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16 10:36:05| 人氣1,5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版本三+版本四.概說-【大乘和四聖諦(三界九地)】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版本+版本四.概說-【大乘和四聖諦(三界九地)】

三界是指眾生迷妄有情,在生死明滅變化中流轉,依據其境界不同所劃分的三個主要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是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即有)的分類,故三界又稱苦界、苦海。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迴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

三界分別為:

欲界

欲界即具有淫欲、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是指眾生由於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所處的境界。在佛經裡的定義就是心理的需求和生理的需求所產生的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色界

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係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四禪色究竟天,凡有十八天。

無色界

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無色天、四無色、四空處。佛教認為“色”是質礙,無色就是沒有質礙,而無色界是指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是處於一種精神至高無上的享受境界,也是眾生最難達到的三界最高層次。

九地

九地是指眾生於三界輪迴中所處的居所或精神層面。其中欲界佔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有四地,佛教講究三界眾生六道輪迴,因此認為眾生於三界九地,根據因果報應往返周旋,循環不斷。

一、五趣雜居地:為欲界的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有情雜居之所。

二、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地為色界的初禪天。

三、定生喜樂地,為色界第二禪天。

四、離喜妙樂地,為色界第三禪天。

五、舍念清淨地,為色界的第四禪天。

六、空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第一天。

七、識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二天。

八、無所有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三天。

九、非想非非想處地,為無色界第四天——即有頂天。

菩薩道

菩薩道即佛弟子在成無上正等正覺佛之前必須經過的修行階段,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教法認為要被佛授記才能被稱作菩薩;北傳大乘認為修行者只要發願成佛便可稱為「初發心菩薩」,菩薩道以「六度萬行」(六度又譯作六波羅蜜)爲主要修行方法,有完整的果位體系。佛說三乘菩提道,菩薩道即佛菩提道,其餘的聲聞菩提道、緣覺菩提道二者統稱為二乘解脫道。

三乘,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1.聲聞乘,即聽聞佛或佛弟子聲教,以四聖諦而得悟道,故稱聲聞。因此修四念處知十二因緣,覺悟四聖諦:苦、集、滅、道。大乘《妙法蓮華經》以羊車喻。

2.獨覺乘,又作辟支佛乘、緣覺乘,生在無佛教時代,以修四念處、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無明滅則十二因緣滅,無師自悟四聖諦,故稱獨覺。大乘《妙法蓮華經》以鹿車喻。

3.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菩薩必須修四念處知十二因緣、四聖諦才能成佛,大乘教認為菩薩必須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大乘《妙法蓮華經》以牛車喻。

大乘認為定性二乘聲聞種性,急於解脫三界生死輪迴苦,僅涅槃前利益少數有情眾生故,修行聲聞乘(羊車)、緣覺乘(鹿車)者,故貶稱小乘,其修行系統亦貶稱小乘佛教;菩薩乘則兼顧自利、利他,發菩提願,永不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利益無量無數有情眾生,如《妙法蓮華經》牛車喻,因而自稱大乘,故為大乘佛教。但同時亦說明,雖謂「大乘」、「小乘」,卻是相對而說,是根據受眾根基而設,因此俱應受各自尊重,《妙法蓮華經》中佛還說「無所謂大小二乘,也無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乘」。

大乘菩薩道

一般來說,行菩薩道包括的德目有四攝、六度萬行和四弘誓願。經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十地的階段而圓滿十波羅蜜,在此過程中積聚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二種資糧,逐步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最後入首楞嚴三昧得金剛喻定,斷盡最極微細之煩惱而成佛。 

簡要來說,可將其歸納為《小品般若經》中所用的四階段:

1.初發心 (初發意、新發意,初發菩提心);

2.久發心 (久修習,行六波羅蜜);

3.不退轉 (阿惟越致、阿鞞跋致,入無生法忍 );

