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1-07 08:07:14| 人氣1,8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中)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关图片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

 

參、步上修行之道

一、基本觀念


修行的觀念稱之「正知見」,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進」則是指修行的態度。這幾項要能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項,打個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癱子,但是配合起來,能看得見,又能走得快,就是一個健康的人了。

(一)正知見


正知見,這裡說的知見,是屬於佛學和佛法的觀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緣法。

所謂「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的努力可得到現在的結果,過去的不負責任形成了現在的許多困擾,這就是因果。講因果並不僅僅是這一生,一定要相信有過去生、過去生、無盡的過去生;有未來生、未來生、無窮的未來生。只是單看此生的話,因果就沒有辦法解釋
楚了。許多人都會羨慕他人、嫉妒他人,或者對自己失望、自責、驕傲、自負,這都是因沒有因果的觀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果,就像不同的身體條件、心理條件,以及環境條件等等,這都是果。這些結果,都有原因的。

例如我這個人,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已經很了不起,其實我從小就是在不順利中成長,一向比不過人,也沒辦法與人相比。當我在
書的時候,好幾次應該可得第一名,但是總有因緣,陰錯陽差的把我的名次弄到後面去。直到最近,大家更會認我是很順利的,其實我的身體,老病相侵,我的弘化事業、建團、辦育、帶禪修,也是障礙重重,但是因我相信因果,任何事的發生,一定有的原因,然有原因,就不能算是挫折,也不必失望了。

大家可曾聽說過,修行得道需要多少時間
?以小乘的解脫道而言,阿羅漢果最快的是三生,最慢的則是六十劫;辟支佛果,最快四生,遲則百劫;而大乘的成佛之道,最快的是三大阿僧劫,最慢則是無量阿僧祇劫。現在有許多人,一下子就希望證得阿羅漢果,或者即刻證得無上道果,這都是不正確的邪知見,跟因果的原則是不相應的。相信因果的話,對過去的,必須要接受;對未來的,從現在開始就要精進的努力。

所謂「因緣」,是以主觀的因素加上客觀的因素,成
一個現象的事實;客觀的因素很難掌控,就連主觀的因素也未必能掌握。有些事可以自主,但更多是無法控制的。所謂能自主的,就是以現在所具備的條件積極修行;而不能自主的,便是屬於因緣的配合而生的。自主與非自主,主觀的自我與客觀的環境,這兩種因緣相加,就是從因緣而生的結果。

譬如前面說過,有一位先生來參加禪七,卻由於太太威脅說要自殺,我勸他回去了,這是非自主的客觀因緣不具足。又如另外兩對夫婦同來禪修,這四個人就是因緣具足,互
善因緣來同修佛法,這是很可貴的助緣。

(二)正行


「正行」,是指有正確觀念及正確方法的修行生活。由於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因緣,所以有不一樣的結果,這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環境狀況,都跟因果及因緣有關。我們要接受因果、因緣的事實,同時要時時設法來努力改變、改進、改善因果和因緣的事實,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則。修行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一邊要精進不懈,一邊要不怕阻礙,不求安樂、不拒艱難,也就不會在阻礙之前退失道心。

 

(三)正精進


很多人不楚精進的意思。要知道,緊張和心急不是精進,這只會使容易疲倦,甚至煩躁、不安。正確的修行心態,就是要將心情放鬆、身體放鬆。所謂精進,是細水長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汨汨地、緩緩地、持續地、不斷地往下流注。不會修行的人,往往老命似地用猛力,那就好像下了一陣暴雨之後,山澗的洪水,於一時間內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過天晴,洪水沖完就沒有了;而且猛沖狂奔的洪水,會造成災害損傷,那不是精進,而是一種自我摧殘的行

精進的態度,不是希望馬上得到結果,或希望馬上見到、經驗到打坐的好處。打坐,首先要練習持續的毅力、平靜的心情、放鬆的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坐禪的好處。如果心浮氣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於揠苗助長,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

