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3 14:22:38| 人氣4,9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音踏《紅舞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31031,週四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日前從其演出前的相關文宣品來看,就已經強烈感受到濃郁的「哥德式」(gothic)風格,暗黑茶褐色系的主視覺,有身形骨架卻在皮膚有許多破洞的大型人偶,五官與眼神都頗為逼真冷酷,然後旁邊配上故事的另一個主角──紅舞鞋。單是這些,就已經很吸引人(至少吸引我,可能是我本來就很喜歡「哥德式」藝術風格的作品),想要一窺究竟,尤其這次又是偶戲團與踢踏舞團的首度合作,雙方經過長時間、密集多次的工作坊,磨合、創作,更是讓人感到好奇,究竟結果會是如何的一片光景?

 

故事與主角,取材自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on1805-1875)的殘酷童話《紅舞鞋》(The Red Shoes1845),女孩在故事當中受到嚴厲的詛咒,穿上紅舞鞋,不停地舞動,她自己也無法控制,直到最後,她只好懇求劊子手砍斷其雙腳,女孩才掙脫這個魔咒;雖然劊子手幫她弄了一雙木頭義肢和一把拐杖,但也從此失去雙腳,不良於行。

 

由此應該不難理解,當無獨有偶劇團和音踏首度合作會選擇《紅舞鞋》的原因,都和腳部的舞動很有關係,在演出中,除了女主角(人偶)凱倫(Karen)要跳舞之外,所有的操偶演員(同時也飾演冷酷的士兵)也都要跳舞,跳的當然就是踢踏舞了,當最後女孩的腳被砍斷(拔掉)之後,只剩操偶演員們(何瑞康、陳佳豪、周浚鵬、賀湘儀、盧侑典)依舊在跳著舞步,既唏噓又諷刺。

 

全劇沒有任何台詞。雖然我小時候聽過這個故事,但年代已經久遠,細節不見得還記得清楚,但一直舞動、停不下來的女孩形象,是非常深刻的。在演出中的其他角色人物尚包括:調皮活潑且善解人意的猴子、留著紅色鬍髮的詭詐商人、位高權重的統治頭子、執行命令且鐵面無情的軍警衛士、縱情享樂而不知民間疾苦的貴族階級等,他們和女孩形成強烈的階級差異與對比,並且可以透過錢與權對女孩施以無盡的剝削與欺凌,女孩則不斷地遭受到壓迫。

 

如此逼仄的氛圍蔓延擴散在整個劇場空間之中,再加上雷昇的現場音樂設計與演唱,也充滿了哀傷、抑鬱的情調,音樂對於整個「哥德式」風味的掌控,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同樣也是因為沒有台詞的緣故,所以觀看的焦點則是這些舞台人物形象之間的關係,並感受所有舞台美術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強烈地透發出壓迫、權力、階級、性別等的科層壓制,如同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的《一九八四》等反烏托邦小說所呈示的那樣,身體與思想的自由極度地遭到禁制管控。

 

看得出來,編導林孟寰對安徒生原本的故事做了些新的詮釋,從原本的女孩受詛咒,轉變成女孩受壓迫宰制,從宗教信仰的意涵,轉變成權力機制的批判,試圖回應當前台灣社會的問題叢生與政府失能,力道雖然不見得爆烈猛撞,但意圖指向倒是清楚的。

 

近期已有愈來愈多反映社會現況(尤其這一波接連不斷的公民崛起行動浪潮)的戲劇作品,希望可以看到「戲劇─社會」的連結再次啟動,那將重新以劇場的形式振奮人心,畢竟這其間失落的環節已有好一段時日,僅有極少數的個人與團體保持初衷。這不見得是1980年代小劇場運動的死灰復燃,但可說是小劇場運動的精神不死,化意志為行動,令人期待。

 

附記:在萬聖節看這樣一齣具有「哥德式」風味的戲,還碰上震度不小的地震(台北3級?不只吧),也算是驚心動魄且印象深刻了。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9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