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6 17:09:20| 人氣1,0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12)─禪定波羅蜜+菩提道修持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12)─禪定波羅蜜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

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

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
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

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
悟我空偏之理而修者。

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理而修者。

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
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淨,此心即佛。

相关图片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

初禪天 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天 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

三禪天 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

四禪天 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   **   **   **   **   **   **   **   **   **   **   **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

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

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

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做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

未到定 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

初禪特相 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
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
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觀();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
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對治支,喜及樂利益支,心一境自性支。

        **   **   **   **   **   **   **   **   **   **   **   ** 

二禪特相 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
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對治支,喜與樂利益支,心一境自性支。

        **   **   **   **   **   **   **   **   **   **   **   ** 

三禪特相 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
: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三支對治支,樂利益支,一心自性支。

        **   **   **   **   **   **   **   **   **   **   **   ** 

四禪特相 呵棄三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極善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禪具四支
:非苦非樂(中受,非五受中的捨受);行捨(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清淨即為捨念極善清淨);一心(心一境性,猶如鐘,猶如清水,此為色界的捨念清淨地)。在此四支中的捨清淨及念清淨為對治支,不苦不樂受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出息等八災患故;四禪為不動定,非為八災患所動故。

相关图片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

(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喜無量心,為喜受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慈悲捨的無量心,總依六地,離瞋害等四障。

(二)四禪定為八解脫之依地,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法,為遠離三界貪愛之出世間禪。八解脫的初二解脫,依初二靜慮及未至之中間;第三淨解脫,依第四靜慮;此外的五解脫依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

(三)四禪定為八勝處之依地,初四勝處依初二靜慮,後四勝處依第四靜慮。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青、黃、赤、白之四顯色;前八項為八解脫中的第三淨解脫,以無貪為體。依第四靜慮可緣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後二者順次以無色界之空無邊及識無邊為自性,以各別自地的四蘊為境。

        **   **   **   **   **   **   **   **   **   **   **   **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唯正報之受、想、行、識四蘊的假合而無色身,唯依不相應法的命根、眾同分之相續。下面說明四種無色界的四空處定:

空無邊處定 厭離第四禪的染法,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處空心,與空無邊相應。
識無邊處定 厭離空無邊處之染法,捨其虛空,緣內識,心識無邊,心與識無邊相應。

無所有處定 厭離其識,更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

非想非非想處定 前之第二識處是有想,第三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第四,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無粗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定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

相关图片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
味等至 又名味定。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間定。

淨等至 又名淨定。與無貪等之白淨法相應,起有漏世間之諸禪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雖然有漏有過失,卻有少分之淨。此與煩惱相違,引發無漏之勝義、順於聖道,為無漏之眷屬故。

無漏等至 又名無漏定。是出世間定,不緣愛,無味著,是最高極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則心不動不散,能起無漏真正之智力。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由於昧劣,不起無漏等至,僅有味等至、淨等至。

        **   **   **   **   **   **   **   **   **   **   **   **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以尋伺相配而言: 

1.
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
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
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以上諸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攝。

相关图片

(二)以等持相應具起之行相而言,即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
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諦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應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見;以非我行相,空我見。對治有身見者。

2.
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相應之等持,即緣滅諦涅槃之法;涅槃者,無十相故。無十相即為無色、聲、香、味、觸之五境;無男、女之二相;無生、異、滅之三有相,故名無相。

3.
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道諦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諦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應之等持。

        **   **   **   **   **   **   **   **   **   **   **   **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先要身器清淨:

(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

(二)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無貪。

(三)住四聖諦,1.衣服喜足聖種;2.飲食喜足聖種;3.臥具喜足聖種;4.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三賢外凡位」:

(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

(二)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1.
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2.
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

相关图片

(三)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

(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縱然退墮所得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

(二)頂法: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

(三)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1.下忍,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2.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3.上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

