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演出越來越多,可以整理看戲筆記的時間卻越來越少,趁放暑假的第一天,將過去一個半月所看過的一些演出,所記得的浮光掠影,做些速描;我想以後可能常常會這樣吧,將幾齣戲的筆記寫在一起!才一個多月,有許多細節,已經模糊了,還請看倌見諒,或補正。】
時間:2009年5月16日 pm7: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演出:創作社劇團《少年金釵男孟母》
改編自清初戲劇家李漁所創作的《男孟母教合三遷》,是個關於同性戀、變性的曲折離奇的故事,經過導演周慧玲的當代重新詮釋,更賦予了性別操演、語言扮演等多重的表演遊戲性與辯證性。
呈現出某種高度設計感,人性、情慾、人際關係、表演文化等經此機制化的處理之後,變成頗為知識菁英份子的論辯遊戲,真正底層核心的人性,要翻挖好幾層的遮蔽才能探清,或仍然模糊難辨,故作態勢。
王孟超的舞台設計,替整個表演空間定了調,懸吊可變化輻度的布幕,靈活地隨場景需要而改變,其餘就採用簡便、易於搬挪的道具,可易/移動性高的設計元素,淡素色的服裝色調,都讓這個演出,在視覺上看起來不那麼凝重。
上半場,適時適量的南管音樂與吟唱,對於點出時代氛圍與戲劇情調,幫助不小。
幾乎均為現代劇場的多產演員,對其表演方法與肢體質感多已習慣、掌握,多在安全範圍內,唯吳維緯的裙裝造型,造成劇中的一大亮點。
原本的故事性,基本上能掌握;唯表演性稍嫌不足,故較平淡。
時間:2009年5月21日 pm7:30
地點:華山文化園區中2果酒2樓
演出:錦衣衛靚劇廠《ER﹝R﹞OS》
一個已死去的男同志作家,回顧他的五段戀情故事,呈現五段不同的情慾張力與關係,間中貫串以母親來電的噓寒問暖電話留言,以母愛的偉大包容這一切。原劇本具有某種原劇作者的自傳性色彩,感人之處不少。
限於經費的緣故,導演與設計、及演員似乎也陷入某種無奈、無以發揮的尷尬境地,故事或許感人,但戲並不太好看。
整個空間設計不太像印象中的男同志的生活品味,反倒呈現出一股濃濃的邋遢感、凌亂感,四散與堆疊的「假斯文氣」的滿室圖書,尤其書名的符號指涉性都太強烈,以致造成很詭異的荒謬感,像是拿著《刺蝟的優雅》當成中學數學課本做考前衝刺,怎麼看,怎麼怪!
兩張單人床組接起來的床,在視覺上而言,看起來實在是不合乎比例地過長。
葛凡的前額長髮時常會蓋頭蓋臉,不但破壞整體視覺,也影響葛凡的肢體表演,三不五時就得做不必要的撥髮動作,做多了之後,更削平了角色間的肢體區別(葛凡共需扮演五個不同角色)。
主要角色,戲份很重,但潘志遠和葛凡兩位幾乎撐不起整個故事的層次與深度,表演默契也明顯生疏許多。與原本分成五段故事之間,實在看不太出來表演的區格性。尤其潘志遠的聲音實在是太小了。
時間:2009年5月28日至6月7日
地點:竹圍工作室十二柱廠房
演出:身聲演繹劇場「身‧聲2009小劇場藝術節」
總共有三個演出作品:《在大水之中》《吞噬》《第一百零八個巴奈》。《在》可算是個大製作,而《吞》《第》則屬單人表演,雖然《吞》有張偉來客串演出,但表演的主體還是劉婉君。
基本上,這是該團鼓勵並培養年輕團員的創作計劃,主要編導吳忠良挪出創作空間給團員,團員綜合多年訓練與演出的經驗,並結合自身對周遭生活的觀察與感受,創作出這些劇場作品,以簡馭繁,以少喻多,善用該演出空間的獨特性,頗獲觀眾喜愛。
《在》以「說故事劇場」(storytelling theatre)的形式,活用演員肢體與聲音、影戲、打擊樂器、特殊服裝、面具與造型,娓娓訴說了一個簡明易懂的大洪水神話故事,故事簡單,表演卻不簡單,各部門環節的合作無間,是該作品成功主因。
