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12 15:14:49| 人氣1,4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4篇-《信心銘》之【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7-六祖寺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8-六祖寺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心銘》之【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7-六祖寺   

這首偈是三祖開示實修見性大法的功夫,要超越動和靜的相對,因為無為法是與動靜無關的。禪修的時候,如果我們想要止住不斷冒出的念頭,去達到一種靜止的狀態,達到一種不起念的狀態,這樣刻意去達到的靜止狀態,就是有為造作法;就算暫時做得到,以後也會動得更厲害,“止更彌動”,我們要想止息動來歸到靜,那麼以後它會動得更厲害,就好像一個鐘擺一樣,或者好像我們盪鞦韆一樣,你盪得越高,回過來它到另一頭也會翹得越高,擺回來的時候到另一邊的幅度也會越大,這個就是用妄心修行,就會停滯在動靜兩邊裡面打轉。    

其實動靜無二,體性都是空,所以不要用妄心修行。這個實際上也就指出了,禪的修法不像其他的。有一些法門是不了義的,你心散亂的時候,把它轉移,刻意地通過誦經、念佛、持咒,讓你的心處在一個相對很清淨的狀態,但是這種清淨只是淨化了心的表層,妄念的根並沒有拔除。其實禪裡面講的真正重視的是什麼?見地是修行的核心,你要真正地從見地上面來透脫。    

所以禪宗裡面總是說要明心見性,明心是根源——你如何把凡夫的生滅的妄心穿透,契入到不生不滅的真心裡面?我們都說修行是要了生死,但是其實從禪的角度來說,本無生死可了,實際上因為他是直接用法性來修。    

還有,我們如果從法相上來說,我們說要了生死,當然是宛然存在的,怎麼了呢?首先是讓我們的心無死,你的心如果你念念無死的話,你將來一定是見性的,這是從法相上來說。從法性上來說,你的心無死的時候,你當下就是佛,什麼是心無死呢?心無死當然是心沒有死亡,我們的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剎那剎那在生和死,這樣子,如果你用這個生滅妄心,想得到一個不生不滅的果,不可能,因為因、果的性質是不同的。    

所以祖師的心法是非常透徹的,直接告訴我們要超越動靜,不要去止息動達到一種靜,這樣是不了義的修行方法。具體的修持我們怎麼做呢?我想此次我們主要是希望能夠真正地大家在見地上能有一個入處。    

我們也講過了,修行,你很難界定它,但是我們可以繞一個圈,繞過來說。可以首先要界定什麼不是修行,我們修行之前先要弄清楚,不然的話,你可能用了十年二十年,你一直在跟你的妄念PK的話,那個樣子你就浪費時光了,什麼不是修行呢?    

第一,修行不是為了刻意達到某一種狀態。不是說刻意讓自己靜止下來,這個不是了義的修行;也不是刻意不使自己起念頭,你刻意保持一個讓你自己不起念頭,這個是很困難的;就算你做到了,那也不是修行,因為你的法身不能起妙用,所以她也不是了義的修行。    

第二,修行不是為了追求神通。其實你要想想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求神通其實是想要有一種力量,想要擁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就是要有超越別人的力量,而這個背後的問題又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滿足一種渴望超越他人的權力,滿足自己一種渴望超越其他人的一種權力欲。那麼神通能力當然是修行道路上自然會出現的副產品,如果你刻意去求就偏離了,就是本末倒置了。    

第三,修持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圓滿。我們本自完美,本自圓滿,只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思維讓我們看不到真相。我們一直在妄想,未來十年,我通過修行,十年以後,我的修行功夫比現在更高了很多,或者我可以開悟等等。其實你一開始就錯掉了,當下的你才是真相,當下的你只要超越了大腦思維,當然你就本自完美,本自圓滿。為什麼?因為你見到你的法性了,我們修行就是為了要直顯法界性,所以是當下圓滿。你不要選擇那些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式的修行,讓自己得到某一種精神的愉悅,一直以為我好有修行,其實不是這樣的。    

“變成”是人類最大的幻覺,很多人學佛,他一直活在大腦思維里面,他學到了很多佛法的知識,他並不懂得真正的佛法;他學到了很多關於禪的知識,他並不懂得禪。然後他就會想:我用功修行,將來我就可以由凡夫變成佛。    

會不會很多人有這個觀念啊?其實一定要知道,“變成”是人類最大的幻覺。如果我們從法性上面來說,與佛無二無別;從法相上來說,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製造出佛性來,佛性是亙古如是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製造出一個佛性來,只能夠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地去照亮她,不斷地去揭露她。當我們所有的幻相都被揭露得淋漓盡致的時候,那個原本就在的、本自具足的本源就顯露出來了,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見性。    

第四,修行不是為了未來得到什麼果位,只是全然地活在當下。只要你存在一個“希望將來可以由凡夫變成佛”這樣的念頭,就表示你還活在二元對立之中,就有凡夫與佛的相對、有現在與未來的相對、有能修的心和所修的法的相對,這樣就表示你一直活在二元對立之中,一直都將希望投射到未來,而將當下貶低成一種手段。其實當下才是我們修行唯一的下手之處,當下才是我們與佛、與歷代祖師相逢相遇的地方。    

第五,修行不是唯心觀,不是唯物觀,而是如實觀。修行只是把我們生命的真相如實地呈現出來罷了。比如說,一個喜歡吹牛的人,喜歡炫耀的人,突然之間他如果能夠覺知到自己愛吹牛、愛炫耀這個背後其實是因為自卑,這樣照亮自己這個自卑的心以後怎麼樣?馬上他就會覺得自己這個舉動很無聊,吹牛的慾望就停止了,因為他如實地看到了真相。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他如實地觀察,憤怒的背後其實是恐懼,擔心自己受到傷害,對自己缺乏自信,因為這樣的恐懼,所以他一不如意就會很容易發脾氣,如果對自己有信心,根本不必發脾氣,也根本不必在乎人家的看法。 

