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菊展(菲菲)
拍照地點:台北.士林官邸
活動時間:2012-11-18 ~ 2012-12-02
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
宋.李清照 多麗《 詠白菊》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阜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語譯】:
長夜裏,雖然放下了簾幕,小樓上依舊寒氣逼人。
可恨那蕭蕭颯颯的無情風雨,在夜裏摧殘著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楊貴妃的微紅醉臉,也不似孫壽的嬌柔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他們的行徑都不能拿來與白菊相比。
細細看取,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潔的品性正與白菊相宜。
微風吹起,白菊的清香蘊藉,絲毫不亞於淡雅的荼蘼。
秋天將盡,白菊愈發顯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無限依戀的惜別情懷。
你看它似憂愁凝聚,在漢皋解佩;似淚灑,於紈扇題詩。
有時是明月清風,有時是濃霧秋雨,老天讓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盡芳姿。
我縱然愛惜,但不知從此還能將它留下多少時候。
唉!世人如果都曉得愛護、欣賞,又何須再去追憶、強調屈原和陶淵明的愛菊呢?
【賞析】:
此詞為詠白菊的詠物詞。讚頌了白菊的容顏、風韻、香味、氣質、精神。深有寄託,表現對腐敗污濁的社會風習的不滿。作者以白菊為喻,表明自己禁受不了人世冷暖的變化及種種打擊,折磨。反映了詞人高潔的心志,端莊的品格。用典較多,但不流於板滯,是此詞的特色。
菊花,以其高潔的品性,歷來為人們喜愛,李清照此詞,實乃讚頌菊花。
整首詞,都圍繞白菊著筆,寫白菊,其實也是寫她自己。詞的上片借人物來詠菊。
作者連用楊貴妃、孫壽、韓掾、徐妃的典故,突出菊花的高潔和不媚俗態;又以屈原、陶淵明的人品來比擬菊花的品性,暨表達她對菊花和屈、陶二人的讚賞,也突顯自己不同流俗的性情襟抱。
寫憐菊,也是用擬人、移情的手法,將白菊的情態和精神,表露無遺。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三句多少帶有傷感的情緒,憐花亦自憐,李清照自己也擔心承受不住外在的打擊。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則以反詰語作結,對照篇首「樓寒夜長」、「無情風雨」的描寫,不難看出她心中多少有點憤激和不平之情。
讀李清照此詞,要聯想當時的環境。此詞大致作於北宋大觀元年。徽宗崇寧年間,「元祐黨籍」事起,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入黨籍,此對李清照無疑是一大打擊。
崇甯五年,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罷相,不久去世,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又遭受一次重大打擊。
詞中「風雨揉損瓊肌」,抑或暗喻政治風波對趙家的打擊。
「不似貴妃」、「不似孫壽」、「韓令偷香」、「徐娘傅粉」等,則喻指不屑取媚當時的權貴蔡京等人。
我們如果瞭解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那麼,對李清照寫此詞的心境,就不難理解。
【注釋】:
多麗:此詞大致作於大觀元年(西年一一○七年) ,李清照與趙明誠此時屏居青州鄉里。
瓊肌:肌膚如美玉。此喻指白菊。
貴妃醉臉:唐李浚《松窗雜錄》:「會春暮,內殿賞牡丹花。上(玄宗)頗好詩,因問修己曰:『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誰為首出?』修己對曰:『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上聞之,嗟賞移時。楊妃方恃恩寵,上笑謂賢妃曰:『妝鏡臺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言楊貴妃稍飲酒,臉微紅,有國色天香之美。 』」
孫壽愁眉:指孫壽善於作態以取媚於人。
孫壽,東漢梁冀妻。《後漢書‧梁冀傳》:「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唐李賢注引《風俗通》:「愁眉者,細而曲折。」
《世說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每聚會,賈女於青瑣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於吟詠……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逾牆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於常。後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曆月不歇。充計武帝惟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乃托言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餘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案:韓壽應稱韓掾,此因詞的平仄所限,又為避免與前句「孫壽」重複,故稱「韓令」。
娘傅粉:指徐娘借傅粉打扮。
《南史‧梁元帝徐妃傳》:「 (徐妃)諱昭佩,東海郯人也……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與淫通。季江每歎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傅粉乃何晏事,此移用於徐娘。
《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莫將句:意指韓壽和徐娘雖俊美多情,但都需假借外飾,且兩人私行不檢,與白菊清芬潔白之出自天然,不能相比。
屈原,名平。心志高潔,不同流合污。
陶令:陶潛,字淵明,曾為彭澤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掛冠歸耕。
其<飲酒>詩之五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清照因而有「風韻正相宜」之語。
荼蘼:一作「酴醾」。
初夏開花,色白,有香氣。蘇軾<荼蘼花菩薩泉>詩:「荼蘼不爭香,寂寞開最晚。」讚美其不與人爭之性格。
秋闌:秋將盡。
漢皋解佩:喻所愛逝去之速。
《韓詩內傳》:「鄭交甫遵彼漢皋台下,遇二女,與言曰:『願請子之珮。』二女與交甫,交甫受而懷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顧二女,亦即亡矣。」
漢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陽西北。
紈扇題詩:感嘆事物隨時序之變化。
漢班昭,成帝時入宮,被立為婕妤。後趙飛燕得寵,頗嬌妒,班昭退居東宮,嘗作<怨歌行>雲:「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明月:一本作「朗月」。
澤畔東籬:澤畔,借指屈原。
其<漁父>雲:「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東籬,借指陶淵明。
※註:本文參考三民書局之”李清照集”
唐.元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複結後年芳。
宋.蘇軾 《冬景》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菊綠時。
宋.歐陽修《菊 》
共坐欄邊日欲斜,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
百草摧時始起花。
※士林官邸.凱歌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