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修應識之法要(續-5)─千部論主之*龍樹菩薩*
大智度論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為論釋《大般若經》之作。
古印度時期龍樹菩薩(約3世紀)撰,由中國南北朝後秦鳩摩羅什(344年-413年)譯成中文,共100卷。後秦弘始四年(402年)於長安逍遙園西明寺始譯,至弘始七年(405年)譯訖。因震旦人氏喜愛簡潔扼要,故僅全譯論之初品,余皆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終成百卷。《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鳩摩羅什的一百卷譯本,尚不是將原來的論全部譯出。因為梵文原本沒有流傳下來,目前只有漢譯本。
南北朝時慧遠認為鳩摩羅什譯文「繁穢」,加以刪削而成《大智論鈔》。
因為《大智度論》只有漢譯本傳世,引起學者懷疑,此論是否是龍樹所作。艾蒂安·拉莫特考證此論著是在印度撰述的作品,原本是以梵文寫成。但是他提出許多疑點,認為此經並不是由龍樹所作。
日本學者干潟龍祥認為,有疑問的段落可能是鳩摩羅什在譯經時加上的,將這些段落去除掉之後的原典,是龍樹所作。印順法師則舉出許多例證,支持此論的作者是龍樹。
龍樹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約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龍樹的生平,歷史記載不多,主要來自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玄奘《大唐西域記》與藏傳《布頓佛教史》、《印度佛教史》。
龍樹出身南印度,為婆羅門種姓,少年時學習吠陀經典,同時也精通各種學問及法術。因學隱身術,與至友三人進入王宮,差點被殺,領悟欲為苦本,於是決心出家,加入佛教僧團。傳統上認為龍樹是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的。
龍樹在印度北方雪山(今喜馬拉雅山區)的佛寺,閱讀到大乘佛教經典後,至印度各地尋求大乘佛教經典,並推廣大乘佛教。因為當時大乘佛教尚不被人接受,曾想自立大乘僧團,改變服色,自行授戒,但沒有成功。
相傳龍樹進入龍宮學習大乘方等經典,之後在印度南方弘法。根據《法苑珠林》與《大唐西域記》記載,印順法師認為龍樹進入龍宮的地方,在於烏茶國(位於今印度奧里薩邦)。龍樹進入龍宮取回的大乘經典,漢傳佛教相傳為《華嚴經》,藏傳佛教的傳說則是《般若十萬頌》(即《大般若經》)。
龍樹曾服務於案達羅王室,曾寫作《寶行王正論》、《親友書》,致案達羅王室。其中《親友書》,求那跋陀羅譯為《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義淨譯為《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宋僧伽跋摩譯為《勸發諸王要偈》。禪陀迦王有說是案達羅王朝的開國者(Simuka;但音亦近其子:第二代中興國王 Satakarni),龍樹引用王室先祖之名,以信件勸誡案達羅王應行正道來治理國家,由此信件可知他與案達羅王室間,有深厚友情。藏譯本稱這位國王為樂行國王,義淨譯本稱其為乘土國王、娑多婆漢那王(Satavahana,為案達羅王室別名;非國王名),大唐西域記稱其為引正王,可知他是案達羅王室的某位國王,但他的實際身份,在現代學者間仍有爭論。
龍樹晚年居住在南憍薩羅國西南的跋邏末羅耆釐山中,案達羅王室為他在此建立伽藍。龍樹極為高壽,年紀超過百歲。根據佛教文獻的暗示,他可能是因為佛教部派間的爭論而被一位小乘法師逼迫自盡,或是涉入王室繼承造成的政治紛爭而被王子賜死。
龍樹圓寂後,繼承人為弟子提婆。南印度地區的人為龍樹建廟,備受尊崇,與馬鳴、提婆、童受等共稱「四日照世」。大乘佛教中對他極為敬重,傳說他為初地菩薩,慧遠認為他是十地的大菩薩,道安認為他是十地菩薩、阿羅漢,嘉祥吉藏大師認為他為如來所示現。
在北魏譯與唐譯的《楞伽經》中曾提到龍樹。相關段落在宋譯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未出現。藏傳文獻稱《楞伽經》、《大雲經》又記載,這位一切有情樂見童子,又稱為龍比丘,傳統上將他等同於龍樹。
密宗以龍猛為其始祖之一,如藏傳佛教所傳《文殊根本續》,提到一位稱為龍的比丘,與《楞伽經》傳說相同,密宗傳統上也認為他就是龍樹。
在《大雲經》、《大法鼓經》中,皆提到一位出身南印度,名為一切有情樂見童子的人物,可能是如來藏學派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印順法師認為,龍樹的《大智度論》已引述到《大雲經》,《大雲經》集成時間應早於龍樹,並將一切有情樂見童子的在世年代推定為公元1世紀,與馬鳴同時。在漢譯《大雲》中說這位「眾生樂見比丘」是大菩薩、大香象王,梵文中「那伽」可指「龍」也可指「象」,這裡的大香象王是對他的盛讚之語,但後人可能誤會他還有名字叫「大香象王」或「龍」。《大法鼓經》提到世間樂見比丘的事蹟,並生「生安樂國」,魏譯和唐譯《楞伽經·偈頌品》也稱龍樹將「往生安樂國」,在傳說中可能因此把兩個人等同起來。
