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1-07 07:59:24| 人氣1,9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上)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的图片搜索结果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

 

壹、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因其內容是非常直接,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著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不作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當下是什便是什,那就跟本來面目相應了;放捨我執是「默」,清清楚楚是「照」,這就是默照禪。

一、什是「本來面目」?


所謂「本來面目」,有的人說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來面目,這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認是中陰身、是識、是神、是鬼、是靈魂,不同的宗信仰者,會給不同的名稱,那都是生死界的生滅因緣,不是本來面目。禪宗的意思是說,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已經進入了生死,這是一種現象,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現象、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加起來,就是生與死。那,離開了這些生死現象,不生也不死,無生也無滅的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呢?那是不可思議的如佛性。

「不可思議」與禪宗講的「不立文字」,這兩個名詞事實上是同樣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達的,就是語言、符號;而思議則是用嘴巴講、用頭腦思考,這也是一些符號,所有的符號都稱之
「相」,都是現象。因此,「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那就是放捨諸相之後,當下便能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隨時能放捨諸相,隨時就能見到本來面目,只要有一個念頭沒有辦法離開現象,便是著相;只要執著於任何一相,那就跟本來面目不相應了,自然也就見不到本來面目了。許多人誤解,在打坐時所
生的身心反應,例如:輕安境、光明境、空靈境、感應境、神通境……就是開悟的悟境,其實那也只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最多是精神現象。有這些現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經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負擔,心志專注,凝神安住,故有異於一般的經驗出現,但只是一種身心現象,不是開悟,未見本來面目。這種經驗能使對打坐有信心,並且喜歡打坐,也能鼓勵著我們繼續的打坐下去。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的本來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執著。好比演員需要化妝,需要穿著各種不同的戲服,可是在卸妝以及脫下戲服之後,就顯出了演員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繫,放捨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槃。當
對於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來思索的如實境,所以叫做不立文字,也稱不可思議的悟境了。

二、何謂「本地風光」?


所謂「本地風光」,是在沒有任何執著的狀況下,還有智慧及慈悲等的一切功能。風光,是春光明媚的風景;悟後的心地,稱本地,是如實的自在淨,能攝一切善法,能生一切功德,雖無自他對立之心,亦無善惡分別之思,但有如實反應的一切功能。悟境中的心地,如陽春白雪、無塵明鏡,自身不著有無、善惡,卻能如實靈活的因應眾生所需,故形容本地風光。

中國禪宗有一篇〈十牛圖頌〉,那是用十個頌文配十幅牧牛的圖畫,畫的就是十個禪修層次的境界。圖意是說有一個牧童在看牛,最初他看不到牛,在找牛;然後見到了牛的
印;接著是見到牛的尾巴不見牛身;又看到牛在吃草,於是牧童好不容易把牛住了;接著牛已馴服地讓牧童騎在背上;後面是牧童和牛都在休息;接著牛不見了,牧童也不見了;接下來又出現一幅春天的風景,只見春景很美,但是看不到人;接著是個圓相,什東西都沒有,這就是本地風光了。相當於《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是《六祖壇經》的無住、無念、無相。最後,牧童和牛不見了,圖中走出來一個很有錢的慈悲菩薩,拿著一個大袋子,見了人就施捨,見了人就施捨……。所謂的「本地風光」是從第九幅圖開始,風景很美,卻沒有自己,了度眾生,應化顯現,永不疲倦。這代表著所有的境界都屬於眾生,就是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所以能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來度一切眾生。((請參閱聖嚴法師的英文著作《十牛圖講錄》〔OX Herding at Morgan'sBay))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個時間裡,不論是打坐、運動、工作、走路等,都要放鬆身心,不起我貪、我瞋、我慢、我疑、我煩惱、我興奮、我憂慮等的執著。不要說:「我好討厭、我好喜歡,這個
麻煩、那個有趣……」不要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只是在運作、在活動,知道正在發生什狀況,並且恰如其分的正在處理這些狀況。若有情性的反應,便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在作怪了。要練習著見到本來面目、見到本地風光,便得先練習放捨諸相的默照禪法,否則,是永遠不可能見得到本來面目,也永遠沒有辦法體驗到本地風光了。

 

貳、修行默照禪法


西元十二世紀,在中國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禪師:一位是臨濟宗的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年),他提倡了話頭禪;另一位則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覺(一九一一一五七年),他提倡了默照禪。我自己則正好連接上了這兩個系統的法門,當我在跟老師修行著力時,用的是話頭禪,在六年的閉關期間,修的則是屬於默照禪。這兩種禪法對我來講,都有很大的利益及效果,直到目前我還是在授著這兩種禪的修行法門。

