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教話頭禪》——*話頭禪法*(上)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一、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 二、參話頭有什麼功能?——話頭能斷一切煩惱
貳、參話頭前的準備和認知
一、基本認識 二、態度
參、進入話頭禪法
一、要領 二、疑情 三、兩種輔助的方法 四、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提話頭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中,把話頭的方方面面,都完整的介紹了。在此綜合幾個要點簡介如下:
1.話頭前方便,以數息、隨息、念佛等方法為應用話頭之前方便。
2.話頭六原則,引用憨山大師的「五不一堅定」的六個原則,做為參禪者應注意的心態:不得貪求玄妙,不得將心求悟,不得期求妙果,不可自生疑慮,不得生恐怖心,堅定信心。
3.話頭的功能:除妄念,破本參,破重關,破牢關,清楚說明用話頭的功能與好處。還有話頭的悟境,話頭之所依(的理論)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話頭四部曲:念話頭,問話頭,參話頭,看話頭。此對話頭方法的應用及次第,做了系統而清楚的說明,讓禪眾知道如何進入,如何持續用功,如何破參到如何保任。可說是歷代以來話頭禪法最精要的教學,也是修行話頭禪法者最好的指南。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
第一、話頭能治散亂與除昏沉;
第二、話頭能使我們的心集中、安定;
第三、話頭能使我們的心統一和入定;
第四、話頭能使我們開悟。
一、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
話頭又被稱為「不死之藥」、「甘露」或是「金剛王寶劍」。金剛已是非常堅固,金剛王更是金剛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剛王寶劍是寶劍之中最鋒利的,能破除一切堅硬的物體,而不被任何東西所破。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此處所說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心中有好境界、好現象,要提話頭;心中生起雜念、妄想、煩惱、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任何障礙,也要提話頭。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用,實在很可惜。
禪宗有一則公案說:文殊菩薩曾經拿著寶劍要追殺釋迦牟尼佛。諸位也許會想,菩薩是要造反了嗎?不是!這則公案寓意著眾生的愚癡。有些人修行修得相當執著,常常希望能見到、聽到佛菩薩的顯現,或是能得到神祕經驗、感應,這都是一種執著的心態。煩惱是一種執著,貪戀生死是一種執著,將佛菩薩、神祕感應當作冀求的對象,也是一種執著。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殺佛」是譬喻以智慧寶劍斷除一切執著,因此禪宗祖師們才會說:「逢佛殺佛,逢魔殺魔。」將魔和佛一起殺,心中無一絲罣礙,才是真正的不執著,否則無論執著什麼,都是一種煩惱心。《維摩經》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現前,才是真的運用禪法。在臨濟宗義玄禪師的《臨濟錄》裡也說︰「逢著便殺。」這個「著」是執著的著。
有人會覺得似乎祖師們的殺心很重,怎麼見到什麼就殺什麼,殺氣騰騰滿可怕的。其實,這都是要修行者決心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一樣東西,真智慧才會現前。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哪些東西?一種是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若是捨不得殺、捨不得趕,將是個煩惱鬼,會為四種魔所困擾,其中,遭受天魔困擾的人,就是因為心中有執著。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卻相當執著於自己的修行經驗,並且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雖然信心堅固,慢心卻也同樣堅固。會執著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自我的魔障。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為什麼開悟之後仍然要用?若是開悟之後執著自己的悟,就成了執迷不悟,所以悟後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這是「保任」。悟前悟後都能用,所以話頭是一種非常好、非常乾淨俐落,而無一絲牽掛的禪修方法。
(一)不可思議的話頭
所謂「話頭」,虛雲老和尚解釋為:在尚未有這一句話之前是什麼?也就是說,參話頭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語言文字可以表達之前,那是什麼,而不是要去解釋這句話頭。沒有語言文字,表示一切語言文字皆無法表達,事實上,此即不可思議。不可思,是無法思考、揣摩;不可議,表示無法以文字表達,不可思不可議即是話頭。
不會產生副作用、不會產生想像空間,而且是一句無意義的話,這樣的話頭是最好的。南北朝時期,禪學大師傅大士形容得相當適切,他說︰「空手把鋤頭。」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手中是空的,但卻抓著鋤頭,這是無法以常識理解的;又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橋在流,這也和常理不相應。像這兩句無法以常理來解釋的話,即可當成話頭。還有其他的話頭,譬如「東山水上行」,東邊的山在水面上走路;「東山下雨西山濕」,東山在下雨,結果西山是濕的,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國禪宗最盛行的一句話頭是「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是問:達摩祖師從西天來到中國,帶來了什麼?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禪法從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祖阿難,然後代代傳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而菩提達摩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有人說他從印度帶來了一部《楞伽經》,但是他沒有翻譯這部經,只是教人家要用這部經。也有人說他帶來的是禪法。
何謂禪法?禪法事實上是心法,所以菩提達摩是用他的心,帶來不可思議的禪法。既然是不可思議、無法解釋,所以「祖師西來意」成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話頭,而且是當時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頭。現在的人距離達摩祖師的時代已經很遙遠,若是參「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大概力量不大,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誰是「祖師」。
