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9-20 00:07:04| 人氣3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一個觀念,不管是佛教、道教、民間信仰它都深植在人心,那就是「地獄」,那究竟有沒有這個地方呢?這版本很多:
 
1,是心作佛,那地「地獄」就是人心所造。
 
2,據「普賢菩薩」當日所言,「地獄」就在須彌山底下(還有個「無間地獄」也在那裡)!
 
3,達賴喇嘛,從現實生活中看「須彌山」,他個人覺得不存在,那「地獄」是否也不存在呢?
 
那為什麼「地獄」卻又深植於人心呢?究竟有呢?還是沒有呢?如果說有?也僅少數、很少數有人曾去過(我就曾去過二次),但如果說沒有,卻八、九成的人都認同有「地獄」這個地方呢?
 
「須彌山」這個謎底!從禪修者,來看它就可破解(解譯)它是否存在否?假如你未深入禪定來看它(須彌山),也有人解釋它就是喜馬拉雅山(印順法師),我個人是認同「普賢菩薩」所言。
 
從「佛經」上另一個層面來看,我們所處的世界(南閻浮提)裡分佈著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眾生,現實生活我們所見就僅人、畜生二道(一般人看的到的),其餘四道雖與我們相處同一空間卻沒交集(但還是有人卻被它干撓著,還有一部份人整天想去接觸他們)。既然看不到的未必不存在,那「須彌山」就表示他是存在,那如果「須彌山」存在,那同理可證「地獄」相對也是存在的。
 
第二個觀念是「阿彌陀佛」存在否?剛好有位師兄問及的問題!從史實來看它是不存在,佛陀在世弘法 49 年,也未提及所謂「阿彌陀佛」,他是後人根據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外來宗教的入侵印度後,不得不與北印度當地民間信仰所結合的宗教觀念(這個時間,已離佛世已有四、五百年)!這個觀念(仰仗它力)卻很像佛世時的「婆羅門教」,你只要深信它,就可仰仗它。假如佛陀也深信此(仰仗它力)大概不會有後來的佛教。
 
這裡有個觀察重點是,「佛陀」侍者阿難(「阿難若當言,佛不出是語。」,「我從昔來,所說法藏,阿難皆悉憶持不忘。」),在第一次結集中所誦出的經文中,是否有提到「阿彌陀佛」相關論述呢?據我找到的資料,是沒有。
 
「時代及環境」有以助成的結果:
 
從宗教來看它,它是存在的。因為這一觀念已深植人心(將近二千年幾代人的信仰,是不是史實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宗教),我個人解釋它是,「集體意識」所成就的宗教觀念!舉個例子一杯清水,你若用念力加持它,它就能引起變化!那何況是,經歷了這麼久的宗教思想呢?漢傳現行的淨土思想,很大一部份來自(慧遠禪師 334 ~ 416年),所改造&發明出來的論點與思想,但這又跟二千年前,流行於北印度的思潮不甚相同(它已融入了很多儒家思想)。
 
有人會拿(鳩摩羅什 344 ~ 413 年)所譯「阿彌陀經」,來證實這是佛所說經典,從「羅什」與「慧遠」出生年代來看,他們都是在佛滅八百年後才出生,相對已受北印度與尼泊爾一帶,宗教思想所影響,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據我個人觀察「鳩摩羅什」譯作問題不大!最大問題是他所拿到譯作原文是出自於哪呢?最有可能的還是流行於佛滅四、五百年間,流行於北印度與尼泊爾一帶的宗教思想原著。
 
第三個觀念是「回歸現實生活」,勿需過度解讀「佛經」中的隱諭與神蹟(神佛滿天),這對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一點幫助也沒有(最大的作用,只是增進信心)。大乘佛法,把太多神話帶進來了佛法裡,但是實際上你、我的生活中,卻很少人有什麼神話&奇蹟。所以回歸現實生活面比較重要(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也是佛陀行腳弘法 49 年最大原因(用身體力行來實踐它)。
 
既然談到此,有二個觀念大家不妨思考看看!
 
1,如何圓滿此生,比「往生」更重要:從佛教歷史來看,不知從何開始「往生」已取代了佛教,已成為佛教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名詞&法門。大家反而都忽略了「佛陀」行腳弘法 49 年的時間,其最重要的一件任務,是帶領大家從生活中的苦,找到一條解脫(智慧)的道路(解脫道)!
 
淨土宗在「慧遠禪師」的改造下,大致成為如今的面貌。聽說他(慧遠)對儒學相當有研究(如今的淨宗思想,有很大一部份是取自儒學)。但儒家有二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亂神」,卻是整部儒學,對未知世界與神秘現象所下的注解,這剛好與「淨宗」呈現很大反差。
 
最後我自己的淺見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難得的,此生已經得到人身,若是不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來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獲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2,是「心」作佛,那去到哪裡都一樣:談到這裡,我想到的是「覺林菩薩偈」可以為此,下最完美註解: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陀(BUDDHA)智慧之語錄:
 
生與死,是人生命中的必然。我們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悅和滿足的生命中。
 
john 2018 9 19

台長: john
人氣(3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