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03 18:27:58| 人氣3,65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肥胖與醣類


※溫馨小鋪(謝謝華華)

 

 

 

【脂肪越少越好嗎?】

 

  雙和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劉燦宏指出,脂肪吃多了的確會胖,因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1公克含4卡熱量,但脂肪1卻可轉換為9大卡,但「脂肪無法被取代,」劉燦宏說。

 

  因為脂肪由脂肪酸構成,脂肪酸中的必須脂肪酸,一定要從食物攝取中獲得,無法自行合成。

 

  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一旦脂肪攝取不足,可能會引發賀爾蒙失調,影響生長發育。也可能傷害皮膚結構,使得皮膚乾燥搔癢。

 

  因此完全避除脂肪是不行的。重點在於「適量」。劉怡里指出,食物中油脂的攝取,不該超過總熱量的30%,如果是一天必須攝取1800大卡,則油脂的攝取不應該超過60

 

【低脂、低油飲食就沒問題嗎?】

 

  重點同樣在於熱量和脂肪的種類。

  劉怡里指出,有些人採「低油」飲食,自己控制油脂的攝取量,但卻忽略了這些油脂的種類,例如不吃正餐,避免油脂,但卻吃洋芋片、喜餅,這些食物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都是高的,對健康也沒有益處。而就算吃下去是好的油,也不可以過量,不可超過總熱量的30%。

 

  而就算是「低脂」飲食,劉燦宏指出,低脂食物還是有脂肪,只是比較少。甚至標榜零脂肪的食物,也還有其他成份,熱量不是零。

 

  必須脂肪酸的研究權威阿提米斯.西莫波羅絲指出,吃含脂極低的食物,卻吃下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更可能將身體變成一個「脂肪製造機」,且身體製造出的會是增加心臟病風險的飽和脂肪「棕櫚酸」。

 

 

【隱藏性的脂肪在那裡?】

 

  現代人對脂肪攝取愈來愈小心,但劉怡里提醒,許多隱藏性的脂肪,最容易被忽略。例如,炒麵;中西式點心如綠豆糕、酥皮點心;全脂奶;貢丸;油豆腐;雞皮等,都是高脂食物,卻常被忽略。

 

  烹調方式也有影響。例如有人不吃炸的東西,卻吃三杯和紅燒,或者吃滷味的醬汁,或者喝羹湯等,都有隱藏性的油脂。

 

  另外,不只油會轉成脂肪,精緻糖也是脂肪來源。例如蛋糕、甜甜圈、沙其馬等點心,都會轉換成體脂肪,「不吃脂肪還是會有脂肪,」劉怡里說。甚至水果吃太多也會。她建議1天水果攝取23份(1份為1個碗的大小)即可。

 

※以上:隱藏性肥胖食物  文/謝明玲 

 

 

 

 

 

醣類

 

一 、成分:

  醣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且多數的醣類,其氫、氧之比例與水一樣,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

  醣與糖的區別,在於「醣」即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而「糖」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二、來源:

  醣類主要來自於植物經由「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合成的。

 
三、分類:

  醣類根據其水解產物大致可分為四類:單醣類、雙醣類、寡醣類、多醣類。

 

單醣類:醣類中最簡單的形式

·             單醣依其碳原子數目的不同可細分為三碳醣、四碳醣、五碳醣六碳醣等幾類。

·             含有37個碳原子的醣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中,六碳醣具有飲食上之重要性。

1.         三碳醣:如甘油醛為醣解作用之中間代謝產物。

2.         四碳醣:如顯紅糖(Erythrose)為醣類的代謝之中間產物。

3.         五碳醣:主要有¬ 核糖:為DNARNA的構成成分。­ 木糖:存在根類蔬菜及水果中。木糖以多分子連結時稱為木膠。木糖的甜度雖不及葡萄糖高,但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率低,所以糖尿病人吃甜食時,可以木糖代替。® 阿拉伯膠糖:富含於阿拉伯樹膠、李子、梅子中,可供研究細菌代謝之用。

4.         六碳醣:是生理上最重要的單醣類,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等。

 

雙醣類:

·             加酸水解或經消化脢作用可水解為兩分子的醣類,稱為雙醣。

·             常見雙糖的分佈及特性:

1.         蔗糖:廣佈於帶甜味的蔬菜、水果中。蔗糖的旋光性為右旋,但水解後的果糖有很強的左旋性,使得水解後的混和物呈左旋性,故此混和液特稱為轉化糖。

2.         麥芽糖:為澱粉及麥芽的水解產物,常用於加工食品中。

3.         乳糖:由哺乳動物產生的醣類,是唯一來自於動物的醣類。因乳糖的甜味低,有利於鈣的吸收,亦可促進腸管蠕動,故有利於嬰兒食用。

·             常見的雙醣反應是如下: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麥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寡醣類:

