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1 18:16:57| 人氣1,6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法的要領與修行次第 文:*釋濟群*法師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法的要領與修行次第  文:*釋濟群*法師

佛法的要領與修行次第,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我們發現很多人修學佛法很多年,依然不得要領。佛法非常博大精深,佛不像基督只有一本《聖經》,佛有漢傳、藏傳、南傳,漢傳佛又有八大宗派。

對於一個修行佛法的人而言,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引導,光憑自己去修學是蠻難的。但是目前在我們佛界而言,正能給信眾一個非常合理的引導的老師、方法並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依之後,可能就成了孤兒了,沒人管了。還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會去看很多書、很多經典。但在修學佛法上,還是不得要領。即使對佛法在道理上能有所領會,能不能用的起來呢,能不能正用佛法來改變的生命、改變的人生,用佛法去對治的煩惱,把所學的佛法落實到修行上,能不能做得到呢?恐怕很多人還是做不到的。原因又是什?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傳統的佛法一直缺乏一個大眾化的修學體系。我們傳統的每一個宗派都代表著一個修學體系,比如說天臺宗、法相宗、唯識宗、三論宗,每一個宗派都是一個修學體系。但是讓我們現在的人去學習那些宗派,對我們現在社會上的居士們,蠻困難的。即便是我們佛學院的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引導,學上五年、十年,依然還是分不東西南北。所以我覺得修學佛法對大眾而言需要有一個簡明的修學體系。

一個簡明的修學體系要具備三個特點。一是要對佛法的基本要素非常楚。比如說佛法有幾個要素?對佛的修學必須具備幾點?

我認佛法的基本要素有五個,五大要素。第一是依,第二是發心,第三是戒律,第四是正見,第五是止觀。佛法起碼有這五個要素。第一點要做到,我學佛法,我究竟要住什一些要領我就等於住佛法了。不管是漢傳、藏傳、還是南傳,不管是念佛還是參禪,不管你是看什麼經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你必須圍繞這樣一些要領去修學。這是第一點。

第二是它需要一個明確的修學目的。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次第。如果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次第的話,這個學習就會很混亂。有的人從一開始就接觸禪宗,簡直高興得不得了,非常喜歡禪宗的公案,聽了一大堆,用不起來。有的人喜歡教理,可是這個教理學了半天,怎麼用啊?不懂。這是沒有次第。

我們傳統的佛教講究的是圓和頓,有不重視次第的特點。所以我們現代人修學佛法也不重視次第。因為沒有次第,所以這個修學佛法就很難修上去。就算你念佛參禪能夠得到一點小小的體驗,可是你沒有一個相應的基礎,修行還是上不去,你只能到某一個階段,得到一些體驗。因為就像一棵樹,如果沒有肥沃的土壤作為基礎,是長不大的。我們修行的道理其實也是這樣。它要有基礎、有次第。

第三是要有可操作性。比如說我們修行分為五步,每一步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樣的標準,需要有一個量化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一個量化的東西,比如我們念佛,已經念了一百年了,可是你也不知道你念到什麼地方,念到什麼程度了,能不能往生西方啊?自己還是沒有信心。參禪的一天到晚在那裏參著,但你參什麼?參到哪里去了?我們還是不清楚。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多數人對佛法的要領次第都不清楚。

所以在學教的過程中才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參禪的人,現在禪在社會上很時髦,尤其是文人禪、文字禪。我們各地也有蠻多的禪堂,有不少人在打坐參禪。可是參禪你到底要參什麼?參,就是一種尋找,尋找什麼?你到底要找什麼?如果你對你要找的這個對象不是很清楚的話,那你在那裏找不是瞎找嗎?瞎找要出危險的。因為你瞎找就有可能找錯了。你沒有教理的基礎,你就不知道你在找什麼?如果你有教理的這種正見的基礎,你才有可能知道你在找什麼,你不要找什麼。因為我們在明白我們要找什麼的同時,就意味著我們明白我們不要什麼。

參禪要明心見性,這是心地的東西,是心地法門。它是向我們的內心去尋找。可我們的內心啊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世界,比外在的世界要複雜得多、深奧得多。你不知道你要找什麼,你怎麼找啊?還有你用什麼方法去找,這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事實上需要有一個人來帶著你,就像我們去一個地方去探險,參禪有點像去探險一樣。如果我們去探險,最好需要有一個對路途特別熟悉的人;沒有一個對路途熟悉的人,那就可能很危險。

