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01 09:46:34| 人氣1,3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七開示──悟道】

推薦 1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七開示──悟道】

靈山海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於是,禪在一花一笑間誕生,此禪宗的濫觴。後禪宗法脈傳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他弘傳禪法,不辭勞苦,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又“一葦渡江”至嵩山少林寺後山面壁九年,行壁觀法門,並著“二入四行論”、“破相論”等,形成達摩禪法。

達摩禪法又與中國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互補充,形成中國禪宗,菩提達摩成中國禪宗初祖,少林寺成中國禪宗祖庭。禪宗以“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宗旨,蘊藏著上乘的般若智慧,對我們的修身處世亦有著殊勝的意義。


一、禪宗的“放下”思想應成我們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有這樣一則禪宗公案——

僧問趙州禪師:“一絲不掛如何?”

趙州禪師說:“放下!”

僧說:“一絲都不掛了,還放下什?”

趙州禪師笑而答曰:“那就掛著!”

看看,這個僧人還在執著“放下”兩個字,他還是放不下!生活中,我們常自以是地認,自己已經放下了,但是在細微的意識裏,或是在潛意識中,卻得正緊呢!比如生活中的得到與失去、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情感中的付出與努力,總讓我們寢食難安、心不已。

宋代此庵守靜禪師偈曰:“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地春。”這正是放下的自在之境!

說“放下”二字容易,若能放下,人生大事也就無礙了。我們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般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又無好噁心、得失心,便能獲得自在與安寧。人處世中,莫去執著與妄取,學會放下,則能體會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灑脫與坦然之境。


二、禪宗的“活在當下”思想應成我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座右銘。禪宗裏講到,當人的前念已斷,而後念未起之時,這時人的思想就處於一種空白的狀態,就能體悟到自我的本性,自己的心。而這,就需要我們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如如不動。

試想,“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陰珍貴,與其在唏噓短歎、哀怨憤懣中虛度光陰,不如開心、知足地過好每一個當下,珍惜當下的每一分一秒,則“心靈之花自然鮮明,生命之花自然蔥蘢。”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萬法皆空,一切不過是電光石火,現在正成過去,未來正成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善護心念,把心觀照在現在,活在當下。

所以,當你為房子、車子、票子而憧憬不已時,當你為逝去的事情而憂傷煩惱時,不如享受現在的這一刻,或呼吸新鮮的空氣,或沐浴明媚的陽光,或喝一杯馥鬱的香茗,或品讀一篇精美的文章,或聆聽一首空靈的音樂……這就是當下之境,這就是當下之美,去享受,去感受


三、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去了知自己的心,善於調伏自己的心,才能轉識成智、化煩惱菩提。《金剛經》云:“云何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才能“明心見性”,即是不外境所擾,不六根六塵所染,才能明白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如本性”。

心,是一切善與惡的種子,我們接人待物,首先得明白自己的這一顆心,是心還是假心,是誠心還是妄心。若是心,我們能贏得他人的心;若是妄心,我們也很難得到他人的誠心。

心,是快樂之源,也是“迷”與“悟”的根本。“一念迷即悟”,只要我們瞭解自己的心,就能化愚癡為清明。

《金剛經》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道見如來。”即是說,什才能見到如來呢?心才能見如來,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先求自己的心。

一個人的心如果淨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當我們的貪心、嗔心、癡心生起時,就應及時觀照這個心,找到生這一“心”的根源,及時克制,才不其牽絆、其侵擾。那些犯罪分子,就是因不明白自己的心,更不善於調伏自己的心,才被自己的心所害,且害人害己。


四、禪宗的“心性本淨,佛性本有”思想就是要求我們充滿信心,以積極與豁達的心態迎接世事萬物。禪宗裏講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這些破除了宗的神聖性,也闡釋了眾生日常生活的意義——活著,一切皆有可能。

佛經裏說:“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滅定業。”佛不能滅的定業,誰能滅呢?只有靠自已。

《論語•衛靈公》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文子•上德》曰:“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又豈能寄希望於別人呢?失敗與挫折本來就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佛陀也是歷經了苦修的痛楚、魔王波旬的刁難及重重磨難,才得以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更何況我等眾生。

對我等佛子,唯有“勝不驕,敗不餒”,堅信“人人皆可成佛”,精進勇猛、勇往直前,才能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踏實,行得更遠。

縱觀禪宗的諸多思想,幾乎都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這些思想,均包含了般若智慧,大有裨益。用禪宗智慧來指導我們的修行與生活,才使得我們的前景更加燦爛光明,人生更加富多彩、美妙倫!

        

道,是宇宙的根本,生育萬物,養育萬物,運行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無形無象,本無名字,人道。老子中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道可以說是道,但所言的道就不是那個道了,名可以給命個名,但所說的名就不是這個東西了。

道本無名,人道,無名之時,人們可以把命名色、空、有、無、魔、神、鬼、蟲、家、男、黑等不可盡說,總之無所不可名,如人們一開始把命名魔,後人們就認為它是魔了,所以說,不是道,只是安一個假名叫作道。

 

道非名,名非道。

一個人用手指月,另一個人只看手指,不看月。也就是說前人用道這個字來命名道,後人們就只會觀察道這個名,而不去觀道。所以經書中有說: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特別說明的是道在經書中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無形無象的道。也就是主宰萬化的道。

