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4 01:18:22| 人氣1,0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書《當代華文戲劇漫談》自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按:于善祿,《當代華文戲劇漫談》,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出版,五南發行,2019。】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電話:(02)27055066,傳真:(02)27066100,網址:http://www.wunan.com.tw,電郵:wunan@wunan.com.tw。】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789

2002
年我第一次到澳門,是去參加「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暨學術研討會」,會中除了發表論文,與眾多來自各地的華文戲劇研究學者交流,欣賞多齣戲劇演出作品(當時代表臺灣去演出的戲碼是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女主角由天心主演),並結識了好幾位至今仍經常保持聯繫的澳門戲劇同好(本書中提到的李宇樑、莫兆忠、李俊傑等都是),拓展不少我對華文戲劇的認知視野。

 

2004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則是去參加「十年建樹(1993-2003)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這同樣是個學術性場合,不過主辦單位很用心地安排了多場創作者與研究者的對話交流,由於香港劇場各界出席參與者眾,儼然點將錄或群英會一般,奠下我日後與香港劇場密切交往的重要基礎;十五年來,我已經前往香港交流近五十次,「化零為整」地估算一下,應該在香港待了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

 

同樣在2004年,也是我第一次造訪新加坡,那是去參與「第十屆表演學國際學術研討會」(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 #10),這個盛會就像是個跨文化的「表演研究」學術超級市場,會期短,同時開設好幾個研討室,每個時段至少都有三位發表,總計近百篇的發表報告,單是大會手冊就厚達近兩公分,會後還不定期地收到電子報,內容主要收集近期內全世界範圍內的「表演研究」學術動態,像是研討會、工作坊、論著出版、講座、機構求才等,讓人讚嘆這世界竟有這麼多的戲劇學術同行,不斷地在生產並促進跨文化的交流活絡。

 

2018年我才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應檳城當地團體「路人甲表演社」之邀,擔任「2018馬來西亞(亞洲)中學“崇Young”戲劇比賽」的評審之一,感受到新、馬一帶對於中學戲劇的強力推動,同時也聯想到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在其現當代的戲劇發展過程中,中學生校園演劇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有諸多的戲劇團體與教育機構,「寓教於戲」,培育不少戲劇種子。

 

前後花了十六年(2002-2018),才實地造訪過港、澳、新、馬,這應該是除了臺海兩岸之外,亞洲華文戲劇活動發展較為活絡的地方;可惜我遲至近兩年才首度造訪馬來西亞,對於在地(尤其是吉隆坡、檳城)的戲劇發展狀況,尚未能有效掌握,因此在本書中,沒有辦法寫出較有見地的觀察,祈請見諒!我自當尋求更多機會,親赴當地,更廣泛地接觸戲劇演出與創作者,以及劇場生態。

 

這或許和我的習慣與方法有點關係。我認為戲劇終究是現場的表演藝術,倘若僅憑影音、圖文、資料間接理解,有時仍是隔靴搔癢、緣木求魚;但偏偏港、澳、新、馬這些地方,可不像臺灣島內的表演場地,說走就走,說到就到,牽涉到更多住宿及交通的行程規劃與不貲經費,這真的是要感謝這些地方許多劇團友人的安排與邀約,讓我在自費前往之餘,也減輕了莫大的經費負擔,並增加了與當地戲劇人士接觸和觀賞演出的機會,同時也參與了許多演講、座談、評審、編審等活動。

 

在這些漫遊的過程中,除了看戲和參與活動之外,有時也會盡量蒐集專書、劇本、影音光碟、節目冊、宣傳單張,並擴及閱讀相關歷史、政治、社會、文化、藝術等書籍或論文,從更廣闊的層面去理解並掌握當地的戲劇歷史及發展現況,近年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區域交流、家國敘事、身分認同、現實再現等,並促使我從2007年左右開始,在系上的大學部和研究所開設若干相關的課程,如:「香港劇場專題」、「新加坡劇場專題」、「當代華文戲劇」、「東南亞華語劇場」、「亞際華語戲劇專題」等。

 

