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5 15:55:14| 人氣6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31 信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法王噶瑪巴《大手印了義炬》第一堂課

2012年最後一天,陽光普照,在「噶瑪巴千諾」的唱頌聲中,法王噶瑪巴步上噶舉大祈願舞台,向佛陀聖像行三頂禮後,在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羅卓泰耶的手印聖像,及第十六世法王聖像前的法座坐定,開始第30屆祈願法會後的課程,為在場萬名僧俗四眾弟子,講說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羅卓泰耶所著的《四加行》釋論:《大手印了義炬》。

法王開示:

今天開始的第30屆祈願法會課程,是在法會之外特別安排的課程。往年會安排在祈願法會之前,今年因為時間安排上的變動,變成在祈願法會之後。這幾天,會講解《了義炬》,在課程開始前,我要向怙主仁波切們、還有前來的祖古、堪布、善知識們,還有所有僧眾及外國具信的在家法友,問候大家吉祥如意!

這次最主要是配合「歷代蔣貢康楚仁波切慶典」憶念活動,因此安排了由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羅卓泰耶所寫的《大手印了義炬》課程。昨天晚上慶典的一系列活動圓滿結束,因此感覺特別累,本想今天沒有辦法給予課程,昨晚還特別請示嘉察仁波切可否來為大眾授課,請他講解大手印前行的概括利益,但今天早上起來發覺身體還可以,而且也想到這麼多法友是為聽我講課而特別前來,那還是自己來講課吧。但今天還是感覺比較累,因此可能講得不那麼好,但無論如何我會盡力講說的。

《了義炬》是講解噶舉大手印前行的註解本,決定给予這次課程時,我本來就想不可能全部講完,四個不共加行,大概只能講解前兩個加行「皈依大禮拜」和「金剛薩埵」,連這兩個加行因為時間關係也不一定能講完。

在之前祈願法會上,我曾給予馬爾巴傳承的「金剛薩埵」灌頂,對於想要修持這個法門的許多法友,尤其是想要修持噶舉派這個法門的行者來講,能得到這個灌頂算是一個部分的圓滿,我想在座法友多數也都得到了這個灌頂。

蔣貢仁波切首次授課圓滿,深心歡喜

昨天整天舉辦了紀念歷代蔣貢仁波切的活動,昨天早上是正行,下午也由第四世蔣貢仁波切給予課程,當時我也在旁邊聽課,覺得很難得,也覺得自己真是幸運。仁波切真的講得非常好,聽完感覺:「我真的是放心了。」

有時候真不知道自己前世造了什麼業,所以今生障礙、逆緣總是很多,有時甚至會疑惑說,到底自己是否能為佛教、為眾生做一些事情呢?因為障礙是這麼多;但昨天聽聞仁波切上課後,覺得非常安心,有仁波切這樣一位上師、正士夫在,我們真的可以安心且有所依靠。

不要過度,從做得到的修持開始

修行到底要怎麼樣開始呢?

我們從基礎佛法開始說,從「到底應該如何開始修行」這個基礎上開始講,然後再慢慢進入到《了義炬》這個論典。

首先我們要知道怎樣修持,這是很重要的。但講到修行的方法,有一個困難點在於:如果我們完全按照經典當中所說的去做,那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稱做修行人,因為我們都沒有真正這樣去修持。當然不如法去做也是不行的,所以我想折衷之道,就是從佛陀開示的經典,就是從佛語、佛經當中去看佛陀怎麼說,然後按照各自情況、各自的理解,再看要如何開始修持,這樣會比較好。

如果你是想開始修持的人,很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情況、以自己能力範圍內來修持,記得一點:不要過度。律典當中也說,佛陀不會要求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因為佛陀具足悲心,不會要求我們去做能力以外的修持。

我們很難一下子百分之百做到如同經典、佛語所說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但要慢慢、慢慢朝向經論、佛說去做,直到能夠完全如法行持,這並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真正按部就班、依照自己能力、依照自己情況,慢慢去調整、去做到。

在此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修行不要太有壓力,不然很多人覺得:「佛經裡面這麼說,但我自己怎麼做不到?那我是不是修行人呢?」然後就會感覺很傷心、很灰心或自責,這都是不需要的。修持的開始不需要有壓力,先看怎麼去做,依照自己情況,慢慢一步一步去修。

修行必須有行動,再調整

以上講到「看自己情況做,然後去調整」,許多人反而以此為藉口,才聽到一個新觀念、或新法門,就說我做不到,連試都不試,這是不行的。所謂「看自己能力,再決定做不做得到」,是你必須先去嘗試。修行是你必須去行動、去嘗試的。譬如某個法門你嘗試去修後,做不到,才放下,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說做不到,甚至試都沒去試,這是不行的。

