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聖嚴法師─佛法開示※
一、佛與菩薩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也就是自利利他、無我無私、悲智無限、究竟圓熟的人。佛是充滿智慧功能和慈悲行為的人,他是無上的「大覺」者。當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功德究竟圓滿之時,自與他、內與外、善與惡、主觀與客觀等的分別心,都不存在,只有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之時,那便是成佛了。
菩薩是能夠自利利他的人,並且是以利益他人來作為成就自己的人。菩薩是能夠用佛法斷除自己的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用佛法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人。菩薩又被稱為「覺有情」,覺悟是智慧的來源,有情眾生是悲心的來源,若將智慧和悲心運用得宜,相輔相成,便稱為悲智雙運的菩薩。菩薩道的完成者,便能成佛。
一個人,如果僅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權勢、名位而努力奮鬥,必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妒嫉、覬覦,而來跟你明爭暗奪,那就像是一群野犬爭逐一塊骨頭,會給你帶來憂慮、挫折的打擊和困擾。
如果能以利他為目的而努力於自我的成長,則可經常保持坦蕩的心胸。因此,自利者必須是以利他為出發點,才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此種人的心量,有如大海,可納百川,也能滋養萬物。在自利之前,已有利人之心,如此所得的利益,便是實至名歸,才不會變成自己的包袱而帶來煩惱。
世人汲汲營取,多為了自利,卻在獲得自利的同時也招惹了更多的煩惱,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就像入寶山取寶,當在取得寶時,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看來極其愚蠢,猶自樂此不倦。類似的情況,豈可說是真正的自利。所以站在菩薩的立場,自利必須建立在對眾生有益的基礎上。
在一個共同生活的社會裡,小至一個家庭,大至整個世界,為了自利而自利的人很多,為了利他而自利的人很少,必然問題叢生;每一個人只顧自利而不願利他的結果,是大家沒有好環境住,大家沒有好日子過。相反地,若能以利他為出發點而努力的人多,這個環境便能在平順和諧中繁榮,每一個個人,自然也都是身在其中的受惠者。這樣的生活體系,便是菩薩道模式的環境了。
依據大乘佛教的觀點,凡是信佛學佛的人,均可稱為「菩薩」,雖從一般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到最高位的等覺菩薩,乃至成就正等正覺的佛,其間差異,有如天壤,但其修行的原則是一致的,那就是:止惡、修善、利益眾生,合稱為菩薩所持的三聚淨戒。凡夫持戒,必定犯戒,不過凡夫階段的菩薩行者,就像是初生的嬰兒,樣樣從頭學起,也像嬰兒學習走路,爬著走,滾著走,跌倒了站起來再走,反覆不斷地練習,便會越走越穩、越走越遠了。因此在《涅槃經》卷十,稱學佛的人分有五種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嬰兒行及病行,都是大菩薩們以聖示凡的範例,也是初發心菩薩們以劣向勝的範例。
修行菩薩道的動機,是為利益眾生,透過利益眾生的修行過程,最後則是利益菩薩自己,成就了菩薩的悲智,完成了佛的果位。
二、活在現在‧佛在現在
佛在佛國淨土,也在我們心中。佛是具足智慧與慈悲的人,如果我們念念活在現在,念念都與佛的智慧及慈悲相應,佛就念念與我們在一起。如果念念之中自心有佛,我們的自心也就是佛,所以佛是由人完成的。當下的一念心中有佛,當下的一念即與佛同,念念心中如果都有佛,念念之間也都是佛。如你念念活在當下的智慧與慈悲之中,當下的現在,你就能夠見佛成佛。
當然,凡夫不可能每一念都跟清淨的智慧與慈悲相應,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練習著念念活在現在,把握住每一個念頭的當下。便可體會到佛是無時不在、佛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
這樣的觀念和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袪除自身的煩惱,雖你還是處身於塵世,卻也能體驗到超越塵世的自在。當你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心垢之時,即是身處塵世;當你心中沒有那些心障之時,那就是超越於塵世之外的人了。可見出世並非一定要離開現實的世間,而只要心念不受物欲的誘惑及逆境的刺激,便是解脫。因此,禪宗的《六祖壇經》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可是,一般的人往往因為不能把握現在,也不能念念活在當下,便無法領會到佛在心中。其實只要不是沉溺在過去和未來,就是認真地活在現在;若能不將過去及未來的人事物等種種境界,執為實有,便能活在現在而體會到佛在現在。
因此,學佛的人要時時提醒自己:活在現在,不要老是活在過去的回憶中,也不要老是活在未來的夢想中。沉緬於過去和迷惑於未來,都是徒然浪費掉寶貴的生命,於人於己,都是損失。但這並不表示對於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檢討和計畫。檢討過去,計畫未來,便是對現在的肯定,也是現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時時刻刻都能努力於現在,體驗著現在;展開現在,放下現在;念念清楚,事事分明。這就是活在現在,佛在現在的境界。
三、慚愧心
凡夫眾生通常同時具有兩種個性,一是虛驕、自負,一是自卑、自賤,看似兩種不同的毛病,實則是一體的兩面。虛驕自負的人,多半是有些許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別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車子伸臂,也像小狗小貓的張牙舞爪般地,展現他的攻擊實力和防衛實力,以表示他的重要性,以滿足他的安全感。
其實我們人類的所知所能,不論何人,都是非常有限,每個人的身心和個性,也都有很多的缺陷。一個人對宇宙而言,是那麼的渺小,一個人對於社會歷史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虛驕自負的人,故意不想瞭解這個事實,結果呢,一旦受到挫折,便會信心全失,即可能變成一個自卑自賤的人物。
在人的潛意識中,因為有自尊自大的我慢習性,故也含有一些神性的成分,而在神性中也同時會具有魔性。可是人性與佛性、神性與魔性之間的差別,很難分辨。尤其是神性與魔性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如果能有自我約束、自我反省及懺悔的修養工夫,便與佛性相應,便不容易表現出貢高我慢的習性,也就不易顯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氣與邪氣。
在人類史上,所謂天縱的聖人,畢竟不多,所以諸佛菩薩化現人間,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因此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或多或少都帶著缺點和弱點。人在順境中,自負自大的自信心越強,不可一世的傲慢心也會成正比地增強;相反地,一旦遇到挫折的困境,便會覺得滿地荊棘,喪失自信而一蹶不振。這都是由於沒有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的實力;缺點是指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的不足,實力除包括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外,還得加上時節環境的因緣順逆。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是有所不足的,是有許多缺點的。
在這樣的認識下,凡事但求盡力而為,結果要靠因緣的發展。如果因緣不具足而失敗了,也毋須氣餒遷怒,毋須怨天尤人。相反地,如果因緣際會,功成名就,也當防止睥睨一世、得意忘形等傲慢心的產生;時時保持仁厚謙沖、虛心學習、謹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薩儀態,做一個有慚愧心的人。
有了慚愧心的修養,便能具有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便不會輕易地接受成敗得失、毀譽褒貶的影響。欣譽厭毀,乃人之常情,如果聽到他人的讚歎或批評,只表示他人對你的看法,可能未必就是事實,自己的心,沒有必要隨著他人的毀譽及一時間的得失而起舞。若有慚愧心的人,他會聞過而喜,聞譽則懼,喜的是既然有人指責,便是有人愛護,君子之過如光天化日看純玉小疵,知過能改,是最大的進步;懼的是自知不夠完美,竟然有人讚美,稍不謹慎,便以得少為足,若被成功與讚美沖昏了頭,前程豈不堪虞!
