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16 17:19:26| 人氣3,2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 -《轉法輪經》講記 -*釋性空*法師-開示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性空*法師-開示

修習覺悟之道

《轉法輪經》是佛陀說法的第一部經典。在上座部傳統中,此經是最常被誦念的經典之一,它包含了佛教修習覺悟的獨特方法之要義──中道。如經中扼要的解釋,「中道」是一條趨向修習覺悟的捷徑,解脫感官享樂與無益苦行的兩個極端。從廣義言,意指止息苦的一切層面。因此,對一位佛教修行者而言,這部經是以理解四 聖諦所生之智慧為基礎與依據的修行指導;它也包括了藉由透徹八正道所驗證到的「法」之內容。八正道是通往安住於涅槃──從我、我所解脫狀態的唯一途徑,它是一條使眾生從輪迴的謬見與貪欲的束縛中解脫的道路。

若要了解此部經與佛教「現觀」的意旨,首先應該嚐試熟誦此經。為引發智慧的生起,南傳佛教地區在每一個吉祥的節慶裡都會誦念此經,就像中國人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樣。此經意涵非常豐富,所以,經常誦念與閱讀,可以使我們發現一些新的見解,引導我們對這部經的教示,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傳統認為:聽佛陀開示此經的最初弟子們,即憍陳如、衛跋、摩訶那摩、阿說示,與佛陀有多生累劫的關係。他們之所以成為佛陀的最初弟子,是因為佛陀在過去生的菩薩道修學中,一再對他們有許多的幫助。例 《自序》如:佛陀一再的布施智慧,甚至為了他們的生命,布施自己的身軀。由於他們對佛陀虔敬,此經引導他們了解深奧的法義。

在現代,當大部份的人缺乏對教理的信仰和信心時,《轉法輪經》深深地鼓舞我們,引發我們以虔誠和奉獻的心來學習它。此經以有力的理性觀點來詮釋覺悟之道,並且兼具了一份深切的宗教精神,向具足能力,能了解更高真理的所有眾生──天與人闡述。此經是屬於真正佛教徒的修行之道,它結合最理性的思考及對法的普遍性和解脫本質的深刻信仰與信心。

數十個世代以來,已覺悟的修行者,期能正確了解修習覺悟之道的本質與遠離所有極端的本質。無論我們追求何種法門,為求從苦解脫,只要認為自己是佛教徒,就應該讓自己的修行與佛陀第一次說法所開示的四聖諦和八正道產生結合。這部經中所開示觀照四聖諦與中道的方法,是含蓋所有正念的功能。這是下一個系列有關《大念處經》闡釋的主題。《轉法輪經》與《大念處經》是了解佛法不可缺的經典,也是我們修學的一個必要的基礎。

                                     -*性空*法師-2003年 9月

簡述佛法的流變

在現代社會裡,我們要學習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在開放的環境中,並不是意謂著要捨棄佛教的舊傳統,而是要去思考如何運用傳統的方法,朝向嶄新的歷程並與現代生活結合。

很高興能來到這裡和大家一起研討《轉法輪經》,我主要依南傳佛教的理論來解釋,因為大家是在北傳大乘佛教的系統裡修學,所以我會以個人對北傳經論的了解,作一些比較性的介紹。我們不是做學術性的探討、研究,是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因為要吸取傳統的經驗,我們就從遠一點談起。佛涅槃後,弟子們在佛法流傳的過程中,因為經、律的偏重及其它一些因素,從一味的佛教分裂為二部,後來又一再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派,傳至中國則演變為八宗或十宗 。部派中以一切有部(SabbatthivAda)的影響最大。在薩迦(Sakya)時代,有部被稱為「國王的哲學」,因為當時的國王是以有部的教義來弘揚佛法。有部的發展是以當時的印度西北部──犍陀羅、迦溼彌羅(KasmIra)為基礎,經由中亞,傳至中國。而另一方面公元前一世紀後大乘佛教漸漸興起,向四方傳播,也傳來中國。

當大、小乘佛教相繼傳至中國,隨著時代演變,小乘佛教教義在當時的背景下,漸漸地不為中國環境所接受,因此對小乘佛教的了解也就愈來愈少。但是,中國的大乘佛教卻逐漸地將一切有部的重要學說吸收為其所用,慢慢地一切有部的教義就融入中國大乘佛教的體系。有些北傳佛教學者以為「一切有部」就是「小乘佛教」,也以為南傳佛教的內容與一切有部是相同的。經研究之後,中國或日本有些法師與學者慢慢地發現,除了南傳和北傳佛教的教義有差異,南傳佛教和一切有部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出入。這些差異主要在於各自有不同的阿毘達摩 (Abhidhamma)。阿毘達摩是對「經」的徹底說明與深入地闡述;因此,要了解各部派阿毘達摩間的差異,必須回到「經」的研究,才能明瞭 南、北傳佛教的不同見解和說明。

一切有部的阿毘達摩是所有北傳阿毘達摩的基礎,也是大乘佛教的特殊基礎。認識大乘佛教的重要條件,不僅是對阿毘達摩學問的了解,也是 對一切有部修行過程的了解。據我所知,北傳的阿毘達摩不是「活」的傳統,只是一種學問、知識。我相信原本北傳的阿毘達摩一定與修行有關係。阿毘達摩所論述的是有關於修行歷程的境界,在這個現觀修行的境界裡,我們必須靠以前大德們的無漏智慧及修道經驗,來了解什麼是開悟的境界。不過,今日若要了解有部早期的修行方法或現觀過程,目前已經沒有老師可以直接教導我們,必須靠文獻資料來了解。