祖師如何帶來禪法?又如何傳法給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其中有一則「斷臂求法」的故事:當達摩祖師於嵩山面壁時,慧可禪師來到嵩山向菩提達摩求法。慧可禪師說:「我的心不安,請你替我安一安。」菩提達摩說:「好!將你的心拿出來,我替你安。」慧可禪師馬上回過念來尋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給菩提達摩安,但是卻遍尋不著,就在慧可禪師說「找不到心」的當下,已經體悟了何謂禪法。如何安心?無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遠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禪法,這是一般人通常採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慈悲觀等種種觀法,使妄念逐漸減少,達到安心的目的。事實上,這樣的安心並不徹底,只能讓心沉澱、安靜,似乎感覺沒有煩惱了,但遇到重大狀況,也就是大瞋、大貪、大問題出現時,心境又會出現煩惱。如同將明礬投入渾濁水中,由於明礬的作用,使濁水裡的渾濁物,逐漸結成固體向下沉澱,因此水面上所見到的是清淨、透明的,但是沉澱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攪動,沉澱物還是會出現。用話頭禪法,不只是將渾濁物沉澱而已,而是從根本解決,將裝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時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煩惱再次出現,就再次用話頭將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間斷地一直參話頭。
另外,用五停心觀或四念住觀的方法,是讓心有著力點可寄託,就能因此從散亂複雜的狀態,逐漸成為集中心,然後達到統一心。而修行大乘禪法時,是否也需要經過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經驗來說,有過集中心和統一心的經驗是很好的,因為心在比較安定時,參話頭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團就更容易形成,否則,若是心裡非常混亂,就無法立即將話頭使上力。
現在禪宗所用的話頭,都是祖師們曾經用過的,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發明話頭?這要依據這句話頭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續疑情來判斷。就像嘴裡吞了一顆內餡非常好吃,但是非常燙的湯圓,又因為內餡太美味了,雖然燙口,卻捨不得吐出一樣,此時心中只想將湯圓盡快吃完,或讓湯圓盡快變涼,不會有其他的雜念。如果自己發明的話頭,能夠產生這種感受,就可以參;如果這句話頭,有時好像會讓你產生疑問,卻只能維持一下子,力量不強,無法使疑情持續不斷,那麼這樣的話頭只是妄念。雖然禪宗所使用的話頭也是妄念之一,但卻是能觸動警覺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話,所以可以成為話頭。
(二)常用的四種話頭
參任何話頭,千萬不能和自我中心連在一起,若是參到最後總是圍繞著自我,將會成為一個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強的人。所以如果自己發明了話頭,要先去請教師父這句話頭能不能參?否則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用師父建議的話頭。以下是四種禪宗常用的話頭:
1. 念佛的是誰?
習慣念佛者在開始參話頭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幾句之後,便要提起話頭連續地問:「念佛的是誰?」但是當你在問「念佛的是誰?」時,卻自我回答:「念佛的是我!」雖然常識上是自己在念佛,但這個「我」是妄想、執著、煩惱的我,不是智慧、清淨、無我的「我」,所以這個答案毫無力量,不是正確的。此時該怎麼辦?還是要立刻提起話頭。
若是感覺問「念佛的是誰?」問得很無聊,或是自己已經沒有在念佛,所以對於問「念佛的是誰?」覺得奇怪時,可以改念佛號,直到無聊的感覺消失後,才再提起話頭。若是又覺得無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時間不要太長,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後,即提起話頭來參。
念佛者參的話頭是 「念佛的是誰?」。這是因為宋朝之後,許多禪修者也念佛,稱為「禪淨雙修」——以念佛求生淨土,以參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者同樣發願往生淨土,而發願往生淨土者也需要明心見性,所以參「念佛的是誰?」。
2. 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另外,習慣數息者若是一開始無法馬上參話頭,也可以先以數息法來放鬆身心,在數了幾次之後,便開始參話頭。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沒有妄念才參話頭,否則,整個禪修期間可能都只是在數呼吸,而沒有機會參話頭了。
當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數呼吸,心念比較平穩時,就可以開始參話頭。此時心裡也許仍然有雜念、妄想,不過沒有關係,要以話頭來替代妄想。數息者所參的話頭,我的建議是「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未出娘胎」?不要自以為:「未出娘胎前我是個鬼、是個靈魂、是中陰身、是第八識……」或是認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後,就能知道過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誰,或是去問能知三世的算命仙,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謂「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的意思是「 沒有生與死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沒有生與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後可能又會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麼?人的娘胎是胎,動物的娘胎也是胎,眾生在生死之中打滾,即是出娘胎。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有生命,那麼,我們在無始以前是什麼?
所以,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是要參「無始以前還有什麼?」、「還沒有開始生與死之前是什麼?」,若是自問自答:「無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來藏……」凡是給話頭任何答案或名詞,都是錯的。
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對的,那還要繼續問下去嗎?要。用話頭將一切執著、妄想、雜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無餘地、沒有退路的時候,本來面目是什麼?像這樣問下去,就是在參話頭。
3. 拖著死屍走的是誰?
另一句話頭是「拖著死屍走的是誰?」。我們這個身體只要一口氣上不來,就成為死屍。而當身體正在動的時候,到底是誰在動呢?
如果是身體,可是身體常常在變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變動;也有人說是靈魂、有人說是元神,更有人說是佛教所謂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或稱為神識,但是這都不能解釋拖著死屍走的是誰,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拖著死屍走?
其實問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要問你的神識是什麼,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業力是什麼,而是問拖著這個死屍的本來面目是誰?這與「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問的是同樣的東西。
4. 什麼是無?