「正精進」,是以精進心對治懈怠心,正精進有異於盲修瞎練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緩、不苦不樂的中道行,要像細水長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洩而下的洪水,泛濫成災。

我在年輕的時候,有幾位很用功的道友,他們非常精進,睡眠時間不多,資生物質很少,打坐拜佛時間很長,見面時他們總會勉勵我說:「老兄
的身體比我們差,什時候會死都不知道,還不緊用功,等死期到後,就來不及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我這個人,是個不太精進的懶骨頭,因我雖也很用功,但在該睡的時候就睡,該食的時候就食,感到有病之時,就延醫治療。結果他們都很年輕就用功死了,而我還活著,在這一生之中,雖無多大的成就,於己於人,也不能算是白過。我知道自己的體能,也知道自己的心力,總是在帶幾分勉,而又不十分勉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盡心而。我雖不能算是正精進的好榜樣,也不算是壞例子

有的人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不隨眾作息,不打坐、不看經、不求上進,也不奉獻了,總會推三托四地找到理由少花一些力,說是等到他們把身體養好了,把心情調順了,才來好好地修行。這樣的人就是
倒,只是盡量找藉口懈怠而已。

二、增上(四種基礎條件)


修行的基礎條件共有四個:那就是信、戒、定、慧的四種增上。

(一)信增上


「信增上」是信自己能成佛,信佛是不誑語者,信法是苦海舟航,信僧能住持佛法。

1.相信自己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禪法的人,必須先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佛在心中住,只緣迷妄,所以未見,因信起修,就是了轉迷成悟、親見自心中的佛。

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我們是人,當然要相信,而且唯有以人的身心,最適合修行,一旦建立起自信心,認知我們有修證的條件,便該著手修行。

不過有許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別是缺少能
明心見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勵、有人協助,那就是善知識的重要性,讓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們能生而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要使我們對自己有信心,除了聽聞善知識說法,得知自己的確需要修學佛法,也知道自己
有善根,所以聽到了佛法,便是有了信心。進而更應該如法修行,在練習修行方法的過程中,使信心更加增長、善根更加深厚。

如何相信自己
有善根?佛說人身難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說佛法難聞,我今已聞佛法──這不就證明我有善根,並與三世諸佛,都曾有過因緣?以我來說,我自信是有善根的,否則我不會出家做和,不會終身以學法、護法、弘法為專職;諸位也應該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否則怎麼會正在閱讀這本講佛法修行的書呢?將自信心建立起來之後,就會珍惜這個善根因緣,雖在用功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應該勉勵自己說:「這些都是成就道業的大好因緣,經得起無數的歷練,善根就越來越深厚、越來越壯大,終究完成無上菩提的圓滿佛果。」

多打一次禪七,多得一次利益;多用一天工夫,多得一天的好處,同時也多增一分自信心。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開悟見性才算有用,事實上,凡是修行,便會有益,雖尚未實證佛性,卻已親證信心了。

2.相信三寶


接下來要說明信仰佛、法、僧三寶。

(1)


是指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願。由於相信佛是真實語者的大導師,所以接受佛所說的觀念及方法,並且用來幫助我們。從思想上來糾正我們、指導我們,從方法上來讓我們練習著如何離貪、瞋、無明之苦,而得解脫自在之樂。

(2)


是指佛所說的離苦之法,也就是佛教聖典中所記載的道理和方法。是由佛及佛的聖弟子們說的,梵文叫做「達磨」(Dharma),這是佛法的根源,即是禪法的根源,已經流傳二千五百多年。凡曾經接受佛法的人,都很受用,所以值得我們生起信心。釋迦牟尼佛經過長劫修行,最後悟得的便是正法,也就是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釋迦牟尼佛將他從修行中開發出來的成果,傳給了弟子,然後代代相傳,直到我們,稱之為法脈傳承。

(3)