大家應該知道《俱舍論》是歸納一切有部重要教義的一本論書,但從梵文《俱舍論》註解裡,發現論主世親不是出身於一切有部的系統,反而是屬於經量部的系統。不過,從部派的發展 來看,我們知道經部與一切有部有密切的關係,因經部是依靠一切有部的三藏經。雖然,世親屬於經部的學者,但著述《俱舍論》卻是依照有部的傳統來安排這些資料,歸納了有部七部重要論書的內容。因此課程中對於修行歷程或現觀過程的說明,北傳的說法我會舉一切有部,主要是以《俱舍論》為主來說明。

初轉法輪

《轉法輪經》是佛陀成道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對象是五位從前的同伴,內容有三個重點:不落兩邊的中道、八正道、四聖諦;最主要、根本的內容是說四聖諦。

希達多太子出家後以堅強的毅力修鍊各種苦行,此時有五位同伴陪伴他,經過六年,太子體會到自我折磨的苦行,不是導向證悟之道,就放棄苦行。五位同伴誤會太子吃不了苦,不再為證悟而奮鬥,便離開太子前往仙人墮處的鹿野苑中繼續修行。

太子行中道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思惟生命真相,順逆觀察十二因緣,夜睹明星,證悟成佛。成佛後,觀察到以前的五位同伴將是人間最先徹悟佛法的一群,因此便到鹿野苑為他們開示《轉法輪經》。五位同伴聞法後,隨佛出家,是第一批比丘,至此三寶具足。

《轉法輪經》受到佛教徒高度的推崇,尤其是在南傳佛教地區。因為這是佛陀初次說法,是諸天與人前所未聞的法;說的是中道、是四聖諦。佛陀四十多年所說的法,就是讓人們踐行中道,了解苦的真理,及解脫痛苦的方法。

佛陀宣講這部經的時間距今已二千多年,經過時空變遷,生活環境改變很大,各種因緣條件不同了,但是煩惱的本質應該是一樣的,就是由於無常生滅所產生的苦迫感、不實在感,永遠無法如我們所願。既然煩惱的本質相同,今天我們就學習用覺者的智慧,實踐中道,洞悉苦的真諦與解脫痛苦的方法。

四聖諦的重要性

四聖諦是佛教教義的精華,它具備了解佛法與開悟所需的一切。在《象跡喻大經》說:「像有情行走在地面上之足跡,因象的足跡大,有情足跡包含於象之足跡中,四聖諦亦如是,包含一切佛陀的教義。」在南北傳的經典中,對四聖諦的內容有多種方式的詳細論述;在很多經典中,佛陀直接或間接地讓聞法的人了解四聖諦的內容。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國王舍城申恕林中,他用手拾起少許的樹葉,問比丘們說:「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是我手上的樹葉多?還是樹林裡的樹葉多?」

「世尊!您手中的樹葉少,樹林裡的樹葉多。」

「比丘們啊!同樣的,我所證悟而已說之法,如手中樹葉,由於彼法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我沒有宣說之法,如樹林裡的樹葉,我為何不說?由於彼等法沒有什麼利益,對聖道生活沒有什麼助益,不能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比丘們啊!我說了什麼法呢?我說:『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順苦滅道』。這就是我已經告訴你們的。比丘們啊!我為何說這些法呢?因為這些法確實有利益,對聖道生活有助益,可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

佛陀是至高無上的大醫王,經中說大醫王須要具足四個條件: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佛陀四聖諦的 說法,與大醫王醫病的道理相同。醫生首先診斷病情(苦),找出病源、病因(集),開藥方(道),將病醫好(滅)。如果人們知道自己的病、自己的苦來自於愛、見、無明,努力修習八正道,寂滅愛、見、無明,便是治療了疾病,從苦中解脫出來。

了解四聖諦,一方面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實現修行的過程;能不能成佛、菩薩或阿羅漢,修行能否成就,主要在於是否深入了解四聖諦。四聖諦是一體的,不能夠分開,為何這樣說?在《相應部》〈諦相應〉裡,羅漢伽梵婆提(Gavampati)曾聽佛陀說:若能看到苦諦,就能看到集諦、滅諦、道諦;若能看到集諦,就能看到苦諦、滅諦、道諦;若能看到滅諦,就能看到苦諦、集諦、道諦;同樣的道理,道諦也是如此。

能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才算真正了解佛法;如果不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就不知道四聖諦與修學的關聯,那麼佛法的基礎就不夠穩固。佛所教的法,如無常、空、無我都是從了解四聖諦而來,假如不了解四聖諦,雖然我們學習佛法,卻如同瞎子般,只是這裡摸一點,那裡摸一點,不能了解佛所教的這些不同法彼此之間的關係。在三藏大海裡有各類不同的法,要了解它們的相互關係,主要都是靠四聖諦。如果能以了解四聖諦的基礎來看佛教不同的法,即能利益我們。如果沒有這種了解,雖然學習佛法,我們可能還是無法用佛法真正地利益自己的修學。

所謂現觀的過程,就是實現四聖諦的過程,也就是開悟的過程。四聖諦是了解佛教、踐行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無法了解佛教的不同面向。所以,一方面要了解四聖諦是修學佛法的開端、中端及末端,一方面也要了解實現四聖諦就是佛教的開悟、現觀。在《雜阿含經》中,佛說:如果我們想要開悟、現觀、解脫,不可能不去了解四聖諦的概念;如同建築房屋,沒有從第一層的地基建起,就不可能蓋第四、五或六層樓。