若是覺得「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句子太長,可以參比較簡短的話頭,例如「無字公案」的「無」,也就是「什麼是無?」。
「無字公案」源自唐朝趙州從諗禪師與弟子的應答。有一天,一位弟子問趙州禪師:「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有沒有佛性?」
趙州禪師只回答一個字:「無。」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眾生,當然也有佛性,但是趙州禪師卻回答「無」,為什麼?這個「無」究竟是有佛性還是沒有佛性?趙州禪師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己去參。其實,趙州禪師所說的「無」,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這樣東西嗎?沒有。這是因為眾生執著,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才權巧方便說有佛性,事實上沒有一樣東西叫做佛性。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執著有佛性,要斬;說「無」就是佛性,也不對,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斬。
二、參話頭有什麼功能?——話頭能斷一切煩惱
用話頭能破除五蘊,連意識也能一掃而空,此時一切雜念妄想都不會生起。但是這與沒有雜念妄想,覺得輕鬆、快樂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後者仍然有想蘊、行蘊、識蘊、受蘊,並不是五蘊皆空的境界。實證五蘊皆空時,即是《心經》所說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出現了;甚深的般若出現,就能離一切執著、煩惱、分別心的苦,這是話頭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話頭的功能,也不曉得話頭的答案是什麼,就是處在意識茫茫、醉生夢死之中。
有人說,嬰兒不會說話,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話頭的境界?實際上,嬰兒不會說話和思考,這是處於一種渾沌狀態,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境界,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生其心」是樣樣分明。心中毫無執著,既無自我煩惱,也無自我的立場,但是該反應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該如何反應。這不同於嬰兒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嬰兒尚未經過學習,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嬰兒會哭、會貪、會寂寞,因此,若將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嬰兒階段等同於解脫的境界,這是將渾沌、迷暗、愚昧誤解為無欲、無我的智慧。
有人自認為平常很少有煩惱或情緒,心十分安定。情緒平穩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但是這不等於沒有自我中心。情緒平穩與了生脫死無關,因為這樣的人仍舊不知道生死心是什麼。
因為對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話頭產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麼?疑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幫助自我發現生死是什麼?當疑團破裂粉碎,連同執著、煩惱、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時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一)除妄念
話頭禪的功能,有著不同的層次,第一層功能是除妄念。當你不斷提起話頭,提得非常熟練時,雜念、妄想、煩惱會逐漸減少,頭腦會愈來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間沒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參話頭。這是參話頭的第一層功能。
當自己知道了什麼是妄念減少,或是沒有妄念的狀態,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緒,這已經是相當有用了,所以,參話頭即使沒有開悟,對人格、心性和修養都有助益。參話頭不是非要開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開悟,而是不強求開悟。有一位禪眾說:「師父,我知道我這一生是不會開悟了。」他已經為自己下定論是不會開悟的,雖然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是可憐憫者。
《法華經》中說,大通智勝如來禪坐了幾小劫的時間,悟境仍然不現前。他坐了那麼長的時間,佛法還不現前,但是他並沒有失望,他堅持到最後終於成佛了。有人也許會想:「坐那麼長的時間不開悟,還要繼續坐嗎?」我們用禪法時,是當下接受、直下承當,不去管何時開悟。也許下一念便開悟,也許下一輩子才開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輩子、一百輩子不開悟,仍然要繼續參話頭。只要現在還活著,現在知道要參話頭就立刻參,開悟時自然會開悟。在不開悟之前,誰能知道何時會開悟?若是已經為自己貼上標籤說:「這一生不會開悟了,等下一生再來吧。」這樣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這一生或是這次禪七能否開悟的問題,當下只是用方法、用話頭。
(二)破本參
