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二○、同鄉法師.千佛巖
棲霞山靠近長江,是佛教名勝,也是風景觀光的旅遊重點,特別在秋天,以滿山的楓葉聞名。棲霞山的範圍很大,在文革後,曾經一度寺院和園林分成兩個部分,現在已經全部收歸寺院管理。
該寺最能夠吸引遊客的地方,除了園林之美,也有佛教遺跡的石雕可看,那就是寺後的石窟造像,稱為千佛巖。
他們的都監和監院,始終陪著我參觀全寺,午齋時,就在該寺經營的棲霞千佛素菜館用齋,並且有三位長老相陪。
接待我們的幾位長老法師,都是江蘇同鄉,談起棲霞山的掌故及相關人物,多半我都熟悉,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該寺有一座下院,在香港的荃灣,叫作鹿野苑,那裡的幾位法師,老少三代都跟我有一些友誼,例如明常、月基兩代兩位長老,在他們生前,不僅見過不少次面,還曾有好多次機會在一起盤桓了好多天。第三代的法宗、超塵、悟一、達道等也都是朋友。
第二,臺灣有好多位法師,例如佛光山的星雲法師是在棲霞山出家,玄奘學院的了中法師,是棲霞山所辦宗仰中學的學生。
至於在文革期間及文革之後,棲霞山發生了什麼情況,從我得到的資料中,也略有所聞。因此和他們談家常,好像我也是棲霞山的一分子了。
棲霞山雖然有名,但它的高度只有一百三十丈,周圍倒有四十八華里,寺院殿宇建於山麓。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南京東北四十華里處,原來叫作攝山,或者稱為攝嶺。古來有人將攝山和荊州的玉泉山、濟南的靈巖山、天臺的國清寺,並稱為天下山水四絕;也有人把它形容為金陵第一明秀山。古人因為此山多藥草,可以攝生,故稱為攝山。
棲霞山的寺院,開創於劉宋明帝泰始年間(西元四六五~四七一年),有一位隱士在山中結草為庵,居住二十多年;隱士謝世後,僧人法度來此,便以此草庵為道場,號為棲霞精舍。
前面所說的隱士他的次子仲璋,與法度比丘,共同發心,在攝山西峯的石壁,穿鑿龕窟,雕造了一尊無量壽佛坐像,高三丈一尺五寸,坐寬四丈,還有兩尊菩薩像,也高達三丈三寸;這是棲霞山石窟造像的開始。後來歷經南齊、蕭梁等各朝,都有增加石窟造像的數量,而成了有名的千佛巖。
有關該寺千佛巖的情況,如今在其巖前,有一塊石碑,說明如下:「千佛巖開鑿于南齊永明二年(西元四八四年),至明朝歷代都有增鑿修繕。現存大小佛龕二百五十四個,佛像五百五十三尊,號稱千佛巖。民國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寺僧以水泥塗附佛像,雖失原貌,但仍留存六朝時代遺風。」
所謂「寺僧以水泥塗附佛像」,就是指後來應聘至香港東蓮覺苑弘法的若舜長老。在他住持棲霞山時,不忍佛菩薩像殘缺,所以用水泥填補裝修,以致反而破壞了古代的藝術作品。從宗教信仰的立場看這樁事是對的;從古藝術的保存來看是錯的。
如果這位老和尚曾經修過佛教藝術的課,就不至於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可是在那個時代,要若舜和尚修佛教藝術這門課,就相當難了。
二一、三論宗.宗仰
棲霞山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性,是因為那兒醞釀出了三論宗。
在法度時代,就有來自遼東的僧朗,以法度為師,接著就成為該寺的住持。他精通《華嚴經》以及《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的空宗三論,故被尊為江南三論宗的初祖。
僧朗也被梁武帝尊為師,故於天監十一年(西元五一二年)派遣僧詮、僧懷、慧令等十人,親近僧朗,諮受三論要義。後來僧詮盛弘三論,他的門下有法朗、慧辯、慧勇、慧布、慧峯等。其中法朗的弟子吉藏嘉祥大師,就是中國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所以棲霞山是三論宗的發祥地。
