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1-07 08:15:57| 人氣1,4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下)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的图片搜索结果 


           ※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

4.無念、無憶、無著


此外,《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裡,還有三個名詞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無念、無憶、無著。的原文文句是:「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這是說,每一個人的智慧,是經常現成的,因其未離每一個人的自性。若能悟得這個智慧之法,即是由於無念、無憶、無著;悟後的智慧之心,便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所以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觀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觀照?那是「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也即是放捨諸相而至捨無可捨,連捨亦捨,那就能見性成佛了。

現將無念、無憶、無著的修行方法,條列說明如下:

(1)無念


即是念念於念而無念,即是把心繫於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亂的妄念,不住於散亂的妄念,也不執著方法的妄念。有散亂的妄念時,就用方法的妄念;沒有散亂的妄念時,連用方法的念頭也是該捨的妄念。當在執著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捨之心,便是無念的智慧心現前。

(2)無憶


就是不要回顧,剛才使用修行方法的這個念頭,只要一回顧,便成攀緣過去,那就離開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經過去的念頭究竟是怎麼樣,不要去回顧,不論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執著牽掛,不取不捨,便是如實的以智慧觀照。

(3)無著


也就是不要有取捨心,不要執著誑妄的散亂心,也不要執著使用方法的專注心;不要執著使用方法的專注心,也不要執著方法綿密時的統一心;不要執著與宇宙化合的統一心,也不執著純淨自在的解脫心。到了此時,才是不取不捨的大智慧心現前。

其實,無念、無憶、無著的不取不捨心,就是默照同時的大智慧心,
然是默,當然要晦、要隱,可是心裡非常楚,這就是照。只是對於身心環境的一切現象,雖會如實因應,但已不起誑妄的自我執著心,這就是默照同時。這種默照同時的工夫,其實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三、保任(四種輔助法門)


前面已經解釋了四種增上,接下來將陸續說明四種增上的四種輔助法門:

(一)以求法聞法心,來堅固信心增上。


求法聞法,乃是修學佛法者的基本工作,因信心的成長,要靠多聞熏習、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求法聞法依奉行,便可由仰信、解信,而至於證信。

修學佛法的第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將信心建立起來。如果信心不堅定,其他的都談不上。

「信」有許多的層次:

1.迷信


第一個層次是「迷信」。也就是自己不知道、不楚,不管是什,只要有人相信,我也跟著相信,是盲目的信仰。所謂不楚,也就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就是「人云亦云」,人家信,自己也跟著去信。還有信的目的不純粹、不淨,是了得到不合理的利益,而相信一樣東西或者是人、或者是無形的鬼神。所謂不合理,就是不合因果、不合邏輯。像這種信仰,就是民間信仰的層次。

迷信並不等於沒有用,迷信也可以有若干的功能。但是因
為它不合理,所以有後遺症;因不合理,所以未必見得有用。如果的有一些用處,也只是寅吃卯糧,只是借貸的性質。借了高利貸,借了多少錢,將來要還的錢更多,雙倍以上的還。

2.仰信


第二個層次是「仰信」。仰信是聽著可信的人,譬如聽釋迦牟尼佛說,或者是聽某某善知識說修行有用、說佛經怎麼講、說修行禪法會得到什樣的結果,那是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楚的道理,只是聽到對方講,因我們相信這些人的人格,我們相信這些人不會說、不會騙我們,於是我們相信,這就是仰信。也就是說自己是不楚的、不瞭解的、不明白的,但是有比我們智慧更高的人,他們福德智慧都超過我們,得我們相信他們講的話,我們接受他們講的法,他們信了我們也跟著信,這個叫仰信。

我們對於佛菩薩和所謂神明的崇拜,往往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在「仰信」的階段,對象並不一定,凡是他有特殊的技巧、技能,或者是他的成就特別高、特別大,我們一般的人做不到,就會對他
生崇拜的信仰。這種好不好呢?很好!雖然我們做不到,但是見賢思齊也不錯的。

3.解信


第三個層次是「解信」。解是理解的意思。從道理上能使覺得這是得可信的、講得通的,而且正是需要知道、所嚮往的,而其他的人沒有講過,只有佛經裡面講了,或者是在大善知識寫的佛書之中講了,因此就相信。從文字、書本、理論而進入佛法之門,這些都是解信。