參話頭的第二層功能,是無論悟前悟後,都要抱著一句話頭。所謂「抱著一句話頭」,即是牢牢地用這句話頭,不放棄、不失望、不懷疑,並且持續不斷地用它。一直參著的話頭稱為「本參話頭」,「本」是根本和基礎。這句話頭是從初發心、剛開始參禪時就用起,無論是自己發現的或是師父給的,這句話頭一定是觸動了你的道心、觸動了你的警覺心,讓你警覺到原來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件大事究竟如何,於是對話頭產生了疑情。當疑情形成疑團,突然間疑團破了,就叫做「本參破」、「破本參」或是「破初參」。
所謂「破本參」,就像自己被關在悶葫蘆裡和葫蘆一起成長,不曾從葫蘆裡頭出來過,不知道葫蘆外的情形究竟是什麼。等到有一天葫蘆從藤上掉落,摔裂一條縫的同時,你從這條縫中見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這條裂縫又密合了,雖然你仍是在葫蘆裡沒有出來,但是已經見到葫蘆外的光,這即是「破本參」。
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見到光的這一瞬間,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分別都中斷了、脫落了,也就是已經知道了離開自我中心或自我執著的情況。雖然離開的時間不長就又回來了,但是知道葫蘆外面是有光的,從此以後,修行的信心會非常堅固,對修行不會起退心,並且對於何謂「煩惱」、何謂「自我」認識得更深。雖然遇到大衝擊時,仍然會有煩惱,但是終究會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來處理煩惱,所以破本參非常有用。
(三)破重關
破本參之後,葫蘆縫又會合起來,所以還是要持續參話頭,將葫蘆縫繼續衝開,多次之後,也許裂縫會愈來愈大,或是會在許多地方出現裂縫,這叫做「破重關」。無論是第一層的破本參,或是第二層的破重關,都是用同一句話頭。
破本參之前叫做「參話頭」,破本參之後叫做「看話頭」。雖然是參同樣一句話頭,但是心態轉變了。什麼是轉變後的心態?就是知道煩惱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有煩惱,所以要繼續參「如果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如果達到和佛完全一樣的境界時,又是如何?」疑團會一個個出現,所以要繼續用這句話頭達到最終目的。因此,有祖師說,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關
大悟就像將整塊冰一敲為二,小悟就像分裂開許多冰塊,再一塊塊地鎚碎。因為冰塊若是不持續鎚碎,一旦遇到冷空氣,這些敲碎的冰塊又會融合在一起。持續地鎚,鎚到沒有任何冰塊存在為止,也就是重關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後叫做「破牢關」。「牢」是生死的牢獄,牢關是生死關,破牢關就是出離生死、出離三界,從此之後,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煩惱的束縛。所以,話頭是非常有用的,能夠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謂「出三界」,相當於天台宗別教的菩薩層次。天台宗判教,分成「藏、通、別、圓」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薩,層次都不一樣。以別教的菩薩而言,從初地菩薩開始即出三界,稱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認為,八地菩薩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禪法的人不管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雜念、妄想、情緒和煩惱,就用話頭;無論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沒有悟,都是不斷地、不斷地用話頭。
小乘認為了生死一定要證阿羅漢,而禪宗所謂的「生死心破」,是除煩惱,但是除煩惱不等於永遠斷除,因為悟後煩惱、分別心的殘根仍在,明心見性不等於已經成了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佛。明心見性所見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見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會繼續修行下去。
貳、參話頭前的準備和認知
修行話頭禪時,無論參哪一句話頭,腦海裡出現的任何答案,都是自己的妄想,是從潛意識產生的,即使出現了上千、上萬個答案,都不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參話頭不是自己給話頭答案,也不是自己問自己,而是問那句話頭,要那句話頭給你答案。只有無法以思想、語言、文字表達,而且能破無明、除執著的,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開悟了,因為開悟不是這個樣子。
在修行的過程之中,不要老揣摩著什麼是開悟,揣摩開悟永遠無法開悟,要老老實實不斷地用話頭。既然沒有答案,還要不要繼續參?要。這是修行的工夫。工夫到了,有沒有答案不是問題,也許有答案,也許根本沒有答案,但是修行的工夫卻熟練了。
一、基本認識
話頭只是方法,不是道理,也不是要寫文章或辯論,所以不要去分析、解釋、研究話頭。對話頭進行思考、分析,會造成頭部發熱、發脹、疼痛,身上的血、氣容易往頭頂衝,這時可能會產生兩種狀況:一種是變得神經質,另一種是頭痛。參話頭時,千萬不要思考,身心不要緊張,而是輕鬆,清楚知道自己在不斷地參話頭,並以話頭來粉碎雜念妄想,使雜念妄想無力且無處可藏,此時頭腦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問、在參話頭。
雖然是要話頭給答案,但若是一邊參話頭一邊想:「話頭怎麼不給我答案?話頭啊!我已經很急,等了幾天,怎麼還不給我答案?話頭啊!沒剩幾天了,我還沒有得到答案,話頭啊!你要給我答案。」這種心態也不正確。有些人因為瞭解了出現任何答案都是錯的,所以覺得問話頭很無聊、沒有味道,於是放下話頭休息,享受打坐的清淨安穩,只求心中無雜念。這樣的打坐只能感受一份粗淺的輕安,不會有更深的體驗,更不可能開悟、明心見性。