因為承認是普通人,無法像孔夫子所說的君子不遷怒、不貳過。所以我們常常是身不由己、心無主宰,而且不能自我警惕,唯有時常將慚愧心提起,庶幾可免於不測的殞越。
我見到有一位事業很成功的企業家,抽菸抽得很兇,導致長期的哮喘,他雖很痛恨香菸,卻又戒不了菸癮。天天能夠發號司令指揮大批的員工,卻無法指揮他自己不要抽菸。因此他來問我怎麼辦?我教他先以慚愧心反省自己,再用毅力和耐心,漸漸地減少抽菸的數量,然後以堅決的信心戒菸。
正因為我們身心皆不受自己的約束,所以經常犯錯還不認錯,因此,只要承認自己一定有錯,就會生起慚愧心來,跟著承擔錯誤的責任,便名為發露懺悔。每日反省,常常慚愧,時時懺悔,內心自然清明,性格自然穩定,縱然未得悟境,也是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
四、拜佛的意義
一般人拜佛,多為追求財勢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薩行,故對人格的成長亦無助益,甚至還有鼓勵人去投機取巧,走偏鋒的負面作用。修行的拜佛,則有三層意義:1.懺悔罪過,2.修持禪定,3.感恩禮敬。
佛教中常有批評只知磕頭而不知懺悔、只知拜佛而不知慚愧者,那種拜佛,不過是如雞吃米、如搗蒜頭。只有動作沒有用心,對於身體健康,雖也有用,對於人格的提昇則不起作用。真懺悔是發自內心懇切的意念,不局限在一定的場所,也不一定要在佛像之前。佛像是禮拜時的道具,是偉大人格的象徵。對於拜佛的凡夫而言,佛菩薩的聖像,具有證明我們正在修持懺悔功德的功能。只是佛與菩薩的法身,遍處都是,永遠都在。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地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的敬禮,又稱為頂禮。
彎腰低頭是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以致犯了許多的錯誤。一般人是很難向人低頭的,何況還要把額頭著地呢!可是,大地是非常偉大的,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眾生把大地踩在腳下,把不要的垃圾丟給大地,大地卻提供我們無窮盡的資源。我們如此的享用了大地,無以為報,是否應該心誠意敬來感謝大地呢?其實,我們如果能夠飲水思源,應該要感謝感恩的人實在很多。
成熟的人格,好像成熟的稻穗,都會往下低頭的,越成熟越飽滿的,頭垂得越低;空心乾枯的稻桿,倒是頭昂天外挺得筆直的。如此想通了,低頭禮拜也就不難了。更何況在很多情況下,頭不低還真過不了身,不肯低頭而趾高氣揚的人,往往會阻難重重,撞成鼻青眼腫乃至頭破血流,還不知究竟錯在哪裡。
一般人向位高權重的人士低頭,較為容易,對於沒有利害關係的人乃至不如自己的人,能夠低頭,就必須具有大修養的工夫了。古時候的一些仁君賢臣,能夠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禮賢下士,給一般庶民予禮遇尊重,因而才能獲得賢士們之輔弼效命,這就是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道理。現代人,雖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還是需要禮貌的尊敬。對長輩及上司低頭,是受大家認同的,對於夫妻之間及屬下之前的低頭禮敬,也不能說是不應該的。
犯了錯誤,當以禮佛來懺悔;心緒煩躁,當以禮佛來定心;得到了利益,當以拜佛來感恩。拜佛的動作,實在是提昇人格的好方法。
五、蒙山施食
我們的晚課中,有一段〈蒙山施食儀〉。施食是以佛法的功能,施給一切眾生,作為活命的飲食。眾生分為三類:1.是佛教徒(佛子眾),2.是一般有情眾生(有情眾),3.是所有冥界眾生(孤魂眾)。這三類眾生是包括了凡夫世間的陽界眾生以及冥界眾生。
使用施食儀軌所施的甘露法食,是用七粒米及一小瓶淨水,作為代表,其真正的意義是讓這三類眾生,得到智慧,解除苦惱,增長慈悲,同修福報。使每一位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救濟,叫作得到解脫苦惱的甘露之藥,又稱為甘露法食;是通過各種真言,將七粒米和一小瓶淨水,化為豐盛的美食,使得三類眾生,解除煩惱的飢渴,同得法喜和禪悅。
六、發願
每一個人都會貪生怕死,只可惜當我們正在呱呱落地之時,便已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為還很年輕,其實一眨眼間就會成為耄耋老者。
人是很少能夠活過一百歲的,雖然也有少數高壽的人瑞,但其生命的快速,也像是石火光影中事。就拿我們每一分鐘十六次的呼吸來算,活到一百歲,也只有八億四千一百八十三萬六千次,尚不是什麼天文數字。我們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分一秒一點一滴地消逝,卻很少有人警覺得到。唯有聽聞了佛法,開始了修行,才會真的發覺人生無常,時光飛逝。
在我們的晚課中,有〈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菩薩慈悲,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人命無常,人生苦短,應及時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
在我們的早晚課誦之中,都有發願文,可見發願對於修行之重要。簡單地說,就是教誡我們,應當珍惜這個極其短暫的人生過程,及時努力,遵循通往菩薩道的方向,早日完成成佛的目標。
七、四弘誓願
我們在生活上及事業上,必須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對於生命的前程遠景,更要有終極的方向和最高的目標。因此,我們發願也有小願和大願,小願多為小利、近利和自利,大願則為大利、遠利和利益一切眾生。「四弘誓願」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所發的大願。
何為四弘誓願?便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個願,是作為一個初發心的菩薩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由於菩薩的修行層次有淺有深,對此四願的實踐,也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可以彈性調整自己的修行幅度與速度,但其大原則大方向是不可改變的。現將四弘誓願,分條說明如下:
(1)「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度眾生」:是從自己先來學佛為開始,而真正的自利卻必須以能利他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凡夫信佛學佛的原因,一定是為了先求自利,而要自利則必須先自覺,不能自覺就無法真正的自利,不能自利而想要幫助他人,只是口號。如沒有個「覺」字,自利的行為便會引發煩惱。如何覺悟?則又非得將自私的我執放下。
諸位菩薩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用方法把自己的心沉澱下來,讓自己對自己多瞭解一些,從自利做起,進而便能利他。然後必須做到不思自利只知利他,這才是真正的度眾生。利他的方法很多,有用物質的、精神的、知識的,有用個人的名譽、地位、信用、福報等等的影響力。
常有人認為自己是人微言輕,沒有什麼能力助人。其實只要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為需要的人做個祈禱和迴向,也是助人。雖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句佛號,但我們相信:只要有心,諸佛菩薩確實有感應。「眾生有盡,我願無窮」,便是菩薩所發的大悲願心,又名大菩提心。
(2)「煩惱無盡誓願斷」的「斷煩惱」:人們都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會煩惱叢生,苦不堪言。天下本無事,煩惱都是自己製造的,一般人卻認為煩惱是外在的環境帶來的。
其實,真正的困擾,是來自各自內心的掙扎,就像俗話所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人之所以會受外境的引誘、衝擊而起煩惱,而產生困擾,都是由於「自我中心」的作祟,包括我貪、我瞋、我癡、我疑、我慢、自卑、嫉妒等等的習性,如果你能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把事實真相釐清,外在的環境就困擾不到你了。
佛教將煩惱之多,稱為八萬四千塵勞,其實是說煩惱的種類之多,有八萬四千,而其根深柢固,生滅不已,所以稱為無盡。可是,若不斷盡煩惱,永在生死的苦海之中,唯有斷除我見我執的自我中心,無盡的煩惱,才會一時斷盡。
(3)「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法門」:指的是學佛修行的種種方法和觀念,用佛說的無量法門,來對治眾生無盡的煩惱,用種種法門來幫助他人,稱為度眾生,幫助自己,稱為解脫煩惱。對於個人的自利而言,只需一門深入或少許法門,即很受用,對於無邊的眾生,則因根器不同、時機不同,煩惱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因此,針對許多不同的需要,就須有諸多不同的法門。
例如光是打坐,就有好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睜眼也可以閉眼,可以隨息也可念佛,可以數息也可以數數念佛,隨息可隨鼻息也可隨腹息,數息可順數也可逆數,另有五停心、四念處等次第禪觀,也有參話頭及默照禪等頓修法門。端看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用不同的法門。但是,一門通即門門通;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一門深入,通達之後,對於其他各種法門,也能如數家珍了。
以我們這個佛殿為例,有好多個出入口,只要選擇其中一個,便可進入大殿,一旦進入殿內,便可以跟其他每一個出入口進到大殿的人一樣,一目瞭然就知道這座大殿有幾個出入口了。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其中道理也是這樣的。
(4)「佛道無上誓願成」的「佛道」:也就是發了菩提心必將成為佛的意思。《心經》及《金剛經》等諸大乘經,所提到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現在發了無上菩提心,將來一定會成無上的佛道。凡夫位的眾生,彼此相處,都有親疏之別,一旦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就要學習佛的心量,對眾生則是完全平等,無所分別,也就是無限的包容和平等的關懷。當煩惱斷盡、智慧圓滿、慈悲無限、福德圓滿,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了。
八、皈依三寶
「皈」是由「白」與「反」兩個字組成。「白」代表光明,其反面的「黑」代表黑暗。當一個人的習性不好,造諸惡業,便陷自己於黑暗之境,我們欲脫離黑暗之境而得到光明,便稱之為反黑為白,簡稱為反白,就是「皈」意。「皈依」則是接受、認同、回歸和依靠之意。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在人間修行證悟解脫而得無上涅槃的人是「佛」,由佛所說的經教是「法」,傳承弘揚佛法的出家人是「僧」,由此三者,便構成了佛教,若缺其一,即不成其為佛教;若只信仰其中的一寶或二寶,也非正信的佛教。
出家、在家二眾,都是一樣的能夠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時間,來過清淨的梵行生活,來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住持佛教;在家居士則還有家業負擔,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樣能夠全心全力全時間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團便成為佛教的中心。學佛的人,除了依靠對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說的法為準繩,還要依靠傳承佛法的僧人來做正確的指引。
僧是指僧團而非個人,僧團的存在,便代表著佛教的存在及佛法的弘揚,而每一位弘法的法師,都是僧團中的一員,道場不分彼此,僧團不分彼此,大家都是回歸到本師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三寶。
從信仰上說,佛、菩薩、諸天護法,都是有感應的,我們修學佛法,需仰賴諸佛菩薩及一切善神的護念護持,依賴僧團將佛法傳授給我們,作為修行的依據。簡言之,信佛學佛,必須以佛、法、僧三寶為依歸,即稱為皈依三寶。
談到皈依,有些人認為是很嚴重的一件事,誤以為皈依之後,須受到很多的約束,便為自己找出種種的藉口,或說尚是初學,對佛法懂得不多,所以不敢皈依,或說自己的條件因緣尚未具足,等待因緣成熟時再說,其實就是不敢皈依三寶。這像是一個病人,以為自己的病還不夠重,所以不願去看醫生一樣;諱疾忌醫,是很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當一個佛教徒,是很簡單的,不用發重誓,也不需備厚供,只要請一位皈依師在佛前為你證明,證明你已發心,願意接受三寶,並以三寶作為人生的指標,那就是三寶弟子,那就是皈依三寶。像各位菩薩,在禪修營的這段時間,成天跟著師父修行,每天早晚課時,也都跟著僧眾唱誦了三皈依詞,實際上已是三寶弟子了。