所以參禪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你需要知道你要找什麼,另一方面你要知道你用什麼方法才能找到。它需要一個正確的方法,比如參話頭啊,起疑情啊,我們隋唐時期的祖師在禪宗這個怎麼打開我們的本來面目方面,都有非常多、非常好的用心方法。關鍵是我們能不能用起來,有沒有怎麼用的指導。所以我們需要目標很明確。

另外做事,在佛教裏面做事也是一種修行,但是做事也可能不是一種修行,因為做事關鍵是懂得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去做事。因為我們現代人做事都是追求一種外在的結果,客觀上的結果。你看社會上很多人是在做事的過程中把心做壞的,在我們佛教界也會出現這種問題。很多人可能事情做得越大,內心離佛法的實質就越來越遠。

因為他不懂得用一種什麼樣的心來做事。只是追求一種外在的結果。當我們說到做事的時候,這裏面關係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修學佛法,它的重心究竟在哪里?比如說我們學習教理的人,它的重心我們有可能放在教理上。我們做事的人,我們可能把重點放在事上,把事做好。但事實上,真正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做事學教都只是一種方便,都只是一種相對的重心。

我們修學佛法真正的重心是在我們的內心,我們學習教理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內心,是為調整我們內心服務的。我們做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調心的過程。做事的過程中必須有一種正確的發心,沒有正確的發心,我們很可能事情做得越大,我們內心離佛法就會越來越遙遠。因為我們在做事過程中很可能把我們所有的凡夫心、世俗心統統都給調動起來了,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我們學習佛法的重心正是我們的心。現在社會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的心態不好,人的精神問題。現代人過分關注物質的世界,很少去關注我們的內心。事實上,真正跟我們的生命、跟我們的人生關係最密切的,恰恰是我們內心,我們的心。心是一個什麼東西?心,它的定義,是具有選擇和創造的作用。

每個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比如說我們讀書,我們讀什麼學校,不讀什麼學校;或者我們工作之後,做這個工作,不做那個工作;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交這個朋友不交那個朋友;我們在選擇物件的時候,我們選擇這個男孩子不選擇那個男孩子,或者選擇這個女孩子不選擇那個女孩子,這個過程都由誰來決定啊?都是我們的心在決定。除了心以外,你們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東西具有選擇的能力?任何物質的東西都沒有選擇的能力,只有我們的心有選擇的能力。同時我們的心還具有創造的能力。

我們選擇了之後就會去創造。所以人類的世界是人類的內心創造出來的。我們可能會說,是我的手啊腳啊創造出來的。但真正能夠創造的不僅僅是手的問題,而是因為你的心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人和動物相比,人類為什麼有五千年的文明,而動物沒有,為什麼?因為人具有理性的思維能力而動物沒有。真正從身體上這個能力來說,動物可能超過我們。你看鳥會飛,魚可以生活在水裏,還有很多動物都跑得很快,可是我們人能超過動物,最主要還在於人具有這種抽象思維的能力,所以人類能創造五千年的文明,人還能成賢成聖,成佛做祖。我們選擇什麼這個很重要。

你們的現狀,你們的事業,你們的家庭,你們的感情,無一不是選擇的結果。正像你們今天能到這裏來參力口生活禪夏令營,來學佛,也是因為你們的選擇。同樣的,你們沒有選擇來學佛,你們就不會來了。根源於我們的選擇,所以我們是什麼?因為選擇了什麼我們就會去創造什麼。生命就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慣性,是我們選擇的一種結果。

佛教裏面有一首偈語,叫做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把這個生命分為十法界,有佛的法界,有菩薩的法界,有緣覺、聲聞、阿羅漢的法界,有天的法界、人的法界、阿修羅的法界,有地獄的法界,有惡鬼的法界,有畜生的法界。每一個眾生事實上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的世界。我們不要以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裏,事實上,我要告訴大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你看到的所有的東西,事實上都是被你的認識處理過了的,並不是世界的真相。

我們的心選擇了什麼,我們就會是什麼。成佛靠我們的心去成,下地獄也靠我們的心去下。《六祖壇經》裏面說:前念迷就是眾生,後念悟就是佛。所以眾生的選擇也不是天壤之別的,生命只是在迷和悟之間。因為我們的選擇不同,所以我們會創造各種不同的生命。所以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長相,包括我們的智商,我們的情商。這些都是由什麼決定的?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都是我們在無盡的生命延續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都是取決於我們內心在不斷地選擇,選擇之後去創造,因為我們選擇了之後我們就會去進一步的努力。

