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末代武士。
末片導演愛德華史威克之前執導過電影”真愛一世情”。會看這部電影,導演佔了二分之一因素。其他因素則包括許多人對劇中演員渡邊謙讚不絕口,還有我認識一群小男生看這部電影看到哭,這實在令人好奇。因此才進電影院一窺究竟。
先從導演部分說起,這導演的之前所導的戲,我看過光榮戰役和真愛一世情。光榮戰役幾乎印象所剩無幾,由此看來並非是部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而真愛一世情個人則是非常喜愛,是部傷感主義濃厚的電影,女主角茱莉亞歐蒙舉槍自殺,男主角布來德彼特最後為熊所殺,這結局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在我看來,真愛一世情和末代武士有許多相似之處。
第一,兩部電影的節奏都很緩慢,這點對於末代武士來說算是個極大缺陷,像一開頭湯姆克魯斯在推銷槍枝和後來和其上司與日人大村的飯局上,我是認為湯姆克魯斯的演技不夠”罩”,而劇情進行的緩慢更突顯了此種缺陷。
第二,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有”去國”,也就是離鄉。結局也類似。很多故事的結局都是”男孩的旅程終將是回返他的故土”,這兩部電影則剛好相反,壯士的結局都是一去兮,不復返。
第三,兩部電影的主角都因為戰爭而造成心理的傷痕,布萊德彼特是在一次大戰中失去了他心愛的弟弟,湯姆克魯斯則在南北戰爭中奉命屠殺無辜民眾。兩個人的生命都有著頹廢與傷感特質。
第四,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守舊與保守文化的擁護者。在他們無聊難渡的生命中都必須要有個憎恨的對象。而他們憎恨的對象不約而同的都是世俗利益的執行者,布萊德彼特仇視他大哥,因為他大哥違背父命去從政,湯姆克魯斯則仇視當時代表商業利益的政客與商人,也因此劇情非得這麼安排,在渡邊謙死後,湯姆克魯斯拿著渡邊謙的武士刀去找明治天皇,而恰巧明治天皇正在和美國大使談著貿易問題。然後明治天皇就在商業利益和傳統文化之間作一抉擇。這真是感人的時刻,明治天皇抉擇了後者。我當時頗為感動,想到中國的義和團其實也不是那麼不堪,扶清滅洋和劇中不願西化的武士其實也相差不遠。劇中的明治天皇一時衝動,讓美國大使拂袖而去,並同時羞辱手下大臣,這樣的精神居然被好萊塢如此美化,我實在有些不解,明治天皇如此義憤豈非同中國的慈禧太后一般?後者在西方強勢的衝擊下左支右拙,於是讓舊勢力盡情反撲,殺洋人,拆鐵路,其間情感自有其合理性和令人同情之處,但,重點是,結果換來更大的羞辱。因此,好萊塢的英雄主義套在明治天皇身上,在我看來真讓人哭笑不得。
導演部分說完來談演員。湯姆克魯斯的演技,個人最欣賞的是他在”七月四日誕生”裡的表現。其餘電影給我的感覺只能說普普。而在末代武士裡。他的演技不能說差,但和渡邊謙與真田廣之一比,感覺上就是有落差。
渡邊謙的表現頗令人激賞,他和湯姆克魯斯的對戲感覺,主客非常明顯,這點和紐約黑幫裡的李奧納多同丹尼爾戴路易斯的對手戲頗為類似,有點喧賓奪主的味道在。湯姆克魯斯和李奧納多都像是從主角變成了”重要配角”,福爾摩斯變成了華生。
真田廣之的表現也不賴。看完電影後,同看友人就說她最喜歡像真田廣之戲中角色這樣的男人,酷酷的,沒說幾句話。可是表現也很搶眼。
劇中的多香與信忠算是戲裡頗重要的配角。劇中讓我最動容的部分就是信忠被強迫割掉頭髮的那一幕。我眼淚幾乎要滴下來。不過信忠死的那一幕太煽情,也太好萊塢公式,先給他幾個漂亮鏡頭再讓他中槍,這太老套了。也因此當我看到信忠神勇的用弓箭回射舉槍射擊的士兵時,我心裡就喊糟!心想導演要讓他死了!好製造戲劇張力。果不其然,信忠立刻就中槍了。為此,我心裡罵了好一陣子。多香的部分,個人則是認為缺乏說服力。湯姆克魯斯殺了她老公,她從忍痛不發到和湯姆克魯斯產生了微妙情愫。這過程交代不清,給人過於美化武士道精神和過於一廂情願的感覺。多香和湯姆克魯斯的對手戲,我看得是心理碰碰跳,很怕導演給個乾柴烈火戲,這戲就要砸了。幸好,只是點到為止。
劇中大村和那位美軍上校,個人認為是最差勁的兩個角色。不過這無關演員演技問題,而是編導的安排太粗糙。前者一勁使壞,感覺是為了有反派而製造出來的反派角色。後者那位美軍上校的部分更扯。湯姆克魯斯一再強調想殺了此人,但劇中對於此人的行跡著墨太少,我倒還不討厭這位角色,難道只因他是主角討厭的人就該死?最後被湯姆克魯斯用武士刀丟死,看到這裡我實在想笑。太扯了點吧!原因無他,還是千篇一律的老套,多行不義必自斃?