九、感恩
有一位養女,出生時因家境非常貧困,被生父母賣給她的養父母,雖然養父母非常疼愛她,但她未曾享有生父母的愛,始終認為自己是個被棄的孤兒。她感激養父母養育疼愛之恩,卻痛恨其生身父母將她遺棄了。直到她自己懷孕生子,才體會到生養孩子之不易,才漸漸諒解了她的生身父母,願意同樣地感恩他們。
另外有一對夫妻,生下一個殘障兒,感到非常痛苦,為了不忍孩子一生受罪,也害怕一輩子照顧殘障孩子的負擔,幾乎有一度想把孩子弄死。我告訴這對夫婦:「各人有各人的福報,應該把這孩子當菩薩看,他是來度你們的,如果折磨了你們,是為讓你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從照顧這孩子的過程中,你們可以體會到什麼叫作慈悲,什麼叫作無私無怨的愛。」他們終於把殘障兒留下來,奇妙的是,自從這孩子出生以後,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好,而在照顧孩子的相互扶持中,夫妻的感情也越來越融洽,最後他們也認定這孩子真是個菩薩,為他家庭帶來福報、帶來快樂,從而對孩子產生感恩之心。
在一般人觀念中的感恩,多半是指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導之恩、親友的扶持之恩。其實,做父母、師長的人,也要懂得感謝子女、學生,讓自己有付出關懷機會的成全之恩。一般人往往恩怨分明,認為有惠於己的,才是恩人,給予痛苦的,便是怨家、對頭。但當知道,人生有些波折,才能有所成長,所以不論順逆,凡是成長成功的助緣,都應該心存感激。從修學佛法的立場看,唯有怨親平等,才能包容一切眾生,才能肯定自我、提昇自我、消融自我。
知恩報恩,是做人的基本;知恩不報恩,是忘恩負義;不知恩也不報恩,那就是禽獸不如了。如何報恩?例如我自己,受到父母、師長及各方協助之處甚多,等到我有能力回報之時,父母、師長等恩人,多半已不在人間,只有盡我的能力,幫助更多的眾生,來表達對恩人的感恩。恩惠就像流水,自上而下,順向而行。因此感恩的方法,便是順向往前推動;簡言之,即是承先啟後。把從前人處所受的恩惠,再施予後人,綿延不絕。
因此,當諸位對我禮拜,感謝師恩的時候,我也感謝著你們。因為你們諸位菩薩,讓我有機會傳授我的所知、所能。教學相長,利他便是利己,在你們得到利益的同時,我也有所成就,對我個人人格的提昇及人性的發揮,又往前跨了一步。所以我們對周遭的一切,都應心存感恩;對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則不應求其回報,如有所期待,便成了有漏功德。例如此次禪修營的舉辦,我究竟有何功德?端看諸位能將在此所學的,有多少可以應用到各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對各位自我之提昇,各位對周遭環境之影響,到底有多深廣而定。
更何況禪修營的成功,除我擔任指導的師父之外,尚有十多位僧尼法師以及二十多位男女義工菩薩的奉獻。功德屬於大家的,我們應該大家感恩大家。
十、三寶恩
作為一個佛教徒,應當常常感謝三寶恩德。銘感釋迦牟尼佛的恩德以及歷代祖師們的恩德。因為:娑婆世界的一切眾生,得聞佛法,乃是仰仗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之弘傳佛法和住持佛法。「十方」是指盡虛空界的所有空間,「三世」是指盡過去際、盡現前際、盡未來際無限時間。眾生是依靠流傳於無限時空的佛法僧三寶,而得聞佛法、修行佛法。因此應該心存感恩。
釋尊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成佛,並把他修行的道理和方法,用四十多年的時間,在印度各處傳法,依各人之根器、個性,因才施教,說了種種法門,經後人結集成一本本的經典,再由出家法師像輸送管那樣地,一代一代依這些經論,把釋尊所說的佛法,傳播給有緣需要的人,因此我們要感謝釋尊,修道悟道,留下了遺教。
釋尊的肉身,僅在地球的人間,住了八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利用的佛法,是他的法身舍利,一部部的佛經,是由一代代的高僧、祖師為中心,在家菩薩為輔佐,以他們全部的生命學習、修行、體驗佛法,再一代代傳承下來給了我們,因此我們亦要感恩歷代的一切菩薩祖師。
十一、迴向
迴向的意思是:1.迴己向人,2.迴小向大,3.迴有限向無限,4.迴有漏向無漏。
做任何好事,不論是無形的、有形的,為己的、為人的,均有功德。如果認為該功德只應歸於自己,功德便很有限,因為個人是一個非常有限的存在。相反地,如果把功德迴向給一切人,其功德將是無限的大了;如果做了功德而不執著功德,便是做的無漏功德。
《維摩經》中有一個無盡燈的譬喻:點燃自己的一盞油燈,那照明度是很小的,如能主動去點燃別人或被動的讓別人來點亮他們的燈,那麼燈燈相傳相續,點亮的燈越多,照明度越強,照明的範圍也越大,終究使大家都能得到光明。
所以說做人不可自私自利,千萬要有自利利他的觀念,自己得到了利益,不要忘了也不要吝嗇,與別人分享,這叫迴向。
人與人的彼此之間,是息息相關而無法單獨存在的,所給予別人的利益,會像空氣的迴流,又像日光的反射,最後又回到自己身上,這也叫作回饋。
如果人人死守著個人的錢財而不活用流通,那便是凍結了社會資金,停滯了經濟活動,那會使社會蕭條,人人都得不到利益。相反地,如果人人能把多餘的錢財存於銀行,不但個人可以得到利息,也能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這也是迴向的一種。
有些人做了功德或念了經,迴向的目的很多、很貪心,包括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財富、名利、權勢等等,就像僅僅做了一點好事,便列了一張長長的請求單,要求佛菩薩去代為執行似的。把功德的利益迴向給自己,雖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能將所做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自己不僅無損,而且是成就了更多的功德。如果不為自己求功德而願眾生得利益,眾生得了利益,也不以為那是由於自己的迴向,那樣的迴向,才是清淨無染的無漏功德,也是無邊無量的無上功德。
十二、因果‧因緣
佛教認為宇宙萬物具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的主要內容便是因果和因緣。佛教另有一個觀念叫作「妙有論」,其內容說的也是因果和因緣,是從妙有瞭解真空。真空並非「無」,真空存於妙有之中,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二者,看似兩個相反的觀念,實則卻是一體的兩面。