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事實上是在完成一種生命的力量。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外在的,同時也是內在的。我們在創造世界的同時也是在創造我們內心的某一種力量。只是我們平常很愚癡,我們只關注外在的結果而忽視了內在的結果。但事實上,真正對我們生命產生巨大影響的是我們內在的力量。因為外在的所有事情很快都會過去,都是過眼雲煙。

但是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我們生命內在形成的情緒,形成的心理經驗,形成的能力,會盡未來際長時間地影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想法會變成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行為會變成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習慣慢慢地變成我們的性格,我們的性格會變成我們的人格。我們每個人的人格代表我們當下這種生命的素質。所以你是什麼,主要是你擁有一種什麼樣的生命素質。擁有一種什麼樣的生命素質,就意味著你是什麼。

學佛的目的呢,通常我把它歸納為兩句話:舍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質。就是捨棄你的凡夫心,因為我們的心,事實上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染的層面,就是雜染、妄想的層面。還有一個是清淨的層面,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成佛,幫助我們成就解脫的這樣一個層面。那麼在佛教裏面,比如像唯識方面的一些經典,它會把關於我們妄心的一些情況介紹得很清楚。在佛教裏面,還有如來藏的這一體系的經典,講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對每一個人,我們的內心事實上是具備兩個層面,一個是真的層面,一個是妄的層面。

那麼學佛的目的呢?就是要幫助我們如何捨棄、擺脫這種妄想的心,因為這種妄想的心是建立在無明的基礎上。我們因為無明、我執、貪嗔癡造成了我們現在的妄想心,這個妄想的心是一個不斷製造痛苦的機器,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東西,給我們不斷地製造麻煩。我們每天向外不斷追逐,忙這忙那,靜不下來,就是因為這顆妄想的心,這顆躁動不安的心。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妄想的心,無論在哪里我們都會很自在的。

佛陀的成就是得大自在啊!我們凡夫就是擁有一個不自在的心,擁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這顆躁動不安的心需要不斷向外尋找它的東西,需要不斷地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每天為我們的思緒、想法推動著忙來忙去。就是因為這顆躁動不安的心,我們才不自在。佛教講人生是苦,這是佛教對人生所作的一種本質性的判斷,不是從現象上來說的。如果從現象上來說,人生確實是有苦有樂,但苦和樂在人身上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痛苦是一種本質性的東西,快樂是相對的,快樂只是對痛苦的一種緩解。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我們能不能說世界上有一種快樂是本質上的快樂?沒有。什麼是本質上的快樂呢?就是不論你什麼時候享受它,它都是快樂的,無論你享受多長時間,它都是快樂的。如果符合這兩個定義的話,這種快樂就是本質性的快樂。所以世界上不能找到這樣一種快樂的。

世界上的任何快樂都沒有具備這兩個本質。但是痛苦卻是本質的,肚子餓了是痛苦,只要你不吃飯就會餓,我們可以說任何一種享樂本質上都是痛苦的。比如說我們走路,走路本質上就是一種痛苦的事情,只要你拼命走,一直走下去,你就會很累。什麼情況下走路不會痛苦?如果你坐的時間長了再起來走就不會痛苦。

看電視、洗澡道理都是一樣的,洗澡的本質不會是快樂的,因為身體髒了才會去洗澡,當我們洗澡的時候,我們想洗澡的這種想法和身體髒的痛苦被緩解了,所以我們就會覺得快樂。但這個緩解如果過度了,如果你繼續洗下去,在澡堂裏面泡的時間長了,還是痛苦的。我們吃飯是因為有了肚子餓這個前提,如果說沒有餓的前提,吃飯是一種痛苦。但吃飯為什麼會快樂呢?就是因為你有這種饑餓的感覺,你吃飯就會緩解饑餓的感覺,你會產生一種快感,但其本質不是快樂的。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人生是苦!為什麼是苦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生命本質上就是一台不斷製造痛苦的機器。這就註定了我們的人生是有漏的,有漏皆苦啊!有漏的生命就是一個痛苦的生命。所以一個人,不論你怎樣改變外在的環境,不論你有多高的地位,不論你有多少錢,只要你有煩惱,一樣是很痛苦的。