2013年底,因應教育部規劃補助「磨課師」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s),北藝大教務處「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盧文雅主任召集了校內各學院教師代表,研商計畫申請與課程開設的可能性,幾次諮詢會議下來,有些教師代表漸漸地疏離了,有些則是試著規劃看看,隔年(2014)四月左右,教育部公布獲補助課程名單,總共九十九門課,北藝大就佔了三門課,其中一門就是我開設的「華文戲劇概論」,緊跟著,隔年(2015)又開了一門「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

 

從備課、寫腳本、講授、拍攝、訪談,到後製、開課、與學生互動、作業批改、給分,甚至是直播,這兩門課分別利用連續兩年(2014-2015)的暑假製作,「華文戲劇概論」在不同的平台開過三次課,而「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則開過四次課。那幾年(2014-2017),除了系上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實體課程,幾乎每學期都再加開磨課師課程,雖然每次都有課程助理及「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同仁協助,但仍感莫大教學負擔。

 

其實磨課師計畫申請研商階段,我就提出日後應該可以將課程內容整理出版的建議,「華文戲劇概論」這門課,大概在開了兩次課之後,中心同仁就已經開始協助整理出影片中我講述的逐字稿,我初次瀏覽之後,深刻認為該逐字稿不能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有很多口頭禪、贅語、句不成句、用語堆疊囉嗦,簡直不忍卒睹(亦不能卒讀),必須將其大幅度地修改成書面語,才能閱讀。但近三年來(2016-2019),我除了教學工作之外,校外參與的事務亦日益繁忙,一直找不出時間好好地修整那份逐字稿,改沒幾頁,又有事情插入,斷斷續續,毫無進展。直到中心同仁(其實這幾年,負責與我聯繫的相關同仁,也已經替換了好幾位)前後找了兩位助理,蕭文華及劉育寧,也都是系上研究所畢業的校友,來協助修整,這才有了較大的進展,在此要特別感謝她們兩位。

 

在這本漫談式的書中,第一個部分主要就是由磨課師課程「華文戲劇概論」的修整書面講稿所構成,在口語與書面語之間,我做了許多權衡,我希望它「娓娓道來」,而不是「學術辯證」,兼顧門道與熱鬧,期許能雅俗共賞。為了展現當時與線上學生互動的情景,我附上了八封當時寫給學生的信,現在回頭讀來,倒是有點像時空膠囊般,封存了我當時的一些心境與讀書筆記。書的第二個部分,則主要是從我過去十多年的觀察隨筆中,挑揀出若干篇,多半出於我自己長年經營的部落格LULUSHARP,或長或短,但都是能夠補充或呼應「磨課師課程篇」內容的。

 

或許有人會期待書中處理臺海兩岸的現當代戲劇,我的前一本書《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已經處理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理由和前文提及馬來西亞時類似,很多人都以為我常去中國、對中國當代戲劇很熟,但就實際造訪中國的次數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我完全不想在踏查經驗稀少的狀況下,對中國當代戲劇「說三道四」,那既不自量力,也不負責任。

 

另外,這本書也完全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無關,我也完全無意要跟這些政策掛鉤,善識者應該看得出來,書中所提內容的相關年代,幾乎全部都在「新南向政策」提出之前。其實我只想點出,在當代臺灣的文化歷史敘事語境裡,「南方」一直都是聲量微弱的,我有點幸運、也有些機會,在經驗中與香港、澳門、新加坡的劇場界有較多的連結交流,在人生旅程近半百之時,透過此書為自己做點階段性的紀錄。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潘惠森、何應豐、郭踐紅三位友人,當時他們在我準備磨課師內容的過程中,湊巧來到臺北,應我之邀,撥冗協助我完成了三段難得的訪談,現亦在書中完整呈現;由於計畫的補助經費有限,且有結案的時間壓力,我不可能帶著製作團隊飛往香港及新加坡,最初的計畫內容也沒有設想到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訪談,我一直將其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另一位則是我的學生潘芊樹,當時她是計畫的助理之一,我有好幾次的影片講述,形式都較為呆板,後來我就請她擔任「臨演」,對我提問,於是有了較為像是對話的篇章。我想這些都增添了這本書的漫談閒話性質。

 

最後,仍然要感謝的是我太太,可以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在臺灣海峽及南海上空飛來飛去,偶爾我也會帶她一起飛;曾任出版社編輯的她,也總是能夠在書稿上提供我專業的建議,令書稿通暢可讀,雅俗共賞。

 

是為序。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0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