(一)因果
因果分為兩類:1.有漏因果(凡夫的因果),2.無漏因果(聖人的因果)。因緣亦分為兩類:1.因緣有,2.因緣空。因緣有的「有」,是指有因有緣而產生種種現象;因緣空的「空」,是指一切現象的自性本空。自性不是哲學上所稱之本體,而是說,現象的本身即無不變的自性,故稱自性本空。
有漏因果,可分為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善因亦名白業,惡因亦名黑業,白業指的是持五戒修十善的善因善業,當得人天果報的善報福報,黑業則是造的十惡五逆之罪,當受畜生、餓鬼、地獄等三途惡道之果報。善因趨向光明面,惡因趨向黑暗面,實是一種自然法則。
光明面是通向人道、天道,人道當然是指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天道呢?除了六欲天及禪定天,人道中有些人身心特別強健,能力智慧特別高超,能呼風喚雨,有的夫婦兒女如神仙眷屬般享有很大的福報。從某個角度看,這些人就像是天道之神仙。從反方向看,除了實有三惡道之外,世間有一些人,鬼頭鬼腦、鬼心眼,他們就像是鬼道之鬼;此外,人間尚充滿了酒鬼、色鬼、賭鬼、貪心鬼等。
此外,動物方面從單細胞的阿米巴原蟲到高等動物,也是與人類並存於世。人類中也有一些心地險惡而被稱為人面獸心的人;其實動物只是福報差、智慧低,在造作惡業方面,反不如人類之中某些人的陰險兇惡。即如山王老虎、獸王獅子,通常只有在肚子餓或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會傷人、吃人;而人類一旦起了惡心,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均可做盡,可見有時候的人心比獸心還可怕。
至於地獄,有些人在打禪七時,對禪期中所受身心的煎熬,感到痛苦難耐,而謂地獄大概就是這般景況了。實則地獄之苦是人所無法想像的,雖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把慘痛的遭遇形容為人間地獄。例如在醫院裡,一些病重的病人,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同時吊著好幾瓶點滴,不能開口說話,不能自由行動,也沒有復原的希望,其身心所受的煎熬,也有點像是陷身地獄了。
造善業善因,得善果的福報;造惡業惡因,得苦果的罪報。縱然是福報,也是有漏果報。所謂有漏及無漏,就像一個完整的杯子,裝滿水之後,不再漏失,名為無漏;一個有洞有縫的杯子,也可裝滿水,但會漸漸漏失,直到漏完為止。
若以無我之心修福修慧,稱為無漏功德;若以追求回饋的有我之心,修行布施持戒等功德,便稱為有漏功德。有漏是指一邊造作善因一邊享福報,不斷地造因得果,生滅不已,稱為有漏功德。就像我們在銀行開的戶頭,經常存款,又經常提款,那便是有漏。凡夫眾生只知「有我」。「我」存在於因果交替中,因是對果而說,果是從因而起。果從因起易知,因對果說難懂。
在其他的宗教,認為神是最初的、自由的、永恆不變的存在,神是原始存在的第一因、唯一因,而宇宙萬物則是神所創造出來的果。佛教則認為果從因而來,因也是由果而生。就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樣,是循環無端的關係,不是誰先誰後的關係。在我們這個世界,最究竟的問題是永遠無從找到開端的。佛教重視「現在」的存在,不推究最初的過去,不空想最後的未來。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可知,重要的是「現在」的當下。唯有認真地「活在現在」,才能對自己的過去負責,面對果報,無驕無餒;才能積極地準備將來,到達成佛的境界。
各位到法鼓山來參加禪修營,既是因,又是果,也是因果同時。首先是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促成你們到了法鼓山的結果。其次也是因:在禪修營期間,每天從早到晚的各項學習和修行活動,則是又在造作另一個人生目標的原因。再次也是因果同時:造了這個因的同時,即是得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提昇自我、消融自我之結果的過程。可見,凡事都是互相循環互為因果的,所以因果既是前後關係,也是同時發生的現象。
有些人富可敵國,認為其偌大家產,可供其子孫世代享用不盡。這是不可能的,依我們所見所知,能夠連續三代富貴者,已屬不易,何況是永遠地世世代代。古今中外的許多王朝,都要歷經起起滅滅之變化,更何況是小小的家族呢!因為世間現象,無非有漏,人間天上,也都是無常。世事瞬息變幻,故當你自己在享受福報時,切記不要作威作福,要知福、惜福,更要培福,如此下去,善因才能不斷增加,善果方能繼續保持。如能不斷的知福、惜福、培福,卻不享福,那麼總有一天你就能夠轉有漏因果為無漏因果了。
無論善惡,都是根據所造的因,而受相類的果。佛教徒都知道有「菩薩畏因,眾生怕果」的這兩句話,那是說,菩薩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深怕一不小心造了惡因,結果損失了自己的功德,也傷害了眾生;凡夫眾生愚昧無知,不懂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常常造作惡業罪因,卻在感受苦報之時,一味的怨天尤人。菩薩與眾生真是智慧與愚癡的對照。
菩薩不逃避苦果而知道不造惡因,眾生不知杜絕惡因卻害怕接受苦果。
一旦造了惡業,只要坦然接受,把該得的罪報受完之後,一樣可得解脫。罪報的受報,分為被動和主動的兩種。被動的受報,就像欠了人的債,不甘願償還,對方卻苦苦相逼,這種感覺是受罪、受苦、受難。而主動的受報,則是在別人來逼債之前,自己已主動還清,甚至還得更多些,例如布施,便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是一種修行,心中容易調適,便不會感到痛苦。
前面說到凡夫的因果是有漏的,而聖人的因果則是無漏的,因為聖人造無漏因,便得無漏果。無漏的果分為小乘的和大乘的兩種:小乘的又分獨覺和聲聞,大乘的又分為菩薩和佛。凡夫所修有漏的善業,如透過不斷的修行,一再地累積福慧資糧,一切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也能轉有漏為無漏的。
(二)因緣