真正要解決痛苦,就是要改變你生命的品質,這些有漏的品質註定我們要痛苦。因為我們內在有很多製造痛苦的因素,如果我們要改變痛苦,就是要徹底地清除給我們帶來痛苦的品質,需要徹底地消除這些因素。所以修行的過程就是幫助我們如何戒、定,來徹底地消除這些給我們內心製造痛苦的因素。

我們凡人為什麼成為凡人?這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品質決定的。我們生命的品質是貪嗔癡、無明、我執,是一個不斷製造痛苦、煩惱的力量,所以我們是凡夫。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是因為他成就了佛菩薩具備的品質。這種品質又是什麼?就是無限的慈悲、無限的智慧,大慈悲,大智慧,所以佛菩薩的品質就有兩大特徵,即慈悲和智慧。成佛是什麼,就是成就慈悲,成就智慧,在成就了慈悲和智慧以後就是成就了解脫,成就了自在。

修行的目標是捨凡夫心”——就是捨去凡人的生命的品質,成就佛菩薩的人格。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而且內容要完整。因為如是因,如是果,如果修行時你的心用錯了,儘管很努力,也有可能南轅北轍。比如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繼續用凡夫心去修行,去做事,那麼我們成就的還是凡夫心。修行其實就是一種對我們內心信念的錘煉。每個人在成長中,每天都在不斷訓練我們的內心,我們讀書、成家、做事、學習,每一種能力的具備、性格的形成,實際上就是代表了我們對內在信念成功的一種表現。

比如說,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虛榮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自卑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嗔恨心很大,有的人把自己訓練得貪心很大,這個心來自哪里?事實上也是你自己修起來的。只是因為我們在一種不自覺、無意識的狀態中經常訓練,比如說你在貪癡,其實你在貪癡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強化、訓練、張揚你的這種貪癡;你喜歡發脾氣,你經常發脾氣,在對別人發脾氣的同時,事實上也在張揚你的這種嗔恨心。

同樣對於修行,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我們的內心給我們造成的禍患,所以我們希望有一種良好健康的心態,乃至像佛菩薩這樣的心態。佛菩薩的心是怎樣修起來的?佛教所有的法門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訓練像佛菩薩一樣的心態。如果方法錯了,問題就大了,即使修煉一百年、一千年都不會有結果的。因為你所做的很可能是南轅北轍。就像在牛的腳上擠牛奶一樣,永遠不會成功的。

另外一個方面,修行的內容還要完整,如果內容不完整,修行的成就是不圓滿的,甚至是沒有辦法成就的。要想達到圓滿,方法是什麼?就是我所提到的五個要素。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八萬四千法門,其要領就在於此。抓住了這五個要素,也就抓住了一切佛法。這五個要素就是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之所以提出這五大要素,是我非常認真地對各個宗派修行考察所作的總結,不是隨隨便便的。我發現,在修行方法上,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解脫道,一條是菩薩道。解脫道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自己的解脫,通常我們把它稱為聲聞乘。菩薩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成佛。與解脫道不同的是,菩薩道不僅要完成自我解脫,還要引領六道一切眾生一起走向解脫。

為什麼需要五個要素全部具備?五要素的第一個就是皈依,何為皈依?因為要完成解脫的修行,就需要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完成解脫的方法,比如說我們錢多能不能解脫,地位高能不能解脫,還有其他宗教能否幫助我們真正完成解脫,世界上許多的哲學智慧能否幫助我們真正解脫。

信仰的過程、皈依的過程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理智的選擇。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三寶,需要我們用理性去審視。如果我們沒有理智的選擇,就不知道佛法到底好還是不好。如果我們不知道佛法的究竟處,雖然學了佛法,我們沒有真正認識佛法。這樣的話,學與不學就沒什麼兩樣。所以我們要確定佛法是否是能夠幫助我們究竟解脫生命的痛苦、煩惱、迷惑的方法。我們需要採取皈依的方法,皈依就是對解脫方法的信心。當然我們所皈依的不止是法,是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佛就是解脫的典範、目標。

解脫不是一種空洞的理論,是由很多人已經通過這種方法在這條解脫的道路上修行成就了的。還有不少歷代祖師大德前仆後繼的沿著這樣一種道路已經走上成就了的。所以我們對佛菩薩要尊敬,他們是我們在解脫道路上的典範。法就是方法,我們要相信這個方法。僧就是指導我們使用這個方法的老師,整個僧團是我們走向皈依的物件,但是要真正走向解脫還是要選擇很好的導師,尤其是僧團裏面的善知識。