仰信比較容易,解信要花時間
究以及理解。有很多的學問家或知識子,都是從「解」而進入佛門。禪宗主要是靠證信而不是解信。可是證信如果沒有解信的基礎,這個證可能有問題。切切不可以不佛法、不佛經,而以自己修行的體驗來解釋佛經,那就是以外道見來看佛法的正知正見,也就是用非正見來解釋佛法,而就把佛法變成了外道法。

重視禪修的人,不一定要去做學問家,不一定要去考證,從文字上來做整理,從資料上來做彙整、
討、探索,不一定!但是正確的、基礎的知見還是要有。所以解信是不論是誰,不論是一宗、一派,這是共同的基礎。然後才能談到證信。

4.證信


第四個層次是證信。也就是說,學習瞭解的同時也照著去做。照著做的時候,做多少就兌現多少,這樣子會覺得:「有用!」有用,就會生信心。

所以證信是通過自己的體驗,無論在生活上或是自己禪修的過程中實際體驗佛法,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照著去做;在生活中得到利益,在身心的健康得到受用,待人接物得到好處。對於生存環境的看法、想法和體驗,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讓我們得自在、得解脫,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現前。而究竟是誰在修?誰在用?誰得利益?是自我得利益,自我得解脫。以自我得到的利益,再分享給和我們相關的所有的人,或者是我們能
接觸到的所有的人。

凡是用佛法自利而又利他,那是真正的已經體驗到、得到佛法的利益,會讓我們不僅對三寶產生信心,也會對自己產生信心。因為只要用、只要練,就能夠成功、能夠得到利益。因此我們自己的身心就是一個道器,就是一個練習、修持、弘揚、護持佛法的工具,我們就會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能夠修學佛法、能夠弘揚佛法、能夠實證佛法。

我們自心中如果證信完成了,或者是證信生起的時候,我們自心就是和諧的,就是和合的。我們的自心沒有矛盾衝突,跟外境也就沒有矛盾衝突,都是和合、和諧的。進一步而言,因為沒有自我的執著,沒有自我的稜角,因此和任何人事物都能夠相應。因為沒有自我中心,只有眾生而沒有自我,如此,自己就和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這叫做「一體的三寶」。

如果我們修行佛法而進到證信層次的話,心外沒有三寶,自心就是三寶,這個時候是不是說我們不要拜佛了?不要看經了?也不要供僧了?錯!自心本身就是三寶,當然你會自然而然的信佛、學法、敬僧,否則的話,你就是在自己否定自己了。

(二)以知過懺悔心,來保護持戒清淨。


知過懺悔,乃是用懺悔心來扶助戒增上,因為凡夫受了戒,隨時還會犯錯,如何彌補犯錯的行為?便是要懺悔。在聲聞戒的懺悔,主要是針對身口二業的惡不善行及惡律儀要懺悔;大乘菩薩戒的懺悔,包括身口意三業的惡不善行及惡律儀,都要懺悔。聲聞戒在於長養出離心,菩薩戒重在長養無上菩提心。

持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修行禪定成功,可是持戒而不犯戒是很難的,也就是說接受了戒的準則和規定之後,常常還是會犯錯的。因此,《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犯戒之後要以懺悔心來修補。一次次的犯戒,一次次的懺悔;一次次的懺悔,一次次的改善,終至於持戒清淨。聲聞戒的懺悔方式,有犯小錯的自責己心懺悔、得罪了某一個人時的當面對首懺悔、犯了稍大的過失須在三人中懺悔、犯了大過失則要在十人或二十人前懺悔。大乘菩薩戒的懺悔方式,則有自責己心懺悔、在佛菩薩像前懺悔,乃至要禮三世諸佛,懇切懺悔,直到見光、見華等瑞相現前,始知罪已懺除。

不一定要犯了什麼重大的過失,才需要懺悔,而是隨時要存懺悔的心。因為不僅今生曾犯的過失,往往已經忘了,何況過去世的無量劫來,有許多許多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有意無意,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有的是因貪心,有的是因瞋心,有的是因愚癡心;凡是做了害人害己、或知或不知、或憶或不憶的惡事,這都是需要懺悔的。