修行首先要知道某個法門,瞭解到它的意義後,然後試著去修持。其實整個佛法包含兩個部分、面向:第一個是觀念上、知識上或理解上的,譬如對於這法門的利益,首先觀念上要有清楚的瞭解,這是很重要的。再來第二個,就是有了這樣的觀念之後,要試著實際行動。這兩個都很重要,第一個是觀念上的培養、或修持觀念的建立,這是很重要的;之後更重要的是:要去練習、去嘗試。首先我們要看看這兩點是否具備了。

有信心,才是清淨真實的修持

現在很多人想到修行時,就想到「大禮拜」或是持誦咒語,不是說「修行就是要去嘗試」嗎,他也很努力精進去做,這樣就自認是一個修行人,也介紹別人說要這樣去做,譬如禮拜、繞塔、朝聖,才是在修行。

這到底是不是「修行」?這是,但這是不是「清淨真實的修持」呢?那就不一定了。也許有人會說:禮拜繞塔不是修持嗎?難道這樣沒有利益嗎?

剛剛這一段不是說「繞塔、禮拜、持咒」不是修持,不是這意思,或說這樣沒有功德,不是的;重點就是:我們是不是帶著信心去做,是不是真正具備虔誠信心的去繞塔、持咒、禮拜、朝聖呢?首先我們必須反省,向內自問,是否具備這種信心去做這樣的修持。

當然可能你一聽就會說,當然囉,我當然是具備信心去做這些修持。這時應該想想:光是嘴巴說說,當然是很容易的,但真正要做到,就不容易了。我這樣說是有原因的。為什麼說這不是很容易的呢?因為所謂對三寶有信心,並不是口頭講講、閉著眼睛一付很虔誠的樣子,就代表相信三寶。

信心是什麼?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一種相信。而這種信心,也不會沒有因、沒有緣而突然發生的。這種信心的生起,只有很少數的人真的可能是因為過去世的善緣、福緣,讓他在今生突然生起很大信心;但大部分的人都需要慢慢去培養,然後信心才生起。譬如剛開始先親近一些善知識、上師,接著去聽聞思維修持的方法和道理,接著自己去實踐、去修持,慢慢地在過程中,對三寶的信心才會真正生起。

依聞思修而生起,才是正信

在整個修行之後我們會得到一些成果,以次第來講有兩種:一種是人天果報,另一種是圓滿的佛果,是更深入修持之後會得到的。要成就這兩種果報,我們心中需要具備兩個部分:第一個是信心,第二個是智慧。我們真的需要在心中具備真實、虔誠的信心,才有可能得到這樣福報。這兩種當中,虔誠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盲信,也不是人云亦云的隨便聽聽就生起的一種信心,而是真正知道原因而生起的、虔誠的正信。

這樣的信心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依靠具德上師,跟隨他聽聞得到很多口訣、教導,接著必須把教法真正放在自己心上,去思維、修持,這樣慢慢培養起來的信心,就是一種正信。因為在這過程中,你真正相信到因果是什麼,且真正知道很多事情的原因或萬法的實相,透過知道原因和因果而生起的信心,就是一種正信。所以所有修行者一開始就要努力去培養的,就是信心,是我們一開始就要去做的。

信心,是我們第一個要具備、培養的,接著要慢慢導引出一種觀察力,這是很重要的。什麼叫做「觀察」?這是一種反省、反思,對自己的一種觀察分析,就是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修持?」、「我修持的目標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不斷去觀察的。修行是有規劃、按部就班的一種作為與行持,並不是隨隨便便的。

譬如說「我知道這樣做會得到這樣結果、不這樣做就不會有這樣結果」等等,這也是因為你先對因果有瞭解後,慢慢生起的觀察。即使是一般生意或事業,也會有很多規劃,你也會有很清楚的目標,知道要到達那個目標,要有步驟地去做。修行也是這樣,首先我們培養信心後,接著要觀察自己、問自己,去瞭解修持目標是什麼,按部就班去做、去圓滿。

這一段都在講說信心。當你具備信心、確信、或佛法用詞叫做「勝解」,一種完全的確信後,你就不會再跟著別人說法起舞,完全清楚知道自己修持的方式和目標,你對佛法會真正有一種確信。

那麼這種確信要如何才能生起?就是剛剛所說,要不斷問自己、觀察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當中有許多必須具足的原因,譬如對佛法的正知正見,都必須去培養,不斷放在心上,不斷反思,去想這樣做的目的和道理是什麼,之後會生起確信和勝解信心,就是指對於某位上師善知識所說的話、口訣,你真的覺得是對的,因為你去實踐過,這時就是一種確信了。當你有這樣的確信之後,就不會總是盲從、別人一說你就去做,或基於某種傳統而必須去做,並不是這樣。你是完全知道因果的意義而去做,生起信心而去做、而去修持。

待續!!~

 

 

台長: 小V
人氣(6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噶瑪巴 |
此分類下一篇:2012.12.31信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下)
此分類上一篇:30th Kagyu Monlam Day6: 真實的願力,來自真誠的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