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二+版本五.概說-【小乘聲聞和四聖諦(羅漢四果)】
聲聞和緣覺二小乘,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
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憍陳如等五人,由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所以另起個別名叫做「聲聞」。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總稱為「聲聞乘」。「乘」是載運的意義。即是把眾生從迷岸運至悟岸的工具,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聖諦的理法,由聞四聖諦可到達(運載)悟道之彼岸。
若佛陀教導弟子主要是通過顯示神通,那麼,對眾生得到解脫的幫助就不會很大。令他們得到智慧解脫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知道事物的真相,讓眾生如實認知這世間。佛陀如何達到這目的呢?就是通過開示四聖諦及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學佛的人能如實看世間事物,他便能消除他的顛倒執著。能除去顛倒執著就自然會把煩惱的根清除,逐步趣向智慧解脫。因些,四聖諦與二諦可視作佛陀早期説法的精粹。
聲聞乘的果位(羅漢四果)-聲聞乘修習四諦法而證悟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須陀洹(預流)
入聖人之流為初果.證須陀洹道(所斷之煩惱為三縛結,即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
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斯陀含(一來)
入二果之流.於天上及人間再轉世一次.證斯陀含道(所斷煩惱為減低欲界煩惱之貪著,令貪瞋痴淡薄,名為薄貪瞋癡)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阿那含(不還)
入三果之流.從此不來.脫離輪迴.證阿那含道(所斷煩惱為五下分結,即是欲貪、瞋恚、我見、戒禁取見、疑見)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捨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人。
四、四果---阿羅漢(無生)
入四果之流.具三明六通.斷盡煩惱生死.證阿羅漢道(所斷煩惱為五上分結,即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四聖諦:
苦諦(迷的果,即苦果)
集諦(迷的因,即苦因) 世間的因果
滅諦(悟的果,即樂果)
道諦(悟的因,即樂因) 出世間的因果
四聖諦的「聖」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諦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滅、道的四諦法,是聖者所親自證驗到的四種人生正確真理。
一、苦諦:
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都是苦的果報。
第一聖諦---苦諦
是指對苦受的充分了解。當然,明顯地一般人都知道甚麼是苦受。他們在饑餓、寒冷或生病的時候,都知這是苦受。但苦聖諦是指對苦受的錯綜複雜各方面都要理解,包括它的本質。這包括對苦受的粗層面和微細層面的了解。苦受的粗層面是苦受在當下的痛苦和煩惱。微細層面的苦受就較難理解,因為它始自樂受。這樂受必會變化,因為它本質上不能永恒不變,它一定會變成苦受。微細層面的苦受就是樂受的無常。
舉例來説,創古仁波切陪同大寶法王到不丹時,曾獲不丹王邀請到皇宮。他到達皇宮時,發覺皇宮非常壯觀,侍從有禮,絕對服從。他和大寶法王都發覺,這皇宮外表雖然美麗,但國王本人卻很煩惱,內心在受煎熬。國王表示對大寶法王的到訪很高興,又強調法王的到臨對他很重要,因為他正面對很多困擾,這就是苦受的微細層面。