我初到美國的數年期間,在禪七中指導的是數息觀以及參話頭,到一九八
年便開始在禪七中指導默照禪,並且講〈默照銘〉,到現在已經講了十多次了。默照是先照後默,但是何不叫照默,而要叫默照呢?通常在任何狀況下,知道自己在做什,就叫做照。譬如說:「我在吃飯,我在胡思亂想,我煩惱,我生氣,我好快樂……」知道在做什,是照,但不是在用功修行。因知道自己痛苦、不舒服、麻煩、高興、快樂,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不是在修行了。若在修行時,發覺有這種種狀況發生,馬上終止,並且告訴自己說:「我不要跟著它跑!」這就叫做默。因此,默的工夫是對於所照的心境要默,默那些所知、所覺、所想、所受的身心狀況,不再被們影響下去,也就是默其所照,所以要倒過來,稱默照而不是照默。

照是覺照,是心中知道自己的心境正在什
樣的狀況下,如果連對自己當下的心境是樣都不知道,那就不是在用照的工夫了。有一些人,整天咕嚕的講話,但是他們也不楚自己要講?在講些什?還有的人身體會像猴子、小狗似的不斷在動,他知道自己在動,但不知道要動,這些都是沒有覺照的盲動。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在想什,也楚地知道心裡所生的種種反應是樣,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有時候,希望想的事想不到,不要想的事卻一直在想。默的工夫,就是發現了這些心裡的狀況時,馬上切斷;知道有諸相,知道有萬事,那是照。但是我們的目的不僅是照,而在默照。剛開始用方法時,一定要先默那個照,等方法用得很得力、很成功時,則是默照同時。

 

一、方法

(一)調身


修行的方法,就是用功的著力點。修行的觀念指導了修行的原則和方向,修行的方法則是調息、調身、調心的技巧。調身、調心,是從調息開始,先把呼吸調勻了,身體自然會舒暢,心念自然會安靜。

調身,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坐姿,讓身體感到平穩、舒服、輕柔。打坐姿勢的要領是,將身體的重心感,放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脊椎和後頸是垂直的,後腦、後頸、直到尾椎骨
止,呈一直線。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左曲右歪;坐的時候頭頂與上空呈一條垂直線,不要低頭或仰頭,下半身最好將雙腿盤起,如果不能盤腿,交叉坐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雙手的手心朝上,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重疊置於腿上;然後輕合嘴唇、舌頭輕抵上顎、輕扣上下牙齒,眼球放鬆,兩肩、兩臂、兩手均不用力,腰部挺直,小腹放鬆;這是最正確的姿勢。

 

(二)調息


正確的坐姿,可以使身體穩定、心念集中,全身的氣脈循環更通暢。重心的感覺,不在頭部或上身,而是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身體其他的部分則不去管。眼睛可以閉著,但是這樣很可能會打睡、有幻像、有幻境、有雜念、有昏沉,那,可以將眼睛開百分之二十,但是,開眼睛不是要看什東西,或者用耳去聽什,只是開而已,眼前的東西不需要去注意。要練習將我們的心,用來享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能如此,心有所寄,就不會用眼睛去看,用耳去聽了。

呼吸的感覺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別去留心呼吸在進鼻孔之後是進到肺部或進到
裡;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不要故意使得呼吸快或慢、深或淺,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覺就好。這時的心,就好比站在電影院門口的收票員,收到一張票,就讓一個人進去,至於進去之後是坐在一個位置上,那就不是收票員該管的了。

有的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長越好,越深越好,這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引起呼吸不順、胸悶氣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時注意小腹,最初開始能
感覺到小腹在蠕動,但是,這只能使心一時間安定下來,卻沒有辦法入定和開智慧。所以,當橫隔膜下降時,呼吸的深度可能會使小腹起伏蠕動,但不要試著用意志去控制蠕動,只曉得呼吸的感觸是在鼻孔就好。也許有人已經習慣呼吸在小腹的蠕動,並且心境平靜,那可以暫時用,直到的心已安定之後,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

每次開始打坐,都要把姿勢坐好,這是調身。坐好之後覺得身體很舒暢,然後曉得呼吸,享受呼吸,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而呼吸只是身體的一部分,所有的感覺也都只是身體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別去注意某一或某些部分。