當時的僧詮,住於棲霞山的止觀寺,據說就是棲霞寺。
臺灣的佛學大師印順長老,學窮三藏而服膺於《阿含》的因緣論及龍樹的中觀學,但他的基礎是奠定於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在武昌佛學院,閱覽三論宗的章疏,同年也曾往棲霞山,瞻禮三論宗的古道場,並撰寫《三論宗傳承考》;民國二十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太虛大師也囑其為武昌佛學院的研究班,指導三論之研究,以此可見,棲霞山也是印老的法源所在。
在陳、隋以及唐太宗貞觀年間(西元六二七~六四九年),有一位智聰禪師住於該寺,受戒的僧俗弟子有三千多人,盛極一時,到了唐末武宗會昌年間(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殿宇全毀,唐宣宗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重建,改稱妙因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西元九八○年)改號普雲寺,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一○○八年)改名棲霞禪寺,到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西元一三九二年),冊封為棲霞寺。
棲霞山雖為江南佛教古剎,隋唐以下該寺出的人才不多,有資料可見者,明初有素庵真節,明武宗正德十六年(西元一五二一年)有袁了凡的師父雲谷法會禪師,擔任住持,興建殿宇,廣接四眾。此後直到民國初年,有宗仰上人復興該寺,根據這次在棲霞山所得的小冊子《棲霞山簡介》,對於宗仰上人和該寺的因緣,有如下的介紹:
宗仰上人(西元一八六一~一九二一年)於西元一九一九年來棲霞寺任方丈,他不但精通佛法,詩畫金石也卓然成家。西元一九○一年在上海,時與章太炎、蔡元培、鄒容等革命名流交往甚深,創辦《蘇報》,鼓吹反清,號召革命。第二年,宗仰被清廷通緝,流亡日本,結識孫中山,曾慷慨傾囊資助革命,孫中山對他甚為感懷並器重,交誼日篤。當宗仰主持棲霞寺時,立下重建寺宇弘願,他瞭解孫中山對佛教有精闢的見地:「融通攝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甄擇進行,以求世界永久之和平及眾生完全幸福為宗旨」,對孫先生更為崇敬。此時,孫中山獲悉宗仰有重建棲霞寺之意,遂率先捐獻銀萬元,作為歸還早年宗仰資助革命之款,由於孫先生的支持,各方恭賀贊助者雲集,為棲霞寺的歷史增添了無上光彩。
可見該寺到現在為止,對宗仰上人的事蹟還是非常重視,因為目前的棲霞寺,就是重建於宗仰上人之手。
二二、棲霞山的殿宇
雖在文革期間,殿內佛像全毀,殿宇遭到破壞,但是在一九七九年前後,已經重新整修,恢復舊觀,那就是我們這次見到的棲霞寺。
它的建築群是彌勒殿,穿過此殿是一方寬敞的天井,其兩廂為客堂、齋堂、補助堂。齋堂樓上是多寶閣,收藏該寺文物、字畫及工藝品,我們也上去參觀,稱得上是精品的則很少。
第二進的正面是金碧輝煌、莊嚴宏偉的毘盧寶殿,就是他們的大殿,該殿中央蓮座上,供的是高約五米的毘盧遮那佛坐像,佛像兩側分別是梵天王及帝釋天王立像,大殿兩側供著二十尊諸天,毘盧遮那佛背後是海島鰲頭觀音立像。大殿後門的對面是方丈室,其大門兩側有一幅對聯:「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
第三進的東側是念佛堂與貴賓會客室,兩側是僧人宿舍和「渡海大師堂」,此堂是為了紀念東征日本的唐僧鑑真大和尚。再上臺階,便是藏經樓,樓下是方丈和尚起居辦事的法堂,布置著不少的書畫和對聯,其中有一幅對子是趙樸初居士所寫的:「創業溯南朝,想當年,花雨六時,朗公講席弘三論。分身還故國,喜此日,海天一色,鑒師行蹤重千秋。」