還有劇中還安排一個保護湯姆克魯斯的中年武士,他的鏡頭不少,可是連名字都不知道,湯姆克魯斯稱呼他為巴布。他結局戰死那一幕,我也想發笑。同信忠一樣,只是編導刻意的安排,先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覺他的存在,然後再讓他死。這公式,好萊塢真的是套爛了。
再來說劇情的進展方式。同樣毫無新意。最後那場大戰,我一直覺得為何不讓渡邊謙和湯姆克魯斯先中槍─因為他們是衝在最前頭。應該會先落馬才對。再來,劇中所想要強調的精神並不會因為這兩人先死而有所減損,正所謂”求仁得仁”不就是該如此嗎?因此讓他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然後再讓櫻花突然現身戰場,然後很配合氣氛的凋落,這時渡邊謙才死於湯姆克魯斯之手。(突顯電影前面提到的東西文化不同?)。這樣的安排除了突顯老天疼惜英雄因而不讓英雄中槍之外,感覺不到還有任何好處。
戰爭部份同樣毫無新意。湯姆克魯斯和叛軍引誘日本官軍進擊的部分感覺很像”決戰時刻”的關鍵戰役,決戰時刻是大反派為了搶功而違反軍令出擊,指揮官則是被迫跟進,因此中計。而末代武士則是美軍上校建議先鋒部隊先行,但大反派大村堅持全軍前進。一樣是中計。有點給人感覺笨到匪疑所思。這戰爭過程也很像英雄本色。尤其是當遍地屍骸,湯姆克魯斯在屍骸中站起來的那一幕,簡直就和英雄本色裡的史都靈戰役結束時,梅爾吉勃遜站起來的畫面一模一樣。
最後從歷史部分來看。
劇中的渡邊謙所飾演的勝元這角色,一般認為是歷史上的西鄉隆盛。而反派大村的地位,則像是日本憲法之父大久保利通。
西鄉隆盛,大角保利通,和木戶允孝。被稱作是維新三傑。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資料。坊間有非常多,在此不再贅述。
只是在看電影的過程當中,我突然想到自己在1998年時所想不通的問題突然想通了。那時我在台中圖書館看到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書名為”宛如飛翔”,由於集數過多,因此雖然這段歷史我稍微知悉並且很有興趣,但最後還是沒看。但我當時沒想通為何要將書名取為”宛如飛翔”。看到信忠被剃髮的那一幕。我心裡突然冒出了許多感動,在那個時代,進步之速可說是”宛如飛翔”,一開始感覺到輕飄飄的愉快,但後來才知道飛翔的快樂終要是以許多人的墜落來換取。在歷史上,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是同鄉至交,都是屬於九州薩摩藩的藩士,後來時勢變動,兩人乘勢而起,都成了明治維新的大功臣。但不久,兩人因政爭而對立,最後兵戎相見,大久保利通派去對付西鄉隆盛的指揮官竟是西鄉的弟弟!最後西鄉戰死。大久保也很哀傷,但才過一年,大久保就在座車裡被一少年槍殺而死,這少年自稱是西鄉的崇拜者,可是他卻不知大久保在座車裡正讀著西鄉在生前所寫給大久保的信。大久保利通很懷念他死去的朋友啊!據說,大久保利通在死前說過這樣的話:
隆盛啊隆盛,時代的巨輪先輾過你的身軀,再輾過我的身軀,向前滾動而去!
多情應笑我。我只是因此而想到了台灣的80年代,90年代。在如此狂飆前進的時代裡。又有誰能忍心去用這許多相互衝突的道德去責怪彼此呢?