不去特別注意局部或局部的狀況,不被身體的狀況、環境的狀況以及心裡的狀況困擾,還是保持
明的心,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這是「默」;曉得身體在打坐,楚地知道身體及周遭環境的狀況,也覺察到心裡所生的雜念妄想,則是「照」。很楚的知道身體在打坐,也知道身體上的狀況,但是不去管,這便是「默照同時」。

(三)調心


默照修行法有四個調心的層次:

1.收心


把心從緣過去境以及緣未來境的狀況,收到緣現在境的這一點上。捨下過去境及未來境,是「默」,緣現在境是「照」。

2.攝心


是將收回的心攝於現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從過去境及未來境中收回來,只緣現前境之後,進一步將現前境的範圍縮小,對於現前環境裡所發生的種種狀況,雖然可能都看得到、聽得到,但是不要被們所影響而生起情反應。接著,很楚地把現在的這一念,不被雜念、妄想、睡所困擾,也不要跟雜念、妄想、睡纏,只要把心輕鬆而又綿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的問題就不會生了。不跟雜念、妄想、睡纏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3.安心


是將心念安住於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時的心,已經可以不受身心環境的各種狀況所影響,平穩、安定、持續地在用方法。很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楚知道自己已在平穩、安定的狀況中打坐。楚知道就是「照」,平穩安定則是「默」。

4.無心

是放下一切攀緣心,不執妄境也不求境,但仍如常人一般的生活,這便是《金剛經》的「無住生心」,亦即《六祖壇經》的「無念心」、「無相心」。從安心而至無心,是持續用功,不斷地放捨諸相,一直到了無心可安亦無相可捨的狀況。在這過程之中,收心的層次要捨過去、未來;攝心的層次要捨雜念、妄想;安心的層次要捨身心環境正在發生的狀況;無心的層次要捨妄、捨,不執有無兩邊,也不著中間。一如〈永嘉證道歌〉所說的「不除妄想不求」,但也不是在無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隨緣攝化,悲智無量。

二、態度


修習默照禪必須遵守的基本態度有三,那就是:發大悲心,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一)發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如果要徹悟,首先要發大悲心,然後才能頓悟成佛,因此,大悲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然發大悲心,那對任何人、任何眾生,都不能有對立、仇恨、傷害、疑懼以及嫉妒的心,代之以包容、憐愍、體恤的平等愛護、普遍救援,那就是大悲心了。

發起大悲心的目的,在於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及體驗到各人的本地風光。
了達到修行的目標,就得從放捨諸相下手,雖然未見到本來面目,未體驗到本地風光,但是要練習著朝這個方向努力。放捨諸相即是「默」,努力於放捨諸相的練習即是「照」──這就是默照禪法的入門方便。

(二)放捨諸相


放捨諸相就是不執著任何現象,實際上就是無住心。心不住於心理現象、不住於身體現象、不住於環境現象。所有心內、心外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的,但不要去執著,不要去在乎,便是放捨諸相。不住於任何一種現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正在發生中,那就是「照」。所有的生滅狀況,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執著,不因各種狀況的發生而心生波動,這就是放捨諸相;但這並不是說,就像木頭、頑石或者是死人那樣。了知任何現象,是正常的人,這是「照」;知道任何現象都可能發生,但不需去憂慮煩惱,這是「默」。在打坐中,了知有任何一種現象出現時,能不起第二念,立即就是默照同時的放捨諸相。

 

如何放捨諸相?就是從放鬆身心、安定身心著手:第一,先把眼球放鬆,然後將整個身體放鬆,頭腦不要去注意什,也不要去思考什,只曉得自己是在放鬆狀態。第二,身體坐直,部的肌肉放鬆、肩頸放鬆、臂不用力、手結法界定印置於腿上,不再管;後腰放鬆、小腹放鬆,然後享受呼吸、欣賞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其他的不要管。第三,進一步,心已比較安定,雜念也少了,此時如果不楚體驗呼吸從鼻端進出的感覺,很可能會打睡。這個時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輕鬆地體驗、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狀況,也不去特別注意心裡的反應,以及周遭環境裡正在發生的任何狀況,的責任只是曉得正在打坐。事實上,這就是提起默照的方法,正在練習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三)休息萬事


徹悟的人,我們稱之無事道人。道人,就是修行佛道的人,無事道人是心中已經沒有自己的事,然自己沒有事,那還有什事呢?事實上,對於凡夫而言,修行和煩惱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牽掛的,就叫做「事」。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