是指住持佛法的、如律如法的、清淨精進的、和樂共住的團體。僧伽本可通用於僧俗四眾的團體,但在《阿含經》及《毘奈耶》中,皈依三寶中的「僧寶」,是指出家的比丘僧。由於這是個修行正法律的團體,能將正確的佛法守護、應用、傳持下來。然而為什麼是團體而不是個人呢?因為個人不能持久,也不能代表清淨和合的精神。所謂僧團,就是有眾多精進學佛的人在一起。但是在各種團體之中,能依佛的正法律,清淨、精進、和樂共住、同修菩提道的,就只有出家僧伽了,所以標準的僧寶必是以出家的團體為原則。出家僧的重點,是在於堅守不淫欲的梵行,實踐不蓄私財的出離行;少欲、離欲,是解脫道的基礎,也是菩薩道的共法,所以唯有如律如法的出家僧團,才能真正負起住持佛法的重責大任。

信奉三寶,又稱為歸敬三寶,這對於修持佛法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修行用的法寶是佛說的,法寶是由僧傳播的,如果不信三寶,便無佛法可修。大徹大悟之時,自己便與三寶融合為一,稱為自性的「一體三寶」,故仍不離三寶。然在尚未徹悟之前,必須要深心信仰住持三寶,否則,若只信自己而不信三寶,那就是一個大狂人了。

(二)戒增上


「戒增上」中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的根本,「比丘比丘尼戒」是解脫道的基礎,「三聚淨戒」是菩薩道的原則。戒分為「聲聞戒」及「菩薩戒」兩大類。聲聞戒重於自律自清淨,自己求解脫;菩薩戒則在於自利,而尤重於利他行。人天善法是成佛的根本,解脫道是成佛的基礎,菩薩道則是成佛的過程。

1.戒是度脫苦海的浮囊


一般人聽到「戒」這個字時,都會有點害怕而心生抗拒,認為那是用枯燥不合情理的教條,禁止人的自由,拘束人的行為,其實不是這樣的。譬如說我們美國紐約象岡道場有很多鳥,鳥在生蛋之前一定多半會在樹上築巢,其目的是為了安全的防護,以免所生的蛋,會受到地面上老鼠、蛇,乃至人類的攻擊。在孵蛋時,有了這個鳥巢把幾個卵集中在一起,也容易把小鳥孵出來。修行人持戒,就像是鳥兒築巢,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智慧蛋以及慈悲蛋,順利地孵出成佛之道的鳥來。

我曾說過:「鳥兒要有後代,必須有巢;人類要有後代,必須有家;出家人要有後代,必須有寺院;修行人為了成就道業,必須有戒體。」因此,受戒如築巢、如起屋。在佛經中將持戒譬喻為度脫苦海的浮囊,那是防止我們放逸而做不善業的保護傘。

戒的主要功能,在於防非離過、防微杜漸。受了戒的人,自然會提高警覺心,減少犯罪的機率,聲聞戒戒身口惡業,菩薩戒尤重於起心動念處,但也不必擔心犯戒。《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後難保不犯戒,但總比還未受戒的人少造惡業多造菩薩業。

2.五戒的內容


戒增上的根本項目共有五條,稱為「五戒」,也是聲聞戒及菩薩戒的基礎,故將五戒介紹如下:

(1)戒殺生


主要是不殺人,如能進一步也不殺動物更好,乃是為了增長慈悲心的緣故。殺生的種類有:自殺、殺他、教他殺、見殺隨喜。殺生的動機有:因貪殺、因瞋殺、因愚癡不正知而殺;因疑殺屬於愚癡,因妒殺屬於貪瞋。所以,殺生的行為,既傷慈悲心,也無智慧心。

(2)戒偷盜


不與而取,名為偷盜。暗竊是偷,明搶是盜。偷盜的種類包括:自行偷盜、教他人偷盜、見他人偷盜而生歡喜。偷盜的動機,與殺生的動機類似,所以既傷慈悲心,也損智慧心。

偷盜是出於不勞而獲的心,因此,對於一些不願好好地修行,卻想頓悟成佛的人,稱為偷心的人。如果不能腳踏實地,老想占人便宜,專門在期待奇蹟,就是很危險的偷心了,因為那跟因果律不相應。偷盜是惡業,必將得惡果。