(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而入聖位。

相关图片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

(一)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

(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

(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出來的。由於般若波羅蜜的指導,才能使我們離苦得樂。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不是永恆的,隨時要用無常、空、無我的觀點來看一切。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無相、無我,以及禪宗講的無念、無心。這是從基本的觀法無我、觀行無常而來,知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因果串連而成,如果能用這種觀念,這種般若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與事,就可對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與智慧,必定是相連、相應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悉皆如,俱證生空法空之無分別慧。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獨覺、阿羅漢等,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世間十善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出現故。」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復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非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要住般若波羅蜜多,方能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餘五能成是事。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都是由般若波羅蜜所攝受。沒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只是修世間有漏善法,而非無漏解脫的佛法,無法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因此,觀念的指導以及認識的分別,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等於是六波羅蜜之中的指北針。

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道是莊嚴佛道的,用什麼來莊嚴佛道呢?就是用福用慧,福慧圓滿,就是佛果的圓滿。

《解深密經》卷四中提到,六波羅蜜可分為兩類:

前三度為饒益有情類:由布施故,有情攝受資具;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惱有情;由忍辱故,能忍彼之損害逼惱利益有情。

後三度為對治煩惱:由精進故,未斷之一切煩惱永伏,雖未斷一切隨眠,卻能勇猛修諸善品,不為煩惱所動;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解深密經》卷四又說,六波羅蜜為三學所攝:施、戒、忍的三度,是增上戒學;禪是增上心學;般若是增上慧學;精進則通於以上三學。《菩薩地持經》卷十說,精進亦是增上戒學攝。由以上的經典得知,六波羅蜜就是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之根本。

           (1998
671421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



                      
【三乘菩提】

三乘菩提,菩提(bodhi),是指「覺悟」的意思」,三乘是將佛教修行的法道的總體大綱分成三種:大乘佛菩提道、中乘緣覺菩提、小乘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與聲聞菩提合稱二乘菩提,是所謂的解脫道)。透過這三種修行的法道,可以開悟佛法的智慧。

佛法的內容三乘菩提,又可分為兩個主要的修行法道:

佛菩提道:大乘佛菩提

解脫道:二乘菩提,即指聲聞菩提,緣覺菩提

透過二乘菩提智慧的覺悟,可以證得包含從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即阿羅漢)、以及缘覺辟支佛的五種次第的解脫果,最後證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而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所覺悟的佛菩提的智慧,則是次第實證菩薩道五十二階位的果證,可以次第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最後成佛而證無住處涅槃。但這三者的修行,都能解脫於三界生死輪迴的苦。
大乘菩提的智慧與覺悟可以含攝整個的二乘菩提,但佛菩提的智慧卻是二乘人所無法了解,更不能實證的。故佛亦可謂之阿羅漢,而阿羅漢不可謂之佛。



                        
【佛菩提道】

佛菩提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解脫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其實涵蓋了解脫道所有的內容)。就是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以祂自己修行成佛的經驗,教導祂的弟子們如何一步一步地跟隨祂的腳步,也一樣能夠得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圓明而成佛的修行內容。這也是菩薩要修行到最後究竟成佛的所有過程。也可稱作是菩薩道,因為成佛的途徑就是菩薩階位的修行。

根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之內容,佛菩提道的修行總共分為五十二位階,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位。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佛告敬首菩薩:『佛子!吾今略說名門中一賢名門,所謂初發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佛說:「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佛子!發心住者,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一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從不識始凡夫地,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復行十心。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學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說。」

由上經文知:十信位發心住未上住前仍是具縛凡夫,對佛法及善知識等一切不識不解不知;若能信受善知識,精進所學,方入發心住位,否則常沒不出,故在這十個修集對佛法信心的位階,修行人有時候進步一點,有時候退步一點點,這樣要一劫或甚至要到十劫,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十住位中。


十住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位,合稱為三賢位;第二個十位名十住,十住位又叫作「十發趣」,就是說有十個層次讓你發起那個心,趣向佛菩提道及大乗的解脫道。

十住就是: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十住位的修行是從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見性,這階段是習種性的人,也就是凡夫的習性還很重,因為還沒有進入修道位;六住位前外門修學菩薩六度波羅蜜,七住時般若正觀現前明心真見道後,還要熏習很多般若別相智及熏習入地所必須有的道種智,以及熏習一切種子更深細的一切種智法義。

