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31 21:09:17| 人氣8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成佛之道--菩提心略述 ☆☆-*釋成慧*法師~~ 武漢加油 !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關圖片

                                               ☆☆成佛之道 --菩提心略述 ☆☆-*釋成慧*法師

修習佛法就是要解脫生死輪迴 ,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而發心立願。發心的種類有兩種:一、是發出離心,著重自證的二乘人。二、是發菩提心,重於為人的悲智相應─菩薩行者。

菩薩發心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不同。因此,為了能進一步了解菩提心的義理,從《阿含經》及《大毗婆沙論》中去尋求此一語義的原點,並簡述發願與行持的差別。

其次,略談菩提心的根源 ─ 慈悲,菩薩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都源自於大悲的心源。所以,沒有悲心可以說也就沒有大乘佛法。成佛,是發菩提心的唯一目的。而「佛陀」在佛弟子的心目中那一份景仰與菩提心的關係。

發大誓願是:希求佛道,與深徹世間苦迫逼惱有情的同體悲心。並且從世間現象的無常體証,理解到生命的虛幻無以掌握;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修習解脫道,再依於法的勝解知見由內而外觀,發現自身是不能孤立而存在的。菩提心的長養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點上(非厭離),誓願廣度一切諸有情脫離三界火宅是目標,也是所有正行的原動力。

五種菩提的立名,是菩薩行者在這證真及度眾的二個修習階段的分判。

(1)發心菩提:凡夫於無量生死中,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伏心菩提:發心之後依於本願,從六度的實行中,逐漸地降伏煩惱而與性空相應。

(3)明心菩提:折伏煩惱後,修習止觀,廣觀三世諸法自相、共相差別,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這三種菩提是由凡入聖的三階,雖得聖果,但是還未圓滿,需繼續修行。

在這五種菩提中以明心菩提為承先望後的接續點。承先般若道至此,名為證悟,望後方便道說是發心。發心菩提屬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因體悟法的清淨性,故名真菩提心。如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4)出到菩提心:發勝義菩提心,從般若中得方便力亦不著般若,得無生忍修方便道,莊嚴國土,成熟眾生漸漸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

(5)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

就菩提心的種類,經論大致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根據印度的智作慧所言:

(願心和行心)都不會超出「為他利而欲求正等菩提這個意願」,所以二者性相的差別,應該從有無身、口、意三業去理解。

《現觀莊嚴論初探》:願心一般是指心中作意希欲成就佛道利益眾生而言;而從身、口所表詮菩薩行持上,說是菩提心的實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意業上的「行」,則是必須以希願的心為基點,而且更進一步的增上意樂。

根據藏傳的二十二發心來看,第一為具希求的發心,從第二開始具意樂的發心即已具六度方便的發心。

換言之,在心意上除了希願利他、成佛道之外,進而以實踐之行(六度)的心,方可稱為行菩提心。 

從五菩提心來看,初一是發心,屬願菩提心;二至四則是修行的過程,屬行菩提心;最後是証得究竟佛果。

此次第以明心菩提為分界點:之前是以積集智慧資糧為主,為徹證實相悟無生忍,之後則廣修福德資糧,行嚴土熟生事,最後福慧圓滿成就究竟果德。

「佛道之發無上菩提心」的圖片搜尋結果

慈悲─菩提心的根本─"悲智雙運" 

聞佛教法,能契入於法的,一定對於生死苦迫種種的輪迴過患,有著深刻的透視。這樣知見的建立,是由觀察世間生滅現象所得。

見到眾生的執苦為樂如同自身,興起「不為自身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的悲憫之心,誓願廣度一切有情。

菩提心發起的諸種因緣,無論是見佛相好或者是信樂大乘,護持正法等一切的所緣都是以有情為依,為了上求佛道,必須以六度萬行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此菩薩行是以悲心為首而履踐的。