另一種說是道的運化叫道。如經書中有說:見道方修道,不見復何修?見性光也叫見道,如意珠、交合、蓮胎、都叫道。

從見性到成胎都是道的自然運化,但沒有人知道是無形無象的道在主宰自然運化,還是就是道,在自然的運化。就連老子也說不知道。

老子中說:常有欲以觀其竅,常無欲以觀其妙。是說人們觀道時是有欲的,然有欲也就是以自己的認識、知見去觀察道,而人的知見是有限的,觀見的只能是自己知識見解的道,而不是道本身。

但一個人如果常常沒有欲望去觀察道,就沒有偏執,沒有抵觸,只有容納接受。道就會融入觀察者身心或說觀察者身心融入道中,也就是合一,同於道,合於道就是悟道。

悟道不是虛無飄渺的思想上的理解。是實可見的,見性是悟道的最初見證。

 

悟道的內涵

1.領悟佛理、領悟道經。 唐 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之一:洗心懸解,悟道正迷津。吳自牧《夢粱錄·小說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

2.引申出家僧、當道士,修道。清‧吳偉業《贈願雲師》詩序:甲申聞變,嘗相約入山,予牽帥不果,而師已悟道,受法於雲門具和

3思考領悟理的過程,踐驗理論的實際可行性。

 

饒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陽)薦福悟本禪師,大慧宗杲禪師之法嗣,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出家後,投禮江西雲門大慧宗杲禪師座下,後又執侍宗杲禪師至泉南小溪。當時,宗杲禪師座下英才俊秀畢集,受其印可者甚多。而悟本禪師雖是久參,卻一無所得。

悟本禪師想到自己是宗杲禪師的侍者,每日不離宗杲禪師左右,反倒沒有開悟,心裏很不平衡,心想一定是宗杲禪師放棄了他,因此他想離開宗杲禪師,前往其他的地方參學。

宗杲禪師知道了悟本禪師的心思,便告訴他說:汝但專意參究,如有所得,不待開口,吾已識也。

一日,有一位小沙彌,聽說悟本禪師經常入室參請,卻未能契旨,便故意刺激他說:本侍者參禪許多年,逐日只道得個不會。

悟本禪師一聽,便罵道:這小鬼!未生時,我已三度霍山廟裏退牙了。好教你知!

從此以後,悟本禪師便更加發奮用功,一心參究趙州“狗子無佛性”之公案,晝夜專一個字,反復提撕。

一天上,悟本禪師在大殿裏用功,專參字,三更的時候,實在太困了,便倚靠著樑柱昏寐,不知不覺中,他口中念出一個字。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大悟。

三天后,宗杲禪師從郡城回來,悟本禪師便直趨丈室,想把自己參悟之事告訴宗杲禪師。他的剛一跨進門,還未來得及開口,宗杲禪師便笑道:本鬍子這回方是徹頭也!

悟本禪師悟道後,于饒州薦福開法接眾。

 

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繞祖三,六祖說:「沙門應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是來自何方,如何傲慢?」

永嘉答:「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六祖回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永嘉禪師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回答六祖,意思是他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威儀、禮貌;這些虛排場對生死問題無所裨益,只能說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對待的一種表面行而已。禪宗祖師們以心的重,外在的禮貌次,甚至以不用著相宜。這是此段對話的主要涵意。

現在我要點出「生死事大」的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出生的目的是了來世界上生和死──出生、生存、生活,最後生命結束。人一出生就確定有死亡的事實在等待,所以生和死就是人生的大事。

第二個層次:要出生?要死亡?生死之間的意義是什?責任是什?多數人連第一個層次都不楚,所以貪生怕死;對第二個層次也不明白,所以茫然無。與草木同生,與草木同腐。

第三個層次: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從佛信仰的立場而言,出生一定是由前一生轉過來的;但前生是什呢?不楚!生命結束死亡之後又到何處去?不知道!若如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第三個層次的問題也就不存在,只停留在從生到死的階段,盡他的責任義務,守他的倫理道德。

但是並非人人都能把握倫理和道德,有缺失的人在死後進入另一個階段的生命時,就要受苦了。所以,這一生受苦或享福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由過去世所造的業因帶來的。把第三個層次弄楚了,就能在這一生之中安身、立命、努力,面對現實。

第四個層次:生與死不能老是在因果之中打轉。從此生到下一生,從下一生再到下一生,恩怨無盡,煩惱不斷,這種折磨太可怕。必須把生死勘破、放下,這叫做從生死得解脫。一般人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但若遇到變故頻仍、苦難重重,會希望一了百了。實際上沒有「一了百了」這回事,今生未還的債下一生仍要還。

此外,擁有權勢財富美眷者,希望保有榮華富貴,捨不得死。其實這一切生前帶不來,死後帶不去,唯有自己的福德可以帶走。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活著的時候很滿足,會盡到倫理道德的責任,臨死也不會恐懼,由於功德可以帶走,所以不會捨不得。這個層次可以說是置生死於度外,但仍有所不足。

第五個層次:生也不錯,死也很好。過去是什?不需問,未來會如何?別擔心,生死的問題全部放下。這是大自在、大解脫,唯有大修行者才做得到。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是要辦大事和急事,無心旁顧小事與瑣事。這是用一般修行者的心態和說法,來試探六祖怎麼回應他。他所得到的答案,是若已能體驗到無生死也無緩急,便得解脫了。

     

台長: 幻羽
人氣(1,309)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禪悟道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聖嚴法師教話頭禪》——*話頭禪法*(上)
此分類上一篇:【南懷瑾早年參禪悟道的經歷】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