四聖諦是包括整個修學過程,了解四聖諦是了解修學的初端、中端及末端,在北傳四部阿含經,南傳五部尼迦耶中都有提及。比如在《大 念處經》裡,佛說明不同的身、受、心、法念處,其中在法念處的第五項修法,即是四聖諦的說明。如果我們能有次第地從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到法念處,不斷地練習,就能清楚、徹底地洞察四聖諦而進入解脫的境界;而不管修那一個法門、那一個念處,如果有四聖諦的了解,運用四聖諦的智慧,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成為解脫的法門。

了解四聖諦是我們修行的基礎,實現修行的過程,就是止觀的過程,也就是四聖諦現觀的過程。真正的正智、正定主要是靠四聖諦的理解,對四聖諦有真正的了解才能用佛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

南北傳現觀概介

現觀的過程和四聖諦的思惟有密切的關係,而就我所了解南北傳佛教因為煩惱的分別不同,加行不同,現觀方法也有不同。南傳不分別四諦,不斷觀無常,觀智成熟,道心生起的剎那,出離苦諦,滅盡集諦,具足道諦,證入滅諦,所以四 聖諦的現觀中,見道只是一個心識剎那。北傳 一切有部的現觀則是分別欲界與上界,依次觀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一諦一諦不斷地思惟四聖諦,用十六行相的道理現觀,見道的過程是 十六個剎那。所以現觀因靠不同的加行來思惟四聖諦而有頓現觀、漸現觀二種不同的過程。南傳阿毘達摩以為現觀的內容和我們的加行、資糧有關係,如果資糧不同,現觀過程也會不同。

個人在南北傳佛教中,因有機會與有學問、有修行的法師討論,發現南傳法師對北傳的現觀過程有偏見,北傳法師對南傳的現觀也有偏見。從現觀來說,南傳法師認為北傳的漸現觀不能解脫,即使解脫也不能完全斷隨眠;從資糧方面來說,修行者如果資糧不夠,就不能完全斷煩惱、隨眠。北傳法師以為漸現觀,依次觀四聖諦才是合理的。南北傳這二種不同的說法各有根據,都有道理。據我所知南傳佛教地區的大德們 基本上仍照他們的傳統修習;北傳佛教的觀法,只是一種教理知識,已經沒有人按照這樣子的步驟修習。我們要依靠對四聖諦的思惟來了解現觀過程,我說明《轉法輪經》時,會再向大家介紹南、北傳的現觀過程。

四聖諦是《轉法輪經》的主要內容,是佛法的 根本所在,但佛陀並不是一開始就開示四聖諦,而是先提出離苦樂兩邊的中道。

以愛欲貪著為事者,乃下劣、卑賤、凡夫、非聖賢、無義相應。以自我苦行為事者,為苦、非聖賢、無義相應。諸比丘!如來捨此二邊,依中道現等覺。以此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劣(hIna):執著愛欲在諸欲中是第一下劣。為什麼五欲享樂屬於劣?因為它不能使我們朝向善道、解脫,不是屬於君子、善人或有智慧的修行人,是粗魯、未受磨鍊者的行為,它不能造就生天、為人的福業,故稱為「劣」。

卑賤(gamma)因為它屬於凡夫的境界。放縱於五欲,絕不屬於有智慧、有修行人的行為,這樣的享樂對修行人來說是屬於粗劣的、卑賤的。若要解脫,則不執著於此,要視「欲」為粗劣,因為對有修行的人來說,這些都是苦。

凡夫(puthujjanIka):指未經磨鍊的人、未修行的人。

非聖、無義相應(anariya 、 anatthasaMhita):指享樂五欲不能利益我們實現善道,也不能利益幫助我們離開惡法,是無意義的事。

以自我苦行為事者(attakilamathAnuyoga):指從事自我折磨的苦行。注意、執著的方向不能利益自己,除了歡喜欲樂外,另一方面就是讓自己感到苦,故意找苦受而逼迫自己。佛並沒有說苦 行是「劣」,只說「苦」,故意使自己受苦,雖不是劣,但也不屬於聖人,不屬於實現道的人。為什麼?因行道的人知道沒有「我」這個法,所以不會故意讓自己受苦,能捨苦、樂二邊,因此稱 為「聖人」。

苦行在印度很普遍,佛自己行六年苦行,受一般人不能忍的苦,即使如此苦行仍無法成道,但這樣的信心不能稱為「劣」,因為苦行也有些許助益、引導佛朝向中道;雖然苦行領導佛朝向中道,這樣的行為對於一般眾生而言還是「無義相應」,因為它不能真正利益我們。既然,佛已經發現苦行是無意義的行為而走向中道,我們也從佛的說法中了解「道」,就不用像佛一樣辛苦地苦行以實現道。

中道行

中道(majjhimA paTipadA):可翻譯為「捨二邊」,指修行沒有偏極端,不偏於欲樂享受,也不偏於苦行,以中道而行。未實現道時,會執兩邊;實現道後,則離二邊。因此,佛讓五比丘了解他已經實現道,已不再有五種見等種種限制。由於實踐中道,如來不靠二邊而行,所以中道為覺悟的第一內容。

眼生(cakkhukaraNI):這是說明只有靠中道才能引生法眼、慧眼,透視四聖諦,由此才能成為聖人。假如沒有智慧、清淨、無漏之眼,無法實現中道。沒有法眼,就只是用凡夫一般的眼去思惟,唯有行中道才能創造我們「法」的眼睛。

