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05 10:40:07| 人氣3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聖諦的重要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聖諦的重要性/
性空法師(Ven. Dhammadipa)著

 

  四聖諦是佛教教義的精華,它具備了解佛法與開悟所需的一切。在《象跡喻大經》說:「像有情行走在地面上之足跡,因象的足跡大,有情足跡包含於象之足跡中,四聖諦亦如是,包含一切佛陀的教義。」在南北傳的經典中,對四聖諦的內容有多種方式的詳細論述;在很多經典中,佛陀直接或間接地讓聞法的人了解四聖諦的內容。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國王舍城申恕林中,他用手拾起少許的樹葉,問比丘們說:「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是我手上的樹葉多?還是樹林裡的樹葉多?」

  「世尊!您手中的樹葉少,樹林裡的樹葉多。」「比丘們啊!同樣的,我所證悟而已說之法,如手中樹葉,由於彼法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我沒有宣說之法,如樹林裡的樹葉,我為何不說?由於彼等法沒有什麼利益,對聖道生活沒有什麼助益,不能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

  比丘們啊!我說了什麼法呢?我說:『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順苦滅道』。這就是我已經告訴你們的。

  比丘們啊!我為何說這些法呢?因為這些法確實有利益,對聖道生活有助益,可導致厭離、寂滅、清淨、覺悟、涅槃。」

  佛陀是至高無上的大醫王,經中說大醫王須要具足四個條件: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佛陀四聖諦的說法,與大醫王醫病的道理相同。醫生首先診斷病情(苦),找出病源、病因(集),開藥方(道),將病醫好(滅)。如果人們知道自己的病、自己的苦來自於愛、見、無明,努力修習八正道,寂滅愛、見、無明,便是治療了疾病,從苦中解脫出來。

  了解四聖諦,一方面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實現修行的過程;能不能成佛、菩薩或阿羅漢,修行能否成就,主要在於是否深入了解四聖諦。四聖諦是一體的,不能夠分開,為何這樣說?在《相應部》〈諦相應〉裡,羅漢伽梵婆提(Gavampati)曾聽佛陀說:若能看到苦諦,就能看到集諦、滅諦、道諦;若能看到集諦,就能看到苦諦、滅諦、道諦;若能看到滅諦,就能看到苦諦、集諦、道諦;同樣的道理,道諦也是如此。

 

  能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才算真正了解佛法;如果不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就不知道四聖諦與修學的關聯,那麼佛法的基礎就不夠穩固。佛所教的法,如無常、空、無我都是從了解四聖諦而來,假如不了解四聖諦,雖然我們學習佛法,卻如同瞎子般,只是這裡摸一點,那裡摸一點,不能了解佛所教的這些不同法彼此之間的關係。在三藏大海裡有各類不同的法,要了解它們的相互關係,主要都是靠四聖諦。如果能以了解四聖諦的基礎來看佛教不同的法,即能利益我們。如果沒有這種了解,雖然學習佛法,我們可能還是無法用佛法真正地利益自己的修學。

 

  所謂現觀的過程,就是實現四聖諦的過程,也就是開悟的過程。四聖諦是了解佛教、踐行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無法了解佛教的不同面向。所以,一方面要了解四聖諦是修學佛法的開端、中端及末端,一方面也要了解實現四聖諦就是佛教的開悟、現觀。在《雜阿含經》中,佛說:如果我們想要開悟、現觀、解脫,不可能不去了解四聖諦的概念;如同建築房屋,沒有從第一層的地基建起,就不可能蓋第四、五或六層樓。

 

  四聖諦是包括整個修學過程,了解四聖諦是了解修學的初端、中端及末端,在北傳四部阿含經,南傳五部尼迦耶中都有提及。比如在《大念處經》裡,佛說明不同的身、受、心、法念處,其中在法念處的第五項修法,即是四聖諦的說明。如果我們能有次第地從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到法念處,不斷地練習,就能清楚、徹底地洞察四聖諦而進入解脫的境界;而不管修那一個法門、那一個念處,如果有四聖諦的了解,運用四聖諦的智慧,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成為解脫的法門。

 

  了解四聖諦是我們修行的基礎,實現修行的過程,就是止觀的過程,也就是四聖諦現觀的過程。真正的正智、正定主要是靠四聖諦的理解,對四聖諦有真正的了解才能用佛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

------摘自香光書鄉《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fournoble_index.htm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Jenjin

台長: 香光
人氣(3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香光書鄉 |
此分類下一篇:不兩舌
此分類上一篇:不惡口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