《吞》的表演巧妙地結合了影像,訴說了一則現代人的愛情寓言,既有趣亦感傷。
《第》則可視為演員巴奈(潘靜亞)的自身原民文化認同的回溯與重新啟程,不去抱怨或控訴什麼,有的只是透過身體與表演文化,來確立自身的存在感。
這些演員基本上都有多年良好的訓練及演出經驗,可以發現他們在這些演出中,口語的表達稍多了,對於長期以來他們的表演就是打鼓,以及非語言的肢體表演印象,有不同的改觀,對他們未來的表演,也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個作品,分別於兩個周末完成演出,第一周的《在》因為雅俗共賞,老少咸宜,所以對第二周的《吞》《第》比較抽象的表演內容,依舊吸引了許多親子觀眾前往觀賞,反應不惡。
時間:2009年6月12日 pm7:30
地點:牿嶺街小劇場
演出:O劇團《三房一廳》
三個原本就認識的朋友,兩女一男,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必須出外租屋,就在他們即將搬進屋子的第一天晚上,鑰匙打不開大門,房東無法聯繫上,聯絡了鎖匠可卻又遲遲未出現,三人就被「卡」在大門外的走廊與樓梯空間之中。在等待與打發時間的過程當中,三人慢慢訴說或透露出各自的苦惱與心底的秘密,一開始還互有戒心與自我防衛,但心結漸漸解開之後,三人互相打氣,大門也應時而開,心境重新騰空,三人都即將擁抱重新開始的生活。一則都會男女的生活心情故事,清新、逗趣、不沉重。
整個舞台,就設計成大廈公寓的某一樓層的走廊空間,左舞台以黑色布幕代表電梯門的位置,打不開的門就大辣辣地設在中間,右舞台則設計成往上一層樓的樓梯空間。原本以為如此「固定」的空間設計是否能容納演員又唱又跳又演的場景邏輯性,但顯然是多慮了。
編曲與音樂旋律,及歌詞內容,走輕鬆、平易近人與淡帶哀愁的風格,頗對現代都會男女觀眾的脾胃。
三位演員都有豐富的歌舞劇表演經驗,合作默契十足,再加上故事平易近人,演員的造型、個性、表演風格清新討喜。
觀眾投入與反應均佳,應該可以開創出類似大陸「白領戲劇」、「小資戲劇」的都會喜劇風格路線,以與當代台灣劇場有所區隔,有立場就會有市場。
時間:2009年6月27日 pm7:30
地點:台北景美人權園區
演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2012》
以馬雅古文明的曆法中所預言的世界末日年份(西元2012年),做為整個作品的發想起點,面對世界末日的即將來臨,人類應該如何自處,是縱慾狂歡,即時行樂?還是修身自持,清心養性?該團採取的方式是後者,除了在近兩小時的表演當中,安排有祭司、旅行者等象徵性人物之外,也設計了五、六道情境場景,引領觀眾經歷每一道關卡,儼然欲使觀眾透過這樣的歷程,幫助觀眾達到修身自持、清心養性的境地,面對末日將近,可以坦然以對。究竟是劇場、道場,抑或是儀式?混雜模糊。
主要是情境場景路線與空間的設計,善用園區裡的空間特性,但又不特別強調該空間的政治性與歷史性,以燈光設計與裝置藝術的方式,提引出該演出空間的儀式性與肅穆感。
音樂設計以空靈為主,服裝設計則採寬鬆、飄逸剪裁,修行者的味道頗濃,或可視為1990年代以降,因應世紀末/新世紀,身心靈修練,修行劇場(道場)的又一團隊代表。
不重表演技巧,而重氛圍營造,主要是溯回表演者的現存涵意與零度身體。
有些觀眾可能真的認為該演出能夠提供某種磁場,看著他們隨著演出進行與場景轉換,而做出某些閉目、口中唸唸有詞、運轉手臂與手指等動作,好像真的感應到了什麼神秘力量似的。但仍有大部份的觀眾,是抱著看表演的心態的,神情較為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