智生(ñANakaraNI ):意指唯有中道才能產生了知四聖諦的智慧。

寂靜(upasamAya):有中道才能息苦證滅,實現真正的寂靜。要朝向真正的寂靜,必須有正定,而正定則要靠對中道的了解。因此,藉由中道而生起的正定能引導我們走向寂靜。

證智(abhiññAya ):證知四聖諦的智慧,中道能讓我們證知四聖諦。

等覺(sambodhAya ):真實平等的覺悟,即生起了知四聖諦的聖道智。sam有二種意義:

(一) 真實──有中道才能有真正的開悟。

(二)平等  ── 即平衡之意,也有「一起」的意思。

涅槃(nibbAnAya):煩惱止息,究竟安樂的境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達到涅槃。因此要藉由中 道引導我們走向涅槃。

中道是佛陀的實際經驗,出家前他是王子身份,養尊處優,過著極盡享樂的生活;出家後、悟道前,則過著印度傳統修行者禁欲與苦行的生活。佛陀經歷了這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後,體會到什麼樣的生活是有意義的,可以引導我們朝向 清淨、解脫;那就是「中道」的生活。「中道」可以讓人開法眼,產生如實觀的智慧,導向寂靜,趨入涅槃,達到解脫境界。

中道的具體內容──八支聖道

諸比丘!云何如來能於中道現等覺,資於眼生、智 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謂八支聖道是。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正定。諸比丘!此是如來現等覺之中道,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什麼是中道?世尊說明中道就是八支聖道,一般稱八正道,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解脫苦需靠中道,八正道即中道的內容。此八正道不能和道心分開,在普通的世間心中不能一起出現八正道,唯有在出世間道心中才能同時出現;其中正見、正思惟為中道的智慧;正語、正業、正命為中道的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中道的定,在出世間道心裡,它能成就戒、定、慧三學,實現我們解脫的目標。因此,不論在修行歷程的開端、中端及末端,八正道都是非常重要的修學資糧。

正見(sammA-diTThi):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在四聖諦裡包括所有的正見。世間正見是對 因果、業報方面的見解;出世間正見是緣起正見、中道正見,無常、苦、無我也包括在內。正見在這裡主要意思是知道這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正思惟(sammA-saGkappa):平常正思惟是指思惟無害、無瞋、出離三種。此段經文的正思惟是指特別的思惟,即是用「尋」(vitakka)了解、深入檢查的意思,因為「尋」是一種智慧的力量,能深入思惟,洞察四聖諦。

正語 (samm A - v A c A )、 正業 (samm A - kammanta)、正命(sammA-AjIva):正語、正 業、正命三者屬於「律儀」。修道的時候,一定有律儀,如果沒有律儀就沒有道。因此修道的條件就是要有「律儀」,一般來說有「自然律儀」、「受戒律儀」、「道共戒律儀」三種:

(一)自然律儀:若有好性格,自然就不會說謊,因此未受戒而能不妄語,這是自然律儀。

(二)受戒律儀:若因受戒、持戒而不妄語,這是屬於受戒的律儀。

(三)道共戒律儀:指在無漏心、道心裡自然切斷所有的不正律儀,不是我們的性格好不好, 或有受戒與否,而是「道」本身就不能與不正語、不正業、不正命等同時存在。因為,同一剎那心中,不能同時出現「道」與「不正道」,所以正語、正業、正命自然為道心的內容。

正精進(sammA-vAyAma):「正精進」是道及正定最重要的資糧;另外,正念也是正定最重要的助緣,因此,正定要依據正精進和正念。正精進在此段經文中是說明道心的內容,即繼續地修習四聖諦,用我們的心努力思惟四聖諦。如果沒有徹底通達四聖諦,我們不能滿意這樣的情況,要以正精進來深入四聖諦的境界。

正念(sammA-sati):念的因緣是穩定的想,「穩定的想」是指不忘記四聖諦,使我們的心繼續朝向四聖諦,不讓心由四聖諦中溜掉,此為道心的正念。

正定(sammA-samAdhi):有道心的正定才能如實觀四聖諦。要了解正定,可以參考《增壹阿含經》二種定的說明:

(一)概念的正定:此正定是依修行的所緣,例如以地遍、安般念等「概念」,來實現穩定、沒有變化的心。這種定也是屬於正定,但不是道心的正定。

(二)依相的正定:依「相」實現穩定的心。在普通觀的過程中,依相的正定就是有自相4 或共相的法,能看到剎那、剎那的生滅,體驗無常、苦、無我,這是普遍性依相而觀的正定。

在道心裡也是一種依相的正定,但它的所緣並不是世間法而是出世法,因此可以如實現四聖諦,正斷煩惱,體證涅槃。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中道」的基本精神,也是佛陀的終極關懷,中道不是抽象的理論考察,佛法不是知識、哲學,而是要具體踏實的從生活上深切反省、踐行,生活是親身經驗,煩惱是切身的,在生活中不斷努力向上,朝向清淨、祥和、智慧,即是「中道」。這是生活的「中道」,實踐的「中道」。

緣起中道

若要完整了解中道內容需要知道中道的另一方面,就是緣起的中道、如實觀的中道。實踐的 「中道」是針對生活是否朝向幸福、究竟解脫來講;緣起的中道是就能否看到世間真實相來說,解脫最重要的條件是「照見真實」。緣起的中道散見於經論中,如在《雜阿含經》佛陀對迦旃延說,世間人多半執著「有見」或「無見」,以為世間的一切只是存在或不存在,不是「有」,就是「沒有」。我們應該用緣起中道的智慧,洞察事物無常生滅的真相,我們就不會有「有見」和 「無見」的偏見。