十行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三個十位名十行位,十行位又叫作「十長養」,長養菩提心,長養菩薩應該有的聖性,才能具足菩薩性。這個階段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發起聖性;發起聖性最重要的就是把 我執降伏,也就是把習種性位的凡夫習性消除掉,因為有我見、我執,會落在「我、我所」上面的凡夫習性,讓那些習性不會再現行,才算是十行位性種性的修證圓滿。

十行就是: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十迴向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四個十位名十迴向位,十迴向位又叫作「十金鋼」,從初迴向到十迴向都是金鋼行,初迴向位叫作「救護一切眾生離開眾生相迴向」,所有的身、口、意行都是為了救護眾生,使我們所救護的眾生可以離開眾生相。眾生相就是 五蘊相,五蘊相就是我相,以五蘊為我、以覺知心為我、以 十八界為我。眾生相也就是《般若經》所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從 我見 相而生;要讓他們瞭解「我相、眾生相是輪迴的根本」,當眾生瞭解這個道理後才能離開眾生相;所以想要救護眾生離開邪知、邪見,一定要作摧邪顯正的金鋼行,讓他們斷除我見;在初迴向位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能做得下去,二迴向、三迴向的菩薩行就不是難事了,都可以一步一步去把它完成,因為金鋼心已經生起來了,這時候就能一步一步邁向十迴向滿心位。

十迴向就是: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善根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

十迴向完成的時候,道種性就完成了;這時候只要具足初地所應有的道種智,再在 佛前勇敢發起十無盡願,也就是供養願、受持願、轉法輪願、修行願、成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正覺願增上意樂,就可以進入初地了。

十地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五個十位名十地。別教菩薩悟後歷經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之修行;具足人無我性的現觀,也生起法無我性的現觀智慧,發起道種性及聖種性,增上慧學也跟善知識熏習圓滿通達了,進入通達位前再發起增上意樂,於佛前發十無盡願,便是證得通達位功德,有了無生法忍而進入初地。從初地至等覺為修道位,入初地後修學唯識學的百法明門,也就是修學法無我的現觀,具足修證猶如鏡像的現觀初地滿心位的無生法忍。初地菩薩了知十地相已,心大歡喜,佛道次第瞭然於心,已知十地諸相善加觀察開悟覺知,即依十地漸修次第精進修學,循序而進,終能超越第九地善慧地證得第十法雲地境界。

十地就是: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就一切種智,已屬聖性。

等覺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五十一位名為等覺,由十地道種智成就故入此地,此地應修一切種智,圓滿等覺地無生法忍。等覺菩薩的修行法門就是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在這百劫中,於一切時地廣施內財外財,完全是在修集福德,是在與眾生廣結善法因緣,實際履踐無我法對自己的五陰完全沒有任何執著使得極微細的我執習氣,能夠斷除淨盡,以之圓滿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的隨形好。

妙覺

菩薩百劫於一切所知境中,斷除所知障中極微細執著愚痴,及修集福德滿足已,成最後身菩薩,住兜率天觀察世間時節因緣;當眾生法緣成熟時,即降神母胎受生長大,示現出家修行,最後一夜頓斷久遠劫來,故意所留一分極微細煩惱障,及頓斷最後一分極微細所知障,金剛喻定現前,究竟成佛,成三界尊,入如來地,成就四種涅槃,四智圓明,是名無上正等正覺,十號具足之人天導師。



                               
【解脫道】

解脫道,在大乘佛教理論中,指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解脫道的內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牽制,滅除眾生所有能障礙生死的煩惱(即煩惱障),而得解脫的智慧,能證涅槃果,不受後有,出離三界六道生死的輪迴。

解脫道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世間。二乘的解脫道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而不能使人成佛。

二乘解脫道的修行內涵

聲聞道:四聖諦、八正道

緣覺道:因緣法(十二因緣法、十因緣法)