我們以為某一情況會帶給我們最大的歡樂,但事實上,很多不安正處於其中。我們會覺得天人或富有健康的人很快樂。我們難以想像,他們所處的樂境,其實是苦受正在形成之所,因為他們的樂境正在改變。
甚麼是樂受呢?它的本質就是離苦受不遠。沒有任何世間的快樂可以維持很久,世間的快樂有變化的本質,這就是本具的苦受。因此苦聖諦對苦受的理解,不只是對當下苦受的理解,還包括對微細層面苦受的理解。佛陀要開示苦聖諦,是因為在世間層面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種苦受。
若我們在受苦,卻又不知道我們是在受苦。那麼,我們便沒有消除這苦受的動機,這樣我們便要繼續受苦。我們要知道我們正在受苦,我們才能把苦受消除。至於微細層面的苦受,若我們明白樂受本身兼具苦受的因素,那麼我們便不會過份執著這些樂受。我們會想:這看似樂,其實有苦在其中。這樣我們就不會執著樂受。苦聖諦指出,我們要對苦受有正確清楚的理解,這樣我們便可以著手消除這些苦受。當然,人人都希望能遠離苦受,但要能如此,就必要對苦受的性質絕對清楚。
當我們明白我們存在的本質就是苦受時,我們亦毋須因為苦受常在而煩惱。佛陀在世間說法雖然開示了苦聖諦,這並不是說苦受是永恒的。佛陀也開示了消滅苦受的方法,又說明了解脫的境界。我們不但毋須永遠忍受痛苦,卻可以活得快樂。雖然我們無法立即離苦,但是通過修行佛法,我們可以在解脫道上邁進。有了這種理解,就是我們尚未離苦,也足以令我們快樂一些。通過修行佛法,我們在世間法道上的相對進步會令我們感到快樂,到我們最終得到智慧解脫時,我們便得真正勝義的快樂。
苦聖諦清楚指出苦受是存在的。當我們知道苦受的存在,我們便要著手把它清除。我們要清除的並非苦受本身,卻是要把苦受的根源清除。當我們清除了苦受的根源,由它產生的苦受也無法出現。就是這個緣故,要清除苦受,我們要認識第二聖諦---集諦。
二、集諦:
是說明人生集起貪瞋癡等許多煩惱的「因」,去造種種的不善業,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故「苦」以「集」為因。
第二聖諦---集諦
集聖諦指出苦受的來源是不善業或染污的積集。業的梵文是karma,即是行為;而染污的梵文是klesha,即心靈的染污(貪瞋痴等煩惱)。若眾生不明白佛陀的教義,他就很可能會把他的苦與樂委諸一些外在的因素。他會以為他的苦與樂是來自環境,神或任何他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若有這樣的想法,他就很難消除苦受及苦受的根源。若他明白他的苦受是源於自己的行為(業),那麼消除苦受便變得有可能了。眾生若明白苦受如何生起,他便可以著手把它清除。首先,他要明白他所經歷的一切,並不是決定於外在因素,卻是源於自己過去的行為。這就是對業力的理解。染污導致不善業,而不善業則導致苦受。染污就是指令人作惡行為的負面動機及思想。
三、滅諦:
是指修道所證的聖果,即是煩惱滅除,獲得無生(解脫生死)的真理。
第三聖諦---滅諦
滅聖諦指出業和染污的來源是可以消除的。我們可以控制苦受,因為業和染污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苦受是自作自受的。因此,我們不須依賴任何人為我們除去苦受。集諦已指出,若我們作不善業,我們是在為自己製造苦受。它同時指出,若我們不再作惡業,我們便除去了未來受苦的因。我們要經歷甚麼是完全操縱在己,因此佛陀說我們要遠離不善業和染污。善業會帶來樂受,而不善業則會帶來苦受。這個道理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整件事情的始末。
業有三種,就是身、口和意業。它們又分為善和惡的身業、善和惡的口業及善和惡的意業。若我們不作惡業,我們的業就自然會成為善業。
三種身的惡業是殺生、邪淫和偷盜。三種身惡業的後果可以即時觀察到。舉例說,一對相愛的男女能互相關懷照顧,因此他們會得到快樂;他們的財富會增加,若他們生兒育女,他們彼此會為家人帶來關愛,他們親密的關係和對愛的承諾會帶來快樂。若缺乏這種承諾,又沒有關懷愛護,邪淫就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不利於愛的增長,並不能提供一個能夠令兒童快樂的家庭,對配偶的不忠會帶來很多困擾。