這世間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存在,一切都是因緣生滅。經典中常用種子生芽的例子說明:本來沒有芽,因為種子有能生性,再加上陽光、水、空氣等因緣後,種子便長出芽,芽再繼續長成大樹;芽漸漸長大時,種子也就慢慢消失。如果陽光等因緣不具足,芽也無法生長。一切事物消長生滅都是隨因緣而定,當因緣條件產生變化時,事物也跟著變化,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隨順緣起如實觀世間,不執不取,對苦的生起與消滅,也如實觀察,如此便能產生親證的智慧。

實踐的中道具體的說明是八正道,緣起中道則是以十二支緣起描述生命的解脫與輪迴。順著緣起看世間,可以看到世間生滅的真實情況。而能夠如實觀察世間,便是走上解脫之路了。

中道與四聖諦

中道有實踐的中道和緣起的中道,解脫依中道,中道的具體實踐內容是八正道,八正道屬於四聖諦中的道諦。踐行八正道,開了法眼,產生如實觀的智慧,能夠看清楚世間真實相。看清楚無常苦迫,明白苦聖諦的真理;看清楚生滅因緣,了解集聖諦的真理;繼而能夠成就道聖諦,證入滅聖諦。所以說四聖諦包含修行的開端、中端、末端;也包括了兩方面的中道。所以佛陀在開示中道後,更三轉四聖諦,宣說甚深法義。

八支聖道有世間聖道和出世間聖道,四聖諦也有世間、究竟勝義諦的分別。一般而言,四聖諦現觀的次第為:苦、集、滅、道,但在道心中並 沒有次第,因為此時四聖諦能在同一心中生起。在道心中,此八支聖道能同時出現於一心,因為 此道心的五根平衡,且以一個目標為所緣,依此就能完全投入四聖諦的修行,成就戒、定、慧 三學。

我們要了解八正道或四聖諦在世間、究竟二方面的不同,這在現觀過程是很重要的。假如不能分別,就不能深徹了解四聖諦的意思。宣說四聖諦有三轉,第一轉叫做「示轉」就是實現見道,第二轉名為「勸轉」是實現修道,第三轉是「證轉」為証得無漏智。所以,四聖諦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一個修道的歷程。

四聖諦在勝義諦上是空性

傳佛教在勝義諦上認為四聖諦是空性,《清淨道論》也說明四聖諦是空,為什麼是空呢? 雖然有「道」、有道路,卻沒有走道路的人,所以四聖諦沒有自性,它們是緣起法。我們一定要了解緣起,才會了解四聖諦;若不了解四聖諦,就不能了解緣起,也就不了解有涅槃、有阿羅漢,但沒有實現涅槃的人。同樣地,因為有「行」──造作,所以有苦,但當中沒有「造作的人」。

四聖諦就是緣起的說明,原始佛教提到緣起是沒有自性,但我們要了解四諦彼此的關係在於因果的分別,由於它們是緣起法,因此,南傳佛教認為四聖諦不是勝義諦中存在的法。但一切有部以為因、緣、果是真實的存在,因此,四聖諦也是真實的法。大乘佛教對於這種真實存在法提出批判,是針對一切有部,不是針對南傳佛教,因為南傳也強調四聖諦是緣起法、是空。

南北傳思惟四諦行相的分別

北傳佛教在現觀、修道過程,是以十六行相來了解四聖諦。如果參考南傳佛教資料,在《無礙解道》中,可找到以十六行相了解四聖諦的方便說明,而《清淨道論》就引用《無礙解道》來說明。南北傳在四諦十六行相的思惟上有些出入,這些出入可讓我們了解他們不同的現觀過程。

思惟苦諦四相

一切有部在思惟苦諦上有四相──無常、苦、 空、無我,它們說明了解苦諦的過程。十六行相 是要證四聖諦,所以苦諦也要去「證」,嚴格地說:苦諦是要「遍知」,遍知也是一種證,是用自己的身體來了解,不是靠外面的經驗、傳統或是別人所說的話。了解四聖諦要靠自己體會,因此苦諦是聖人用自己的身體去驗證而徹知的。證苦諦是一個過程,北傳佛教認為要先了解無常,才能觀無常的逼迫──此是苦,假如沒有用自己的身體去實驗,就看不到這種無常之苦的逼迫,唯有自己親自經驗,才知道一切都不是真的,因 此才能了解苦諦是空、無我,這才是苦諦的現觀過程。

南傳佛教如何了解苦諦?在《清淨道論》中提到苦諦有四相 :第一是「逼迫」相,第二是 「有為」相,第三是「熱惱」相,第四是「有壞」(變異)相。

思惟集諦四相

在現觀過程中,南北傳對於集諦也有不同的行相。北傳佛教了解集諦是用「因、集、生、緣」 四相。修行過程是在如何了解集諦讓我們繼續輪迴、繼續苦?首先要思惟苦,才能了解苦的原因,因為有苦因 ──「愛」的引導而讓我們朝向輪迴。所謂「集」就是累積,因為有累積,就有業、有生;有生,「緣」就會繼續存在,於是,苦也就會繼續。南傳佛教在《清淨道論》中提到「集諦」有四相 ,第一是「累積」(堆積)相,第二是「因」(因緣)相,第三是「結」(結縛)相,第四是「障礙」相。