禪宗形容這種狀態為「黑山鬼窟」,「黑山」意即沒有光明,「鬼窟」則是鬼住的洞窟。這雖然有助於安定身心,但是與大乘禪法不相應,特別是與話頭禪不相應。話頭雖然不會直接給答案,但能使你得到「無」的答案,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及「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所指的「如來」,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如來,《金剛經》說得很清楚,若有三十二相即是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但轉輪聖王也是如來嗎?不是。不著相,才能真正見到如來。
壽者相是時間相,眾生相是空間相。在空間之中你我對立,有你就有我,有我才有你,多數的「你」就變成眾生相。為什麼有眾生相?因為有我相,破我相之後,便能破人相、眾生相以及壽者相。但是眾生因為所有相都沒有破,大事未明、生死心未了,所以需要參話頭。
(一)憨山大師的六個原則
明朝末年憨山大師曾經提出了參話頭的六個原則,不僅對當時來說很有用,現在對我們而言,仍然非常有用,即使在未來也同樣是有用的,並且對任何人都有用。現在將六個原則逐一說明如下:
1. 不得貪求玄妙
「玄」表示難懂的。「玄妙」有兩方面的解釋:一是理論上的玄妙,譬如哲學問題或者宇宙人生道理,是需要經過思考的;另一種解釋是宗教體驗上的玄妙,指的是神通感應與身心變化。
許多人認為修定或參禪者,一定擁有「五通」的能力——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或是在打坐過程中可能發生一些神奇的異象。曾經有位禪師離開大眾獨自精進修行,住在距離寺院有一段路程的小寮房裡,但仍然隨眾過堂吃飯。後來有一段時間,大眾沒有看見禪師來過堂,還以為他入定了。當這位禪師再次出現時,方丈和尚問他:「為什麼你有一段期間沒來過堂?」
禪師回答:「有一位天人,自稱被我的修行所感動,所以天天為我送飲食,因此沒有隨眾過堂。」
方丈和尚聽完之後,立即訶斥禪師說:「我原以為你是個人,原來你是個鬼啊!你怎麼和鬼打交道,人不做,卻要做鬼去了。不要作怪!」
禪師一聽,心中有所省悟地說:「我知道了!」於是回到寮房精進修行,此時,禪師斷除心中一切期待和祈求,打坐就是打坐,用話頭就是用話頭,從此以後,天人就不再出現了。
相傳浙江天童寺名稱的由來,是曾經有一位禪師在打坐時,感應一位青衣童子每天為他送供養,禪師於是問童子是誰,童子說自己是太白金星,只是顯現的是童子相。因為這個傳說,所以才被稱為天童寺。類似這些經歷,都可稱為玄妙。但是,請不要貪著修行期間發生的神祕經驗或奇異現象,貪著玄妙等於是和鬼打交道,請千萬要謹記在心。另外,也不要搬弄哲學或玄妙的理論,這些理論雖能愈談愈妙、愈神奇、愈深奧,但只是一種理論的思辨法,完全與禪法不相應。思辨或許有助於增長常識的知見,但是對於明心見性卻毫無幫助。
2. 不得將心待悟
不得將心待悟,是指不可有期待開悟的念頭。許多人認為修行禪法是為了開悟,為什麼不能期待開悟呢?因為如果你每次打坐,便期待著要開悟,久而久之,精神上可能會出現問題。雖然疑情的產生,是等待話頭給答案,想要知道答案究竟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不知道答案,所以心中會有一種悶的感覺。製造疑情的期待與開悟的等待不同,只要有了等待開悟的心,就已經無法專注在話頭的方法上了。
有一次禪七,我看見一位禪眾方法用得非常綿密,連續坐了幾支香都沒有起坐,我想知道他的狀況,於是拿香板打他一下,這位禪眾被打之後,非常生氣地對我說:「師父!我差不多快要開悟,你怎麼把我的悟打散了!」我問他怎樣地快要開悟?他說自己的心已經非常安定,心中只有一句話頭一直問下去,愈問愈深,感覺非常好,結果被我香板一打,將他的悟打掉了,心亂了,禪七也泡湯了,因此非常生氣。
其實我打他是為了試驗他,被打了香板之後,若他的回應是笑一笑,表示這是好的,有道理,但他的回應卻是非常生氣,這還算是有禪定工夫嗎?他是應該挨打的,因為他躲進了無事窟裡,心在無事窟裡不斷地鑽,愈鑽愈深,他是在追求、等待著準備開悟。因為有強烈期待要開悟的心,所以他能坐得不錯,假如他沒有熱切追求開悟的心,可能無法坐得那麼久。能夠幾炷香不起坐,表示腿功不錯,但是被香板一打,讓他的煩惱無明全部顯露,因此他的工夫是在於執著,若是他有《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態,就不致於發脾氣了。
真正的大乘禪法,不是鑽進無事窟享受一份寧靜和安逸,也不是一直往下鑽,而是非常清楚明白自己正在用方法,心中不受任何狀況的影響。
禪七共修時,可能會有各種狀況發生,也許有人大哭大笑,也許有人大吼大叫,出現這些狀況都是正常的。不明所以的人,會擔心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其實聽到或見到這些現象,要文風不動,並且告訴自己:「天下所有的事各就各位,與自己無關,當下就是一句話頭。」即使當下有人開槍掃射,也不必驚慌,你不是正在參「什麼是無」嗎?你在參「無」,就算被擊中了,在臨終之時終於體驗到「什麼是無?」不是很好嗎?當然,你不需要擔心,事實上,這種事情是不會在禪堂裡發生的。
修行時有將心待悟的念頭,一定會有麻煩,容易走入歧途。因為將心待悟,會將許多存在於潛意識中,自認為是悟境的境界浮現出來,任何千奇百怪的境界,都會從自心產生,此時,你可能會認為自己就要開悟了,但事實上不是開悟,而是發生精神問題了。所以,用將心待悟的心態參話頭,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一是無法深入用功,因為你的心總是在期待、揣摩開悟,其實這是在打妄想;另一種是可能發生精神異常,將一些從潛意識中產生的境界,誤認為是悟境現前。
悟,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統一境,是身心的統一;第二個層次是光音境,聽到無限的音聲、見到無限的光;第三個層次是聰明境,譬如能聞一知十、下筆有如神助、出口成章,或是所做的判斷十分準確,此時會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第四個層次是悟境現前,自己覺得灑脫自在,心中無絲毫罣礙,無任何煩惱現前,身心輕安而無負擔,覺得自己是開悟了,但這是真的開悟嗎?其實這是輕安境,而不是真正的悟境;第五個層次是開悟境,此時感覺虛空粉碎,大地落沉,這才是真正的開悟。
