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Sun Nov 9 23:01:06 2003
昨天的念頭,是要將幾本少年小說作品一網打盡。但今晚所剩餘的餘力,只足夠複習完「俄蘇形式主義」。一方面由於下星期同學聚會,口頭規定要看完。另一方面,也是我偏愛讀這有點生硬的東西。基本上,文學理論,西方與中國的相比較,西方總是較有系統些,方法上也較為獨立,表達較為明確,讓人有確切的方向。
隔了一段時間再重新閱讀曾經看過的文字,會有不同的感受。而原本陌生的文字,再看一遍時,就會更容易懂。如果一回就看懂的文字,有時就少了玩味的樂趣了。而今天重讀的文字,讓我更確切的記住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學理論的重要觀念。且讓我慢慢道來。
***
在二十世紀以前,關於作品分析、文學理論,都是較為零散的。雖然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就有美學及「理型」的觀念。但,是一種對神的權威與敬畏。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將焦點轉向人的各個層面,心理、行為……種種。到浪漫時期,更達到巔頂。而這二十世紀以前對作品的評析,常多偏於作者的生平探討,歷史的分析,對文本作品本身,常變得漠不關心。因此,俄蘇形式主義的產生,具有其時代性及其意義。雖然,在五○年以後,它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一般而言,俄蘇形式主義是起源於一九一○年代,由Shklovsky 所發表的《詞語之復活》,而終於一九三○年,也由他所發表的<給科學上的錯誤立個紀念碑>。
它有兩個分支:一為Opojaz,「彼得堡詩歌語言研究會」,在1914、1915年成立,主要成員有什克羅夫斯基,Eikhenbaum、Tynyanov,他們主要在強調「文學性」,挖掘文學語言的基本特性。而總結研究的總體思路和作品解讀的基本方法。Shklovsky 強調的「文學性」,是表現形式,是「感知過程」,這種文學形象,是要能延長讀者對形象的體驗過程,能使人能恢復對生活的感知,也就是「陌生化」,著重「技法展示」。
讀到這裡,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是以一個寫文章的人來感受的。讀者總是讓書本有生命,或者藉由自我的經驗,才能明白其中的生硬。怎麼會似曾相識呢?當我對生活感到一成不變,每一日沒有什麼不同的時候,根本就寫不出有生命的文字,進而懶得寫,也厭倦去寫。這就是失去了對生活的感知。而當我對很多生活細節,都感觸良多時,思緒就會源源不絕,快樂也能一湧而出,不得抑止,化為文字時,自然舒暢。另一方面,當我們在讀作品時,會為裡面的巧思與心思細膩,而能莞爾一笑或感到驚嘆,這就是作者的功力,體察出平常人所大意略過的地方,拉長讀者對閱讀的體驗過程,這就是「技法展示」,也就是「陌生化」。
另一分支,是多為語言學家所組成的「莫斯科語言學學會」,在1917年成立。主要的人物有Jakobson、迪尼亞諾夫。他們也是界定文學語言,不過著重作品中的語言現象,對作品進行結構分析。Jakobson,1920年移居捷的克斯洛伐克, 1926建立「布拉格語言學學會」,並創立「布拉格結構主義語言學」。他們同樣強調「文學性」,不過是從同一類文學作品中的普遍構造原則和一般表現手段,進行語言學歸納和分析。
重要的主張有「轉喻/隱喻」及「前置/後置」,具辨證二元性,藉此才得以保存形式主義精神實質,並避免早期形式主義的不足。這裡面,有相當難以解說的觀念。我大略瞭解意思,卻難以舉例說明。
***
俄國文學在二○年代,有輝煌的「白銀時代」,這是相對於19世紀初,普希金時代的「黃金時代」。二十世紀初,俄國是動盪不安的,日俄戰爭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死傷慘重。但俄蘇形式主義卻得以在此刻發揚光大,並奠定文學理論基礎,給文學批評一個新的視野,自有其意義。
後來,雖被托洛斯基批評。被巴赫金(Bakhtin) 指出文學作品不能孤立社會之外。被詹明信(Jameson) 稱為「語言的牢房」。但它就像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或是牛頓建立的科學典範一般,自有其歷史存在的意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