思惟滅諦四相

北傳佛教說明滅諦有「滅、靜、妙、離」四相,南傳佛教的滅諦四相 ,則是「出離、遠 離、無為、不死」。

思惟道諦四相

北傳佛教說明道諦的思惟,是用「道、如、行、出」四相,南傳佛教的道諦四相為「出、 因、見、增上」,因為道領導我們出離煩惱,朝向解脫的方向,所以是「出」;道是解脫的因、是不死的因,所以是「因」;由於道能讓我們直接見到滅諦,所以是「見」;因為道具有增上的力量,所以是「增上」。

南北傳觀四聖諦的過程

四諦十六行相是很古老的傳統,但南傳佛教的經典沒有提到十六行相,北傳經典大概也看不到,在阿毘達摩中才有十六行相的說明。

南傳現觀四諦是自然的過程

依南傳佛教的看法:在修觀的過程,我們不是直接思惟四諦十六行相,而是在四念處的修行過程中,自然地思惟有漏法的無常、苦、無我,如 此「觀的果」──四聖諦就會自然出現。南傳佛教提到現觀的基礎就是四念處的修行,首先要了解身、受、心念處,這三種念處能領導我們漸漸朝向解脫,但只有法念處的修行才是真正解脫的實現。法念處包含身、受、心、法,它歸納了四念處的所有修行,因此四念處的修行就是四聖諦的實現,這是非常自然的過程。

北傳思惟四諦是次第的過程

北傳佛教修觀的方式是直接思惟四諦十六行相,不像南傳佛教藉由思惟無常、苦、無我,修 行四念處而實現道後,自然地獲得對四聖諦的了解;而是在修行的一開始,就有系統地用十六行相的道理思惟四聖諦,這是一種刻意培養了解四聖諦的方法,而不是將四聖諦自然地變成四念處、法念處的修行。

北傳佛教在修行一開始,就有系統地用十六行相來觀四諦,所以他們的現觀過程有許多複雜的說明;南傳佛教一開始並沒有系統地思惟四諦十六行相,而是從無常、苦、無我的了解中,看到緣起而漸漸地增加智慧,相對地,對四聖諦的了解也能慢慢增加,於是在見道時,就能自然地現觀四諦的生起。

四念處是解脫的基礎

有四念處才有解脫,沒有四念處就沒有修行的解脫。修念是成就止觀的條件,沒有「念」就沒有解脫,所以南北傳都說明解脫以四念處為基礎,世界所有的法都包括在四念處中。四念處中的法念處,包含了身、受、心、法及所有的法,如果對四念處了解愈深,也就能愈深入了解四聖諦。要能真正徹知四聖諦,首先必須要成道,唯有成道才能以出世心、無漏心來體證四聖諦。

無漏道實現三學

在無漏道中,我們的戒、定、慧三學會自然地成就「道」而得以解脫。實現解脫時,就可以放棄道,不要再執著它,這是佛教特殊的地方,要了解實現道是用無漏心,它是沒有執著的心、是出世的心。

無漏道中戒學的實現

在出世無漏道中,戒定慧三學一起出現而能正斷煩惱。戒學是怎麼出現在無漏心中?因為出世道以涅槃為所緣,自然能正斷所有的煩惱而不再有不正語、不正業、不正命。因此,戒學在無漏心中是解脫的內容。戒的精髓在於根律儀,有律儀才有道,佛在《雜阿含經》中對比丘說明這樣的道理:諸比丘!眼、耳、鼻、舌、身、意如同大海,六塵外境如同海浪,如果能夠安忍海浪的衝激,就能渡過大海。

在出世心中,我們的所緣是滅諦,但由於我們有根律儀,自然地就不會去取相、取隨相,所以 也就不會執著解脫的所緣。「取相」是說取這個是男生、女生的相,而生起貪染的心;「取隨相」是取這是漂亮的眼睛、美麗的頭髮,而有愛染的出現。會取相、取隨相,是因為有執著,此時沒有根律儀;但在出世心中因為所緣是涅槃,所以沒有執著,而不會有「取相」、「取隨相」。由於戒學的成就,此時心自然地有律儀的存在,因此 也就不會有不正語、不正業、不正命的出現。

無漏道中定學的實現

出世心中一定有「定」,此出世定是靠正念、正精進的幫助,所以才有正定,而正定也要靠 戒、慧學才能成就。在出世定中,正精進、正念都會一起出現,因他們都以涅槃為所緣。《清淨道論》說明如同三個朋友一起去採花,「定」一 個人不夠高,必須先踩著「精進」的背,才有足夠的高度採到花;但要能穩定地採花,「定」還要將手依靠在另一位朋友「念」的肩上,才能更加穩定、不散亂地完成採花的目標 。

在這個譬喻中,「念」與「定」的目標是關於出世的所緣,因此花表示「涅槃」。「正定」不能自己在所緣上保持不散亂,它要保持不散亂就要有「正念」的幫助,有「念」才能有穩定的想;但只有「念」還不夠,必須還要「精進」的支持,才能更穩定地採到花,也就是實現涅槃的目標。因此出世心中,定學的三個朋友:正定、正精進、正念,所有關於定的資糧都會一起出現。如此當定學成就時,就能正斷所有的煩惱,也就能自然地達成採花的目標──實現涅槃境界。