二乘解脫道所證涅槃

(1)有餘涅槃

世尊的開示在《增壹阿含經》中。世尊說明滅五下分結的三果人所證得的涅槃是有餘涅槃界,尚有待斷的煩惱障應斷,尚有待修的梵行應修,所以三果人雖證涅槃,仍無法於捨壽時當下取證無餘涅槃,所以說他所證的涅槃名為有餘。三果人因此緣故,必須捨報後生起中陰身,再於中陰階段取無餘涅槃,名為中般涅槃;或是往生到下一世去,在下一世的初禪天中捨報而取無餘涅槃;乃至證量最差的上流處處般涅槃,都是尚有餘思惑待斷的,所以稱為有餘涅槃。這個有餘涅槃的說法,與一般的說法不同;一般都說阿羅漢未入涅槃以前,尚有老、病、冷、熱、飢、渴等微苦餘存,故名有餘涅槃,這是佛教界一般大師們的說法。

(2)無餘涅槃

《增壹阿含經》:「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可見只有到了第四果時一切思惑斷盡無餘了,絕不會再有中陰身生起了,更不會再領受下一世的五陰或四陰了-更不受有-這個涅槃才是無餘涅槃界,所以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都是無餘涅槃,是在捨壽前就已經證得無餘涅槃了!不因為捨壽前仍有冷熱飢渴等苦作為所依而說為有餘涅槃。因為阿羅漢、辟支佛的應斷煩惱、應修梵行都已經完成了,在解脫道中已無所餘待斷、待修的法了。

(3)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

所謂無餘涅槃,乃是滅除五陰,唯餘涅槃之本際(本識如來藏)獨存,不是以五陰中的任何一法進入無餘涅槃中,也就是說識陰六識中的任何一法(譬如離念靈知心)都是要全部滅盡的。

阿羅漢在捨壽時,識陰六識及意根全皆滅盡,永不復起,已沒意根來主導了,本識就不會再受生於三界中出生名色,三界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本識所在了,這就稱為無餘涅槃。

由此緣故,說無餘涅槃乃是滅除一切五陰之後,本識不再受生於三界中,所以不再有後世的任何一陰、任何一識生起,十八界永遠滅盡而不再有來世的新五陰、新意識了,這才是無餘涅槃的無境界境界。

(4)滅盡六入方是無餘涅槃

眾生所以會流轉生死痛苦無量,都是由於識陰所熏習、所造業而導致的,因此而愛著識陰所擁有的六入;若是知道解脫生死的唯一途徑就是滅除全部名色自己,那識陰相應的無明滅除了,識陰六識不再造作種種行業,就不會再有未來世識陰出生的動力存在了,死後不再去入胎受生,就不會有未來世的名色出生,就沒有十二處而沒有了六入,就不會有觸、受、愛、取、有,也就不會有世世不停的生死痛苦繼續出現,那就是無餘涅槃。

(5)十八界捨已方證無餘涅槃

由於有餘涅槃尚未入無餘涅槃之時,這時的蘊處界的寒熱、飢渴、痛癢...仍然都存在,所以有餘涅槃位是相待而且有對的境界; 也還有智慧、解脫明...與無明相待的法,因此而使阿羅漢在入無餘涅槃之前,能有聲聞的無生智可以為人宣說而度人同證有餘涅槃。但是無餘涅槃的特性卻是絕待而且無對的,所以無餘涅槃中除了本際獨存外,實無任何一法可以繼續留存,故說滅盡十八界法已,方能取證無餘涅槃。

由於二乗聖人不能現前證得本際觀自在的境界,所以對生死苦會有恐懼,佛陀只好教他們入無餘涅槃的正理:滅盡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名色,不存任何一法,只剩入胎識真心獨存。所以才會說棄捨十八界法而入無餘涅槃的正理。如是無餘涅槃位中無一切法存在,不與任何一法相待、相對,是故無餘涅槃是絕待的,不是有待之法。如是境界乃是無境界之境界,卻不是斷滅空;是滅盡一切法之境界相,唯獨第八識如來藏心,離六塵、離見聞覺知及思量性而獨存,故不可以想要把離念靈知意識心保留著來進入無餘涅槃。