身的惡業會帶來其他後果也很容易看到。偷盜的人會為自己的行為不安而苦惱,不偷盜的人卻能心安理得。同樣的道理,殺生的人會很煩惱,而護生的人就不會有這些不安。
語業亦如此,雖然可能沒有那麼明顯。我們若較仔細觀察,我們便會發覺,善語會帶來快樂,而惡語則會帶來苦惱。舉例來說,說謊好像有些好處,因為可以通過騙到他人而得益。但這是不正確的。若我們向我們的敵人或和我們關係不好的人說謊,因為彼此不友善,他們是不會相信我們的謊話的。要欺騙他們很難。若他們是朋友,才可以在初次說謊時騙到他們。就算是朋友,騙了他們一次,他們便知道我們不可信賴。因此,說謊實在沒有意義。相反的,若一個人絕不肯說謊,他便會建立了一個誠實可靠的聲譽。這種信任會為他帶來很多好處。
我們討論過謊話有甚麼結果之後,從而可以想像到其他惡語,如誹謗、粗魯話、傷人的話和無用的話的結果。惡語只會帶來苦惱,善語才會帶來快樂。
所謂無用的話,並非指交際上的閒談,而是指真正無用無意義的說話。若我們要讓人覺得自在一點而和他談話,就算所說的話没有多大意義也無妨。但若我們只是毫無必要地說些無意義的話,這就是無用的話。較無用的話更差的,就是出於嫉妒或憎恨所說的誹謗語。當我們在說人的是非長短時,這些說話不但無用,更是傷害人的話,會製造不和。
傷人的說話也是一樣。若是出自愛心善意責備人,例如責備一個做了一些危險的事,或不努力讀書的孩子,這就不算是傷人的話,因為這些說話沒有染污。這只是幫助人的方便。若在這些話的背後有真正善良的動機,這就不算是傷害人的話;若說這些話時是要攻擊別人,或出於嫉妒,那麼就是傷人的話,必要戒除。
我們現在要研究不同的心態,要看看善的心態如何帶來快樂,及惡的心態如何帶來煩惱。舉例來說,強烈的攻撃性會令我們失去朋友。因為我們的攻擊性,我們的敵人會成為更大的敵人,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壞,如果我們非常有侵略性而傷害了別人,這些人以及他們的朋友都會變成我們的敵人。另一方面,若我們要饒益他人,通過關懷我們所親愛的人,及希望他們會變得更好,我們本身亦會有所得益,他們會成為對我們有幫助的朋友。通過給與我們的敵人或和我們關係不好的人關懷和愛心,他們會改善對我們的態度,甚至會成為我們的朋友。這樣,若我們要饒益他人,我們便會有很多好朋友,及因此而帶來的好處。我們在這裏可以看到善的心態帶來快樂,和惡的心態帶來煩惱的因果關係。
業力也可以從兩方面探討,一是受,二是習氣。業力帶來的苦樂受已經討論過,惡的身業會帶來煩惱和苦受、語的惡業如說謊會帶來煩惱和苦受、惡的心態也會帶來煩惱和苦受,攻擊性的態度是個例子,以上都說明了惡業如何產生苦受。
業力的另一方面是習氣,任由我們的身口意作惡,是讓我們的身口意養成一種作惡的習氣。惡的身語活動令我們養成身語作惡的習慣。舉例來說,我們每次殺生,我們殺生的習氣便會更強一些。每次我們說謊,我們以後便會更易說謊。讓一個攻撃性的心態出現,攻撃性的心態日後更容易出現。這些習氣會令我們的未來生,更傾向於殺生、說謊、邪淫等行為。這就是業力的兩方面。一是苦樂感受的出現,二是影響未來的行為習氣的形成。業力就是通過這兩者為眾生帶來苦受和樂受。
雖然我們知道惡業會帶來苦受,善業會帶樂受,我們仍然難於去惡行善,因為我們受到心靈染污的強力影響。我們知道苦受來自惡業,卻又無法擺脫惡業。我們要做的是要清除心靈的染污,因為它是惡業的根源。清除心靈染污便會除去惡的身業(如殺生、偷盜、邪滛)、惡的語業(如說謊、誹謗、傷人及無用的話)和惡的心態(如攻擊性、貪著及愚痴的心態)。但是,單是心中想要清除染污並不能把它清除。慈悲智慧的佛陀,通過對是否有一個自我存在的分析,開示了能根本地清除心靈染污的方便法門。
我們對佛陀有關自我的說明很難理解,因為我們對自我的存在,已有根深蒂固的想法。首先,我們要尋找這個自我的存在。不過,這尋找令我們發覺這自我根本不存在。這樣,我們便能慢慢放棄有一個自我存在的想法。在放棄有一個自我存在的想法的同時,心靈染污也清除了,因為惡業也清除了。
相信有一個自我存在是一個錯誤,是個妄想。舉例來說,若一個人拿著一朶花問一百個人它是甚麼,他們都會有同樣的答案,說這是一朶花。因此,他可以很肯定這是一朶花。但是,若他問人:這是我嗎?他只會說:這是你。問另一個人,他也會說:這是你。他就是問一百個人,他們也只會說:這是你。只有他自己會說:這是我。這樣,從統計學上來看,自我的存在真的難以找到支持。