他把棲霞寺最精彩的歷史都寫了進去。
緊靠法堂的西廂,是一九六三年日本文化代表團訪問南京時,贈送該寺的一尊鑑真和尚塑像,所以將此闢為渡海大師堂,供奉鑑真大師塑像。依據思託所撰《唐大和尚東征傳》的記載,唐玄宗天寶七年(西元七四八年),鑑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由於迷失航向,漂流到海南島,天寶十年,到達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曾經接受當時的高僧靈祐的邀請,至棲霞寺訪問,住了三天,由於鑑真大師對日本佛教有大貢獻,連帶著直到現在棲霞山也受到日本佛教界的懷念。
我們也在寺內參觀了一座古舍利塔,是五層密簷式,如果加上塔座和塔頂,則為七級,創建於隋文帝時代,南唐時經過重修,不僅是該寺的重要古建築,也是全國性的古文物之一。此塔全高十八點零四米,底座每邊五點一三米,高零點八米。可見此塔不很高,卻富於很高的藝術價值。它的藝術價值集中在基壇(底座)部位,和第一層的八面雕刻上;基壇雕有龍、鳳、獸、魚、蝦、蟹、鱉之類,或騰雲駕霧,或飛鳴花叢,或出沒山林,或沈浮波濤,形象姿態,十分生動;還有獅子和承托塔身的金剛大力士。但其中的大部分已非原刻,是後來修補的。
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下午由棲霞山出發,開車一小時,抵達句容縣的寶華山麓的停車場。因為徒步登山需要二十分鐘,旅行社人員見我的身體相當虛弱,中午也沒有休息,當全團的菩薩們逐步登山時,便請我上了一輛小型旅行車,繞道開往後山,從產業道路開上寶華山頂,聽說只有十五公里,結果開了二十五公里,讓全團步行的人員,先我而到了隆昌寺後,集合在寺前的廣場念佛,等了我十來分鐘。
隆昌律寺的現任方丈,也就是金山的方丈慈舟長老,很少來寶華山,故由現年七十歲的監院林祥法師接待我們,他很有威儀,只是有點高血壓,行動緩慢,也不主動開口說話,我請他為我們大眾開示,也客氣的推辭了。他原來是住在金山江天寺,來寶華山才一年,他也是在隆昌寺受的戒,因此就把他受戒時的陪堂戒師,現年已七十六歲的仁淵長老介紹給我。而這位長老的健康情況還蠻好的,現在他是寶華山上碩果僅存的原住老僧,雖然一九四九年之後,曾經離山三十年,看來還是一位很有修為的長老。
現在該寺的住眾只有二十多位,陪我參觀和說明的,是三十一歲的知客常敬法師,他來此也僅一年,他告訴我,是在廣東的南華寺受的戒,曾在江西廬山的東林寺,修行念佛法門多年。
我們參觀了大殿、銅殿、無量殿、愛道堂(新戒女眾寮)、齋堂、新戒男眾寮、大寮(廚房)以及客堂等。其中的女眾寮是一座四合院二層樓的獨立建築,就在無量殿的左側,位置相當隱密,男眾寮在大雄寶殿的左側廂房,而客堂則在大雄寶殿右側廂房。
隆昌寺的建築,沒有飛簷銅瓦的雕龍畫鳳,都是民居形式的房舍,只是主殿比較高大,齋堂也非常寬敞,一律都是採用一般民居的青磚、青瓦、白牆的建築材料,在樸素簡單中顯出高雅的莊嚴。目前大雄寶殿所供的佛像,是香港大嶼山寶蓮寺所贈的天壇大佛模型,高五點二四米的銅像。
隆昌寺在寶華山的頂峯,可是到了山頂,寺院的殿宇是坐落在類似盆地的大平臺上,到了寺內好像是在平地。它的左右及後方卻被略微聳起的山脊所環抱,向前展望,是遼闊的山巒及平原,這真是一個非常清幽的修行道場。
從明末神宗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到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大約三百五十年之間,寶華山每年都有春、秋兩期的傳授三壇大戒盛會,而在新戒戒期圓滿之後,還可以留下來參加該寺的結夏安居和結冬安居,實習如律而行的出家生活。民國初年以後,開辦學戒堂,讓年輕的新戒,留在山上專門研究戒律、實踐戒律、體驗持戒的生活。
