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11 10:59:24| 人氣1,3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華嚴經禪思(上)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所有佛教經典中,《華嚴經》體系雄闊,義海贍博,氣勢恢弘,妙喻紛呈,機語雋發,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華嚴宗,建構起四法界、十玄無礙、六相圓融等哲學體系,對禪宗思想、禪悟思維、禪宗機鋒公案、禪宗詩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具體探討《華嚴經》、華嚴宗的禪悟內涵對禪宗思想的影響,是佛教史、禪宗史上一個嶄新而重要的課題。

 

華嚴禪思的根本特徵是圓融。表達圓融妙喻的是《華嚴經》中奇妙的帝釋天之網。它取材於印度神話,說天神帝釋天宮殿裝飾的珠網上,綴聯著無數寶珠,每顆寶珠都映現出其他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攝,重疊不盡,映現出無窮無盡的法界,呈顯出圓融諧和的絢麗景觀。圓融是華嚴的至境,也是禪的至境。表達圓融境的禪思禪詩,彰顯出珠光交映、重重無盡、圓融諧和的美感特質。

 

華嚴思維,是大乘圓教的悟性思維,蘊含著豐厚的禪悟內涵。對《華嚴經》的禪悟內涵,可以從夢幻泡影的大乘空觀、消除分別的不二法門、絕言離相的禪悟智慧三個方面來探討。

 

《華嚴經》精譬地表達了大乘空觀思想。經文指出,只要體證到過現未三際的空性,則萬法無從安立,不執假有,不溺頑空,即可見性成佛: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于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華嚴經》以豐富的象徵,表達了對空的體證。其中最為常用的譬喻有:

 

1>“佛觀世法如光影。”“知諸法門悉皆如幻,一切眾生悉皆如夢,一切如來悉皆如影,一切言語悉皆如響,一切諸法悉皆如化。夢幻光影,當體即空。菩薩解脫的智者觀察諸法,如夢幻光影,便不會執著癡迷,不會心逐境轉,而保持心靈的空明與自由。

 

2>觀聲緣起如穀響,是故得成此光明。”“ 解了一切世,種種諸音聲。了知音聲性,常樂寂靜地。明解諸世間,一切悉如響。猶如語言道,宣明種種法。眾生樂染著,虛妄之音聲。如彼音聲相,世間亦如是。音聲穀響,當體即空。以此心境觀照塵寰萬象,便可鬧中取靜,喧中得寂,自在灑脫,無牽無著。

 

3>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 “ 如有見陽焰,想之以為水。馳逐不得飲,輾轉更增渴。……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熱時焰,諸行如芭蕉。心識猶如幻,示現種種事。陽焰泡沫等本是眾緣合成,系幻覺所生,癡迷眾生執幻成真,求之不得,徒增渴愛。菩薩洞知其幻,欲想自滅。

 

4>“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靈是一個技法嫺熟的繪畫大師,世間的種種形色都是它的繪畫,沒有一件東西不是由它所生。心佛及眾生之所以無差別,在於它們都是世間現象,因此都虛妄不實。

 

《華嚴經》有著天才的想像力,充斥著精彩絕倫的譬喻,表達了對空的直觀體證。經文所描繪的一切諸法,均虛幻不實,為華嚴的性空緣起奠定了基礎。

 

《華嚴經》強調要對一切法離分別,提倡不二法門:若於佛法中,其心隨平等,入不二法門,彼人難思議。”“ 指相對的觀念,又叫邊想二邊。相對的觀念產生於分別心,而分別心是痛苦的根源。

 

《華嚴經》通過對十二因緣的深邃感悟,形象地描繪了由於分別而產生的生死輪回因果鏈。為了斬斷輪回之鏈,經文反復強調要不生分別心,離絕相對念。這種不二,有三個層次:

 

首先,要離絕一多之類的世俗常情的相對觀念:寂然不動離邊想,是名善入如來智。”“ 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 “不動離二邊,此是如來智。……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無有一與多,是名隨佛教。同上一多之類的相對觀念是世俗常情,修行的第一步就要將之斷絕。

 

其次,要離絕解縛之類的學佛初階的相對觀念。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一俱不可得。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實,不知聖妙道。” 臻于學佛初階者,離絕世俗分別念,追求涅槃聖境。殊不知輪回生死固然未悟,執著涅槃同樣沉迷:離諸分別心不動,善了如來之境界。……能所分別二俱離,雜染清淨無所取。若縛若解智悉忘,但願普與眾生樂。”“ 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淨。若能通達諸法性,于有于無心不動。離諸分別的心靈如同虛空,絕能所,超染淨,忘解縛,泯有無。如果高推聖境,就會墜入解脫深坑,陷於新的執著。