無漏道中慧學的實現

慧學在八聖道中是正見、正思惟。《清淨道論》有很好的譬喻,如同金匠要作裝飾的物品,就要 有智慧去分別什麼是銅、銀、金等,才能安排所要的材料,如果金匠沒有智慧就不能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材質。所以,智慧的功能就是「通達」境界,也就是完全了解所緣的意思。我們要分別「想」、「識」、「智慧」這三種的不同,「想」只是取相,它只能了解很粗的相;「識」是了別,它能了解比較細的相;但只有「智慧」才能通達所緣。所以靠「識」、「想」並 不能解脫,也不能實現慧學,唯有智慧能通達所緣得以解脫,才能實現慧學。

智慧就是正見,當金匠拿這筆錢在翻轉著看、 觀察時,當中就有正見,就有「念」的作用;當他靠正見、「念」詳加分別思考時,就有「正思惟」的作用,所以,在智慧心裡面自然就有正見、正思惟。如此,在出世心中,因為正見、正思惟能通達出世所緣而得以正斷煩惱,自然地也成就了慧學。

          

《雜阿含》提到:若沒有實現苦諦,就不可能實現集諦。如果有人說:我實現集諦,但沒有實現苦諦,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說:我實現滅諦,但沒有實現集諦,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 有人說:我實現道諦,但沒有實現滅諦,那是不可能的事。依照此經,實現聖道是漸次現觀的過程,我們要依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次第現觀,才能結束苦。

現觀四聖諦過程中,南、北傳佛教的修行過程有些不同。一切有部以為現觀過程一定要有次第,因此依十六行相的次第在加行位中思惟四聖諦,漸漸「離」或「害」十六行相,而實現見道過程。

南傳佛教也是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道,但他們的修行過程並沒有系統地思惟四聖諦,也沒有次第地觀四聖諦個別的行相,只是直接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道。在見道前,必須先實現世間觀最高的智慧,才能實踐現觀。

依南傳佛教,斷遍知開始在世間觀的階段── 壞滅隨觀智(bhaGgañANa);但北傳佛教認為斷遍知在離或害十六行相後就是現觀,屬於見道的過程,如在苦諦中,有苦法智忍、苦法智、苦 類智忍、苦類智;集諦中,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嚴格地說,苦、集諦是連在一起,所以第五、六個剎那為第一斷遍知的過程。南北傳在此有同樣的看法:正斷出現在出世智中,世間智是沒有力量正斷煩惱。《中部》 尼迦耶說明:在一個剎那的現觀過程中,因三學已在現觀涅槃所緣中成熟,依其作用、功能觀 苦、集、滅諦,所以出世心能夠通達四聖諦。

南傳《轉法輪經》中四聖諦三轉成為十二行相的說明,但一切有部以為「眼、智、明、覺」的現觀與示轉、勸轉、證轉等三轉而成為十二行相 ,但很多佛教哲學家不能接受有部這種特殊的看法。南傳認為四聖諦的三轉就是三種智,在《舍利弗阿毘達摩》中則稱十二行相為十二種智慧。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時及開悟後,就已思考四聖諦十二行相。依南傳佛教:佛是聖人,不但在菩 提樹下通達、思惟、現觀四聖諦,也思惟如何用四諦法教導眾生。所以在第一轉中,佛有二種智慧,一個是自己通達四諦的智慧;另一個是方便 教導眾生的智慧,由於這二方面的智慧完全成熟,因此他成為「佛」。聲聞、獨覺雖然能夠了解四聖諦的意思,但他們不能方便教導眾生,只有佛能自在、方便的教導。由於佛實現四聖諦的通達,以及方便教導的智慧,所以能在世間說法,教導眾生實踐四聖諦。

四聖諦是無上法

許多經典說明四聖諦是無上法,世間沒有比它更高的法。在《中阿含.象跡喻經》中,舍利弗說一切的善法都與四聖諦有關。為什麼?因有 四聖諦才有真的解脫法,真的遠離、離欲、真的 滅,才有真正徹底的智慧以及真的現觀與涅槃。在所有的世間、眾生中,四聖諦是最佳的法,一切善法都包括在四聖諦中。

四聖諦就是「真正的智慧」,不論如何安排四 聖諦的現觀,都是表現不同方面的智慧。因為有佛,我們才能完全了解四聖諦,所以很多眾生在佛世時能開悟;佛滅之後,因對四聖諦的道理愈來愈模糊,所以愈來愈少眾生能開悟。當四聖諦的道理在世間漸漸不見時,真正的佛法也會不見,雖然仍有獨覺可開悟,但他們不能徹底說明四聖諦的分別,不能方便教導眾生,這是值得擔憂的。只有佛陀能完全說明四聖諦,眾生聞法後才能開悟,完全離開輪迴的苦。

開悟時生離垢法眼

佛實現四聖諦後,得到漏盡智、無生智,這時是以出世智慧來表示四聖諦。憍陳如是佛教第一個開悟證果的人,開悟的意思是“virajaM 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遠塵離垢之法眼」。 什麼是「遠塵離垢之法眼」?這是出世的智慧。所有的生法都是滅法,但要用什麼「遠塵離垢之法眼」來觀無常?要離垢,就要有「離開我見」的智慧。《俱舍論》說明有漏法如「柱」,煩惱、結好像「繩子」,人如同「牛」。如果有離垢眼睛就會知 道有柱、繩子,但沒有被繩子綁起來的牛。

《雜阿含經》中,舍利弗以二隻牛說明同樣的道理:有黑牛、白牛各一隻,原本牠們不是彼此的障礙,因為有車軛,所以車夫能駕馭黑牛與白牛。這個譬喻中:白牛如內六入,黑牛如外六入,內外六入之間有「軛」,「軛」就是煩惱、結。由於有結的存在,使得內外處連在一起而不自在,假如沒有結,內外六入就能自在。原本白牛、黑牛不會成為彼此的障礙,因有車軛,所以白牛變成黑牛的障礙,黑牛變成白牛的障礙。