所以皈依是一種宣誓,是一種生命的誓言——就是宣誓我要以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要有發自內心的這樣一種誓言,整個皈依的儀式主要是在完成這樣一種誓言。我們這一份皈依之心是發自內在的,是真切的,這樣三寶在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份量,就會有地位,佛法對我們的人生就能夠產生作用。否則佛法在我們的心中就比不上吃喝、家庭、工作等,如果這樣的話,真正對你生命產生作用的,不是佛法,而是衣食住行、貪、嗔、癡。所以皈依,就是對這種解脫的方法建立一種永久的信賴,這份信賴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個信賴之後,我們要發心。發心其實就是一種生命的意願,就是要以解脫作為我生命的目標。當我們說到解脫的時候,你是否已真切地認識到輪回是苦,你是否認識到生命的本質是苦的這個道理。當然生命的本質對於我們凡夫來說是苦的,對於佛菩薩來說是快樂的。我們要認識到輪回是苦,因為我們真正認識到輪回的本質是苦的,就會對輪回不再有絲毫的期待之心,不再有絲毫的興趣,內心自然就是平靜的。因為我們已經把它看透。這樣才有可能生出真切的出離心,一旦我們真切的出離心升起,在修行上我們就成功了一半。

因為我們所有的妄想、煩惱都是建立在對世俗的五欲六塵,也就是對輪回的這種興趣上,我們對五欲六塵、對家庭工作兒女等有太多的在乎,對這些的在乎使得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妄想,對這個世界就會有很多的期待。我們需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環境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事情並不多。每天這個世界上要發生多少天災人禍,多少人死亡,可是對我們不會產生真正的影響。我們走在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但是你走過了,不會對你有多大的影響。

可是如果發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和你有關係的,如你曾經討厭過或是喜歡過的東西,對你就會有影響。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一定是和我們的人生、生活有關係的事情。所有的環境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就是我們內心裏面的一種相應的力量,一定是你在乎過的,你執著過的,所以真正能夠對你產生影響的事情,真正根源在於你的內心,不是環境的。所以修行要解脫的是你內心的煩惱。

解脫凡夫心、惑和業,就是要解脫無明、我執、貪、嗔、癡。很多人說我每天也在念經、拜佛,也看了不少書,可是我的煩惱怎麼還是這麼重?原因是因為你雖然看書、誦經,但並未掌握真正解脫的能力,真正解脫的能力在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內在。我們看書、誦經其實只是幫助我們獲得這種能力的一種增上緣。

我們的內心會製造很多煩惱,在無明我執的慫恿之下,會製造無量無邊的煩惱,會製造生死輪回,心的功能很大,但是佛菩薩的功德也是我們內心製造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內心還有另外一面,除了製造煩惱以外,我們內心還有解脫的能力,還具有潛在的無限的力量。所以整個修行的過程主要是幫助我們去發現、認識、熟悉、使用這種解脫的能力。這種解脫能力是什麼?就是空性正見,就是無漏智慧。聲聞修行裏面有五種法行,就是戒、定、慧、解脫、正見。慧就是無漏智慧,就是解脫能力,禪宗講到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要見這種解脫能力。

我們需要瞭解心的本質,而不是陷在表面的一種迷茫的狀態裏面。這種迷惘的顯現代表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念頭,我們的內心有各種各樣的力量,人的內心就如同一個雜草叢生的花園,有各種各樣的草和荊棘,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大堆混亂的情緒、一大堆煩惱和錯誤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的凡夫心。有的力量強一點,有的力量弱一點。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現在是不能自己的,我們都是在每一個想法的推動下,不自覺地去做事情,一會想出去走走,一會想要去找一個朋友,要搞一點什麼吃的,或者生氣地去找人發一頓脾氣。看到人家買東西了,你就想去買。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多數人都不知道。

人們的每一種需要都是自己建立起來的,並不是說生活一定就是必然的。哪怕是最原始的東西——我們說吃飯是一個人類的基本需要,但是人應該一天吃幾頓,人應該吃什麼,吃到什麼程度,其實也沒有一定。比如說,平常人一天吃三頓,但有的人還要吃夜宵、吃點心,可能要五六頓。也有修行人他只要吃兩頓或一頓,甚至還有的人可以不吃。每天的睡眠,可能有的人要八個小時,有的要六個小時。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沒有必然性,我們大家要知道,都是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我們在向外尋求的同時,也在建立我們內心的一種依賴。