所以《大日經》中,佛說修行的竅訣就是“如實知自心”。《大日經》是唐密裡面胎藏部密法的根本經典,《金剛頂經》是金剛界法的根本經典,金胎二部法要的核心綱要就是“如實知自心”。    

第六,修行不是有為法,而是無為法。有為法你就有取有捨,就有衝突,矛盾和衝突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為法就是無所求、無所住、無所得——無所求是禪的見地,無所住是禪的行持,無所得是禪的果位。    

無所求是因為我們真正地明心了,是真正地深信本自完美、本自具足。既然本自完美、本自圓滿、本自具足,當然他就不需要向外去尋找,他就沒有目的性;只要有目的性的,都一定是在大腦思維里面,都一定是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當下永恆的世界,而是活在大腦思維的時間的世界。    所以只是如實觀照當下的身心的真實相,如實地觀照我們當下自己的身心實相。身心實相是什麼?色受想行識,照見五蘊皆空。    

色當然是指物質,受想行識都是精神活動;受是感受,任何外境現前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產生種種的感受;有了感受以後凡夫的大腦思維一定會給這個感受、會給這個外境做一個價值判斷,給它貼一個標籤,這個就是想;有了想以後,他一定會想我下一步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當然還沒有採取行動,只是一個心念,我應該怎樣採取行動,這個就是行。這些受想行的根源都是什麼?源自於識,源自於識蘊,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這樣你只要如實地照亮它就好,不用壓抑它,也不用放縱它。放縱它當然是醉生夢死的凡夫,壓抑它也是不了義的修行,而且你把你的情緒、把你的念頭、把你的感受都壓抑進去以後,那就是什麼?“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將來會動得更厲害,為什麼?你把它壓抑下去就會成為痛苦之身,所以這些都是不了義的修行方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的種種因緣,一定會產生許多的感覺、情緒、想法。修行的方法就是不放縱它,也不壓抑它,而是如實地觀照,就能夠體悟生命的真相,然後真正地能夠明心,真正地深信直顯法界性,深信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是真正的我。這樣煩惱就能夠完全息滅,而以小我為中心的意識活動就能夠靜息下來,靜止下來,而知覺能力,就是我們的靈知會無限無限無限地擴張。    

一般的人,我們的知覺能力,像我們的視覺、我們的聽覺、我們的嗅覺、味覺、觸覺,這些知覺能力是遠遠沒有開發,根本上就沒有完全開發,我們的知覺能力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我們的知覺這個靈知能夠無限無限地擴張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思維就止息下來了,就處於一種自然的寂靜狀態而又靈明不昧,自然寂靜而又靈明不昧這樣的一種狀態之中,這種狀態有三種特質:    

第一種特質,有很高的能量,因為它不是分散的能量,不是分裂的能量,也不是堵塞的能量,它是整個宇宙的能量,所以它有很高的能量。    

第二種特質,它是全然開放的狀態。    

第三種特質,它有勇氣讓所有的現象來來去去而心無掛礙。    

這樣的修行是能夠不走彎路的修行。    

                       

                                         《信心銘》之【一種不通,兩處失功。】-8- 六祖寺   

不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不能夠通達空性。通達空性的人,古人說:“識得一,萬事畢。”真正地通達空性,識得這個本體,識得法性假名為一,這個“一”不是一二相對的“一”,而是絕對的本體,“識得一,萬事畢”。    

我們與這個一、與這個存在的本源失去了連結的人,就會要依賴大腦思維,就會陷入到二元對立的相對之中,就不會懂得真正的修行方法,所以說兩處失功。你沒有通達法性本體,任何佛法你聽進去以後,經過你大腦思維的加工就變質了。不管你怎麼修來修去,你還是在大腦思維的控制裡面,還是在大腦的世界裡面。只有當下契入真心本體,靈性的力量被喚醒了,大腦思維的偏執才會鬆動,妄心的喋喋不休才會安靜下來。    

《心經》裡面第一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開始這三個字就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觀自在,其實會有四個步驟,從法相上來說:第一步是觀自在;第二步是自在;第三步是在;第四步是一個大圓相,無在無不在。    

“觀”是觀照,“自”是自性,“在”是法住法位。我們一開始初初用功的時候,要時時處處去觀照自己的本性,與真心相應,住本位而不移,不起妄心,所以叫做觀自在。功夫成熟了,“觀”也不要了,你不要刻意地去保持覺照了,而你恆時與法界本體相應,自性在本位不動不搖,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自在”,第二步。    

更進一步,自他一體,這個“自”也化去了,所以就是“在”。    

更進一步,功夫轉深,這個“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識得一”的這個“一”。    

功夫更進一步轉深以後就化“一”為一個大圓相。    

曹洞宗的心法是寶鏡三昧,寶鏡三昧就把怎麼樣契入大圓相的內證方法的竅訣開示得非常透徹。實修,你怎樣一步一步能夠證到,我們現在都有悟,但是這個悟是一種解悟,並沒有證悟,但是你不要小看這個解悟,你有這個解悟以後,你有大信心,精進地去修,一定會有證悟,化“一”為大圓相,無在無不在,連這個“在”也是無處立腳了。    

可見禪的實修一開始就是悟後起修,修行用功的方法就是這樣的,開始是觀自在,然後自在,然後在,然後無在無不在。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