到寶華山受戒的人數相當多,清末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男女二眾的新戒尚有一千二百人,到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的新戒也有一千多人。一九四九年之後,寶華山只傳過一次戒。已經好久沒有每年都傳戒了。
然而,在他們客堂前的牆壁上,還懸掛著各式各樣只有律宗道場才有的告示牌,在一塊一塊長方形的黑底木板上寫著金字:「懺摩」、「請戒」、「傳戒」、「說戒」、「背律」、「分衛」、「布薩」、「派坡」、「禱雨」、「安居」、「解居」、「自恣」、「受迦絺那衣」等。像這樣的告示牌,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在五十年前的寶華山,所有各項律制生活的風範;雖然它的靈魂已經暫時處於冬眠狀態,而它的規模洪範依稀猶在。因我研究戒律幾十年,在看到這些設施時,既感到親切又感到悲涼!不過佛說世事無常,佛教在印度已經滅亡好幾百年,在中國史上雖經三武一宗等的滅佛毀釋,佛教都還能夠屢仆屢起,而今天的中國大陸,依舊能夠看到許多出家人,以及許多經過重建重修的寺院,比起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受到更多的保護,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二四、寶華山的滄桑
寶華山被近代中國佛教界喻為「律宗第一名山」,位於江蘇省句容縣西北,距南京約三十多華里。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西元五○二年),相傳寶誌和尚(西元四一八~五一四年)最初在此結庵修行,稱為寶誌公庵。此山四周有三十六座山峯,形似三十六瓣的蓮花,殿宇的位置,就像坐落在蓮房之上,故稱它為寶華山,它的最高峯四百三十七點二米,雄踞群山環抱之中。
在寶誌公之後,寶華山的門庭逐漸冷落,直到明穆宗隆慶年間(西元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才有一位普照和尚來此重整蕭條已久的寶華山,當時山上已經成了狼穴虎窟,人跡不到,由於普照的苦修而感動了四方的信眾,逐漸復興了此山的道場。到了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五年),有一位妙峯禪師,獲得慈聖皇太后的支助,造了銅殿乙座,無量殿兩座,皇帝頒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匾額,這是「隆昌寺」寺名的由來。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年),頒賜御書「慧居寺」匾額,因此又名為慧居寺。
在明清時代,隆昌寺原有殿宇號稱九百九十九間半,就它建築群的布局而言,大山門面北而偏東,進入山門之內,左側是戒壇室,右側是大悲殿,戒壇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門額上有「佛制戒壇」四字,戒壇原為木結構,據《一夢漫言》所述,乃係清世祖順治六年(西元一六四九年)由見月讀體律師(西元一六○一~一六七九年)始建,現已改為漢白玉石砌的戒壇。
寶華山何時成為天下「律宗第一名山」,由上述介紹可見,大概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在姜明進、張樹民合編《寶華山隆昌寺簡介》稱:「據不完全統計,寶華山律院先後授戒七十餘期。」這數字是不太可靠的,因為僅僅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民國時代,每年傳戒二期,就有七十六屆,何況從明末清初見月讀體律師時代開始,已經經常傳戒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