有與空,看似對立,實是一體的兩面,「有」代表因緣有,「空」則是指的因緣所生的任何現象,其自性畢竟是空。因是主,緣是賓,一個現象的產生,必有其主因,及附屬的助緣才成。例如此次禪修營,「我」是主因,我希望提供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有聽聞佛法、修學禪法的機會,以發揮其在社會上正面的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與和諧,而來參加的諸位則是緣,沒有諸位的參加,這次的禪修營便辦不成了。反過來說,目前的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種種現象,變化得太快,極需有類似禪修營的活動,提供給大眾,做心靈的調適;這個需求便成為因,禪修營的提供則成為緣;亦即各位是因,我應大眾之需求而給予協助,反成助緣。因此,我們彼此,互為因果,亦可互為因緣。
一切的現象都無法離開因緣。《阿含經》說,因緣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有」是指現象的生起,「滅」是指現象的消失。現象的生滅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種種不同的層次。從宇宙的大環境看,現象的生滅有四個過程:成、住、壞、空,這是屬於物質的現象。對人類的肉體而言,則有生、老、病、死,這是屬於生理的現象。以我們的念頭來說,則有生、住、異、滅,這是屬於心理的現象。
宇宙體中任何物質的現象,都不外乎成、住、壞、空四種形態的變化。當一種物質現象,由於因緣聚合而出現並存在之後,必然會逐漸經歷壞的過程而歸於空的結果。生理現象及心理現象,亦有相同的情況。此乃所謂的因緣「生」和因緣「滅」。我們這個眾生世界的一切,總是離不開因緣生滅的變幻。猶如萬花筒,暫時看似有、實際上是假、是空。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肉體生命,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生理現象存在於環境的物質現象中,所以會產生自身與外境之差別。外境與內境,對我們造成相需相斥的影響,便有所謂內外交煎,而產生種種喜怒哀樂等心理現象。此等現象,使得人的情緒起伏不定,起伏越大,煩惱越多,起伏越小,心越平和,因此我們應努力使心理現象的生、住、異、滅,盡量減少其次數、延長其時段,那便是定,有了定則智慧漸漸產生,煩惱漸漸斷除。
心念的生滅現象,就像平靜的水面,因風吹而波動,然後會產生層層的漣漪;若生滅現象減少,則像水波越來越平靜,終至心平如鏡、心明如鏡,這就達到「空明」的境界了。心理現象,可好也可壞:好的是善心,因之而造善業,是修行;惡的是不善心,因之而造惡業,是墮落。既然都是從因緣而起,便可用意志的努力,向善去惡。
我們是生存在「現在」,是在「空」裡。對於度量大的人,我們稱之為虛懷若谷,是取山谷空壑之意。然而山谷的空,還不算大,整個宇宙,才是無限寬廣,所以稱為虛空,能夠含容一切萬物。如果能夠超越宇宙,那就真的體會到絕對的自在、究竟的空了。故言現象的有是含藏於究竟的「空」之中,可見空才是最好、最高的境界,如果能把「空」運用得當,將使你左右逢源,處處便利,時時自由。
佛法所說的自性、法性、佛性,指的就是空性,一切現象本具空的特性,現象變而空性永遠不會改變,故說自性不變。由此可知,現象「有」和自性「空」,乃是一體之兩面。一般人的常識經驗,只看得到「有」,而無能體驗空,因為「有」的現象一直在變,無法保持,無從掌握,便使人產生種種矛盾衝突的煩惱。如果能看到「有」,也看到「空」,便能瞭解萬法的真實相,便不會引起煩惱了,那是有了高度智慧的人。但如只看到「空」,沒看到「有」,這種人會顯得消沉,同樣也是煩惱不已,對自己對社會均有負面作用。
我們要瞭解:「有」是過程,「空」是目的,在達到目的前,不能夠離開「有」的過程,必須在過程中,看目的是空而離過程的有;然後要離有也離空,不落空有,即空即有,才是正見。
十三、戒.定.慧三學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一)戒:從消極面說,戒是「止一切惡」。諸惡不作,惡業惡因便不增加。從凡夫的階段做起,到了大小乘聖者的階段,自然不再造作任何惡因。從積極面說,戒是進而「修一切善」,諸善奉行,不思回饋,但求「利益眾生」。小乘的聲聞及緣覺(一名獨覺),已能做到消極的止一切惡,若能積極的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便是大乘菩薩的層次了。
(二)定:大乘菩薩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所動,即謂之定。「外境」經常會為眾生(人)帶來誘惑、打擊、刺激、情緒失控等種種煩惱,心隨外境變化而生起憂、欣、悲、喜、貪瞋、怨怒、嫉妒等的感受和反應。受到環境牽動,便是亂心不是定心。故要用種種禪修方法,幫助自己穩定內心,使之不受外境的干擾。
內在的「心境」,是指對於自己過去的回憶,以及目前心裡浮現出來的種種妄想和雜念。比如有人正在此地打坐用功,突然想到公司裡有事未解決,怕公司的職員處理得不好,猶豫著要不要起身打電話回公司查詢。這究竟是屬於內境抑或外境呢?這件事並不存在於眼前,只是自己的心念在困擾著自己,心理的作用擾亂了心境,所以是屬於內境。也可以說,凡是回憶、推想、憂慮之類的心理活動,都是屬於內在的心境。
一般人經常是處於身心分離、妄念紛紜的狀態,如能做到身心統一,內心的不安及身體的負擔,便會消失。倘若能把內外境界統一,便會形成內也是我,外也是我,內在的心境與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便沒有「我」的感覺了。實則仍有我的存在,只因心念統一,成為一個統一了的我的存在。此時已不以個人的身心為我,而是以全宇宙為我了。
如果僅是方法用得順利,正念相繼,並不等於念念統一。例如在數息時,數得很順,別無雜念,至少尚有三個念頭,在不斷地交互進行:1.我在數呼吸,2.呼吸,3.數目。因此,正在做數息的工夫,並不就是念念統一。
念念統一是只有止於一個念頭,不斷的進行下去,如在數息中,數到只有「我……」,或只有「呼吸」,或只有「……」的一念,這才是前念與後念,念念統一了,是真正的入定。內心與外境的統一、身與心的統一,都是屬於剛剛要入定前之淺定,兩者的層次大致是相等的。前念與後念的念念統一,則是深定。念念統一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但至少希望做到身心統一和內外統一,便能夠摒除妄念紛飛,收攝散亂的心,不為環境所牽,不被情緒所動,就能享受到穩定的自我,是多麼的可貴了。
禪宗的定,則別有勝義,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從定生慧。禪宗的大師們,靜態動態,皆不離定;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的彼此關係,如鼎三腳,缺一不可。三業一貫相應即是定;雖在定中,依舊生活起居、依然待人接物,即是智慧的功能。唯有如此,才可能達到真正的禪宗的定境。