印順法師,認為《楞伽經》中提到的龍樹,梵文名為Nāgāhvaya,意譯為「龍呼」、「龍叫」、「龍名」,與龍樹(Nāgārjuna)的名字不同,指應是另一個人。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記載,有位南方阿闍黎龍叫,與提婆同時,在印度南方倡導唯識中觀見,應屬於順瑜伽行中觀學派,在教義上近於如來藏學派。他生活在旃陀羅笈多時代,時代晚於龍樹,與提婆同時,可能也是龍樹的弟子之一。布頓大師也認為《大雲經》中相關記載並未明確說這位比丘即是龍樹,仍待考證。可能在晚期的傳說中,把龍樹跟這位龍叫的事蹟混在一起,因此造成誤會。
龍樹在世年代,有很多傳說。西方學者多認為是西元1世紀至2世紀之間。
《龍樹菩薩傳》寫作於龍樹過世後百年。據此,印順法師認為龍樹在世時間,約是西元150年至250年間。宇井伯壽以鳩摩羅什(344-413)在世時間逆推,估算龍樹在世的時間,也得出相同的見解。
《布頓佛教史》記載龍樹出生南印度毗達婆國,於中印度那爛陀寺出家,師從密教大手印祖師薩哈拉巴學習了密集金剛密續,他原名為羅睺羅跋陀羅。印順法師認為龍樹曾於那爛陀寺學法的記載,可能是後世訛傳。
龍樹菩薩是佛教中觀學說的開創者,以其初地菩薩的證量,並依大乘佛教般若諸經典為本,對大乘佛法的中道予以嚴謹的論証。龍樹菩薩於大乘佛法的中道定義為「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即不落有無兩邊,此不落亦不落,如此形容語也不受,是名為中道。並以此中道義及初地無生法忍的證量破斥諸外道的謬論。
龍樹菩薩在佛法的歷史地位,世尊早已預記於《摩訶摩耶經》中:「…;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然正法炬。」意謂繼馬鳴菩薩後約一百歲已,外道的邪見(斷見、常見、無因論等)乃未止息。故龍樹菩薩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破斥邪見並弘揚世尊的第一義諦正法。龍樹菩薩的歷史地位,佛亦預記於《入楞伽經卷第九》中:「…大慧汝諦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龍樹菩薩的《中論》依「八不中道」滅諸戲論。《中論》以觀蘊處界等一切法的「有、時、空、動」四個範疇,論証緣起沒有獨立、常住的自性,沒有自性就是(自)性空,並以此降伏諸外道的邪見。又龍樹菩薩大弟子提婆者,智慧明敏,機神警悟,欲摧邪見外道,乃請其扮外道,龍樹扮外道並力挺外道義,然提婆依龍樹所授佛法破斥外道謬理。七日之後,龍樹亦失其所立之外道義,遂允提婆擊法鼓,與外道論議,隨外道之所說,而予以析破,摧諸異道。故摧伏外道、破斥邪見、作師子吼、護持並弘傳世尊正法、紹繼佛種、續佛法脈、以初地菩薩的證量作法布施,造諸論,利益有情,此是龍樹菩薩在佛法的歷史上應有的定位。
龍樹菩薩造《中論》以觀五陰十八界法等法,以示緣起中道。例如以觀四諦而成立之緣起「性空」(沒有自體性)的真意,即是無常無我的因緣法,即是《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所言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義)者。」故依無生法而言,無生法與一切法乃非一非異之中道也。
龍樹菩薩的「中觀」,是到了鳩摩羅什翻譯龍樹菩薩著作後,才漸為中土佛教界所識。羅什及其弟子僧肇等人,修正六家七宗之偏失。龍樹菩薩在中國被譽為八宗共祖(三論、天台、華嚴、唯識、淨土、禪、密、律) 。中觀系典籍翻譯及介紹於中土者,以鳩摩羅什法師為始,後有太虛大師的後人施護法師繼之。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都推崇龍樹與中觀,所接受的中觀思想,主要是中晚期印度派的思想。寂護是最早將中觀派思想引入藏傳佛教的代表人物,赤松德贊曾經向全藏宣布,以寂護的見解作為藏傳佛教的規範。寂護的見解被稱為隨瑜伽行中觀派,因為他在相當程度上,融合了唯識派的思想。在寧瑪派中,仍然保持了他的部份見解,但因為朗達瑪滅佛的影響,寂護在西藏的影響力在後世並不大。
至後弘期時,月稱的再傳弟子阿底峽大師,以寂天的教義,入藏傳授,作《菩提道燈論》,建立噶當派,將中觀應成派傳入西藏,後為格魯派宗喀巴尊奉,成為藏傳佛教的正宗。
寧瑪派繼承了印度晚期諸師的舊說,將「如來藏」思想稱為「大中觀」,亦即「大圓滿見」,以此建立大圓滿次第。
噶舉派傳承印度那洛巴大師的法脈,認為大手印、大中觀和大圓滿教授,三者本質沒有差別,都是直接觀看我們的心性。在直貢噶舉派中認為教主吉天頌恭在佛住世時為維摩詰居士,然後再轉世為龍樹菩薩,最後轉世為吉天頌恭,創建直貢噶舉。。
薩迦派以清辨的中觀思想,作為解釋密乘的本義。