 

復次,要離絕不二之類的學佛進階的相對觀念。諸法寂滅非寂滅,遠離此二分別心。知諸分別是世見,入於正位分別盡。通過對世俗之智的揚棄,不執著於一多之類的世智層次的不二,便由第一層面上升到第二層面,進入了學佛初階的不二法門,此時對能所、有無之類的相對觀念也悉行棄捐,是深邃通脫澄明高遠的甚深般若智慧。而般若的特性在於隨說隨掃,不斷地否定,甚至對它自己也毫不容情地予以掃除。

 

由於不二法門是超越言語分別的,它是對佛境的直觀體證,如果將不二作為一種觀念,就淪於增語、戲論,仍然是。大乘空觀諸相皆空,不二法門遠離分別,由此生發了絕言離相的禪定智慧。對形相的破除和對言語的揚棄,成為《華嚴經》的重點。

 

基於大乘空觀和不二法門,《華嚴經》提出了無生無滅的思想:諸法無生亦無滅,亦復無來無有去。”“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 諸法從本來,無生亦無起。無相無有成,亦無去來義。

 

無生無滅,即是涅槃,是般若智慧觀照下的世界本相,以及觀照這本相的澄明襟懷。經文從本體無生的角度,提出了不可執相的理由,批評了凡夫著相的癡迷,並指出分別取相是輪迴的根源: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 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回生死獄。

 

此經還進一步指出,不但對世俗的幻相不可執著,對佛的相狀也同樣不可執著: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禦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因此,獲得了佛智的人,就要遠離幻相:一切諸如來,遠離於眾相。既然著相的根源是由於分別,而分別會導致清淨眼的喪失,因此就應當遠離分別,離言絕相,才能見到如來。

 

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 言語說諸法,不能顯實相。《華嚴經》的觀點,言語是幻法,作為幻法的言語不能表徵真如實相,並且,言語與分別總是聯繫在一起。

 

一切言語,皆從覺觀而生,才有覺觀,便形紋彩,發萌芽於境上,起兆朕於心中。心境對治,便為質礙。要想體證真如,必須離絕言語。但是,離絕言語並不等於不使用言語,超越形相不等於不使用形相: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並皆離,知其悉是語言道。

揚棄言語、形相的深層意蘊乃是揚棄言語、形相的分別性指向,而要擺脫言語、形相的分別性指向,往往又必須使用帶有分別性指向的言語、形相:非言何以知乎無言,非相何能顯乎無相?《華嚴經》偈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遍世間。
又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複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斯皆以相顯無相也,則無言不礙言,無相不礙相。故知無言即言,曾無別體。相即無相,豈有異形?

 

由此可見,無言,何妨言滿世間;諸相,不礙萬象紛紜。以《華嚴經》為宗經,對《華嚴經》進行研究、持受、弘揚,中國佛學史上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新的佛學宗派,這就是華嚴宗。華嚴宗在汲取《華嚴經》禪悟內涵的基礎上,對圓融境界予以特別強調,並集中體現於事事無礙十玄無礙六相圓融等禪悟思維中。其中最能體現華嚴宗特色的,是事事無礙的現象圓融論,它徹底取消了生佛諸法的界限,將人類精神、審美感悟,提升到圓融互攝、恢弘雄闊、重重無盡的境界。

 

1>華嚴的緣起觀--佛教各宗都承認事物或現象均依據特定條件而產生、變化和毀滅,緣集則有,緣散則無。《華嚴經》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因緣起。大乘空觀觀照下的諸般事物,因為是各種因緣條件和合所生,本身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因此萬法皆由緣而起。這種由於自性空而產生的緣起,也叫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宗鏡錄》卷8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  諸法緣起性空,沒有自性,這就避免了萬物因有自性而勢必互相妨礙的理論困難。緣起是佛教各派遵循的基本原理。華嚴緣起觀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色。

 

2>淨心緣起--《華嚴經》把一切諸法視為法身佛的體現,清淨法身充滿世界,一切眾生都是清淨佛智的體現,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華嚴經》卷51無一眾生,而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眾生具足如來智慧,卻又顯現雜染之身,受輪回之苦,這是迷妄執著的結果。只要離棄迷妄顛倒想,徹悟自身中的如來智慧,就會與佛無異。依妄為眾生,離妄則為佛。將佛性看作是本明純淨、毫無雜染的清淨至善的圓明體,是華嚴宗佛教學說的特點所在。華嚴宗認為一切凡聖諸法、有情無情,都是清淨佛智、如來藏自心的體現,這就是淨心緣起說。