菩薩但從大悲生,為一切善法的根源。這樣的慈悲流露,雖然同樣來自平等一如的法性中,但終究還是有層次上的差別。

(1)眾生緣慈:就世俗而言,一般凡情的慈愛不明我、法二空,以為實有眾生,於其中或苦或樂,雖有慈愛,依然不免生死升沉的。

(2)法緣慈:這是指聲聞、緣覺二乘聖者,已經悟解了眾生依緣和合的無我性,見其流轉而興起慈悲。

(3)無所緣慈:諸佛菩薩不但徹了眾生的無我性,更徹證一切法空。從緣起假名的眾生當體顯了空性。

此三種慈心的所緣境皆是有情。而菩薩行者對於有情的觀待是如同己身一般,再從己身的苦推想到眾生的苦。乃至菩薩自身所生起的苦感,原是來自於眾生的苦迫。

「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是大乘行者的最佳寫照。要達到這個目的,具足如此的能力,是要有智慧(勝解空性)為基石才有可能。要有空性慧,仍是要由悲願力所促成;從見眾生苦而興起了拔度的愍念之心,為了成就予樂拔苦,勢必要廣學多聞,為眾生而學,學什麼呢?學那能趣入涅槃的空解勝力。有了這樣的知見,自然能了達生死與涅槃的如幻如化,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了。 

菩薩的發心是未能自度先度人,為利他而求菩提,這是要具足悲心不可。但是,有人認為慈悲心不等同菩提心,原因在於它是菩提心的前方便。 

大乘佛法以慈悲為根本,是從有情大悲等流的平等性而談的。若以菩提心與慈悲心的體性來看,二者之間是有差別。只是,若離了慈悲心的體證,是偏真的智證;離了證真的慈悲,是浮泛的情見。因此,菩提心是智與悲的平等交融。悲與智都是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圓滿的過程中漸行漸深廣,這才是無上菩提的體現─"悲智雙運"。   

從緣起的角度來看,發心修行無法即得菩提果。但是無(因行)前心,同樣也是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緣起的甚深是當下既顯得如幻寂滅,依緣起能顯寂滅性,是從「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此」故彼之緣起和合的相依待所顯。 

所以,從有為的世俗意識發心,能招感無量的菩提心功德,如《寶積經》云:"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週遍虛空界,無能容受者。"

這無量的菩提發心自是有它能得廣大福德的因緣。在《發菩提心論》中云:"諸佛子!若佛子受持佛語,能為眾生演說者,應先稱揚佛之功德,眾生聞已乃能發心,求佛智慧,以發心故佛種不斷。"     

"菩薩所行無盡,欲令一切眾生皆住無生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令「佛種不斷」「一切眾生皆住無生法忍」是佛法的承續,是眾生離苦得樂的依靠。而這樣的承續與依靠正是所得無量福德的正因。 

福德的不可窮盡,發心的心相本身亦已不可窮盡雖然初發菩提心,比不上體證以後的勝義發心來的真實,但是真發世俗菩提心的條件,也是要具備出離的知見、佛果的欣樂,以及對於有情沉淪的悲憫之心。換言之,發菩提心就因中說是"離相而無住"的。

發菩提心,是從今日乃至菩提的菩薩行持。當菩提心在一個大乘行者心中升起時,是了然生死過患的透徹,是對一切行無常使所有受皆是苦有一深切的認識,由這出離心向外輻散,更願一切有情希皆出離。

因願而以十善為本的三聚淨戒所成正行的深廣實踐,去圓滿六度、四攝的菩薩大行是悲心深厚的。

《大智度論》云:"慈悲是佛道根本…菩薩見眾生老、病、死、身苦、心苦…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証。"

呈現了菩薩心境的慈無量,只是初發心行者應如何思惟,方能真實升起如菩薩般的心量,真實利益有情呢?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眾生所執原是「假聚相續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觀待立全無自性,然由無始串習受執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於他修習愛執,則於他苦亦能發生不忍之心。"

依這「自通之法」,以己心而通他人之心,從中體驗有情彼此之間的相互關涉與平等性。如此相依共存的緣起相,因實踐而能正觀之,慈悲與智慧自然就顯現於外了。

《無盡意經》云:"初發菩提心時不可盡。所以者何?發菩提心不雜煩惱故,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譬如虛空不可盡,為一切智發菩提心,不可得盡亦復如是。"

「為一切智發菩提心」是為求無上正等菩提為理想,是著重在佛德的崇高與深妙。飲水當思源,今日生在穢土的有情得聞無上妙法,是大悲世尊的悲憫不捨。

因此,「憶念佛」不只是口中稱名,須虔誠敬心思憶佛恩德。並發廣大行心,為承續佛法以為己責。

為了報答佛恩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益有情,這如《入菩薩行》所言:"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如此發心,才是身為佛弟子在這一個世代中所應荷擔的如來家業。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武漢加油  !   !   !   !   !   !   !   !   !   !   !   !   !   !   !   !   !   !   !   !   !     武漢加油  ! 

「佛道之發無上菩提心」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