有人害怕「虛空粉碎,大地落沉」之後,自己就會消失,事實上,只要有了害怕的心,是永遠無法開悟的。「虛空粉碎,大地落沉」是形容「自我」已經不存在,無內外之分,也無空有之別,此時是真正的開悟。悟的五個層次,不一定是循序漸進地從第一個層次到第五個層次,有些人剛開始修行,便能直接進入「虛空粉碎、大地落沉」的層次,這是屬於頓悟了。
3. 不得期求妙果
期求妙果和將心待悟有關,因為開悟之後就是證得果位。一般外道會自稱證果來惑眾,以自己修行上的一些身心反應和經驗,自認為已經證得某種果位。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大徹大悟的禪師,不會自稱證了什麼果位,許多宗派的創始者也不會說自己是某種果位,或是已經超凡入聖,真正的修行者是不期待、不承認,也不會去宣傳自己證得果位,而是非常強調不執著與無煩惱。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證得果位好像非常容易,證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不計其數,證阿羅漢果的人也很多。釋尊的十大弟子是大阿羅漢,另外還有五百大阿羅漢,而在《阿彌陀經》裡則有「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些也都是阿羅漢。因為是佛的時代,所以證得果位的人相當多,但是佛涅槃以後,就不曾見到有這麼多人證得阿羅漢果了。特別是大乘佛法,不強調也不重視證得什麼果位,而是以菩提心與出離心為第一,若是祈求證得妙果,終究會導致負面的影響。
4. 不可自生疑慮
不可自生疑慮,是不懷疑自己、不懷疑方法,也不懷疑老師和佛法僧三寶。懷疑自己等於是懷疑三寶——懷疑自己能否用上方法,或懷疑自己是否該修行,這都已經離開了佛法。佛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端視自己願不願意修行,願不願意承認或接受成佛的信心,只要能發起成佛的信心,終究一定會成佛,這是不容置疑的。
也許有人覺得禪宗說不可以懷疑,又說參話頭需要有疑情和疑團,這豈不是相互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禪宗所說的不要有疑慮,是指不懷疑自己能不能修行或該不該修行、不懷疑佛法所說、不懷疑正在指導你修行的老師,以及所指導的方法正不正確。要懷疑的是這位老師所指導的佛法觀念,若是違背三法印的原則,那你就要趕緊離開他,因為這位老師不具備正信和正知正見;如果他所指導的觀念,沒有違背三法印的原則,那麼這位老師即是可以信賴的。疑心生暗鬼,只要有懷疑心,便會失去信心,也就因此無法提起用功的心了。
而建立堅固的信心,也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仰信、第二個層次是解信、第三個層次是證信。
證是實證,是自己已經體驗到了;解信是指所說的道理與三法印相應;仰信則是雖然你不知道或不認識,但是因為許多人都說佛法好,或是說某位老師是具備正知見的善知識,所以你也接受了。
5. 不得生恐怖心
參話頭禪的第五個原則,是不得生恐怖心。《心經》中提到「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之所以會產生恐怖心,一種可能是對現在缺乏安全感,另一種可能是對未來失去方向感。現在沒有安全感,是因為害怕不知何時會遭受傷害、冤枉,或遭他人佔便宜,為了求得安全保障,有人是以金錢來保障自身安全,譬如出門要買旅行保險、為房子買火險,或是為生命保壽險……各式各樣的保險都買。但是,保險公司真的能保障房子不失火、保障飛機不失事、保障你長命百歲嗎?事實上,這些保險只是保障了親人,當自己出事或死亡時,讓家屬獲得保險賠償。所以,缺少安全感而擔心害怕是沒有用的。也有些人患了重病,恐懼死亡的來臨,但是聽過佛法的開示後,他們就不怕了。當恐懼心消失時,反而可能活得長久一些。
有些恐懼心是在獨自打坐時產生,尤其是晚上想起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打坐,就有恐懼感,覺得門窗或天花板似乎都會發出聲音,擔心是否妖魔鬼怪即將出現等,因為心中恐懼而無法繼續打坐。當你心中產生恐懼時,不妨告訴自己:「無論任何東西出現,都歡迎一起來打坐。」只要這樣想,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我有一位出家弟子,多年前在法鼓山預定地上,一間窄小的老房子裡獨自打坐,剛開始的前幾天晚上,無論是打坐或睡覺,都能清楚聽到天花板上傳出聲音,像是有人在拖拉沉重的物體。老房子的天花板很薄,他擔心有重物掉下來,於是愈聽愈害怕,但是開燈查看,又不見有任何狀況,可是一關燈繼續打坐,就又會聽到同樣的聲音。後來,他對著發出聲音的地方說:「嘿!我不怕你了,你要怎麼樣都可以。我現在要打坐,你乾脆當我的護法好了。」說完之後,從此再也沒有聽到聲音了。
另外,有些人的恐懼,是來自身體所產生的反應,譬如打坐時害怕腿痛、腿麻,擔心雙腿會因此而無法行走;有人打坐時只要一閉上眼睛,便感覺像是掉進無底深淵一樣,一直往下沉,好像要掉入地獄了,因而驚叫、喊救命;有人則是害怕自己會像火箭一樣衝上屋頂,這都是因為出現反常的身心體驗,所造成的恐懼。無論是何種原因,只要有一絲恐懼心出現,就無法繼續打坐了。事實上,會產生恐懼心是與自己有關,其實只要不恐懼,自己感到害怕的境界就會消失;愈是恐懼的話,恐怖的境界會愈多。一個禪修者是忌諱有恐懼心的。
還有一種恐懼心的狀態:我有一位弟子在禪七期間非常用功,方法用得相當得力,可是在禪七的第五天,他突然說不再打坐了,我問他原因,他說:「因為我怕自己坐得這麼好,繼續坐下去會開悟。」我問他:「為什麼怕開悟?」他說:「師父,不瞞你說,我的女朋友還在等著我,如果我一開悟,就會不要女朋友了。因為開了悟的人,是什麼都不要了的,這樣我會對不起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敢開悟。」竟然會有這種人!期待開悟的心是有問題的;害怕開悟的心是恐懼心,也是有問題。其實開悟之後,仍然是過著一般人的生活,已經有親屬配偶的人,只要將配偶視為同修的菩薩就行了,有什麼好恐懼的?