懺悔,可以使得煩躁、閉塞、不開朗的心,變成清涼、豁達、很舒坦的心。不懺悔,則會使得自己假借理由來推卸責任,而犯下更多的錯誤;犯了錯誤還找理由,以為是正當,這就是邪見了。邪見是不知因果、不信因緣,自己造了惡業,還認為是理所當然。

通常的人,都會認為他們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只有受過他人的傷害,自己是不曾傷害過他人的,因為自己從沒有做過殺人、放火、強暴、搶劫等的這些壞事。但是,當我們在修行禪定、聽聞佛法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所犯的錯誤及過失是滿多的,自然而然就會生起懺悔心。因此,懺悔能護持淨戒,修習禪定不得力時,要知道懺悔。

在二十世紀的三
年代,日本的帝國主義者,製造了一個「大東亞共榮圈」的好理由,認為中國太窮、太落後了,所以便發動侵略中國的大東亞戰爭,理由是為了幫助中國人。這樣的理由,有點像一個寓言所說:曾有一匹狼,看到有一隻羊要過河卻過不去,狼就說:「我來帶你過河,不帶你過去的話,你會不安全,我心裡真是不放心。」羊說:「你這麼好心,真是謝謝你,可是你怎麼帶我呢?」狼說:「最安全的就是進入我的肚子,那就會永遠安全了。」這似乎很有道理,若要叫那匹狼承認錯誤而來懺悔,那就難了。除非侵略者受到大挫敗,才不得不懺悔,普通人是不容易承認自己錯誤而願自動懺悔的。

一般常人,平時不知要懺悔什麼?如果遭逢災病厄難禍事,尤其是中國人,便相信延僧拜一堂什麼懺,例如:水懺、大悲懺、梁皇懺之類就沒事了,這不是沒用,就信仰上這也真的有用;但在禍事過後,又不知要懺悔了。其實,懺悔是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該做的,表示對於所犯的過失負責,是誠實的做人原則。

如果在修習禪法之時,心緒不寧,妄想雜念太多,便是心浮氣躁的業障現前,此時應當以至誠懇切之心,做懺悔禮拜,一邊禮拜,一邊口念心繫:「弟子某某人,至誠懺悔,先世今生,一切惡業,盡皆消滅。」或者禮誦〈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盡懺悔。」誦一遍,拜一拜。經過懺悔禮拜之後,心緒就會沉穩,可以順利打坐了。

 

以上所說,不論是聲聞懺法或是菩薩懺法,都屬於有相懺,《六祖壇經》更說有「無相懺」的法門。那是自性已明者,隨師稱念:「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不被驕誑染、不被嫉妒染,願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今已覺悟,悉皆永斷。因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犯過失造惡業,皆由情執的虛妄之心,迷情不除,業障不消。一旦情消執亡,明心見性,性本空寂,罪亦不存,所以最上的懺悔是無相懺法。但亦切切不可否定有相懺法對於初機修行者的重要性。

(三)以柔軟忍辱心,來促進禪定增上。


柔軟心即是忍辱般若蜜,似乎與《維摩經》所說的「直心是道場」不一致。

若依《六祖壇經》所解釋的「一直心」是「於一切法,勿有執著」,等於就是不受一切境界所動的忍辱心及柔軟心。《六祖壇經》中有三處提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心,其實也是柔軟忍辱的一直心。世界上最柔軟的物體是水,修行人最柔軟的態度是忍辱,禪修時最有力的工夫是一直心。

水的適應性很強,因為它柔軟,所以能適應一切狀況,能隨機緣而變化多端。常流的溪水,遇到了小石頭,它會翻過石頭或把石頭帶著走;遇到了大石頭,水就繞過石頭從縫裡滲透著走;石頭太大、太多,形成了堤壩,擋住了去路,水就停在那兒,變成水池、水庫,等水慢慢多了之後,再從擋住的那個堤壩上翻過去;如果天旱,太陽強、溫度高,水就變成蒸氣,升空而去。水就是這個樣子,它總是有辦法過去的,可以化零為整,也可以化整為零,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它都能以柔軟的姿態來如實的因應。

冷天,水會變成冰;熱天,水會化為氣;在天空,水會變成雲霧;遇到冷風,雲霧會變成雨、霜、雪。它隨時隨地都可以變化成不同的形態,但只要一有機會,又可以變回了水。因此,水的本質沒有變,永遠是水,但是它的形態可以千變萬化,也可以根本不變,只是為了適應環境的狀況而暫時改變了形狀,這就是可資禪修者們學習的柔軟心、忍辱心、一直心。

