礎上,印順法師稱,對大眾分別說系乃至赤銅鍱部,「正性離生」是見道之前的「法住」位,意義相近於十地中的性地,故而類似聲聞四加行中的頂位,法住位者雖未見道,卻已經超越了凡夫。

                           

台長: 幻羽
人氣(2,183)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禪悟道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 什麼修行五位 ☆☆☆
此分類上一篇:☆☆☆ 菩提→發菩提心→大乘種性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