如果我們沒有以真實智慧看到「軛」,就會認為有「車夫」駕馭著牛,而「車夫」這個概念是真的;但實現清淨眼時,知道障礙是在「軛」,不是在黑白牛,而且知道「車夫」的概念不是真的。

有集法悉皆有滅法

何謂集法?集法就是譬喻中的柱子、繩子,即是「有漏法、結」。有集法就有滅法,如果沒有集法就不可能有滅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滅法, 如果柱子、繩子滅,被綁起來的牛也滅。只有無漏智慧才能看到「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有漏智慧是看不到的。

譬喻中,柱子代表有漏法,而被綁的牛只是一個概念,能去掉結、去掉繩──煩惱,就不會被繫縛於柱──有漏法。假如沒有實現離垢智慧,我們會認為「被綁的牛」這個概念是真的;但是實現離垢法眼後,會知道形成障礙是在柱、在繩,不是在牛,真正了解到因有結、有漏法,所以才有被綁的牛。

能用智慧了解有柱、繩的存在,但「被綁的牛」這個概念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法,就如同憍陳如以出世智慧了知──「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有集法就有滅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滅法,了知緣起法中只有結、有有漏法的存在,但沒有「我」的存在;如果緣起中有 「我」,就未實現離垢智慧。

何謂離垢之眼?用黑、白牛的譬喻來說明內、 外六入。聲音不是耳朵的障礙,聲音變成耳朵的障礙是因有結;顏色不是眼睛的障礙,顏色變成眼睛的障礙是因有結;香味不是鼻子的障礙,香 味變成鼻子的障礙是因有結;味道不是舌頭的障礙,味道變成舌頭的障礙是因有結;觸不是身體的障礙,觸變成身體的障礙是因有結;法不是意的障礙,法變成意的障礙是因有結。所以黑、白牛原本不是障礙,是因為有軛才互相障礙。結的出現是因為有「有漏法」,若沒有有漏法就沒有結,因此,有漏法要靠結,結則靠有漏法。

「遠塵離垢之法眼」能知有有漏法、有結,也會知道這是緣起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有生滅。綁起來的眾生本來不存在,只是一種概念。所以,有出世智慧的離垢眼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有集 法、有滅法,但沒有在其中生滅的「我」。

轉法輪的意涵

《俱舍論》說明:轉法輪(dhammacakkam pavattitaM)為見道的意思,因為憍陳如實現見道得「遠塵離垢之法眼」,能知集法、滅法、 知生滅,知沒有生滅的眾生、我。當集法滅、滅法滅時,就是涅槃。

實現涅槃前必須見道,了解「我」不是真的,只是概念的存在。但南傳佛教有些人不接受「法輪唯是見道」的說法,他們認為:法輪不只是見道的部分,而是對四聖諦有徹底的了解,徹知四聖諦的精髓,因此從初轉至三轉都是法輪,都是四聖諦的部分。

聞法開悟者

佛陀轉法輪時,不只五比丘聽法輪經,有許多數不盡的天人也在聽法,不只憍陳如開悟,還有很多的天人也開悟;因憍陳如、天人有波羅蜜,也有收集智慧的種子,所以能快速開悟。依佛教的看法:能開悟是因為過去的生命,不僅在過去一生,甚或乃至多世以前,一定有收集足夠的智慧或行為的善根種子才能開悟,北傳佛教稱為「順解脫分」。在「順解脫分」中,由於五比丘以前曾分析過名色,觀名色的無常,有智、觀的種子,所以可以快速開悟;若沒有這些資糧,很難這麼快開悟。同樣的道理,所有的天人或眾生,因有智慧的種子,足夠的波羅蜜,所以也能開悟。

佛於此經稱憍陳如為「AññAta-KoNDañño」,即為開悟的憍陳如。「aññA」是「開悟」的意思,即是用出世智慧知道什麼是集法、滅法,由於能以出世智慧看到解脫的所緣,所以不再有「我」的概念;如果沒有看見解脫所緣,就會有「我」的概念。由於憍陳如聽聞佛陀演說《轉法輪經》,能夠徹知四聖諦,因此得證「遠塵離垢之法眼」而開悟,證得須陀洹果。

證果後,憍陳如請求出家,佛陀欣然同意說:「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善修梵行以滅盡一切苦。」憍陳如鬚髮自落,這是憍陳如出家受比丘戒的情況。隨後跋提、衛跋、摩訶那摩及阿說示也逐日證悟須陀洹果,並且以同樣的方式得到比丘戒。佛陀開示《轉法輪經》之後的第五天,開示《無我相經》,五位在聽完《無我相經》後證悟阿羅漢果,為人間第一批漏盡比丘。

結語

四聖諦是說明輪迴和輪迴的原因,涅槃與涅槃的方法。輪迴只是一種身心五取蘊的相續,有五取蘊就會感覺到苦,這是苦諦。造成輪迴和輪迴的原因是渴愛,這是集諦。輪迴的終止是斷渴愛之後的涅槃,這是滅諦。第四聖諦是八正道。它是使我們能夠擺脫輪迴的纏結和證得涅槃的方法。願我們能依教奉行,步佛足跡,沿著佛指出 的道路,進入涅槃古城。

在此祝福大家早日徹見四聖諦,達到苦的止息,證入無取涅槃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