(三)慧:我們都知道,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圓滿者。智慧便是為斷除煩惱,慈悲則是廣度眾生。一個凡夫,做了善業如未得回饋,心中便會生起煩惱,這便是未有真正的慈悲,也沒有無漏的智慧。倘若你能做了善事,未思善報,甚至有人對你恩將仇報,你也不起煩惱,那你已和「無我」的智慧相應。
具有無我的智慧,才會有平等的慈悲,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才能真正的廣度眾生。有很多人認為佛教徒講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讓,無原則的逆來順受,無條件地施捨他人,這是對佛教的誤解,也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見解。佛教徒應當要識己識人識進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沒有智慧做指導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個從事各項工作的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業正命,賺取正當的利潤,而得以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語,而得以利益社會者,便應該當仁不讓,那才是菩薩道的實踐者,所以,佛教徒是積極進取的!就智慧而言,小乘行者只做到斷除自己的煩惱,尚做不到有教無類地廣度眾生。大乘菩薩則在修行成佛的過程中,時時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人。
十四、身.口.意三儀
個人的威儀,當包括身儀、口儀、心儀的三大項目。初機學佛修行的人,如果離開了這身、口、心的三儀,便無著力點了。
我們在歐美社會隨時可以看到互不相識的人,在街上見了面,彼此點頭舉手打招呼。在東方的日本,更是公認最有禮貌的民族。即使是工商業較落後之南傳佛教國家如泰國等國的國民,也都很有禮貌,見了人以合掌為禮,與長輩說話時也一定先合掌,乃至合著掌說話。
舉凡吃飯、說話、走路、上下車、坐座位、進出門、合拍照等等日常生活瑣事,無不各有其禮儀。希望我們的諸位菩薩,能以身作則,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開始做起,在我們處身的社會環境,推行全民的禮貌運動。
佛經裡有個故事,說有兩個牛主人,各自趕著一條拉著車的牛上坡,其中一條牛原是奮力拉著車,使勁的往坡上爬,走在另一輛之前,但這條牛的主人卻沿路不斷的斥喝著:「懶牛!死牛!快點走!」並不時用牛鞭抽打,結果這條牛越爬越懊惱,越走越不帶勁,結果索性停下不走了。另外本來落後的一條牛的主人,則不斷地對他的牛說著鼓勵的話:「你是乖牛,大力牛,你一定會走得更快的,我也幫你推著車走。」這條牛感受到主人把牠當人看,並且如此地疼愛牠,結果發揮了潛力,迅速地趕上前去,爬上了坡頂。
連動物都是需要用禮貌的話來鼓勵,更何況是人呢!故對於你家調皮叛逆的孩子,即使是內心很想生氣,還是要以尊重的態度以及柔軟關懷的用語,好好地勸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心時,可能就會變好。孩子們是會有樣學樣的,會以其身受的方式去對待別人的。
有些人,為了利害關係或需要,在人前顯得畢恭畢敬,很有禮貌,然而一轉身,便可能破口大罵三字經,惡毒語、粗俗語,全都出口了,這不是真正懂得禮儀的人。古人有訓:「君子交絕不出惡聲。」禮儀必須內外一致,從心裡扎根。
學佛的人應時刻記住:凡人凡物都可能是佛及菩薩的化身、化現。因此要用誠懇虔敬的心,去對待一切的人與物。
十五、人成即佛成
人的內容是什麼?從本能的角度看,是飲食男女,是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是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佛教則為色欲、形貌欲、威儀欲、言語欲、細滑欲、人相欲);從人格的角度看,是理智、感情、責任、義務。七情六欲消而美滿人格成,人成方有佛成。
一般人只知為自己爭取權利,而要求他人盡責任、盡義務。但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在談權利之前,必須先以責任和義務為基礎。從責任及義務看,我們生在世間,各自都會扮演著或多或少不同的角色。具有某種身分即是某種角色,便要切切實實的把那個角色該做的事,好好地做好。
每一個人在同一個時空裡,往往具有多重的身分,要把每一個身分的角色都扮演得恰到好處,實在很不容易,但也必須盡心盡力。一個在家人,不妨先從自己在家裡的角色開始做好,再慢慢擴及工作場所,以及所屬團體的角色,好好地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義務。
在實際的生活中,你可能會感覺到你是很受委屈的,因為你是如此地盡心盡力,別人卻可能敷衍塞責!如果你能摒除這樣的計較心,即可不受外境的影響,只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久而久之,別人也會受你影響,因此便可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地互相影響,終究即有形成社會全面好風氣的希望了。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要想成佛,必須先要修行菩薩道。修行菩薩道的動機和目的,雖是為了成佛,他的著力點,乃是在成就眾生,在成就眾生的修行過程中,也就成長了自己的智慧及慈悲。換句話說,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充實自己,水漲船高,在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長了自己。但到最後,必須完全放下自我利益的心念,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才能成就無漏的無上功德。
我們常說的度眾生,是度諸佛心中的眾生;所謂成佛,是成眾生心中的諸佛。其實佛心與眾生心,原是同樣的心。之所以有佛與眾生之區別,是因佛的心已是清淨的,佛的慈悲及智慧也是圓滿的;眾生的心則是雜染的,眾生的智慧與慈悲,已被煩惱遮沒了;眾生縱然也有一點智慧與慈悲,卻是殘缺不全有漏有染的。一旦轉煩惱為智慧,捨自我成慈悲,則眾生心的當下就是佛心了。
眾生的種類繁多, 其中唯有人類有明辨是非的認識心, 所以可善、可惡, 也能為善去惡;只有人類有聽聞正法學佛成佛的善根,所以釋尊來到娑婆世界, 示現由人成佛的事實。 因此釋尊告訴我們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今天我們何其有幸, 生而為人, 又得聞佛法, 修學佛道, 怎麼還不好好地把握住這個難得的大好因緣呢?