默照禪的練心過程是:放鬆身心、收心攝心、集中心、統一心,放下統一心,即是無心。不是像木頭、頑石、死人一般的沒有心,乃是打破自我情執的煩惱心之後的智慧心及慈悲心。

若要實證無心,必須先以柔軟心,修習默照禪法,當在實證無心之後,那就是柔軟忍辱心的完成。因為自己沒有一定要堅持什麼思想、觀念、立場,唯一的原則就是對人要有慈悲,對己不起煩惱。對自己不起煩惱是解脫自在,對人要有慈悲則是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而自己不起煩惱,便是利人利己的菩薩行,為了修持菩薩行,可以千變萬化,應人、應物、適應環境,這就是將修行默照禪的柔軟心、忍辱心、一直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在精進的禪修期間,在禪堂用方法之時,遇到身心上的任何狀況,都要用柔軟心來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去管它,便是適應它了。對於逆境的狀況,要適應它,對於順境的狀況,也用同樣的柔軟忍辱心來應對它,那才能夠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照同時,超越了好壞得失的情執之心。

象岡道場曾為從台灣來訪的八十位信眾,辦了兩天的禪修活動。在那兩天之中,有一個節目相當有意思,那是每個人從湖邊托著一碗水慢慢地走回到禪堂來,途中不能潑出一滴一點,並且自我約束:「如果流出一滴,就等於丟了一個頭。」有的人很貪心,把水裝得滿滿的一碗,走不到幾步水就流出一滴,雖然很快走回到禪堂時,但幾乎丟了幾十個頭,這就是心不夠柔軟,沒有耐性的結果。也有人一開始很謙虛,只裝了八分滿的水,慢慢地走回到禪堂時,一滴也沒流出來,這就是用柔軟心和一直心的鍛鍊方法,所得的效果。

 

(四)以慚愧精進心,來維護智慧增上。


智慧是沒有我執的態度。可是,當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也是會說:「我,如來!」或「我,佛!」但這個不是情執煩惱的我,而是智慧慈悲的假名我。為對眾生而言,如來還是要以假名講我。

對於正在修行中的人來說,所謂智慧,應可分成未見佛性之前,以及見了佛性之後的兩個段落。

1.因慚愧而生精進


如何養護增上這兩個段落的智慧?關鍵就在「慚愧心」。對於三寶、對於眾生、對於自己,應修的未修、應斷的未斷、已修的不足、已斷的未盡,都當感到慚愧。當在尚未開發自己的智慧之前,應當運用佛及諸善知識智慧的教法,精進修習。見性之後,所得的智慧性質,雖與諸佛相同,但所得的智慧力用,仍與諸佛有天壤之別,猶如毛端一滴水與四大海水相比,濕性全同,但量體懸殊。有些狂士,看過一些禪宗語錄,就滿口的佛言祖語,聽起來他們似乎已經大悟徹底,已與諸佛平坐平起。

事實上,如果自己尚未成佛,就用佛的口氣訓人;自己尚未開悟,就用祖師的悟後語賣弄;自己尚不是明眼的善知識,就用善知識的姿態來以盲引盲,這就是不知慚愧的人了。麻煩的是,不知慚愧的人往往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也不會再去精進修習了。

《華嚴經》的〈梵行品〉有句話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就是說剛剛發起無上菩提心的人,就已經是成佛了。沒有錯,成的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就像是嬰兒剛剛入母胎,已經確定是一個人,但尚不是成人。修行時,如果開了真的智慧,能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就會體驗到無我的空性,就是見到佛性,已經確信自己必將完成佛果,唯距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還有很長很長的道路要走。所以見了性的人,更需要常生慚愧心,常起精進心。

不知慚愧、不能精進的修行人,不是懈怠放逸的懶人,便是得少為足的狂人。所以禪修者必須隨時警惕,要不離慚愧心,常保精進心。

2.穩健踏實即足蹈蓮華


精進的目的,是為了開啟智慧、長養智慧。四種增上,都是精進的範圍,四種增上都須以智慧為準則,也都是以開啟智慧、長養智慧為宗旨。打坐、拜佛、看經、懺悔、做大布施等每一個項目,也都得精進;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中,每一小時的每一念,常常在照顧著默照的工夫。中國禪宗的老師們,經常會問說:「走路的腳跟著地否?」意思是說在每一腳踩下時,腳尖、腳掌、腳跟,是否都是腳踏實地?如果步步著地踏穩,便等於步步足蹈蓮華,否則可能步步泥淖,乃至寸步難行了。