凡夫心就是在不斷地建立需要,建立需要的過程中也在建立依賴。我們又會害怕失去這種依賴,所以我們就會不斷地去尋找這種依賴,所以我們會很累。我們的每一種心理其實都是在無明的慫恿下,在外界的誘惑下,逐漸地形成我們各種各樣的內心。每一個念頭都代表著一種心理需要,每一種心理需要都在向外攀緣。在向外攀緣的過程中,我們早就迷失了自己了。

我要告訴大家,其實生命是可以自足的。在這個空性的層面,它就沒有任何需要了。它本身就是解脫的,就是自在的,本身就是充滿著法喜,快樂無比的。我們只要會體驗這個心的層面,我們就會無時無處不能過得愉快。其實,每一種需要,你在滿足它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強化它的力量。它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大。最後,使得你只能隨著這樣的心理力量不斷地輪回。其實輪回就是我們內心妄想的一種延續,輪回就是一種生命的低級重複。所以,解脫道的修行會幫助我們去獲取這樣的一種能力。認識這樣的能力,使用這種能力,我們生命中的妄想、煩惱和痛苦統統都會解除的。

所以,戒定慧的修行,就在於幫我們完成解脫。比如,戒和定,都在完成一種內心的簡化。這要通過持戒的過程——我們不要去接觸不應該接觸的東西。我們凡夫的特點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很多東西你見不到,妄想自然也就少了。但是,我們是不是不要去接觸環境,我們就沒有妄想了呢?不是的,我們的第六意識會自己製造妄想,它不僅有外延,還能內在地製造妄想。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就算是關在房間裏,他還是會不停打妄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需要修定。

定就是把你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境上。如果我們能夠把心定在一點上,我們就不會有妄想。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有負面的作用,所以,修行要選擇一個善的所緣,不要有負面的。有的人談戀愛,他也談得很專注的,進入戀愛三昧。可是戀愛三昧是一個產生煩惱的所緣境啊!他還是在培養一種不善的情緒啊!那不是一個好的所緣,所以修定要選擇一個沒有負面的所緣境。讓心得到安住,我們的內心的環境就會清淨。這個時候我們要見性,就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講禪宗的見性、參禪,什麼是參啊?參就是尋找!尋找什麼?如果說這個環境非常的複雜,你要找個東西就很難。像如果這裏有一萬個人,而且這些人還在不停地動,我要找一個人,這很難。我現在怎麼樣才能在這一萬個人中找到一個人呢?首先,可以讓這些人不要亂動,把他們定住。還有一個辦法,把一萬個人簡化為三個人。或者說,我讓這之中的不相關的9997個人全躺下來,只有三個人站著,我再找這個人會容易得多。這種戒與定的修行,其實就是在作一個心靈環境簡化的工作。當心靈環境簡化了,再作空性的觀修,馬上就會進入空性了。所以,空性見就代表我們生命中的力量。

除了戒和定之外,我們要學習經教,要有正見。比如說,《阿含經》裏面講的無常的正見、無我的正見,唯識中講的唯識的中道見,中觀中講的緣起性空的正見。我們有了正見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要找的是什麼,我們不需要的是什麼。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得清楚,什麼是和什麼不是。就像你們到火車站去接一個人,如果說你根本不知道這個人長的什麼樣子,你怎麼去接啊?至少你要有個照片,你才知道你要接的是誰。所以這個正見就像這張照片一樣。我們在做觀修的時候,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一個模本。正見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還要有一個好的老師,他能夠帶領你怎麼樣去認識自己的內心,一步一步地走。

我們認識到大乘菩薩道的修行能夠幫助我們成佛,我們要針大乘菩薩道的方法生起信心,這就是皈依。佛就是大乘菩薩道的榜樣,說明這個大乘的菩薩道是可行的。我們今天如果按這個咱去走,過去無量無邊的諸佛都沿著這條路走向無上菩提了,我們一樣也可以抵達。我們要有這個目標,對這個目標生起信心。