我們通常會視我為一個整體。當我們分析自己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有不同的器官和物質。事實上是有很多不同的東西,但我們對於自我卻有一個單一的感覺。當我們要在這些不同的東西中找一個我,我們卻無法找到這個我。若我們能如是仔細分析,我們將會發覺,相信有一個我,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若我們能除去這錯誤的想法,我們對我的執著亦容易消除。這樣,由我要快樂,或我要消除這些煩惱所引起的各種欲望亦跟著會消除。消除了對我的執著,我們就可以消除心靈染污。沒有染污,也沒有因它而起的惡業了。沒有惡業,也沒有苦受了。就是這緣故,佛陀說苦的根源要清除。
總而言之,當我們知道苦受本質是甚麼,我們便要著手清除它,我們不要再作會帶來苦受的惡業。停止作惡,我們要找出它的根源,就是心靈染污和不正見。要消除心靈染污,我們要從根本處著手,即是除去對我的執著。若我們能這樣做,我們便能理解無我的智慧。明白沒有我的存在,我們便不會再製造染污和惡業,這樣,染污和惡業便完全消滅了。這是完全可能的。這就是滅聖諦。
滅諦的精粹就是自在。有些人認為佛境是不可思議的狀態或智慧。不過,清除染污得到的自在,卻是最大的快樂、喜悅和平安。和世間短暫的欲樂相比,這自在是持久的,終極持久的滅的解脫是最大的自在。
所有解脫力和智慧力皆從這自在生起,自在令人從苦受及心靈染污中解放出來。滅諦有四個特性。首先,苦受止息了;其次是平和;三是甚深的解脫及智慧;四是自在。滅的境界是修習佛陀所開示的第四聖諦--道諦--的結果。第四聖諦叫道聖諦,是因為它是導致解脫之道。
四、道諦:
道就是正道即戒、定、慧三無漏學,道有多種,主要的指修習八正道,就會得到最勝智慧(般若),修善斷惡,解脫生死痛苦。
第四聖諦---道諦
道諦所以稱為道諦,是因它是證果之道,修行者通過修道能證聖果。修行者可以根據道諦循序漸進,達成修行的目的。佛法把道諦的修行階段分為五道,這五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嚴格地說,前四道是修道位,而無學道是修道的結果。
第一道叫資糧道,是因為在這階段我們在積聚資糧,讓我們能在修道上有所進展。這包括培養勤奮、良好的品質和正見。我們專注於積聚一切對我們修行有利的因素。我們要令善增長,把惡除去,我們還要把修道的障礙清除。這個階段的修習叫資糧道,是因為我們要積聚這一切有利修道的東西。
在世間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很多煩惱染污。我們可能不願如此,但是卻無法擺脫心靈染污的束縛,不得不習慣性的輪迴生死。染污牢牢控制著我們,要脫離輪迴,我們就要清除染污。我們都希望得到快樂與和平,並知道這是可能的。不過,就是我們有很堅強的意志,我們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達成這目標。就好像要把一大匹布染色,我們要準備很多東西,才能著手把它的顔色改變。
因此,若我們要培養好的品質,我們先要提供能讓這些素質出現的環境。要得到禪修正智的悟境,我們先要對這些境界的存在和好處有信心。在我們對它的好處生起信心之後,我們就要改變我們的習慣,努力地讓這悟境和智慧出現。因此,我們要得到快樂,就必要提供快樂能出現的環境和因素。
要清除我們在輪迴中所受的束縳,我們一定要除去對我的執著、心靈染污,及要塑造能把我們淨化的條件。我們要談資糧道,是因為我們要集合這一切條件,在我們能提供這必要的條件之前,我們無法能有真正的改變。因此,資糧道的重點是要為自己把修道的條件準備完善。
把這些條件都齊備了,我們便進入見道階段。在這階段,我們開始發展能看透幻象,對實相認知的能力。把見道和資糧道連結在一起的就是加行道。在加行道中,我們為資糧道塑造的有利修道條件,讓我們能在見道時逐慚了知諸法的實相。當我們對實相有所認識,再不為妄想所惑,我們便知道無我的真諦。當我們再不執著有一個我,便再沒有貪瞋痴等心靈染污。沒有心靈染污,便沒有不善業,也没有苦受。
照理,我們若有上述的理解,我們的苦受就應該消除,不過這有時亦未必盡然,這是因為我們長時間執著有我,這種習性很難清除。舉例來說,當我們相信有我時用槌子擊我們的手指,我們的手指會痛。就算我們明白一個不變的我只是心的妄想,若這時再用槌子擊手指,我們的手指仍然會痛,我們會仍然覺得,我們在經歷苦受,因為我們把我和肉身認為是一體的。要清除對有我的長期執著,需要長時間體會無我的道理,而這就是修道階段。