有人由於性子急躁、心思散漫、情緒不寧,以致工作時緊張慌亂,左手拿東西,右手丟東西,走路時右腳未踏實,左腳在搖晃。像這種手足無措、六神無主的狀況,也可算是腳跟不著地,也不是精進的態度。精進用功的禪修者,應該是在任何狀況下,不論快慢緩急,都能保持踏實、穩定、輕鬆、自然,夙夜匪懈,猶如川流不息。禪修者在修行過程之中,每一念都很清楚地落實在自己的方法上,中國的諺語說:「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精進不是拚命,休息不是放逸;精進是細水長流,休息是養精蓄銳,補充調理。

例如在慢步經行時,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實穩健,輕鬆自然地一步一步往前移動,便不會感到身體有多少重量和負擔了,好像一縷棉絮、一片羽毛,在空中隨風飄動般的輕靈、柔軟。

學會了正精進的用功態度,即使面對再嚴重的狀況、再重大的計畫、再複雜的事件,也不會有壓力感、不會憂愁、不會著急,只是按部就班、持續不斷地、一項一項處理下去。每個人只有一個頭、兩隻手、兩隻腳,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一個人做不完的,當多結合幾個人來做,今天做不完的,明天、後天再做;該睡覺時要去睡覺,該用飲食時就去用飲食,遇到困難阻礙,就想辦法運用因緣來解決。絕不輕易改變方向,也絕不放棄朝著目標努力的心願。

3.不放棄也不放逸


養成正精進的習慣,便會將懈怠放逸的各種理由,放在一邊,踩穩腳步,繼續往前走。例如有一次,我在書桌上發現一隻螞蟻,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想將牠請走,但不知牠的家在哪裡,便由牠自己離開吧!我的桌上有鉛筆、紙張、書本,還有幾滴從杯子裡潑出來的水,我看到這隻螞蟻真有勇氣,也有毅力,當牠遇到鉛筆時,知道過不去了,衝不過去、鑽不過去,但繞個圈子就過去了;遇到書本時,用觸角試試、探探,用腳掌摸摸、搖搖,沒有停下片刻,接著又從書本上爬過去了。然後看到一灘水在那裡,先用觸角探了探它是什麼東西,覺得過不去時,就想繞著水的外周過去,但此時的那幾滴水,已經連在一起,將水域的範圍拉長、拉大了,螞蟻跑過來跑過去,碰碰這邊、碰碰那邊都是水,可是牠並不放棄,居然從水面上游過去了。我真是佩服螞蟻這種堅強的意志力,什麼都擋不住牠;牠不放棄、不放逸,好像也沒有慌張和著急,我想我們應該學學這隻螞蟻的精神吧!

 

正精進的態度,也像《伊索寓言》中龜兔賽跑的故事。烏龜爬得慢,兔子跑得快,但是烏龜腳踏實地,步步為營,鍥而不捨,從從容容地走完全程,而兔子心想:「哼,我反正是跑得快的!」跑不了多久就停下來休息睡覺,一覺醒來,發現烏龜已經先到了目的地。我們要學的精進,就是那隻烏龜的精神。

四、長養


在說明了默照禪法的修證觀念及修證方法,以及信、戒、定、慧的四種增上與保任這四種增上的輔助法門之後,另外要特別一提的是感恩、發願、迴向、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

(一)感恩


為了飲水思源,我們應對父母、師長、朋友、配偶、子女感恩,應對提供我們修行觀念及修行方法的佛法僧三寶感恩,也要對一切眾生感恩。最重要的,不僅感恩順增上緣,也當感恩逆增上緣。

 

(二)發願


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提願,要發「自求出離三界生死,出離五趣苦海」的大菩提願,要發「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皆離苦」的大菩提願。