法,就是大乘佛法,它可以幫助我們具備成佛的品質,我們要對這個方法生起信心。我們現在有了方法,有了榜樣,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完成呢?我們很可能根本就做不起來。因為世界上的教育都需要有老師,同樣的我們要學佛更需要有老師。所以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我們需要對僧中的善知識生起信心,生起皈依之心,所以要皈依僧。皈依就是一種宣誓一一我要以大乘的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儘管有種種法門,簡單地說就是關於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大小乘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發出離心,就是要出離輪回。如果你不想出離輪回,沒有意識到輪回的過患,那麼你的學佛是不會有深度的,你的學佛是不會真切的。如果你只能讓自己出離輪回,這僅僅是聲聞乘的發心。菩薩的出離心就是要把這個出離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當我想到出離的時候,我同時也想到在六道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輪回中受苦,我不忍心自己出離,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我要帶著他們一起出離啊!聲聞出離的所緣物件就是自己一個人,而菩薩的出離心的物件是一切眾生,這種出離心可以成就我們的慈悲。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多少都會有悲憫之心。悲就是拔苦。這就是慈悲之心。我們每一個人多少都有這種心。我們這個心到底有多大呢?修慈悲就是從學會怎樣去理解別人開始,我們對別人的理解可以到什麼程度?我們對別人的同情又能到什麼程度?我們問問自己,在自己的心裏裝了幾個人?有些人可能只裝一個人,有些人可能裝了一個家庭,有些人可能還能多裝兩個,這說明什麼道理啊?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很有限的。

我們看看觀音菩薩的慈悲心,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一切眾生他都無條件地幫助,沒有親疏分別;同體——觀音菩薩把一切眾生看作是一體的,因為觀音菩薩已經體悟到眾生與十方諸佛在生命的某一個層面是相同的。因為他已經體會到這種一體要對這個方法生起信心。我們現在有了方法,有了榜樣,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完成呢?我們很可能根本就做不起來。

因為世界上的教育都需要有老師,同樣的我們要學佛更需要有老師。所以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我們需要對僧中的善知識生起信心,生起皈依之心,所以要皈依僧。皈依就是一種宣誓一一我要以大乘的佛法僧三寶作為我生命的歸宿,作為我生命的依賴。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儘管有種種法門,簡單地說就是關於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大小乘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發出離心,就是要出離輪回。如果你不想出離輪回,沒有意識到輪回的過患,那麼你的學佛是不會有深度的,你的學佛是不會真切的。如果你只能讓自己出離輪回,這僅僅是聲聞乘的發心。菩薩的出離心就是要把這個出離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當我想到出離的時候,我同時也想到在六道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輪回中受苦,我不忍心自己出離,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我要帶著他們一起出離啊!聲聞出離的所緣物件就是自己一個人,而菩薩的出離心的物件是一切眾生,這種出離心可以成就我們的慈悲。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多少都會有悲憫之心。悲就是拔苦。這就是慈悲之心。我們每一個人多少都有這種心。我們這個心到底有多大呢?修慈悲就是從學會怎樣去理解別人開始,我們對別人的理解可以到什麼程度?我們對別人的同情又能到什麼程度?我們問問自己,在自己的心裏裝了幾個人?有些人可能只裝一個人,有些人可能裝了一個家庭,有些人可能還能多裝兩個,這說明什麼道理啊?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很有限的。我們看看觀音菩薩的慈悲心,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一切眾生他都無條件地幫助,沒有親疏分別;同體——觀音菩薩把一切眾生看作是一體的,因為觀音菩薩已經體悟到眾生與十方諸佛在生命的某一個層面是相同的。因為他已經體會到這種一體的層面,所以他很自然地就能發起這種同體大悲之心。

慈悲心的修行,就是要擴大心量,擴大同情心。這個過程要通過修行,修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願菩提心,是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要幫助一切眾生走出輪回,要給予一切眾生快樂。菩提心不是一種說法,真正的菩提心要把它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我們就會對一切眾生升起慈悲心。現在我們對眾生的慈悲心之所以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心。我說要慈悲眾生,可是我對眾生不感興趣啊!所以我們要修菩提心,甚至還要修空性見,把我們這種由無明、我執所形成的種種不平等的、好惡情緒的心一點點地敲掉。如果把這些心都敲掉了,你的慈悲心就升起了,你自然就成觀音菩薩了。你對一切眾生都升起菩提心,你的慈悲心就圓滿了,成熟了,你就可以與三世諸佛平起平坐了。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