修道--是第四階段
修道在藏文叫「gom ki lam」,有時譯作禪修,其實是指習慣某些事物,或令自己習慣的意思,亦有典籍把它譯為禪修道。這個階段的著重點是習慣於對實相的洞悉。通過對實相的更多洞悉,我們便可以把一些仍然存在的微細心靈染污及潛意識習慣清除。通過逐步處理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達至成佛的目標。
通過修道,我們最後會達至第五階段的無學道。修道可以清除最微細的心靈染污,最微細的染污都清除了,我們便再没有甚麼東西需要修學了,因此,這階段叫無學道或無修道。
「集」為「苦」的根本,此二諦又為流轉於世間的因果;知苦而斷集,斷集以離苦,為聲聞乘厭離世間的觀行。
「滅」為「道」的收穫,此二諦即為超出世間的因果;求證滅而修道,由修道以證滅,是為聲聞乘修證涅槃的行果。
聲聞乘證得涅槃果,即斷集諦所集起之煩惱見思二惑,此見思二惑具含有十使: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斷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學,以破我執,證得我空真如,而解脫生死。
當時佛以三轉四聖諦(註)開示憍陳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現將三轉四聖諦列表於下:
三轉四聖諦:又稱三轉十二法輪
苦諦(苦果) 初轉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轉 勸修:此是苦,你應知 三轉 作證:此是苦,我已知
集諦(苦因) 初轉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轉 勸修:此是集,汝應斷 三轉 作證:此是集,我已斷
滅諦(樂果) 初轉 示相:此是滅,可證性 次轉 勸修:此是滅,汝應證 三轉 作證:此是滅,我已證
道諦(樂因) 初轉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轉 勸修:此是道,汝應修 三轉 作證:此是道,我已修
註:
◎聲聞功夫最淺的第一果位,梵語叫做須陀洹,華譯「預流」,即預入聖流(進入聖果之位)。
◎二果梵語斯陀含,華譯叫做「一來」,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們這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梵語阿那含,華譯「無還」,即是修到此果位,不來人間受生死,稱為「無還」。
◎阿羅漢是聲聞乘中最高果位。梵語阿羅漢有三義:一、殺賊:破煩惱之賊。二、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三、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供養。
◎四諦法中苦集二諦是世間迷妄的因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證悟的因果。苦諦是迷惑的苦果,集諦的主力為貪瞋癡諸迷惑是苦因。滅諦是消滅煩惱,證涅槃果,道諦是修道的正因。
◎轉法輪:佛說法,叫做轉法輪。輪的意義:一如碾米之輪,能碾破糠粃,喻佛法能破五住煩惱。二如舟車的輪,能通行抵達於目的地,喻佛法能通達四德涅槃(常、樂、我、淨叫做四德涅槃)。轉的意思,謂諸眾生能所改轉,即轉迷為悟,轉染為淨,轉凡成聖。故法輪依第一解,使眾生借以破五住煩惱(五住煩惱:三界見惑,欲界思惑,色界思惑,無色界思惑,無明惑。),依第二解,使眾生由聞佛法喻如舟車可運載到達四德涅槃之岸。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開始。也是有具足三寶的開始。(最初的具足三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四諦法,僧寶是五比丘。)
◎五陰熾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熾盛,故苦。
◎佛初轉法輪說四聖諦三轉十二法輪,教史上稱此次說法為轉法輪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