所以滅盡十八界而成為無餘涅槃,出離三界生死的正理,講的正是不許有自我、自己存在,也不許有六塵、萬法的存在、否則就是有我,不是實證無餘涅槃,不是真的出離生死苦。以上佛在阿含部的經典中已有開示,二乘人不能證菩薩所證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更不能證佛地所證的無住處涅槃。



二乘解脫道的修行位階及果證

中乘緣覺道

辟支佛果

小乘聲聞道

初果:須陀洹

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

四果:阿羅漢

二乘解脫道與解脫

初果:見地-斷三縛結,即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不再認定五陰色身及六識是真實常恆不壞的自我了。

二果:薄地-所斷煩惱為減低欲界煩惱之貪著,令貪、瞋、痴淡薄,名為薄貪瞋癡,但還離不開欲界貪愛。

三果:離地,心解脫-所斷煩惱為五下分結,即是欲貪、瞋恚、我見、戒禁取見、疑見。

四果:俱解脫、慧解脫-四果所斷煩惱為五上分結,即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

三乘菩提道之分類─(1)大乘:佛菩提道。(2)二乘:解脫道(a)中乘:緣覺菩提(b)小乘:聲聞菩提(3)緣覺菩提、聲聞菩提合稱二乘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舊稱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言、般若言智慧。波羅蜜多言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直譯為以佛法的智慧到達解脫的彼岸,由文字聞修而親證般若智慧,超越生死輪回苦海,到達不生不滅的究竟解脫的境界。

《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乘佛教經典,為宣說「諸法空相」之義的般若類經典彙編,並廣述菩薩道的甚深見和廣大行,由唐朝玄奘法師譯出,共600卷。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

「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一般認為《般若經》在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梵文本多數仍存。後來在北印度開始普及,經于闐傳入中國。

最初流傳在中國的,是由東漢支婁迦讖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又稱「八千頌般若經」),後來三國時期曹魏僧人朱士行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闐求得《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原本(又稱「兩萬五千頌般若經」),由無羅叉和竺叔蘭共同翻譯。

此後,這兩種般若經又有多種異譯本。最著名的是由後秦譯師鳩摩羅什於弘始六年(404年)譯出的《大品般若經》(兩萬五千頌本)和弘始十年(408年)的《小品般若經》(八千頌本),這兩部經又叫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此外,還有其他的般若經也從印度傳譯至中國,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密教的《般若理趣經》等等。

唐朝玄奘從顯慶五年(660年)至龍朔三年(663年)所譯出的《大般若經》共計六百卷,分成十六會,除了重譯上面所提到過的《小品》和《大品》外,還包括了佛陀在王舍城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講法時的全部般若經。

之後宋朝的施護、天息災等人除了再譯《心經》、《小品經》、《理趣經》外,又新譯出了諸多教授陀羅尼的般若經,以及具綱要性質的般若經。

大般若經分為九部十六會二百七十五分,其中《初會》字數約355萬字,份量佔比最廣,《第八會》《第十會》《第十三會》《第十四會》都不及1萬字。

《大般若經》的十六會,可以分為三大類。

前五會是第一類:前三會內容與古說的《大品》相同。四會與五會,是古說的《小品》。第一類內容都有共同的部分,是同一原本的分化。近代學者研究認為,應該是先有四、五會的《小品》,而後擴展為前三會的《大品》。

中五會為第二類: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經,從《天王般若經》至《理趣般若經》。

後六會為第三類:這是從般若法門的立場,分別闡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波羅蜜。

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大品般若經》,而成《大智度論》,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藏傳佛教傳說《現觀莊嚴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鼻祖彌勒菩薩根據般若經的義理撰成,來闡釋般若經的實踐行證之道。陳那菩薩則根據本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總數該經的主旨。

漢傳佛教方面,三論宗的主要典籍《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皆繼承般若經旨意。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家的傳寫講述後,般若學逐漸開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剛般若》、《大智度論》、《中論》、《百論》等使般若學發展到一個高峰,使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主要論題,並影響到隋唐有關宗派。

本經第九會「金剛能斷分」的異譯本《金剛般若》,成為禪宗傳心的法本;天台宗以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大智度論》為指南,在其化法四教中判為「通教」。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