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7 16:49:49| 人氣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書之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 Tue Jan 21 21:56:52 2003






  離開咖啡店前,看了余秋雨《山居筆記》的第一部份。綜覽了清朝的歷史。 不同的人對於同樣的事件,有不一樣的看法。記得星期日在看南懷瑾的《論語別裁》時,他寫到康熙以孝道來控制人民。而後來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應該是算在他的頭上,而不是在古老聖賢上的。


  然而,余秋雨的視野又全然不同。康熙是個很努力活出生命的君主。畋獵,中原的經典,無不精通,研究朱熹很透徹,比起一些荒誕不經的皇帝,要上進、高明許多。只是這一代就這一代,影響的到的,頂多就下一代。隔了一代又一代,就有著天涯鴻溝。這是無可救贖的悲哀。

  一個家族的歷史是如此。富不過三代,也猶言在耳。但是就同一個時間點而言,究竟一個人能影響的,還是某少數部份而已。但是,神奇的是,一些思想,一些文化,一些風範,一些著作,卻能夠與著後代有緣人,有著巧妙的相遇。是這樣的,有著隔代遺傳。精神的不朽,在正氣與邪氣上,都兼而有之。所以說,所謂的「知己」,有可能是在前幾個世紀,或者是死後數百年以後。當然,這樣的說法,有點推拖諉過之實。


  明神宗可以在宮內幾十年都避不見面,朝臣也不見,難怪明朝會垮掉。然而,時也,命也,運也。有皇帝的命,卻不一定有當皇帝的才能。李煜即是一例。縱使人的潛力無窮,卻依然有先天性的差異。擺錯了位置,產生的後果,就很悲慘。這是否是上天註定的呢?


  哀公問孔子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提拔正直人士,則人民得利,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反之,亦然。然而,上蒼也不一定如此啊!所以,人性必然也有所私。因而造成戰亂,殺戮,這必定也是在所難免。不過也是遵循著自然的法則而運行罷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由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所以,乾隆會自視甚高,不知世界之廣大,而怠慢了英國使者。所造後患,難以計量。悲劇的產生,在很早之前,就已發軔萌芽了。就像現今醫學一般,人有了大病痛,常常就要從他小時候的病史來探討。心理的問題,障礙,也是如此。   


  一切的因緣際會,到底是早已緣定,冥冥之中,有了定數?抑是相當偶然地,孤獨地,靠個人在荒野裡去覓尋?覓尋自我,覓尋一個安身之處?一代大師王國維在頤和院自盡,是不是對著慈禧掌權的一大諷刺?文化裡的顛簸,會造成人心裡這樣莫大的衝突、矛盾?黃宗羲,顧亭林,他們是處在如何的思想困境裡?

  終究是一代有一代的命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難處。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考驗。每個人有著各自的心裡煎熬,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孰輕孰重,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舔舔自己的傷痕之餘,看看他人,看看古今中外的傷痛,是否能多少消弭些自身的痛處?即使微渺,也多少能拓展視野,長吁一嘆。更甚者,瀟灑回眸,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台長: 飛飛
人氣(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