·             水解後能產生310分子單醣。

·             常見的寡醣類,有存在於豆類食品中的棉籽糖(為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結合成的三醣類)及水蘇糖,這兩種醣類在腸管中不易消化水解,但可被常內細菌發酵分解而產生大量氣體,故實用過多的豆類,容易引腹部的脹氣與排氣。

 

多醣類:

·             水解後能產生10分子以上的單醣。

·             多醣類具有很高的分子量,無固定形狀,不會結晶、不甜、不溶於水。又可分為可消化的多醣類,如澱粉、糊精、肝醣,及不可消化的多醣類,如纖維素、樹膠、果膠等。

 

四、功能:

1.         醣類在體內的主要分佈:

分佈器官

儲存形式

重量(約)

‧ 肝臟

肝醣

100公克

·             心肌

·             平滑肌

·             骨骼肌

肝醣

200250公克

·             血液

‧ 細胞外液

葡萄糖

15公克

2、產生能量:

  1公克的醣類平均可產生4仟卡的熱能。身體各組織皆需要醣類的氧化來供 給能量,尤其是心臟、神經系統和費不更以葡萄糖為能量來源。

 

3、節省蛋白質:

  體內的各類營養素,皆已供應熱能為優先。若熱能不足時,則飲食中的蛋白質及體內的蛋白質皆會當作能量來源而被分解掉。所以需供應充足的醣類以防止蛋白質被消耗掉。

 

4、調節脂肪的代謝:

  當醣類的攝取不足供應能量所需時,體內的脂肪組織就會被分解以供所需,產生之中間代謝物,統稱為酮體(Ketone bodies)。若酮體蓄積在體內,會造成脫水現象,以及大量陽離子的流失,此稱為酮酸中毒。相反的,當體內的醣類攝取足夠時,就會抑制酮體的生成。

 

5、醣類在腸道中的特殊功能:

·             膳食纖維:刺激腸道蠕動,防止食物積存腸內,而形成大腸癌或便秘。

·             乳糖:可促進鈣質的吸收。

 

五、醣類的消化與吸收:

◎消化的過程:

消化器官

機械性作用

化 學 性 作 用

分泌的消化脢

作 用

口 腔

可將食物磨碎並與唾液完全混和

澱粉脢(Ptyalin

使澱粉分解為糊精並使糊精進一步分解為麥芽糖

繼續食物的磨碎與攪拌

鹽酸(HCl

中和唾液的鹼性,以抑制唾液的澱粉脢。

小 腸

擺動、蠕動、分節運動,使消化脢與食物攪拌得更均勻。

由胰臟分泌的胰液內含胰蛋白脢

分解澱粉為糊精及麥芽糖

腸壁內含有各種雙醣脢

將雙醣轉變為單醣

·             小腸液的雙醣脢,包括麥芽糖脢(Maltase)、蔗糖脢(Sucrase)、乳糖脢(Lactase)、異麥芽糖脢(Isomaltase)、糊精脢(Dextrinase),皆存於上皮細胞之刷狀緣(Brush border)內。所以醣類的消化是一種膜消化(Membrane digestion),此種消化很完全,使得醣類的消化率高達98﹪。

 

醣類的吸收:

1、糖的吸收方式有二:

1.         主動運輸:是由鈉幫浦主動運送,與腸道內糖的濃度無關。大多數的營養素的吸收,藉由此作用完成,由低濃度輸到高濃度,且需有攜帶者【例如:葡萄糖、半乳糖的吸收需要鈉及ATP的存在】。

2.         被動擴散作用:又稱為簡單滲透作用,當腸道內糖濃度高於黏膜細胞及血漿內糖濃度時,則可靠滲透壓平衡而吸收。由高濃度往低濃度運送。

 

2、一些常見單醣類在黏膜中的吸收情形:

·             Na在腸道內管腔中,可促進葡萄糖的吸收。因為運輸蛋白對帶有2 Na的葡萄糖親和性較高,所以葡萄糖的吸收須有Na做攜帶者(Na-dependence-carrier)。

 

3、吸收速率:

·             以葡萄糖為基準,則半乳糖(110)>葡萄糖(100)>果糖(43)>甘露糖(9)>阿拉伯膠糖>木糖。

1.         半乳糖和葡萄糖主要是靠主動運輸,其他的單醣類則屬於被動擴散。

2.         果糖和甘露糖同樣是屬於被動擴散,但為何吸收速率去差很多?因為甘露糖進入黏膜層不會被分解,而使其濃度上升,產生回饋抑制作用;而果糖在黏膜層部份會轉變成葡萄糖或乳酸,所以濃度上升較少,使回饋抑制作用小,所以吸收速率高。

 

4、葡萄糖離開黏膜細胞後的三個路徑:

1.         15﹪的葡萄糖經刷狀緣(Brush border)回到腸道的管腔中(原因未明)。

2.         25﹪經黏膜基層模板(Basolacteral membrane)擴散至細胞外。

3.         60﹪經漿膜層(Serosal membrane)上之未被確定的攜帶者運送到細胞外,此攜帶者運輸葡萄糖的能力大於黏膜位置上之依賴Na的攜帶者(Na-dependent carrier),所以運出細胞內葡萄糖的能力大於運入細胞內葡萄糖之能力,使得黏膜細胞中並無葡萄糖之蓄積,此也是促進葡萄糖完全吸收的機轉。

 

5、影響醣類消化吸收之因素:

1.         醣進入小腸之速度影響吸收:醣進入小腸之速度受胃蠕動快慢與幽門之控制。

2.         食麋中所含的養分:因吸收空間及運送系統中攜帶者有限,若營養素種類多,濃度不同,彼此競爭則影響醣之吸收。

3.         腸黏膜健康情況影響醣類吸收:如患腸炎則吸收不佳。

4.         腸蠕動速度影響其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因而影響吸收量。如腹瀉病患,食麋與腸黏膜接觸時間短,所以吸收量少。

5.         正常的內分泌腺功能:腦下垂體前葉所分泌的激素與控制醣類吸收之甲狀腺功能有關,另外腎上腺皮質激素調節體內鈉之交換,可以間接影響鈉幫浦(Sodium pump)之功能。

 

※以上資料:

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2/supply2-0-6.htm

 

 

 

 

 

 

 

 

台長: 菲菲
人氣(3,652) | 回應(1)| 推薦 (1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休閒篇 |
此分類下一篇:亂了
此分類上一篇:子彈與選舉

約瑟芬德
真正是看的很努力
其實無糖綠茶還是多多少有熱量
體重除去身高(公尺)算一下BMI
再來想想什麼時候可以吃到
菲菲圖片裡菜肉卷
2010-12-04 14:01:06
版主回應
照片名稱:鹹口味的餅
甜口味的餅,內餡包紅豆、或奶油、或抹茶、花生、芝麻......


醣與糖的區別:在於「醣」即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而「糖」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醣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且多數的醣類,其氫、氧之比例與水一樣,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醣類是人體最重要,也是最健康,最便宜的能源。當醣類攝取不足﹐也可以利用脂肪及蛋白質也提供熱量。但是能源過度依賴脂肪會產生副作用﹐會造成脂肪氧化不完全﹐最後產生太多的酮體而導致酸中毒﹔蛋白質是珍貴的,它必需用作修補組織及維持生理機能,當作能源反而是一種浪費。


醣類的分類及食物的來源

醣類可分為單醣、雙醣及多醣類
單醣類 : 葡萄糖、果糖
雙醣類 : 蔗糖、麥芽糖、乳糖
多醣類 : 澱粉、糊精、纖維質、肝醣
醣類的食物來源主要來自多醣類的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食、馬鈴著、蕃薯等五穀根莖類。少量來自奶類的乳糖,水果及蔬菜中的果糖及其他糖類。


醣類的功能

醣類主要的功能在給身體所需要的能量,1公克醣類可產生4大卡的熱量。當身體中醣類不夠時,便會以蛋白質作為能量的來源,而使蛋白質無法促進生長發育、修補組織之功能,所以醣類可以節省蛋白質的消耗。在脂質氧化過程中,必須有醣類的參與氧化才能完全,否則會產生過多的酮體,造成酮酸中毒。醣類中的葡萄糖是神經細胞能量的唯一來源,尤其是腦細胞特別不可缺少,否則會影響其正常功能。


醣類攝取不足

醣類攝取不足,體內無法獲得足夠的熱量,因而缺乏活力,且蛋白質及脂質在身體內的代謝亦會不正常。缺乏葡萄糖則神經細胞無法獲得能量的來源而影響其正常的功能。


醣類攝取太多

醣類攝取過多,熱量增加,當超過身體需要量後則會轉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中,此乃肥胖的原因。
2010-12-06 15:27: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