龍樹菩薩論著極為豐富,如:《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七十空性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優波提舍》、《莊嚴佛道論》、《大慈方便論》、《無畏論》等不少著名的論典,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然除上述之經典外,亦有學者存疑其它的一些論典是否真為龍樹菩薩所著,如《十八空論》、《釋摩訶衍論》。現存藏傳《無畏論》,因為其中引用了提婆著作,被認為是後人所作,非龍樹著作。
印順法師根據藏傳佛教傳統,將龍樹的著作,分為兩大類,一為抉擇甚深義者,這包括《中論》、《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迴諍論》等,以論理方式深入諸法實相。二為分別菩薩廣大行者,包括《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
漢譯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皆對漢傳的大乘佛法有重要影響與貢獻,也是中觀學派所依據的論典。
在龍樹作品中,大量引用各種佛經,佛教研究者經常以此來作大乘佛教經典的定年之用:在龍樹作品中曾被引用的大乘佛教經典,為早期大乘佛教經典,而龍樹未曾引用的,則判定為中期及晚期佛經。
龍樹作品中,只有中論與迴諍論的梵文本仍然留存。
《大法鼓經》卷下:「佛告大眾:『汝等勿得起輕劣想。我此眾中多有弟子,於我滅後能護正法、說此經者。賢護等五百菩薩最後一人,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於我滅後,當擊大法鼓、吹大法蠡、設大法會、建大法幢。』……今此童子聞此經已,能善誦讀,現前護持,為人演說,常能示現為凡夫身,住於七地。正法欲滅餘八十年,在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迦耶梨姓中生。當作比丘持我名,如善方便守護田苗,於我慢緩懈怠眾中離俗出家,以四攝法而攝彼眾。得此深經,誦讀通利,令僧清淨,捨先所受本不淨物。為說大法鼓經,第二為說大乘空經,第三為說眾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擊大法鼓、吹大法蠡、設大法會、建大法幢。」
《文殊根本續》:「於吾滅度後,四百年之時,比丘龍出世,於教信且利,證得歡喜地,住世六百年。彼聖者修成,孔雀佛母咒,且通諸經論,無實甚深義。棄身離世後,往生極樂剎。最終決定得,正等覺果位。」
《中論序疏》:「舊云:龍樹是初地人。關內姚道安,學智度論,云:此是龍樹引眾生令入初地,而實是十地人也。問何依人也?答:若雲初地,則二依人也。若是窮學,則第四依人。問:云何是四依?答:且依一判。如小乘,見道前,具煩惱人是一依。須陀洹、斯陀含是二依。阿那含是三依,羅漢第四依。約大乘,望十迴向,是一依。初地至七地,是二依。八九地是三依,十地第四依。如楞伽是第二依,如睿師是第四依。以釋迦佛法,無別菩薩僧,龍樹是出家之人,故依小乘位分之。名貫道位者,菩薩位之通名也。德備三忍,謂信順無生也。」
龍樹《大智度論》:「廣經者名摩訶衍。所謂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首經。法華經。佛本起因緣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摩訶衍亦如是。菩薩初發意所行。為求佛道故。所修集善法隨可度眾生所說種種法。所謂本起經。斷一切眾生疑經。華手經。法華經。雲經。大雲經。法雲經。彌勒問經。六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摩訶衍甚多無量無限。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萬偈。諸龍王阿修羅王諸天宮中有千億萬偈等。……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諸佛本起經。寶雲經。大雲經。法雲經。各各十萬偈。法華經。華手經。大悲經。方便經。龍王問經。阿修羅王問經。等諸大經。無量無邊如大海中寶。」
《中論》卷1:「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化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在漢、藏兩系的大藏經裡,署名為龍樹所撰的著作極多。但在漢地佛教的傳統裡,學者的研究大體上只局限在少數的幾部作品上,缺乏通盤性的概觀與整體性的研究。然而,卻有不少藏地學者,或從事龍樹著作的系統性分類,或解明其作品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些藏地學者的研究,對於我們判別龍樹著作的真實性,乃至通觀其人整體的思想,都是極其珍貴的資料。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