(3)戒妄語


言而非實是「妄語」,語中有刀是「惡口」,挑弄是非是「兩舌」,淫詞穢言是「綺語」,這四類都屬於妄語。妄語也包括自妄語、教人妄語、聞說妄語而生歡喜。其動機性質與前二戒類似,所以既傷慈悲心也損智慧心。妄語的人,必然自食惡果。

(4)戒邪淫


凡是不穩定、不正常,不受法律、風俗所認可的性行為,皆名為邪淫;此對個人的身心、家庭、社會,均能造成失衡現象。在精進禪修期間不得行淫欲,稱為修梵行,在平常生活之中的在家人,則應遵守不邪淫。若修禪定,須修梵行。梵天行是色界天人,住於定境,自然沒有欲界眾生的淫行,如有淫欲,縱入禪定,必落魔境。

平常人在打坐時,生理上可能會有性衝動的現象,這種反應,對於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子,往往會無法控制。可以用禪修的方法化解,或用勇猛精進、參話頭,乃至大聲的參問,性衝動便會消失。默照的方法亦最有用──只曉得自己的身體在打坐,不要特別去留意身體某一部分或任何部分的狀況,漸漸地這種性反應的感覺就會消失。如果性的反應非常強烈,根本無法安心打坐,則可以慚愧心及快動作來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衝動也就自然化解了。

(5)戒飲酒


酒精本身不是罪惡,飲酒的人可能酒後亂性而造作惡業。經典中曾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居士,由於誤將一大碗酒當做涼水喝光,便酒性大發,失去理智,見鄰居的雞跑進他家,便抓起來殺了、煮了,當作下酒的菜;鄰女來問他,有見到她養的雞嗎?居士說沒有,又見鄰女貌美,便強暴了她。這則故事是說,由於飲酒,竟然使這位居士連續犯下了偷盜、殺生、妄語、邪淫的四條重戒。

在精進禪修期間,由於禪修規則,故不可能違犯以上的五戒,然而回到平常生活環境之後,若不隨時提醒自己是在修行,就難免會偶爾違犯。假如違犯了,應當懇切懺悔,若能如此,犯戒的機會便越來越少,成為一個五戒清淨的修行人了。

(三)定增上


「定增上」又叫做「禪定增上」,可分為兩大類:1.次第禪定,就是九次第定,是慢慢的由修四禪八定而修得第九解脫定。2.頓悟禪定,則不講次第,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指中國的禪宗所傳。次第禪定一定是在打坐時用的,有它的時段性,也就是說不打坐時,不在專一修定的時間內,就不算是在定中。次第禪定是小乘禪法,此處暫不論。

1.四種大乘禪法

依據中國天台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介紹的大乘禪法,共有四類,稱為「四種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六祖壇經》所主張的「一行三昧」,即屬於第四類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為「隨自意三昧」,因為《六祖壇經》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什麼是「一直心」呢?即是「於一切法,勿有執著。」如何是沒有執著呢?即是「於念而無念」、「於相而離相」、「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名為「無相」。也就是說,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無念、無相、無住,是不論何時何處,於日常生活的四大威儀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種大乘禪法。六祖惠能大師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傳授弟子。

2.默照禪法的定境


從六祖惠能的傳記資料,很難證明他曾打坐。不過,《六祖壇經》的〈坐禪品〉中有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外於一切善惡境界」便是坐禪,「不思善,不思惡」便是禪修方法。而在六祖惠能之前的中國禪師們有打坐,惠能之後的禪師們也都有打坐。

默照禪法雖於十二世紀由宏智正覺禪師提倡,但默照禪法的源頭,主要便是出於六祖惠能禪師一行三昧的坐禪法門。現在介紹如下:

 

(1)不著心


不執著虛妄心,實際上就是「放捨諸相,休息萬事。」當發現妄念時,不討厭、不怨恨、不排斥、不喜歡。發現有妄念,那很好,勿拒勿迎,那就是不著心;不要將妄念當成對象,妄念就不是問題了。普通人在練習修行時,要完全沒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會愈來愈少。

(2)不著淨


欣淨厭垢是分別心,取淨捨垢是執著心,將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禪法時,「默」是不著一法,「照」是全體齊收,沒有善不善法的分別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個念頭。遇到壞狀況不用煩惱,遇到好狀況不用高興,心中朗然,不受影響,該坐就坐,該起便起;有雜念無雜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見心淨,亦不見不淨,淨與不淨,都是平等。 

(3)不著不動


「不動」有兩層意思:一種是不動情緒的智慧心,另一種則是心止於一念的禪定境。《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於禪定的不動心,而是不動情緒、執著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禪定後,身不動、心不動──身不動是坐姿,心不動是住於靜境。禪宗的坐禪,不是教人「常坐不動」,亦不是教人「看心觀靜」,乃是於相而不著相,於念而離於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離於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禪法的源頭,是與《六祖壇經》接軌的。

不論是次第禪定或大乘禪法,「捨」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則。例如:四禪中有離生、離喜、捨念、無相等,都是在進入一種定境後,便當捨離,始能更上一個層次。逐層的捨,連四無色定也捨掉,即成為是捨無可捨的涅槃境──其實沒有涅槃,乃是不住於境,故大乘禪法要講無住。《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執著定境的不動相,也是虛妄境。因此,《六祖壇經》主張「定慧一體」,也就是說,大乘的禪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體用不離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體,即是默照同時。

(四)慧增上


慧,梵文稱之為般若,這和英語中的Wisdom,以及中國人用的智慧,意思稍有不同。我曾經說過,智慧的梵名是般若,它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學問,而是無我的態度。

1.佛法根本即智慧

智慧增上,雖列於第四項,其實,第一信增上,即需信佛的正見,也就是依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信什麼──信三寶、信自性即佛性;持什麼戒──有七眾聲聞戒及大乘菩薩戒;修什麼定──有世間定、出世間定、如來定,亦即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及一行三昧等大乘禪法。如果缺乏正見,前面三種增上都會有問題,就有麻煩了。那便可能變成了迷信,可能是持狗戒、牛戒、魚戒等的苦行外道,也可能是修習與貪瞋等夾雜的邪定了。所以在四種增上之中,均以慧增上為依準,行者未開慧眼之前,須援用佛菩薩及諸善知識的智慧,來修前三種增上,待開了慧眼之後,仍以和佛菩薩及諸善知識相應相同的智慧,繼續圓滿四種增上功德。

從禪宗《六祖壇經》的〈般若品〉中見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又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一切時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又說:「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由《六祖壇經》中所明的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異名,亦是悟見自性的功能、是不執著諸境的覺照力用。智慧是離相而無相的,因為離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羅蜜中的智慧波羅蜜。也可以說,佛法的根本,就是智慧。世間的一切知識、學問、聰明、才智,雖是有用,卻不能破除煩惱,唯有離諸相、離執著的般若智,才是波羅蜜多(度脫),才能開悟而出迷愚的世間。

2.般若為基,信戒定相依相生


因此,在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這世間尚無般若智慧,在佛悟道之時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成道之後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從佛的大覺智海中流露出來,我們後世的一切佛弟子,皆因佛的智慧之教而獲大利益,甚至也能開發各自心中的本有佛性,也是仰賴佛智的引導而浴於佛的大智海中了。

四種增上,以信增上為方向和目標,以戒增上為行為的準則,以定增上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貫串悟前悟後。這四種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確的佛法。

有些人為了求財、求子、求壽、求官運等而到神祠、神宮、鬼靈顯現處許願拜祭,那是民間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種增上。