6. 堅定的信心
堅定的信心,是堅信自己一定能成佛,並且堅信自己必須修行,所以要珍惜修行的機緣。有首偈子寫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難得的,此生已經得到人身,若是不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來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獲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有個觀念害人匪淺,就是在一些民間故事情節中,常常看見江洋大盜都會說:「死沒什麼好怕的,砍頭碗大一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相信有來生,事實上,說這種話的人不僅不懂因果,也不知道人身的難能可貴。在六道眾生之中,只有人的身體能做為修行工具,稱為「道器」。既然此生已經得到人身,已經聽聞佛法,當然要好好地運用人身來修學佛法。一定要相信此生若不珍惜修行佛法的機緣,一旦錯過當下這一生,將會萬劫不復。
若說想要等到來生再修行,但是你能夠保證自己下一生仍然生而為人嗎?
我常勸勉禪修中的人不要怕腿痛,不要覺得腿痛很不是滋味,而應該感恩自己現在有兩條腿能夠盤腿修行,若是成了四條腿、八條腿的眾生時,便失去打坐的機緣了。也有人擔心腿如此的疼痛,打完禪七後是否還能行走?若是有這樣的念頭,那麼此身就已經算是荒廢了。禪七期間都無法念念分明、時時用方法,不顧一切地將全部生命投入,當你離開了禪七道場,還能有精進的機會嗎?唯有在禪七中努力練習克服種種困難,在你回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種種境界現前時,就不至於倉皇失措,也會比較容易調整自心了。所以,一定要全心投入用方法,不浪費每一秒鐘;只要你一分一秒打了妄想,生命就少了一口呼吸、就流失了一段時間。
但是有人誤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意思,以為此生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若是無法證果,便對修行失去了信心。這種心態也是錯誤的。此生能解脫生死,當然最好,即使無法解脫生死,只要心念轉變,願心和信心堅固,這也就是得「度」了。
堅固的信心,一定是從修行的體驗中獲得,若是在一炷香的時間裡都無法靜下心來,修行的信心是不容易產生的,那你再次參加精進禪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又因為對自己失去信心,只覺得打禪七是受罪,於是便認為只有傻瓜才會去受罪了。所以若是不知道要努力用功,就會斷了自己的善根和修行的因緣。如果無法提起信心,心中煩躁時,只要生起慚愧心,以懺悔心痛切地拜佛懺悔,心就能逐漸安定了。
(二)話頭的層次
話頭方法的使用因人而異,並非一成不變。話頭禪也有次第,雖然禪宗說頓悟,但是修行時是漸修而頓悟的,雖有頓修頓悟的人,卻非常少見。所謂頓修頓悟,是指不需要經過長時間修行,只要聽到一句話,或接觸某種狀況之後,所有煩惱立即脫落,這就是頓悟。在釋迦牟尼佛時期,稱頓悟者為「慧解脫阿羅漢」,表示他們見到佛時,只是聽到佛對他說一句話:「善來!比丘。」就立即證得阿羅漢果了,於是又稱「善來比丘」。
佛涅槃之後,還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佛經記載,在無佛之世,有一種人不需要聽聞佛法,而是自己透過觀察,接觸到某種事物或狀態,突然之間開悟,這樣的人稱為「獨覺」或「緣覺」。但是有佛法時,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不會發生。在中國禪宗史上也有頓悟者,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當六祖惠能還是居士時,偶爾聽一位居士誦《金剛經》,當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文時,立即開悟了。像六祖惠能這樣沒有人為其解說,只是聽聞佛經就開悟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漸修頓悟是正常的,因為漸修,所以參話頭也有次第,也有層次。參話頭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念話頭」,第二個層次是「問話頭」,第三個層次是「參話頭」,第四個層次是「看話頭」。雖然古代的祖師沒有提出念話頭的說法,但是有這樣的事實,所以我將它提出來。我所講「念話頭」的意思,是指參話頭,卻還沒有疑情生起,此時的狀況等於是在念話頭,也就是念一句話頭。念話頭能取代、化解雜念和妄想,使你當下有所寄託,進而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是在念話頭。
1. 念話頭
在什麼狀況下需要念話頭?當雜念、妄想很多,心非常散亂時,持續地念話頭,能產生如同持咒的功能,心會逐漸安定。持咒能入定也能開悟,但是念話頭與持咒不同的是,持咒是不斷地持,話頭則是念了一段時間,心逐漸平靜之後,自己會對所念的話頭產生疑問,譬如參「念佛的是誰?」時,話頭念得妄想愈來愈少之後,會產生疑問,想要知道念佛的究竟是誰?有疑問心產生,才是問話頭的層次。
2. 問話頭
雖然已經有疑問心產生,可能仍然有妄念出現而將話頭打斷,所以必須持續不斷、綿綿密密地繼續問話頭。若是問話頭問得毫無間斷,則是進入了參話頭的層次。
3. 參話頭
參話頭是進入大疑情,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麼?所以,參話頭是連綿不絕地一句接著一句,如泉水般源源不絕地湧出。此時不再注意身上的痛、癢、麻等感受,也不會注意環境中有什麼事,而是進入了話頭的疑情中。此時自己的身體是一句話頭,整個生命是一句話頭,全宇宙都是一句話頭,鋪天蓋地就是一句話頭,即使鳥叫聲也是一句話頭,話頭涵蓋了所有的一切。
古代禪師們經常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與悟到底有什麼關係?