 

有位菩薩來參加禪修,未辦妥報到手續,就接到他太太的電話說,如果他參加禪七,就要在家裡自殺。於是這位菩薩問我說:「師父!我該怎麼辦?」我問他太太要自殺是的,還是假的?他說:「過去好像也說過這樣的話,不知道是是假,我想我還是在這裡打禪七,過兩天再看看會發生什!」於是我跟他講:「我想不必看了,禪七期間的心中老是牽掛著:『我的太太不知道自殺了沒有?』還打什禪七呢?心中有事,太太說要自殺是大事,而且是不得了的事,我看還是回去!」

請問諸位的心裡有事
?雖沒有家人自殺的問題,心中也會牽掛著很多很多的事,也許們一邊打坐一邊在想著許多之前和之後的事,也可能想著:「默照禪能讓我開悟?能給我智慧?默照禪何時才能讓我斷煩惱呢?」有的人可能沒有想到這多問題,只是期待著平順地打完禪七,或者想:「禪修期間會發生什?再往下會怎麼樣呢?」一類是期待、等待,另一類是擔心、推測,這些全都是「事」。其實,修行就是用方法修行,不要瞻前顧後,不要羨慕他人,不跟他人比較、也不跟自己比較,否則,便成不務正業的閒事了。

的心,不要被任何的狀況所動,不要被任何現象牽著走。當發現鳥在叫、風在吹,蒼蠅、蚊子在飛舞;或感覺到肩頸痛、腰椎酸、皮膚癢;或者覺察心裡正有雜念、妄想、邪思在浮動,這些都是現象。被發現了,便是「照」;發現了之後,隨時放捨,就是「默」。

事,是不可能沒有的,吃飯、走路、打坐、睡覺、上洗手間、打掃環境等,每一樣都是事,但
千萬不要把前一念已發生過的事,以及後一念未發生的事,牽掛在身上。剛剛做的事已經做過了,可以有記憶,但不必牽掛;還沒有發生的事,可以有計畫,但不要懸念;凡跟當下所用的方法不相應者,全是閒事,必須隨時放下,這就是「休息萬事」了。

發現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討厭
,不去管,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則是「默」。當你清清楚楚沒有雜念妄想而只有方法,便是正在修行默照。

三、要領


修行默照禪的要領,首先就是要放鬆身心,接著是曉得自己在打坐,然後享受呼吸從鼻端出入的感覺,等到心的狀況安定之後,便告訴自己:「我的身體是在打坐!」也楚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但請不要去注意身體的某一個局部是否有感覺是否有負擔只需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就好。不特別去注意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去特別在乎令有興趣的念頭,或特別去討厭令人不快樂的念頭,只是不斷地說:「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打坐,是「照」;不被身體某一或某些部分的感覺所困擾、吸引,也不被心裡的任何妄念所影響,繼續不斷地只曉得:「我在打坐,我在打坐……」,這就是「默照」。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


次第禪觀,是先修五停心,然後修四念住。五停心有五種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停止五蓋;五蓋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種覆蓋善法的心理狀況。五停心觀就是: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其中的數息觀,就是先體驗呼吸在鼻孔出與入的感覺,稱隨息;如果昏沉及散亂難除,即用數息觀,以此來停止那些麻煩的五蓋心。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亂心安伏之後,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觀慧而進一步修三十七道品,以證聲聞四果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禪修,從觀呼吸、觀身體、觀心念入手,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禪法,也是從呼吸法入手,也是從觀身受著力。因此,默照的修行方法並非有什
奇特,也不是中國人沒有根據就發明的東西,是以傳統修行方法做基礎的。


默照是從有次第到無次第。有次第是身體放鬆,心情放鬆,體驗呼吸、體驗身、受、心、法,這是結合五停心的觀息和觀身法門,進一步修四念住的。默照禪不落次第,面對身、受、心、法的任何現象,都採取不要管的態度,只是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四念住的次第觀名
「別相念」,整體的綜合觀名「總相念」。禪宗是從總相念的基礎上,我們只管打坐,便是默照禪的入門手段了。因總相念是需要次第修行,而默照則是一開始就我們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呼吸也只是身體覺受的一部分,其他的問題不去管,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簡單地在修默照禪了。()

 

(西元2001519日至62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美國象岡道場十四天的默照禪期,初稿由姚世莊居士整理。同年1124日至128日釋聖嚴法師又重寫一遍,增補了不少內容。)

相关图片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