結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自我消融」
佛教講「空」、「無相」、「無我」。空的道理,前面已經解釋。無相是一切現象的本身,即是本無自性的空。無我是因一切的現象,無論身心世界,均非永恆,妄想執著,為我及我所有,無我是從發現了妄想執著的假我而來,要從妄想的「我執」轉為「無我」的智慧,便是學佛的目的。可是一般人連自己的「我」是什麼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無我」呢?就好像一個人從未見過錢,對於有錢沒錢,有什麼不同,自然無法分辨。因此,一定先要認明了自我,肯定了自我的存在,才能再談無我。
一般接觸佛教不深的人,都是跳過「自我」來談「無我」,那是不切實際的,也把佛法誤解了,便誤以為佛教是否定現實的。殊不知,一個尚不瞭解現實為何的人,又如何否定現實呢?必須先落實到現實、肯定了現實,更進一步超越現實,才是佛教的本意。
佛教徒中的許多人,不明白無我是要從有我起步的,故不知需要經過自我肯定及自我提昇的成長階段,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無我無相,因此而導致一般人誤會佛教徒是消極厭世、逃避現實之輩。
晚近中國的大乘佛教,具有中國文化好簡、好略的性格,結果簡而不實,略而不詳,人人都想一步登天,頓悟成佛,而沒有做紮實的基礎工作。這種偏差的思想觀念,瀰漫於晚近的中國佛教界,以致知識分子的士大夫階層,普遍地輕視佛教,討厭佛教。
現在先請諸位菩薩做到自我的肯定,如何肯定自我?要從現在的立足點開始。自我肯定,必須從因果的事實和因緣的現象來認識自我是什麼?這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如果否定這種價值,將會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聊又無奈的惡夢。因此,有許多人,在遇到無法跨越的障礙、無能解決的困難、無從挽回的挫折時,便會慨歎他們自己,為何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擔驚冒險,受苦受難,忙忙碌碌,到底為的是誰!
其實,佛法告訴我們,不論從有漏的因果看,或從無漏的因果看,人的生存與生活,都是為了自己辛苦,為了自己忙碌。總歸一句話,人生的意義,是對過去的所作所為負責,是為將來的似錦前程努力。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有瓜有豆,必定由於種瓜種豆;同時也必須明白,種瓜未必得瓜,種豆也未必得豆;但若不種,則肯定是什麼都得不到的。
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無止盡的延續,因此一定要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要時時把握現在,處處活在當下,盡量避免造罪,努力種植善因,如能得到好的助緣,自然能得好的成果,否則將來的命運,即可能身陷罪惡,無法自拔,就要負擔起後果堪虞的責任了。
佛法於唐朝時期傳至日本後,他們一直加以實用,用佛法來強國家、強民族、強文化,其後的武士道、茶道、花道、劍道等等,都是從禪佛教的精神衍生而來。而中國的禪宗卻偏落向兩個現象:不是僅止於口頭禪的空談,便是在山野的叢林修行。此與日本比較,大異其趣,這些都是直接間接導致我國佛教近幾百年來衰微沒落的原因。
我曾說過這樣的三句話:「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正因為「我家」沒事,所以我能為他人隨緣行事,隨時結緣,所有的事都不是為「我」而做,乃應他人的需求而做。重要的是這個「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做了什麼好事,否則仍是有個「我」的存在而落入我執。換句話說,不是主動去幫他人的忙,也不是被動去幫他人的忙,只是因緣促成,做了幫助他人的事。所以說是:「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這在禪宗來說,悟後的大德,便是一位忙碌非常的「無事人」。
人們經常會用「萬事如意」,來為他人祝福,也為自己祈願,但是真的能夠萬事如意嗎?追求如意的時候,往往已在不如意中;追求如意的過程和結果,往往又是使得自己增加痛苦的經驗。相反地,如以無所求心,來盡其在我地全心努力,則當遇到困難挫折之時,便能不受成敗的影響,而能不以為苦。
認真生活的本身,就是在重重困難中展現生機的過程,不斷的努力,也會不斷地遇上挫折及困難。即使是為有益於社會大眾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樣是要面對艱難辛苦及阻礙打擊的事實。困難不順利的情況,既然已是自己的意料中事,豈不就是萬事如意呢?人生就是要在如此的情況中,肯定自我及提昇自我。消融自我或「自我消融」,也是要從這種「萬事如意」的心態開始。
以凡夫的立場而言,若想要達到自我消融的目的,必須要學習佛的心量,至少要做到如下的三點:1.包容心,以廣大無邊的心量,包容一切眾生。2.關懷心,以平等的慈悲,關懷一切眾生。3.無相心,以無私的智慧,消融自我。包容是靜態的不拒絕任何一個眾生,就是在自我的心中包容一切眾生。關懷是動態的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就是經常主動去照顧一切眾生。無相是超越了能度的自我及被度的眾生,而在包容眾生、關懷眾生,那是慈悲與智慧的總和,廣度眾生而不以為有眾生已度、正度、當度,這便是學佛的目的,消融自我。
自我消融,要靠無我無相的智慧來完成,但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練習。現代人的社會中,充滿了父子、母女、師生等人與人間的相嫉相妒、相爭相抗的情形,上對下不慈憫,下對上不尊敬,或是為了一丁半點的利害關係,就會弄得兄弟鬩牆,骨肉反目,倫常顛倒。剛才談到要把消融自我的第一點,就是要能有包容心,即使一時間做不到怨親平等地包容一切眾生,至少應該做到包容自己的親友。
就關懷來說,關懷他人,似乎只是單向的付出,實則付出之後,必有回收:一者能夠使得被你關懷的人對你產生信賴;二者對你本身而言,付出就是一大歡喜。故對他人多一分關懷,就能多得一分來自他人的安全感及安慰感,在無形之中,增長了自己的福德智慧,在成佛之道,又前進了一程。
諸位居士們,在家庭生活中,就夫妻而言,要相互包容彼此的缺點和不同的意見。包容他人的缺點,能夠發現他人的優點;尊重他人的意見,能夠促成彼此的和諧。這也是提昇自我及消融自我的方法之一。
首先必須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不論在性格上、心理上、言行上,都有很多的缺點,也用這樣的想法看待他人,便可諒解他人有缺點也是正常事,豈容自己一昧的挑剔他人。當他人的意見與自己的不一致時,切記要將心比心,若能換個立場為他人想想,往往角色轉換後,便能夠接納對方了。彼此都能以包容心及關懷心相互對待,即有助於彼此間的相互接納,共同成長。可見,徹底的消融自我雖不容易,但也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包容心、關懷心、無私心。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人,必須先要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唯有能夠自我肯定的人,才有自信心來努力著提昇自我。對一個學佛的人來說, 最終目的乃是成佛, 如果能夠透過無限的包容與平等的關懷, 來廣結善緣 ,普濟眾生, 將來一定能夠消融自我 ,成就佛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