疑情不是懷疑,而是絕對相信自己和諸佛完全一樣,只因為自己有煩惱,智慧心尚未出現,不清楚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什麼。因此,參話頭起疑情,實際上是要問自己和諸佛完全相同的佛心和佛性是什麼?尚未明白、清楚之前,稱為「大事未明」。所謂「大事」,指的是生死大事。為什麼生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為人不僅被煩惱的生生滅滅所困擾,還要受生死流轉的果報,亦即未悟之前是隨業受報,而隨業受報就是因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只有悟後才能自主生死。
因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所以心情非常沉重,很希望知道答案,此時要抓住話頭,連綿不絕、持續不斷地問下去,讓「大事未明」的疑情逐漸形成疑團。疑情是自己製造的,疑團則像是被疑情包圍,自己在疑情之中而不是在製造疑情。此時,自己本身只有疑情,頭腦不會思考其他的事物,既無時間感,也無空間感。
進入疑團時不一定有話頭要問,而是感覺被疑情團團籠罩,有一種非常悶的感受。悶什麼?就是非常想要知道答案。禪宗形容在疑團的狀況下,如同置身於一隻從未剖開的悶葫蘆裡。在馬來西亞檳城有一位竺摩法師,他畫的畫非常好,字也寫得很好。他曾經送我一幅畫,畫中有幾隻葫蘆,葫蘆上畫了幾隻蟲,這幾隻蟲看起來不知道在找什麼,旁有題字——「打開悶葫蘆」。竺摩法師知道我在指導禪坐,於是送我這幅畫。這幅畫很有意思,深具禪意,畫中的幾隻蟲猶如參禪的修行者,想要打開葫蘆。「打開悶葫蘆」的主題,便點出了參話頭的人,要將自己的悶葫蘆打開,悶葫蘆未開之前是在疑團之中,打開後就是開悟了。
參話頭一定要有疑情,從疑情形成疑團之後,自己就像在一隻悶葫蘆裡,希望那隻葫蘆能爆炸並且粉碎,因為悶葫蘆粉碎後,便能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叫做「明心見性」。也可能沒有經過疑團粉碎的階段而明心見性,但若是經過從疑情到疑團粉碎的過程,明心見性的力量就會相當強。「明心」是智慧心現前,「見性」是見到空性。有智慧,所以能斷煩惱,煩惱斷除,所以能見到空性。參話頭開悟之後,就會進入看話頭的層次。
4. 看話頭
禪宗所說的悟,不等於開悟之後,從此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問題,而是指一種見到空性和智慧現前的經驗。因為自我習氣和煩惱的根尚未斷除,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一句話頭一直參下去,看住話頭,保持開悟時明心見性的狀態,不斷地保持它、保養它和增長它,如同種下一盆花之後,需要每日照顧,為它澆水、施肥及給予日照。悟後需要持續看話頭的保任功夫,即是為了照顧明心見性後的心性,不再被煩惱所困擾與污染。
二、態度
有人或許會覺得話頭雖然是非常銳利的金剛王寶劍,能夠破一切執、破一切魔,但是參話頭參了半天沒有答案,而且有答案出現都是錯的,那麼,還要繼續參下去嗎?
禪宗祖師以「蚊子叮鐵牛」的譬喻,來說明參話頭應該抱持的精神:蚊子叮咬人畜是為了吸血,若叮咬的是鐵牛,那就無血可吸,這實際上是形容參話頭要學習蚊子叮著鐵牛不放棄的精神,在同一個位置上不斷地叮著,不變換位置地一直叮下去。最後牛消失了,蚊子本身也消失了,再也沒有想要叮什麼,但是牛還在不在?在,只是對蚊子而言已經不需要了,因為叮到最後,蚊子自己死了。這是譬喻參話頭要破除一切執著,所以盯住一句話頭一直參下去,參到最後,話頭仍然是話頭,但是自我不見了,而這才是參話頭的目的。
(一)初發心的態度
無論是老參或新學,每次禪七一定要抱持初發心的態度來練習方法。所謂「初發心」,是讓自己像剛開始修行一樣,不管以往修行程度的好壞,最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個念頭、每一段時間都要用方法。禪修固然非常重視打坐姿勢和方法,但是,不是打坐時算不算修行呢?算,從禪七報到開始,一進入禪堂的環境後,就必須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照顧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話頭。
以初發心的態度練習方法,不斷地告訴自己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都是第一次,否則會經常和自己比較,比較昨日與今日的狀況,比較剛才與現在的差異;對於不好的狀況,感到沮喪或後悔,對於好的狀況,則起貪著或懷念,這都是將自己放在過去,而忘了現在正在用方法,老是在妄想之中患得患失,浪費時間。唯有不斷提醒自己每個念頭、每一炷香都是新的開始,不與之前比較,不判斷自己現在是進步或退步,回到初發心,只要現在用方法用得很安定、很清楚。所以,初發心的修行態度非常重要。
剛進入禪修期間,特別是精進禪七,身心狀況可能尚未適應、習慣,無法立即進入方法,心可能還在禪七道場之外,還未收回來,容易產生妄想,所以可能在禪七的前幾日仍然無法安心,因為方法用不上而六神無主。這只是平時缺少訓練,要對自己有耐心,不要因為身心調適的問題,即認定自己不適合修行。打起精神來,不要對自己失望,也不要懷疑方法,而且告訴自己:「我需要用方法,我需要修行!」
修行是一種逐步糾正、調整自己身心狀態的訓練,所以訓練時大多是痛苦、勉強的,若是身體感覺不習慣時,要用方法;觀念上不熟悉時,也要用方法,必須堅持自己現在所做是對的、是需要的,沒有人能勉強自己,將身心安住在修行的環境和方法上。唯有自我努力,心才能逐漸安定,方法才會熟練。如同穿新鞋,很少有新鞋一開始穿就是舒服的,大多數都需要穿幾天之後才能適應,修行也是一樣,因為沒有經常練習方法,才會感到不習慣,所以要勉勵自己去熟練方法。(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