有些人與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為現世福澤,稱為人天善法,不是正確的佛教。因其缺少對三寶的信心,未曾修習禪定,未與佛法的智慧相應。

 

有些人修習禪定的目的,或是為了健身,或是為求神通。其結果,禪修的道場,變成了健康中心;禪修的方法,變成了魔術棒;禪修的人士,變成了氣功師及魔術師。最危險的是修定入魔,自稱是神再來、是佛菩薩化現,說得好聽是新興宗教的創教主,說得不好聽,則是巫筮性質的江湖術士。

幾年前,台灣有位中學教員突然變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幾十戶信徒們移民到美國德州的一個小鎮,準備乘飛碟升天。這使得台灣、美國的新聞媒體和警察單位都很緊張,就怕他們像幾年前的人民廟教派那樣集體自殺。後來,約定的日子過了,並沒有上帝真的來接他們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修習禪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作指導,最高點也可能獲得四禪八定,但卻極可能有許多的副作用產生。只要心裡有所期待,就會有狀況發生,有的是神經錯亂,有的則是一些幽靈或靈體趁機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狀況時,都要「放捨諸相、休息萬事」,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金剛經》的智慧所見。

3.智慧是無我的態度


智慧不是知識、學問、經驗,而是一種無我的態度,但是真正要具備無我的態度是相當難的,常人必須要練習修行的方法。如果不透過方法的修行,而自以為已有無我的態度者,就是常人口頭所說的:「我不在乎人家怎麼看我、怎麼說我的!」「我絕對不是為我自己設想的!」「我全部都是為了你們!」這就是一種傲慢心。或者說:「我沒關係的啦,我真的什麼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裡面!」則是一種自卑心。很多人誤以為傲慢心與自卑心便是無我的態度,那是錯的。

根據《六祖壇經》所講,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種修行的體驗。沒有開悟的人,用它作為方法;開了悟的人,它就是經驗。怎麼說呢?《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裡用三個名詞,形容摩訶般若波羅蜜:「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無住,是不住於現在;無往,是不執著過去;無來,是不執著未來。如果具足了這三種心,就等於超越了時間上的現在、過去、未來,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與三世諸佛同起同行,三世諸佛即在現前的一念心中。

有的人想像力很豐富,認為真能與三世諸佛牽著手同行,想像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實這只是對大智慧心的一種形容,因為沒有執著,所以智慧心的功能「豎徹三世際限,橫遍十方涯畔」。

只有此心徹底的不住於過去,不住於現在,不住於未來,才能夠絕對的自由自在,這個時候稱它為「無心」。不過,當你在練習用方法時,可以先有現在,而不管過去,不管未來。念念念於現在,念念放下現在,這便是不住於過去,不住於未來,也不住於中間的現在,這就是「中觀」,亦名「空觀」。此心如《六祖壇經》所云:「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亦即一行三昧。

《六祖壇經》的這個觀點和《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開始,現在的這一念,介於過去及未來之間,既無過去及未來,現在這一念縮短到極限,也是不存在的。若從智慧之心所見,念念只見過去的前塵及未來的夢景,現在的狀況並不存在。凡夫不能親證,因此,要用禪修方法來體驗它,體驗念念不住,念念不牽掛前塵,不憧憬後影,也不住於現在極短的一點,這實際上就是修剛才所講中觀、空觀、一行三昧。初用功時的下手處,仍得要隨時隨地練習在方法上,不論有什麼好的、壞的,以及各種各樣的心身狀況反應時,都不要去執著它,放捨諸相,只住於方法;當把方法用到既不執著前、也不執著後的時候,那就可以連中間的現在也不執著了。不過,沒有執著三世的情緒心,仍有如實應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瞭解《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西元2001519日至62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美國象岡道場十四天的默照禪期,初稿由姚世莊居士整理。同年1124日至128日釋聖嚴法師又重寫一遍,增補了不少內容。)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的图片搜索结果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