話說回來,信忠被強迫剃髮那一幕,我想了久久。以我對日本歷史的粗淺瞭解,武士道在末代武士裡被過於神話。日本武士並非電影裡所描寫的如此完美,以歷史分界來說,明治維新是銜接德川幕府的後期,而德川幕府為德川家康所創,在德川家康那個時期的日本武士,跟西鄉隆盛那個時期的日本武士有很大的差別,這差別在於期間中國宋明理學的東傳。宋明理學要人做聖賢,滅人欲的思想,我想才是在電影裡面勝元和其部屬所展現的精神。也就是說,電影裡面試圖告訴觀眾,武士道精神是日本的傳統,其實是有很大的謬誤。依個人對日本的觀察,宋明理學裡面的強制道德觀念對日本人的精神影響很大。這例子在不勝枚舉。比如說,電影裡那群穿西服的日本人強迫要信忠剃髮,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他們認為傳統的日本形象會讓日本人被恥笑,這是落伍的,應此他們認為他們對其餘的日本人強烈要求改變傳統的模樣是很合理的。還有,電影的那個時期有許多的暗殺,像維新的推手”土反本龍馬”就是死於暗殺,當時還有個暗殺集團名叫”天誅”,也就是他們認為他們殺人其實是替天行道,是由天來誅殺他們(台灣的天道盟其名義也類似吧!)。從這種強制性的道德觀來看,就可以對於日本軍在二次大戰理不直卻氣狀的聲稱要”嚴懲暴戾支那”這種行為不感到意外。
不過這種強制性道德對於日本社會的和諧也不無幫助,日本人彼此用”禮”相互約束,因此每個人比較會自制﹔但其負面就是因為自認道德高人一等而產生的優越感。這點和日本人極度排外不無關係。
宋明理學極度蔑視”人欲”,這點也和電影裡武士們仇視西方人只重利益私慾的態度有關係。我剛剛提到排外,電影裡也有一例。就是真田廣之對於湯姆克魯斯拿著日本的”竹刀”耍弄非常的反感。於是真田廣之就以極度高姿態的出手來教訓湯姆克魯斯。這點我想到的是最近的上流美現象和知名主播紛紛對上流美現象表示憤慨,與不屑的態度。當一群團體自認有他人難以取代的精神時,便無法容忍他人隨意輕蔑耍完。但宋明理學的問題在於其所強調的精神恰恰是和人性衝突的,其精神又是捉摸不定的如”正氣”,”氣節”等等。正氣氣節卻往往是最容易表現的姿態。所謂”沽名賣直”正是此種現象。但賣直不但沒有生存利益又和生存衝突。但其有很好的”賣相”。也因此,電影裡面的新舊之爭,其實已被守舊的”武士刀派”突顯為道德與利益之爭。選擇利益,人則可活但猥褻,選擇道德,則活不下去但其”ㄍ一ㄥ”的姿態卻是”美”的,並因此博取了大眾同情。電影的結局讓我覺得最荒謬之處便是天皇選擇武士刀那幕。道德在此凌駕一切,想必觀眾看電影時應該感覺很爽,但不可忽視的是爽完之後日本的國運將會如何?這是個人認為編導扭曲了日本精神之處。
總結來說,編導在故事上的安排上,相較於實際的歷史,感覺是演給那些厭倦終日追逐商業利益,並對全球化毫無反省的部分西方人看。日本像是湯姆克魯斯眼中的烏托邦或是桃花源,但和事實真是差距過大。就像是普契尼筆下的杜蘭朵一樣,誰會認為她是中國人呢?或許是我自認對日本的熟悉高過編導,因此在片尾湯姆克魯斯去找多香那一結局。我心裡是暗暗嘆息。對此日本美麗淳樸的村落裡會沒有街頭議論的八卦流言?別傻了吧!
我個人對末代武士的喜好是C+
2004年3月27日凌晨4時
附註:近期觀影的喜好評價。
真愛一世情(評分:B-)
2003年6月1日20時看完男人四十。 評價B-
2003年6月8日22時看完威爾史密斯之叱吒風雲 評價B
2003年6月10日2時看完戀戀風塵 評價B-
2003年6月10日17時看完惡靈古堡2002 評價C
2003年6月12日22時30分看完案藏玄機 評價C
2003年6月13日2時30分看完神鬼第六感 評價C+
2003年6月17日4時10分看完早安越南 評價B-
2003年6月19日17時看完異形第四集 評價D
2003年6月23日23時30分看完忘了我是誰 評價C+
2003年6月24日23時看完艾瑪姑娘要出嫁 評價C+
2003年6月29日4點看完綠巨人浩克 評價B-
2003年7月5日下午看完小畢的故事 C-
2003年7月17日9時看完終極追殺令 C+(2003年12月16日看第二次提升到B─)
2003年7月20日3時30分看完大地英豪 B+
2003年7月22日4時30分看完夜奔 評價C
2003年8月9日1時40分看完虎豹小霸王 B─
2003年8月11日19點15分看完魔鬼終結者第3集 C+
2003年8月23日2時30分看完無間道 B─
2003年8月26日21時45分看完紐約黑幫 A
2003年8月31日2時50分看完羅拉快跑 C+
2003年9月11日23時30分看完俠盜王子羅賓漢 B
2003年9月15日2時30分看完遠離賭城 B-
2003年9月16日4時30分看完推手 C
2003年10月2日23時25分看完向左走向右走 C─
2003年10月看完虛擬歌手 C
2003年11月19日3時30分看完女孩第一名 B-
2003年11月26日1時看完無間道2C+
2003年12月7日19時看完神秘河流 C
2003年12月10日1時看完怒海爭鋒 C
2003年12月15日3時看完無琴荒地有琴天 B-
2003年12月看完大鼻子情聖 C
2003年平安夜看完魔戒三 C+
2003年12月28日23點40分看完無間道三 B-
20034年3月26日21時30分看完末代武士 C+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