(三)迴向


願將自己的禪修功德,上報一切恩,下濟眾生苦。迴向即是分享,以自己的修行所得,讓他人乃至一切有緣的眾生共同分享,身體力行,自利利人,廣種福田,多結善緣。

(四)親近善知識


我有一個弟子聽到《華嚴經》裡一位善財童子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就對我說:「我也要學善財童子,準備訪遍全世界所有的善知識。」有這樣好學的心,當然很好,不過,善財童子最初是由文殊菩薩的指點,告訴他去看哪一位,然後再由那一位善知識指導他再去看另一位善知識,如此輾轉,一位介紹一位,最後再回到文殊菩薩之前報告說,已經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

 

這就如同是我把學生送到一個大學,再進一個大學,交給大學部的教授、碩士班的教授、博士班的教授,前一位教授指示去找下一位教授,當他學成之後,又回到我的寺院。所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這樣的一種狀況,並不是像無頭蒼蠅那樣的到處亂飛亂闖,那就不是遍訪善知識的大修行者,而是闖蕩江湖的「馬溜子」了。

一般的初學者,一定要有一位具德的真善知識,作為依止、親近、就教的本師,等到一門深入而有了基礎之後,才不妨在本師善知識的指導下,去其他地方參學。如果發現依止的本師,不具正見、不具律儀、不善教示,便可如良鳥,擇木而棲。

有些人經常換老師、換方法,雖也沒什麼不好,但也未必真的好。譬如一個病人,如果經常換醫生,有可能找到有緣的醫生,但更可能失去了除病的機會;因為再高明的醫生,也需要時間來熟悉你的病況,所以我看醫生是不會時常更動的。如果天天換醫生,每一位醫生都給我處方下藥,那我不是變成試驗用的白老鼠了嗎?修行也是一樣,老師換多了,就可能變成了修行的白老鼠。

一門深入是要專精的,這並不是反對「法門無量誓願學」,但是一定先要有主要的法門之後,才能思考修學其他的法門,並以此來利益眾生。

而善知識分有三類:

 

1.教授善知識


教授就是老師,是指從釋迦牟尼佛開始,每一代傳承的老師,也包括了現在的老師。當然,每位居士都可以有許多位老師。

2.外護善知識


外護,就是能夠協助你、成就你來修行的人,就像你們的家人、老闆及同事,還有許多贊助修行道場的護法信眾。

3.同修同行善知識


是在日常生活裡一起修行的人,譬如家庭夫妻,稱為「同修善知識」,禪修者與禪修者在一起,稱為「同行善知識」。而我雖然是許多人的「教授善知識」,但是他們也都是我的同修同行善知識,這叫做互為善知識。

禪修的最高目的,當然是為了明心見性,若希望明心見性,必須在大善知識的指導下精進修行,所以《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說:「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閱讀佛、祖的經論語錄及著作固然有用,也很重要,若能親近真善知識,則更加省力、更加安全了。故在《六祖壇經.機緣品》的永嘉玄覺條中,有一位玄策禪師,鼓勵玄覺禪師去參訪六祖惠能,而謂:「(不用真善知識證明者)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據《法華經》所說,曠劫之前的最初一尊古佛,名號威音王,在這之前更無一佛,故在無佛的曠古之前,威音王佛是無師自悟的,此後皆須師承證明,否則便是天然外道。也可以說,在此地球世界,尚未有釋迦世尊成佛之前,沒有真善知識,釋尊成佛是無師自悟的,此後祖祖相承,皆須師承證明,否則,便是天然外道。

如今已離佛世遙遠,若在邊地、或逢亂世,真善知識難遇,若有不遇善知識而能依經教,不依經驗,自行化他,精進不懈,便是大修行人。倘若自擂自唱,而云自修、自悟、自作證,自稱是佛、是聖的人,恐怕就是天然外道了!

禪期圓滿之日,正是另一個禪修階段的開始。時時都要以初發心的新鮮感及謙虛心,在正知見的原則下,將一切眾生都當作善知識來看待,善知識是好師友,惡知識是活教材。魔眼見諸佛,諸佛也是魔;佛眼見諸魔,諸魔也成佛。

(西元2001519日至62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美國象岡道場十四天的默照禪期,初稿由姚世莊居士整理。同年1124日至128日釋聖嚴法師又重寫一遍,增補了不少內容。)

相关图片 

台長: 幻羽
人氣(1,481)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禪悟道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 苦諦 】
此分類上一篇:※默照禪禪法及修持※ *釋聖嚴*法師開示 (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