4.一生補處 (阿惟顏、一生所繫,最後有者)。 

又或者將其開展為《楞嚴經》中的「五十五位菩提路」,從乾慧地、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四加行、十地,再至等覺菩薩也是最後身菩薩,乃至妙覺菩薩也就是佛地。按法相宗說法,此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屬「修習位」,妙覺菩薩為「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之內容,佛菩提道的修行總共分為五十二位階,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位。

十信

行十心,1信心、2進心、3念心、4慧心、5定心、6戒心、7迴向心、8護法心、9捨心、10願心。

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學佛法,若一劫二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十信位—發心住未上住前—仍是具縛凡夫,對佛法及善知識等一切不識不解不知;若能信受善知識,精進所學,方入發心住位,否則常沒不出,故在這十個修集對佛法信心的位階,修行人有時候進步一點,有時候退步一點點,這樣要一劫或甚至要到十劫,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十住位中。

十住:

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十住位的修行是從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見性,這階段是習種性的人,也就是凡夫的習性還很重,因為還沒有進入修道位;六住位前外門修學菩薩六度波羅蜜,七住時般若正觀現前明心真見道後,還要熏習很多般若別相智及熏習入地所必須有的道種智,以及熏習一切種子更深細的一切種智法義。

十行: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十迴向: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善根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十迴向完成的時候,道種性就完成了;這時候只要具足初地所應有的道種智,再在 佛前勇敢發起十無盡願,也就是供養願、受持願、轉法輪願、修行願、成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正覺願增上意樂,就可以進入初地了。

十地: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五個十位名十地。別教菩薩悟後歷經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之修行;具足人無我性的現觀,也生起法無我性的現觀智慧,發起道種性及聖種性,增上慧學也跟善知識熏習圓滿通達了,進入通達位前再發起增上意樂,於佛前發十無盡願,便是證得通達位功德,有了無生法忍而進入初地。從初地至等覺為修道位,入初地後修學唯識學的百法明門,也就是修學法無我的現觀,具足修證猶如鏡像的現觀—初地滿心位的無生法忍。初地菩薩了知十地相已,心大歡喜,佛道次第瞭然於心,已知十地諸相善加觀察開悟覺知,即依十地漸修次第精進修學,循序而進,終能超越第九地—善慧地—證得第十法雲地境界。

十地就是: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就一切種智,已屬聖性。 

等覺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五十一位名為等覺,由十地道種智成就故入此地,此地應修一切種智,圓滿等覺地無生法忍。等覺菩薩的修行法門就是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在這百劫中,於一切時地廣施內財外財,完全是在修集福德,是在與眾生廣結善法因緣,實際履踐無我法—對自己的五陰完全沒有任何執著—使得極微細的我執習氣,能夠斷除淨盡,以之圓滿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的隨形好。 

妙覺

菩薩百劫於一切所知境中,斷除所知障中極微細執著愚痴,及修集福德滿足已,成最後身菩薩,住兜率天觀察世間時節因緣;當眾生法緣成熟時,即降神母胎受生長大,示現出家修行,最後一夜頓斷久遠劫來,故意所留一分極微細煩惱障,及頓斷最後一分極微細所知障,金剛喻定現前,究竟成佛,成三界尊,入如來地,成就四種涅槃,四智圓明,是名無上正等正覺,十號具足之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等記載聖弟子證四沙門果、辟支佛果,菩薩證佛果,皆因如實知見四聖諦。

四聖諦

苦諦(Dukkha):

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五陰盛苦、五蘊熾盛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蘊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 

集諦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滅諦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道諦

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四諦十六行相

北傳《集異門論》: 

苦諦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集諦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緣(pratyaya);

滅諦四相:滅(nirodha)、靜(śānta)、妙(praṇīta)、離(niḥsaraṇa);

道諦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 

苦諦四相:逼迫(pīḷana)、有為(saṅkhata)、熱惱(santāpa)、變易(vipariṇāma);

集諦四相:堆積(āyūhana)、因緣(nidāna)、結縛(saṃyoga)、障礙(palibodha);

滅諦四相:出離(nissaraṇa)、遠離([pa]viveka)、無為(asaṅkhata)、不死(amata);

道諦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見(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