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在埔里幾天
承蒙朋友招待
去了許多在地景點
吃了網紅生吐司
也在地母宮度過了半天 吃了平安餐。還有很特別的結緣品---南瓜
可是想寫什麼卻又寫不出什麼
是很奇怪的現象
攝影家松下照明:
「對我來說,缺失感是個契機,我因此開始拍攝照片。
說到「家」,伊勢灣颱風把我家吹走了,
實際上有家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拍攝,
但家沒有了卻想到要拍攝了,
這就叫缺失感。」
松下照明的意思是說我有的東西我就會忽略
每天看到的美艷人妻不會珍惜
別人家的糟糠之妻 就哈得要死
比如在泰國同車的英國人對稻田拍照如機關槍
還問我:「你不覺得稻田很漂亮嗎?」
等我到了英國。看到一捲一捲像巨型壽司的麥桿捲
我也拍照如機關槍
英國朋友只能忍受我拍這種無趣的景色
。
因為埔里去的次數太多 而失去新鮮感?
。
「旅行的時間,以一周至十天最為理想吧。
大約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會感受到一些事。
因此,旅行一定要在當地停留一個禮拜。
待太久的話,就會融入當地而變得越來越不客觀。
最多不要超過十天。
不然的話,就乾脆在那裡住上十年吧。」。。某日本攝影師
到底幾天是理想的旅行時長
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
有的人就是慢熱 半個月才進入狀況
有的人是社交動物 三天就跟里長一樣熟
。
埔里畢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小城
“細細品味”則是我這個粗製濫造的人欠缺的
所以才發生空白的狀態
。

另一個不缺失的原因是
埔里和東勢都是所謂的“山城”
被高山環繞的小鎮
埔里有的。東勢也差不多有
同樣是山城,倚山而建、以階梯串連、看得到太平洋藍的九份 對我的衝擊和震動遠遠超過埔里
九份是山坡上的山城
東勢和埔里是群山環繞的盆地
東勢有大雪山以及大家熟知的谷關七雄
埔里有合歡山、卓社大山、守成大山.....
並且是原住民和漢人交會的地區
我們的同學中有很多原住民
街道的背景也都有屏風似的大山
市場也常見山產
但是觀光成績天差地別
東勢甚至一家觀光飯店都沒有
因為在遊覽車在埔里過一夜 第二天去日月潭是很便利的
東勢路過就好
東勢最大的壯舉把支線火車廢掉
等於把觀光龍髓抽掉
變成軟趴趴的一條蟲
這題之前已經談述過了
在此不重複

埔里也是宗教聖地
環繞小鎮的山頭不是宮廟就是佛寺
有些名號還非常響亮
比如中台禪寺、正德大佛山、靈巖山...
東勢就沒有宗教大派青睞
雖然這些大派跟小鎮生活未必有直接關係
連結比較強的是媽祖廟、地藏王、地母廟、天旨宮...
但是這些宗教大派還是會帶來氣質與進香團不同的外人
經過長年間接地的潛移默化
就會和固步自封的小鎮拉出不同的視野

地母廟第三停車場



就一個沒有神鬼感應的麻瓜所見
地母廟大概是埔里最熱鬧的場所
其規模和豪華也許比不上中台禪寺的一根小指
但是人潮的絡繹不絕
和自由無拘的市井氣
絕對比中台禪寺高出兩個頭

朋友說當初幾年沒孩子
到地母廟求子
當年就懷孕了
因為廟方提供了麥茶、決明子茶、牛蒡茶
又有充分的遮陽處
我們在這裡混了很久
期間不斷地有進香團捧著自家神明來找地母喝茶聊天
廟前的廣場鑲有八卦圖形
功能比較健全的師兄師姐會站在八卦圓心翩然起乩
我們看著這些形形色色的師兄師姐
不知已經近中午
本來想回市區吃午餐
卻被招呼過去吃平安餐
有米粉、素肉羹、炸地瓜
期間一輛小貨車載了半車南瓜
我以為還要煮南瓜
卻又被招呼領取結緣品
結緣品就是南瓜

廟前不是石獅子
廟前沿著南烘圳的步道叫做“哲學之路”
「由南投農田水利會管轄,埔里鎮第一條開鑿完成的「南烘圳」,是從地母廟延流至水頭里;且在圳上還設置一條岸道,提供水圳維護之用,可說是相當的緊結構。 近年來,南烘圳岸的道路,地方上已開發成自行車與機車通行的健行步道;而在一般時間,甚至有不少水頭里與附近地區向政府領十八%的退休公教人員,用來慢走或健行,所以南烘圳維護道路,也被稱為「十八%休閒大道」。」台灣新聞網

這條步道並不禁止摩托車
如果你要從地母廟到兩三公里遠的天旨宮
就可以省去繞到市區的時間
,
早上和黃昏還有農民帶著自家產品來步道賣
要知道這裡幾乎沒有觀光客
光靠散步的在地人都可以完售
可見人氣有多旺


埔里風光的標配
盆地
農田
水圳
山巒
廟宇
別墅
靈骨塔
去蔣化沒波及的圓環
921也沒倒台的蔣介石
其實我覺得適量地保存時代的產物
就算恨他。也有恨的標的物
不然對著空台座恨 看起來不是很神經嗎

埔里酒廠對面的出張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