 

但是,純淨至善的本覺為什麼會產生迷妄眾生乃至於地獄、餓鬼等惡法?這是淨心緣起說所遭遇到的難題。依《遊心法界記》,法藏在論及事理圓融時,分為兩門,一為心真如門,一為心生滅門。心真如為理即真諦,而心生滅為事即俗諦。法藏謂此等理事即真俗二諦圓滿融通,而不相隔礙。宗密解釋為:謂六道凡夫,三乘賢聖,根本悉是靈明清淨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但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隨迷悟之緣,造業受報,遂名眾生;修道證真,遂名諸佛。又雖隨緣而不失自性,故常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生滅二門,未曾暫闕。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4這仍然是以《起信論》的心具真如門、生滅門之義,來解釋不變的靈妙真心隨緣而起生滅變化。這是華嚴宗對本覺真心如何生起凡俗眾生乃至雜染諸法的最系統解釋。對此澄觀也從迷悟的角度加以解釋。他說,眾生與佛,原本無二,由於迷悟不同,導致了眾生與佛的區別。迷真起妄,故假號眾生,體妄即真,眾生即是佛。《大華嚴經略策》: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

 

3>性起緣起--性起說是華嚴哲學的核心。性起說與以往的緣起說不同之處在於,它著重從人的先天本質上立論。法藏《華嚴經問答》卷上說,緣起說是法從緣而起,緣指事物法賴以產生的條件,指產生或生起;而性起則是以不起為起,依本體而顯現一切現象,不需要任何條件。一切事物或現象是本體直接的、全部的顯現,它們的生起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性起緣起說強調現象不待緣而產生,強調本體及本體所顯現的現象絕對實在,永恆不變。法藏以性起觀點解釋緣起。為了避免緣起詞義的混亂,法藏將之分為三乘一乘兩種:三乘緣起者,緣集有,緣散即無。一乘緣起即不爾,緣合不有,緣散不無。” 在法藏看來,一切現象都是佛智慧本體佛性、一心、法界的作用或表現,均處於相互依存、相互容攝、相互平等的和諧統一中。據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以及其他學者的看法,性起說強調了三方面內容:

 

首先,用一與一切解決了本體與作用、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係問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兼有表徵本體與作用、現象與現象的兩層意義。在表徵本體與作用時,它所說明的是本體顯現時,各種各樣的事物間具有相同的本質,其強調的是本體與作用、本質與現象的等同;在表徵現象與現象時,它所說明的是現象間的主伴關係,既強調部分與部分的協調,也強調整體與每一部分的依存。

 

其次,用以不起為起說明本體世界與現象界、解脫界與輪回界的關係。性起說認為作為世界本原的佛性是真實的、絕對的存在,它所直接顯現的一切事物或現象同樣也是真實、絕對的存在。因此它所描述的世界,既是現象界又是本體界,既是輪迴界又是解脫界,但它的重點,則是將現實世界作為人生終極歸宿。

 

華嚴二祖智儼則指出:佛性者,是一切凡聖因。一切凡聖皆從佛性而得生長。佛性是一切眾生之因、之體。智儼還譬喻說佛性有如一個無上大池,各條河流都從池中流出,河流雖別,水體全同;佛性又如泥土,瓦片雖異,泥土無殊。不僅有情眾生是佛性的體現,而且一切理事、世間現象,也是佛性的顯現。華嚴三祖法藏,也強調佛性是一自性清淨圓明體,其《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云: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以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

 

其三,以事事無礙說明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間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的和諧統一關係。從事與事融通和諧,逐一推展到每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無礙關係,即是重重無盡。在這個意義上,性起緣起又叫無盡緣起

 

華嚴宗名列中國佛教的「教下三宗」。和天台宗一樣,華嚴宗也是有判教和止觀,只是華嚴宗強調佛陀所證得的「一真法界」,多出一份玄妙離奇的描述,因此常被誤為光說不練的「名相佛教」和「口號佛教」。事實上,華嚴宗和天台宗一樣,重點不在哲學,而在止觀。修行的目標是在於悟入經中闡述的「一教圓乘」的一真法界,也就是釋尊在菩提樹下悟到的佛境界。(續)

台長: 幻羽
人氣(1,33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略識--華嚴經禪思(下)
此分類上一篇:略探--禪宗與華嚴宗之禪法交涉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